Ⅰ 廈門福州哪個好廈門和福州哪個更適合定居
廈門和福州兩個城市相隔也不會很遠,所以很多時候不管是去旅行還是定居,兩個城市都會作為比較,如果是讓你們選擇,這兩個城市你們會選擇哪一個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分析吧。
哪個好
廈門,其實已經不必多作介紹,環境優美,經濟發達,是中國四個「經濟特區」之一,選擇廈門的,最先被吸引的大概就是廈門的薪資水平和生活環境。在廈門,教師薪資水平在福建省的首位。近期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教師相關座談會,對廈門的教師師資情況進行了分析。廈門教師近期的問題是缺老師、代課老師流動性大。為解決師資緊缺,廈門3個區將提高非編制教師年薪至10萬元,那麼編制內教師薪資大家可想而知。但是你也要明白消費水平也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房價。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也是很多人的選擇,福州歷史文化悠久,有著較好的文化積淀。福州個人覺得除了夏天比較炎熱外,其他方面還是比較適合生活的。另外福州教育水平發達,福州是省內高校最集中的地區,教師的待遇不錯,重要的是前景很好。
其實,在選擇城市的時候,首先要分析自己的情況,畢竟考入教師編制後可能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地點是固定不變的,所以不知要看當地的薪資待遇,還要考慮當地的教育發展前景、生活環境、氣候飲食等因素。
會在退休後才去廈門生活,作為一個福州人又去過無數次廈門,可以說對這兩個城拍棚兄市都很有好感,但好感畢竟只停留在精神層次上,當真定居在廈門,在這么小的城市也得不到很大的發展(有幾次機會可以調到廈門去),這不僅僅是因為廈門的等級不如福州高,更多的是廈門生活成本比福州還高,島內房價絲毫不遜於福州這個省會,物價比福州更高了不止一星半點!
再反觀福州,雖然名氣與旅遊業包括空氣都不如廈門,但勝在這個城市有些許底蘊,福州人素質也確實不如廈門,但現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早就沒有徹底的信任了,也沒太多可能與陌生人溝通交流,在哪兒不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呢?
而且,福州的潛力一直都比廈門來的大,因為福州有這個優勢可持續性發展,廈門在這方面跟泉州比都有些費勁,因此,個人覺得福州更適合年輕時候打拚!
哪個適合定居
廈門吧,雖然考慮到現在廈門房價讓人深惡痛絕,但是想來想去還是廈門。
在福州居住過5年,包括大學生涯也在哪裡度過,說真的,這是一個非常迷人的城市,在那邊有非常棒的回憶。
但就說居住氣候而言,還是輸給廈門,特別是夏天,和碰太熱了,交通也堵,職業發展也會稍遜廈門。
大概就這樣吧。
至於廈門,都好,就是收入偏低,對於外來人口來說,你想要在廈門立足,基本上不亞於在北上廣立足,因為放假。
房價全國第四,逐年上漲,讓人絕望,但是拋開這些,這里的人文,襲襲教育,環境都比福州好。
就說這么說吧,要我選,我可能兩個都不選吧。
畢竟男兒志在四方,哈。
妹紙也可以,外面世界還沒浪夠,別讓自己一直待在一個地方。
以上,就是我想說的,廈門比福州更適合定居,剛才說房價,其實福州的房價也趕上來了,所以,還是廈門吧。
Ⅱ 珠海和廈門哪個經濟特區發展好
廈門目前是我國四大一線旅遊城市之首,給人的標簽是超級旅遊城市,只有在途徑寫有「廈門經濟特區」幾個大字的廈門大橋上時,才會想起它原來還和深圳一樣是經濟特區。
此外,廈門還是國家副省級城市,福建省的中心城市,人均GDP位列全國第23位。廈門位於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海西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境內擁有鼓浪嶼、南普陀等一眾宜人的美景,每年接待遊客量高達7000萬人次,僅次於面積大自己太多的北京和上海。
珠海是廣東珠三角西部的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同時也是一座極為低調的城市。珠海面積比深圳還小,在改革之初發展加工製造業時,競爭能力遠不如旁邊的中山和江門。2000年後,珠海成功定位於宜居城市得以轉型。
如今的珠海城區規劃得很好,工業區基本都搬去了郊區腹地,沿海一帶綠化面積極高,海水碧藍,空氣指數是廣東最好的。珠海連續五年被評選為世界十大宜居城市,是唯一上榜的大中華區城市。現在人們去到珠海,只會感覺這是一座環境優美適合居住的小城市,而不是強悍的經濟特區。
各種各有特色,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地區經濟動態,經濟帶網是你不錯的選擇
Ⅲ 廈門哪個區適合居住
廈門哪個區適合居住
現在廈門被評為所謂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
我個人認為太不靠譜了。覺得廈門也不咋滴,如果非要選擇:
你想住島內的話,思明和湖裡區可以選擇,湖裡區房價肯定是比較便宜的,思明區是繁華地帶
島外的話海滄是浮選。本人就住在海滄房產站那兒
最好的話還是海滄吧,雖然是島外趕不上思明那邊的繁華但是也挺好的。相對來說房價還差了好多。
廈門市適合居住的最好的地段
環境思明 消費水平 湖裡 湖裡低思明高啊
廈門市區居住哪裡最好
你是旅遊還是買房?
發果旅遊,你可以考慮住中山路一帶,遊玩方便,夜晚有地方可逛。去鼓浪嶼廈門大學環島路都方便。
為什麼說廈門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處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至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60.38萬人,常住人口為233萬人。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為109.24萬人,島內的思明、湖裡兩個區人口合計72.83萬人,比重達45.4%;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1.36‰,人口死亡率為3.84‰,人口自然增長率7.52‰,比上年提高1.93個千分點;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81.07萬人、79.31萬人,各佔50.55%和49.45%,性別比為102.2(女性為100),基本保持平衡。
廈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與台灣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翔安六個行政區。廈門是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這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環境整潔,擁有「國際花園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十佳人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殊榮。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國家計劃單列市,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廈門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在《經濟日報》2002年初發布的「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廈門名列第五。
城市問題,廈門和珠海哪個更適合居住?
我是zh的,但是我出差在xm有半年。我更有發言權一些。
生活物價:珠海>廈門
房價:廈門(1.5w)>珠海(1w)
氣候上:差不多,靠海,有山,都是比較暖和,不冷的地方。
環境上:珠海>廈門(廈門很多噴黑煙的車到處走,每年發生酸雨重災區,每年100%發生,珠海對車排放有控制,酸雨不是重災區,廈門空氣質量低於珠海)。
醫療:珠海>廈門。(醫療保險珠海比廈門做得好,而且珠海引入了中山大學,中大的醫學其實就是以前的中山醫科大,比廈大的醫學出名多了。)
工資:珠海>廈門(珠海最低960,廈門900)
人的素質:都差不多
人文和旅遊:廈門人文大勝珠海,旅遊小勝珠海。
經濟:總量珠海輸,因為珠海人口少100w。人均珠海高於廈門。從工資收入也有體現。
購物:廈門>珠海。
發展潛力:珠海大勝,你去查橫琴新區,港珠澳大橋,高欄港等就知道了。廈門這幾年是個畸形的經濟體,主要賣地狠,高樓雖多,表面繁華,其實經濟這幾年很蕭條。主要是土地財政支援,這幾年賣盯都是超過百億的。
分析了那麼多,你自己看那個合適你吧。哈哈
廈門的氣溫適宜居住嗎?
廈門的氣溫適宜居住。廈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等組成,陸地面積有1699.3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有300多平方千米。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32.5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全島海岸線約為234千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廈門雖位於中國南方溼潤地區,但水資源條件仍然較差,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是1143.5毫米,多年的平均水資源總量是12.3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890立方米。從西北往東南,依次分布著高丘、低丘、階地、海積平原和灘塗,南面是廈門島和鼓浪嶼。
為什麼說廈門好,適合居住?
空氣好,環境好,治安好。就是房價高,收入低。
想去廈門生活,不知道廈門哪塊居住環境比較好
廈門氣候和環境確實很好,在國內當之無愧是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鼓浪嶼因為是景區,開發之後寸土寸金,房租消費水平偏高,旅遊還可以,居住是不合適的。要是遇上台風等極端天氣,還要斷水斷電。。。推薦地一 環島路沿線(廈大西村、上李、黃厝、塔頭、前埔),隔海邊較近,交通方便、生活便利。早晨可以沿著海邊跑步,傍晚可以在沙灘上散步曬太陽。
推薦地二集美學村附近和濱水小區附近,集美是廈門6個區中環境最美的,擁有集美大學、學村、鰲園、華僑大學、杏林灣、廈門園博苑、老院子等景觀人文風貌。也有著長長的海灣線,空氣清新,陽光普照。白天黑夜出行都很合適,唯一不足是離市區稍微遠了一點,15公里左右。
海滄區和翔安區也可以考慮下,這就是廈門郊區了,房租便宜。上下班翔安隧道和海滄大橋會堵成dog,哈哈~慎選
廈門適合居住生活嗎?
還好拉,廈門人的生活節奏不像其他城市那麼快.這是我的自我感覺
"國際花園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十佳人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第一名」
居住廈門和蘇州哪裡比較好
看你是用什麼角度去排名了,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優勢及劣勢。廈門比較適合居住,沒有冬天,蘇州呢,冬天冷死。一個是平原,一個是沿海,好與不好只能夠自己體會啦。
Ⅳ 廈門哪個區最好
思明區相對比較好,適合居住。湖裡區是最早的特區,工廠比較多,現在搬遷了不少,城鄉結合的地方還較多。其他四個區都在島外,各有特色。
Ⅳ 廈門市哪個區最好,哪個區不好
一般說到廈門就指的是廈門島,島內有思明,湖裡兩個區,都比較繁華,島外有同安,翔安,集美,海滄幾個區,發展比島內要差一些。島內最著名的大學在思明區,廈門大學。最大的步行街在思明區中山路,鼓浪嶼景點也是從思明輪渡過去
Ⅵ 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跟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比,哪個更有發展潛質
這沒得說,肯定是沿海的城市比較有發展的潛力,一個廈門帶動了周邊的幾個城市,福州雖然是省會,可是明顯近些年發展遠遠跟不上廈門。廈門一線城市的呼聲為什麼那麼高,就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廈門已經具備了一線城市的標准。
廈門打造的 旅遊 城市名片已經完全秒過福州,天南海北的遊客爭相到來。相對的,廈門的配套設施也一直在起來,什麼演武大橋觀景台,什麼BRT自行車道,都是全國首創。還有廈門人的文明素質都是一直在提高, 旅遊 城市,廈門真心做得不錯。
還有就是廈門政府官員的執法透明度一直在提升,便民服務也一直在增加,什麼微信辦理居住證之類的,真心都是很棒的一些舉措。
去廈門,往往體驗到的大部分是文明,是城市的氣息。
謝邀! 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 ,與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比,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我認為,如果將福建省比喻成一隻鳳凰神鳥,那麼,廈、漳、泉同城化與福、莆、寧同城化,將是鳳凰的左翅右膀,只有左翅膀,右翅膀同同發力,將帶的福建省這只鳳凰鳥瀚空飛翔,福建將發展的更快更好!
一,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同城化:
首先廈門、漳州、泉州三市是個鐵三角的關系,市與市之間的文化交流,民間往來頻繁 ,並且同說閩南語,這就多了一層認同感,因此三地民間和睦,交流順暢並且互補性很強。廈門市2017年GDP總量為:4351.18億元,廈門緊挨大小金門,與台灣島內交往密切。自從89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沒立100平方公里的海滄台商投資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有規模,2017滄海區取得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058.88億元,及工業投資額高達431億元人民幣的喜人成績。
而泉州市的GDP最大,2017年高達7548.01億元,泉州擁有福建煉油廠大型石化企業等,工業GDP幾乎佔了三個市的一半還多。
如果說廈門、漳州、泉州同組「城市托拉斯」,徹底同城化,那麼三市中的互補性將更加凸現,廈門、泉州沖在前,漳州卻可以成為三市的後花園。
漳州2017年GDP:3563.48億元,漳州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華僑有70萬之多,並且是台灣的祖居地,台胞中有三分之一是漳州人。如果三地同城這鳳凰之右翅膀是鏗鏘有力的。
二,福州市、莆田市、寧德市同城化:
福州市,本身就是省會城市,帶動莆田、寧德發展是駕輕就熟不費什麼力氣,2017年福州市的GDP是:7104.02億,雖然比泉州市少433.99億元,但福州市GDP排名在福建省省屬地級市中仍處於第二位。而莆田市2017年為:2045.19億元、寧德為為:1793.87億元。
從目前來看福州、莆田、寧德這個「組團」經濟發展弱一些,但是有福州的帶動,肯定會在短期內快速地迎頭趕上。這只鳳凰的右翼肯定也會雄壯起來。屆時福建省的經濟將會越來越好!
廈漳泉同城化潛質比福莆寧大很多。一是廈漳泉中廈門和泉州是福建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其中的兩大城市,福莆寧中只有福州算是大城市。二是廈漳泉屬於閩南地區,通行閩南語,而福莆寧這三座城市則是分別講三種不同的方言,語言的不通阻礙了福莆寧同城化的發展。三是廈漳泉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全面超過了福莆寧。綜上所述,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比福州莆寧德同城化更有發展潛質。
個人認為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比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更有潛質,理由如下:
一,福州莆田寧德三城中福州一家獨大,福州是區域經濟龍頭老大,在未來五年後有可能超過泉州的超級存在。而莆田和寧德則相對弱勢,整合後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發展。
二,福州是省會城市,行政級別高,各種資源雲集,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占據絕對話語權。
三,福州與莆田和寧德地理距離很近。 廈門漳州泉州三城中各有千秋,誰也不服誰,由誰來領導同城一體化呢?廈門政治地位最高,即是經濟特區又是計劃單列市還是副省級城市,從常理上來說同城一體化應該由廈門主導進行,事實上這幾年的閩南同城一體化進程確實是由廈門主導,但是成效一般。 為什麼呢?
主要有幾個原因,一,廈門經濟體量太小隻有泉州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比漳州也多不了太多,所以廈門腰桿不硬說話不粗。
二,廈門 歷史 短暫,文化沉澱少,說服力低,泉州早在兩宋時期就是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文化底蘊濃厚,我們說的閩南愛拼才會贏精神主要就是形容泉州。 就算是漳州 歷史 也比廈門長久很多。
總結這幾點由廈門主導的同城一體化行不通。 既然說廈門主導同城一體化行不通那由泉州和漳州主導行不行?答案顯然不行。你見過由行政級別低的城市同城化行政級別高的城市成功過的案例嗎。所以閩南地區同城一體化難度很大。
這沒的比,首先你廈門要有能力帶動泉州與漳州,才有資格與福州比,福州的條件與潛力比廈門大的更多,
福州目前想要擴大市區,閩候、連江與福清三個縣市都等著改區,而你廈門就沒這條件。
現在省里大力支持福州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福州想要廈門港,省里就把廈門港劃給福州,想要金龍 汽車 就給金龍 汽車 ,廈門就沒這優先權,你廈門有什麼可比。
再說你廈門特區也幾十年了,除了同安縣改區了,有帶動泉漳兩地什麼了,而福州在這四十年裡至少增加長樂區、福清市、平潭綜合實驗區、連江縣、羅源縣、永泰縣與閩清縣等一市兩區四個縣。廈門有的比嗎?
廈門想要並入漳州還有可能性,但單靠廈門的經濟永遠不夠的,而廈門是副省級所花的錢必須由中央撥款,省里是不負責的,等中央撥款,你廈門就慢慢排隊嗎,而且在廈門境內的省級企業產值還不算廈門的,必須納入福州財政預算。
福州現在面臨著與莆田、寧德部分和南平部分 並組成大福州,三地城市輕軌已開工建設, 並後的省會大福州的海岸線比你廈門的海岸線更長,是名付其實的沿海城市。現在的福州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你廈門要什麼去向中央要吧!千萬別比了!
這個問題回答過,再回答一次。 福莆寧和廈漳泉是完全兩種模式。福莆寧福州一家獨大,莆田寧德的經濟總量省內倒數,加起來只有福州的一半多一點,只要福州願意帶動,莆田寧德就願意融入。廈漳泉是城市集群,泉州漳州誰都不比廈門弱,廈門太小帶不動兩位老大哥,想著向當年劃走同安一樣佔便宜,現在泉漳也不肯。光想著佔好處卻不肯付出的同城化,泉州漳州誰都不會接受!因此過兩年福州發展愈發壯大之後福莆寧平同城化,城際輕軌等會逐漸提上日程。而廈漳泉同城化只是空喊同城化的口號,仍行各自發展之實。若沒有勃大胸懷,用什麼去同城化。
當然是廈漳泉,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根本不能與廈漳泉同城化相比。
1、直接上干貨,2017年福建各地市GDP數據,泉州7548.01億元居省內第一,廈門和漳州分別是4351.18億元、3563億元,廈漳泉合計GDP為15462億元;而福州為7104.02億元,莆田為2045.19億元,寧德為1793億元,合計10951億元; 兩個片區差了4511億元,整整差了一個廈門。
2、 閩南地區人口和財富往廈門聚集的程度已經越來越明顯。 被稱為閩南「金三角」的廈漳泉,語言、文化、習俗等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更是頻繁,要素的密集度、發展的繁榮度、聯系的緊密度,堪稱全省之最,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因應形勢而生。事實上,近些年一直在喊的只有廈漳泉同城化,並沒有大舉推動福州、莆田和寧德同城化。
3、反過來,福州寧德莆田三地沒有在語言、習俗上沒有任何相通的地方,產業結構也很難達到互補的程度,福州加上自己周邊的顯示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體,五區八縣都是福州的大後方,不需要再拉上兄弟地市。而莆田就是一個獨行俠,寧德還需理清自己的發展路線,所以這三個城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本無法達成同城化。
作為莆田人,我覺得廈漳泉的發展潛力更大!自古以來省會都是吸血鬼!這個不是危言聳聽,寧德就是太依賴福州,弄的一個沿海城市GDP竟然是副班長的等級!要不是莆田比較靠近泉州!也是寧德的命!所以說這個就是假議題!
取長補短兩區塊,
齊力同心八閩間。
自古分家何高下?
其樂融融和氣年。
Ⅶ 想在廈門找個工作,但是廈門哪個位置最好
市裡面就兩個區,思明和湖裡,廈門的景點大多集中在思明,以位置來講個人覺得思明好,不過還是看你自己找的什麼公司,畢竟島內租房子不便宜,湖裡確實相對便宜,不過廈門這邊皮包公司也不少,什麼網路科技公司金融公司的中介服務的扎堆,其中絕對不乏騙錢的,建議你去之前還是去廈門工商局查查公司的注冊信息,那些注冊金只有幾萬的還是要謹慎對待,當然不排除是真的。另外外面還有四個區,都是在市外的,集美由於是文教區,相對交通生活設施更便利,同安是工業區,位置也比較偏僻,翔安區由於是新區,交通是廈門所有區最為坑爹的,但是公司相當多,海滄區是島外四個區發展最早的,生活設施相比於同安區和翔安區是領先的,至於比較集美,個人就不那麼了解了
Ⅷ 廈門市海滄區和漳州市薌城區哪個好
廈門雖然只有6個區,但是廈門的特殊優勢市漳州無法相比的,所以廈門海滄區更好。薌城區 771.36億元GDP,海滄區796.87億元GDP。廈門市GDP 排在福建9個地級市中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