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門屬於福建省還是台灣省
金門屬於福建省。
金門縣,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現由台灣當局實際控制,古稱「浯洲」、「仙洲」等。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為牧馬監地,五代時編入泉州屬尾,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轄區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金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降雨多集中於四至八月,台風多生於七、八月,全年風向東風佔8個月,每年五至八月為東南風及南風。因金門為在海峽中之島嶼,四面無高山屏障,中間則丘陵起伏,故風力較強,夏有西南海風的吹拂,每到清明時候常帶來濃霧,台金交通常受影響;冬有強烈的東北季風。
位置境域: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地處東經118度32分,北緯24度44分,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金門位於屹立台灣海峽中,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澎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約18海里,距離福建省廈門市東南端的角嶼僅1.8公里,離台灣有210公里。
⑵ 金門縣屬於廈門管轄嗎
不是的。
按照我國行政區劃屬福建省泉州市金門縣管轄,現由台灣當局管轄,亦隸屬於其金門縣。
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二島,及原屬廈門縣之大膽、二膽諸島,原屬莆田縣之大小烏丘諸島,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縣治設金門本島之金城鎮。
⑶ 金門屬於福建哪裡
金門縣屬於福建省泉州市,由台灣當局實際控制。
金門縣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海域泉州圍頭灣與廈門灣內,屹立於台灣海峽西部,與中國大陸最近處僅2310米,位於九龍江出海口外。
金門縣,古稱「浯洲」、「仙洲」等,唐態陸激德宗貞元十九年(公悉州元803年)為牧馬監地,五代時編入泉州屬尾。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轄區由金門島帆襪、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名勝古跡
1、舊金城
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設守御干戶所於舊金城,直到清康熙年間,地方官署才移駐後浦。尚留下一些遺跡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尋。金門在唐德宗(公元800年左右)時期曾被福建設為牧馬區,陳淵被派來擔任牧馬監的工作,他帶領隨從及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奠定了金門的發展基礎。
2、浯江書院
浯江書院建於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08年),書院內有朱子祠,乃是為了紀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講學於金門,立燕南書院,金門受朱熹的教化頗深。
3、延平郡王祠
夏墅崗由於形勢險峻,以前是鄭成功練兵的重鎮。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鄭成功。其他有關的遺跡,還有莒光樓、點將石、國姓井與萬人井等。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金門島
⑷ 金門島離廈門那麼近為何還是台灣的
一方面是受制於當年實力沒能打下來,另一方面保留金門作為兩岸交流的窗口,以免兩岸因為地理位置關系產生實際的分裂。就目前看,金門不大,距離大陸實在太近了,資源極度匱乏(部分淡水需要從廈門引進),打下來確實也沒多大用,最大的作用就是保留作為前沿的交流和展示陣地。
⑸ 金門島屬於廈門嗎屬於大陸的嗎屬於中國嗎
金門島不屬於廈門。屬台灣省管轄。屬於大陸。屬於中國。台灣永遠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⑹ 金門屬於哪裡
金門(英文:Quemoy)原屬福建省泉州管轄,因歷史問題,如今由台灣當局實際控制金門,為所謂的「中華民國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扼廈門咽喉。
金門島位於泉州市西南海域,孤懸於廈門島東海外,扼廈港咽喉,為閩南屏障,東望台灣,西對廈門,明代曾築城牆於島上,據說當年鄭成功曾起兵於此。
金門島面積約132平方公里,東西長而南北窄,最高點太武山,金門島多丘陵、灣岸,烈嶼在島之西南隔海峽相望。金門島礦產有花崗石、瓷土等,人工造林成效彰著,特產金門高粱聞名遐邇。
(6)金門島為什麼不屬於廈門擴展閱讀:
金門島民間傳統節日與大陸的習俗特別和漳州、泉州完全一樣島上鄉民視石獅為保護神,各村落路口,隨處可見身穿盔甲或外圍披風的立姿石獅,獅前常見香火,為金門獨有的景觀。
位於金沙北端的山後中堡18棟閩南式古屋,燕尾高揚,既代表著金門民俗,也是中華絢麗多姿的體現,已被辟為「民俗文化村」。
金門缺乏深灣港澳,土地貧瘠乾旱,因生活不易,居民多從事小規模的農耕漁撈,或從戎征戍。因此當地居民,除了官宦門第外,絕大多數是農、工群眾及少數交易買賣的商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