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國貿實業如何
擴展閱讀
北京小吃主要有哪些 2025-05-23 22:09:48
廣州到江蘇的需要多久 2025-05-23 22:00:55
杭州安裝門每月多少錢 2025-05-23 21:55:49

廈門國貿實業如何

發布時間: 2023-05-30 17:20:14

『壹』 廈門啟潤實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廈門啟潤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配拆迅12月22日,法定代表人:陳鑫煌,注冊資本:26,500.0元,地址位於廈門市湖裡區仙岳路4688號國貿中心A棟2201-1單元。

公司經營狀況:
廈培此門啟潤實業有限公司目前處於開業狀態,目前在招崗位2個,招投標項目1項御型。

建議重點關註:
愛企查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該公司存在:「自身風險」信息15條,涉及「裁判文書」等。

以上信息來源於「愛企查APP」,想查看該企業的詳細信息,了解其最新情況,可以直接【打開愛企查APP】

『貳』 浙江省科學器材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待遇怎樣

1
廣東茄正梁省東莞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
228727
2
東莞市百業進出口有限公司
102909
3
新疆野馬經貿有限公司
78318
4
綏芬河龍江商聯進出口有限公司
60666
5
廣州市華泰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4796
6
廣州番禺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43550
7
東莞市澤通貿易有限公司
39671
8
黑龍江華宇工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6805
9
中山市中經進出口有限公司
36106
10
廣東省東莞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
34868
11
廣東省東莞清迅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
34162
12
東莞市旗峰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33490
13
廣東省東莞快宜外經發展有限公司
33165
14
寧波寧興國貿實業有限公司
32516
15
廣東省東莞輕工業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31571
16
天津中聯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29184
17
東莞市環球工藝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28952
18
東莞市金馬經貿有限公司
28297
19
東莞市溢源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27420
20
廣州市番禺區番華金銀珠寶工藝廠
26952
21
東寧吉信工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6002
22
無錫興達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25050
23
廣東省東莞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24828
24
上海富瀾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24522
25
上海仁田進出口有限公司
24321
26
東莞市海華五金礦產進出口有限公司
24191
27
廣東省東莞市東聯進出口有限公司
23247
28
綏芬河市東泰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23003
29
綏芬河市凱萊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22401
30
深圳市嘉來源進出口有限公司
22371
31
深圳市海港城物流有限公司
22302
32
浙江新世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22287
33
江門市新輕出進出口有限公司
21117
34
安徽省華安進出口有限公司
20302
35
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886
36
廣東省東莞醫葯保健品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
19495
37
廣東省東莞畜產進出口有限公司
19292
38
昌吉德魯克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18597
39
東莞市同舟化工有限公司
18393
40
江門市新會華貿發展有限公司
18296
41
重慶力帆實業(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
18161
42
廣州保稅區新紀元物流有限公司
18153
43
中山市中糧外貿發展有限公司
17512
44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匯遠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17084
45
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
16833
46
深圳市華富洋進出口有限公司
16717
47
廣東東凌集團有限公司
16447
48
東莞市建築材料進出口有限公司
16170
49
滿洲里盛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15959
50
二連浩特宏基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15938
51
廣東省東莞五金礦產進出口有限公司
15653
52
山東三維油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5475
53
台州中基外貿有限公司
15365
54
深圳市中汽南華汽車有限公司
15054
55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國瑞
14910
56
葫蘆島市興達冶煉廠
14476
57
四川省新立新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
14332
58
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14329
59
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058
60
廈門市中信隆進出口有限公司
14048
61
伊犁德魯克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13909
62
佛山市駿景實業有限公司
13873
63
廣州七喜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13859
64
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3744
65
美的(中山)電風扇製造有限公司
13707
66
深圳市易方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13705
67
溫州市五機化醫外貿有限公司
13673
68
東莞市廣利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13488
69
蘇州工業園區大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13462
70
綏芬河市林源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12754
71
珠海實友化工有限公司
12735
72
江蘇華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2666
73
海寧顫運蒙努集團有限公司
12467
74
張家港保稅區力凱化工倉儲有限公司
12330
75
大冶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12308
76
山西大典商貿有限公司
12286
77
福建三鋼國貿有限公司
12137
78
廣州保稅區瑋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1946
79
東寧縣諾信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11930
80
合肥匯智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11697
81
新疆坤宇經貿有限公司
11633
82
江陰市華宏化纖有限公司
11598
83
綏芬河市源豐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11585
84
新疆霍爾果斯對外經濟貿易有限公司
11326
85
深圳市信利康實業有限公司
11098
86
東莞市天銳貿易有限公司
11044
87
浙江萬邦漿紙集團有限公司
11030
88
深圳市同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1001
89
深圳市寶創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10930
90
綏芬河市宏隆經貿有限責任公司
10872
91
寧波聯合集團上海進出口有限公司
10861
92
深圳市天元偉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10787
93
廈門市嘉晟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10739
94
福州福輝珠寶有限公司
10730
95
深圳市同和工貿有限公司
10730
96
唐山三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640
97
隆鑫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
10526
98
廣州市興貿貿易有限公司
10423
99
天津港保稅區安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10361
100
浙江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叄』 廈門國貿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廈門國貿(600755)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1.總體經營情況概述

2020年上半年,全球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國家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 社會 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展示出我國經濟的強勁韌性。

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公司堅持「保規模、增效益、控風險、優資源、促變革、高發展」的工作方針,積極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推動各項業務變革與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拓展與主業協同的業務領域,優化資源配置,嚴守風控合規;健全長效激勵機制,制訂股權激勵計劃;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以 科技 賦能業務發展,實現規模、效益穩步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6.23億元,同比增長21.97%;實現利潤總額22.09億元,同比增長9.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15億元,同比增長4.66%;凈資產收益率7.60%。

2.供應鏈管理業務

2020年上半年,供應鏈管理業務促轉型、謀發展,防疫與經營兩不誤,在加強風險管控的前提下保持業務規模和效益雙增長。報告期內,供應鏈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16.83億元,同比增長21.37%;實現進出口總額39.07億美元,同比增長16.47%。

報告期內,公司名列《財富》雜志「中國500強」貿易子榜單第2位,為商務部等8部門公布的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

深耕五大垂直產業鏈

公司在「鐵礦-鋼鐵」垂直產業鏈,與國際主流礦山、國內各大中型鋼鐵企業均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在「紡織-服裝」垂直產業鏈,打通棉紡、化纖、面料、服裝上下游。在「橡膠-輪胎」垂直產業鏈,上游與「一帶一路」沿線橡膠產地國家充分合作,中游攜手國內輪胎生產企業,下游與全球客戶合作,助推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在「林漿紙」垂直產業鏈,鍛造「林地-木材-紙漿-紙張-紙製品」全產業鏈。在「農牧產品」垂直產業鏈,依託完善的渠道和高效的物流優勢,在「玉米、大豆-豆粕-飼料-肉食」領域精耕細作,在東北主產區重要物流節點籌建糧庫,為優質農產品搭建產銷橋梁,與下游飼料企業戰略合作,優勢互補。通過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向主要產品上下游延伸。

以 科技 推動供應鏈一體化運營

公司從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方面開展變革工作,通過「四流合一」的形式推進供應鏈一體化運營。同時,以 科技 驅動業務發展,通過引進區塊鏈數字存證等先進的中台產品和服務,啟動供應鏈一體化業務協同平台建設,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生態合作夥伴創造數字協同價值。

拓寬業務領域,擴展區域布局

報告期內,公司在油品領域取得突破,子公司廈門同歆貿易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首批獲商務部頒發的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企業;成立廈門國貿石油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成品油供應鏈領域;成立國貿新加坡能源有限公司,作為油品供應鏈業務統一的海外平台和全球采購窗口。

同時,公司加強與行業龍頭合資合作,在鋼鐵、醫療儀器、農產品、水產品等領域不斷增強產業鏈延伸力度。成立寶達醫療服務有限公司,拓展長三角地區的醫療器械經營服務;合資成立廈門國貿傲農農產品有限公司,提升對農產品產業鏈的服務能力;合資成立廈門市國貿宏龍實業有限公司,提供優質水產品采購、貿易、冷鏈倉儲、配送為一體的供應鏈服務。

報告期內,公司在東北、西北、西南市場加大布局,新增4個區域辦事處,並持續推進在海南的業務發展,新增原油、化工品等貿易業務。

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銀泰商業的戰略合作繼續深化,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顧客全場景消費模式,加快商業零售的轉型升級。

3.房地產經營板塊

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政策調控堅決貫徹落實「房住不炒」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 健康 發展。

公司房地產板塊緊扣「規模、速度、創新、管控、人力、融資」六大舉措,積極推進戰略轉型變革。豐富投拓方式,加大收並購力度,實現收並購項目的突破;調整銷售方式,通過上線「國貿購房寶」、開展網上直播等來應對新冠疫情對線下銷售的影響;依據現有「原」系產品,開展產品線的標准化建設,滿足快速復制、加快周轉的需要,並形成了較強的產品競爭力。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簽約銷售面積42.57萬平方米,其中權益銷售面積36.46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金額113.68億元,其中權益銷售金額93.15億元,均創 歷史 同期新高。賬面確認銷售面積24.45萬平方米,實現房地產銷售收入57.81億元;上半年在建項目23個,在建總建築面積320.57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在建總建築面積263.0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57.14萬平方米。報告期內,公司在福州、廈門競得三幅優質地塊,新增土地儲備29.56萬平方米;同時,加強與業內優質開發商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降低開發經營風險,提高項目經營效益。

房地產經營板塊新興業務實現新的發展。城市更新方面,征遷、搬遷工作進展順利;產城融合方面,確定了國貿智谷項目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新能源 科技 、智慧醫療大 健康 四大產業集群定位,招商拓展各類企業上百家。

4.金融服務板塊

2020年上半年,公司金融服務板塊在繼續強化風險管控的前提下,不斷創新業務模式,聚焦業務轉型升級,推動產融結合,助力服務實體,強化內部協同發展;堅持危中拓新機,拓展新業務,取得新成果。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上獲評「金融服務創新獎」。報告期內,金融服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0.43億元。

期貨及衍生品業務

國貿期貨持續做精做深產業客戶服務,提升業務質量。報告期內,拓展和優化營業網點,籌建浙江分公司和營業部,目前境內共有15家分支機構。風險管理子公司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做強能源化工及有色金屬,做大農產品、黑色金屬業務,業務穩步提升。國貿期貨榮獲上海期貨交易所頒發的2019年優秀會員金獎、不銹鋼產業服務獎。

產業金融服務方面

創新「產融結合」模式,對外服務實體產業,深挖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區域經濟發展機遇,在特定產品領域形成立體化的業務優勢。公司持續深耕中小企業客戶,服務三農,深入小微實體,利用新興技術開發 科技 金融, 探索 金融「互聯網+」,產業金融服務的區域競爭優勢明顯增強。報告期內,福建金海峽典當有限公司獲評2019年度廈門「新金融」最具成長力機構、福建金海峽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獲評金融服務創新獎。

推進持牌金融業務發展

世紀證券制定並實施三年發展戰略,重點夯實中後台保障基礎和自營業務,啟動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三大平台培育建設。今年4月,世紀證券廈門分公司開業。通過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建章立制,組織架構優化,在世紀證券股東和管理層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取得較大提升。

興業信託股權投資項目收益良好,通過間接參與興業信託的經營,實現了金融業務之間的相互協同。

公司與新希望集團等頭部企業合資合作, 探索 「互聯網+」 科技 金融服務,獲批設立廈門望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AMC),後續將加快推進開展不良資產管理業務。

5.積極履行 社會 責任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履行抗疫、扶貧 社會 責任,彰顯國企擔當。

公司全體上下同心戰「疫」,共克時艱,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藉助供應鏈全球布局優勢,從韓國、日本、印度、印尼等十幾個國家緊急開拓采購渠道,為新冠疫情嚴重地區提供監護儀、呼吸機、CT機等各類醫療設備資源。同時,公司為福建省政府、廈門市采購數百萬個口罩,數十萬雙手套,數萬套防護服,上萬個護目鏡等大量防疫物資,是福建省第一批、廈門市首家省衛健委組織的進口防疫物資免關稅企業。出口防疫物資卓有成效,公司入選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發展計劃署以及國際紅十字會等機構的優質供應商體系,並收到外交部、外國使館、福建省商務廳、廈門市政府等的感謝信、表揚函。

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在甘肅省臨夏州、新疆喀什、雲南香格里拉等地開展扶貧工作,以采購當地特產、協助開展種植養殖業設施建設等方式支持鄉村振興。

6.公司下半年工作計劃

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變革是致勝要訣的經營理念,把握「保規模、增效益、控風險、優資源、促變革、高發展」的工作總基調,營造敢為人先、主動變革的創新氛圍,營造風險嚴控、安全有序的經營氛圍,營造深化合作、實現共贏的開放氛圍,以變革驅動發展。

供應鏈管理板塊進一步夯實業務基礎,穩中求進,提升業務規模和質量;加大「走出去」步伐,拓展業務版圖;搭上新技術發展快車,持續創造新價值。

房地產板塊在規模發展戰略指導下,擴大土地儲備規模、開發規模和銷售規模;深化產品線建設,完善管理體系,推行強矩陣制的項目管理模式,積極推動新興業務發展。

金融服務板塊要堅持「金融服務實業」的主基調,深化產融結合,夯實風險管控建設,推動業務提質增效。

公司將與波士頓管理咨詢公司(BCG)等咨詢機構共同制訂「十四五」戰略規劃,引領公司加快戰略轉型發展。

二、可能面對的風險

2020年下半年,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國家推動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 科技 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將面臨以下風險因素:

1.供應鏈管理業務面臨的風險

供應鏈行業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面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與匯率波動等風險,公司經營壓力和決策難度加大。全球疫情走勢較難判斷,進出口貿易面臨不確定性。

2.房地產經營業務面臨的風險

房地產調控堅持「房住不炒」,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 健康 發展;在行業增速放緩、疊加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企業總體去化壓力較大,競爭加劇。

對策:公司持續推進戰略轉型變革,深化產品線建設,進行組織優化和人力提升,完善管理體系,積極培育新興業務,加強與業內優質房地產開發商開展合作。

3.金融服務業務面臨的風險

國內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融服務業務及風控管理承壓。

三、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模式優勢

公司充分把握三大主業各業態間的不同特點,通過對資源的整體調配與綜合運用,形成產融結合的業務模式,提升了整體效益並帶動主業間的協同發展。公司主要業務品種特色已基本形成,在核心產品上具有領先的行業地位,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2.渠道優勢

公司在產業鏈上下游有大量優質客戶資源,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成都、青島、武漢、香港、台灣等主要城市、地區及境外的美國、新加坡、紐西蘭、烏茲別克、緬甸等地設有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形成了輻射國內主要經濟區域以及海外重要購銷市場的經營網路,可有效針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反應。

3.風控及研發優勢

公司本部及各事業部、重要子公司均設置風控合規部門,有嚴謹的預算、審計及內控機制。

公司注重研發能力建設,各業務板塊均設立專門的研究團隊。公司圍繞「 科技 賦能業務、數字驅動發展」的戰略目標,運用信息 科技 助力業務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公司管理層善於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並運用於實踐,通過綜合把握多樣化業態,促進業務跨界融合,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4.企業文化及人才優勢

5.品牌優勢

公司成立四十年來,有良好的品牌形象,「ITG」為中國馳名商標,控股股東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2020年排名第284位)。公司是滬港通標的股和融資融券標的股,入選國內上市公司治理指數、 社會 責任指數、上證380指數,以及富時羅素全球指數、標普道瓊斯新興市場全球基準指數。公司連續多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2020年排名第1529位)、《財富》雜志「中國500強」(2020年總榜單排名第48位,貿易子榜單排名第2位)。

6.籌融資優勢

公司擁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是福建省首家獲得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多品種債務融資工具(DFI)資質的企業、上海證券交易所適用公司債券優化融資監管企業,享受國內十多家主要商業銀行的總行級重點客戶政策。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為「AAA」,可利用多元化的融資品種,降低資金成本、優化融資結構。公司獲得各類銀行授信額度超千億元。

『肆』 按GDP來算,泉州一直是福建第一,廈門何時超越泉州

廈門GDP超泉州的可能性太低了,下面我們通過數據對比一下廈門與泉州GDP差距:

2018年GDP(預估值):

廈門:5006.54億元,同比增速:7.3%

泉州:8456.97億元,同比增速:7.8%

從數據來分析,廈門的GDP永遠也超不了泉州。

那麼為何廈門GDP超不了泉州呢?

兩個原因:

第一: 廈門的人口和面積相對有限,很難發展成一個超級城市

第二: 泉州的工業體量更大,第二產業才是經濟的增長動力,廈門第三產業相對活躍,所以經濟增速會低一些。

總結:

廈門不需要GDP超過泉州,因為本身廈門就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不需要做大,蔣昊去過幾次廈門,感覺相比深圳,廈門更mini一些,那時候的廈門公交車票價是1元,坐船去鼓浪嶼來回才8元,在廈門海邊吃一頓海鮮,不到200元,住一家民宿,一晚上才300元,我去廈門玩了一個星期,花費不超過3000元。有時候,很想在廈門定居下來,每天就是看書,寫作,自媒體,沒有深圳的壓迫感!可惜現在的願望很難實現了,廈門的房價排在全國第四位,直追深圳,我的「養老」還是選擇了惠州,看春暖花開,潮起潮落!泉州和廈門都傷不起!

老是說生產總值超過廈門,廈門才多大人口才多少,泉州面積是廈門的快10倍,人口比廈門多出2倍多,快900萬人的城市與400萬人的城市比生產總值,我們閩南人說的叫做:歹年冬厚肖狼。知道這年頭不要臉的很多,但沒想到竟然如此之多,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什麼不公布一下人均GDP,這是刻意挑事吧,人均GDP廈門排福建省第一近12萬元,福州排第二10萬左右,泉州才第三9萬多,也別想用深圳的發展來打廈門的臉,那是更加無知到悲哀,八十年代初國家定下四大特區,但國家對深圳與廈門的投資與扶持可以說一個天一個地,深圳主要面對香港澳門,但廈門卻要面對當時還是敵對局勢的台灣。 國家財政人才大力投入深圳發展的同時,廈門卻在那個時候一直到90年代還在為祖國緊張守海防線,還有敵特公交 汽車 炸彈與反動傳單通過空氣球傳過來的事件頻頻出現,那時候山體基本上不敢開發,都是二炮戰備隧道軌道一直是不敢開發的,到2000年兩岸關系和緩實現小三通後才真正發展,等於整整比深圳晚發展了20年。

這個問題問的簡直有點「膨脹」了,廈門不被小弟漳州超越就不錯了,還想超過泉州?

泉州,實業之城,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民營經濟的發達,它幾乎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支柱產業,水頭石材城工業、安溪鐵觀音產業、德化陶瓷文化、石獅服裝產業、晉江鞋業產業、南安水暖產業…就這樣集群整合形成了一個的強大的工業城市,所創造的GDP已經連續20多年雄霸全省,能發展至今全靠自身本事。

反觀廈門,一座集副省級、計劃單列以及經濟特區、自貿區等光環為一身的 旅遊 城市,還壟斷了所有的優質資源,比如高鐵、機場和港口等,然而卻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內部缺乏有力的產業支撐,外部環境還被高房價脫垮,人口一直在處在流失狀態(很多人還不願意承認)。未來,如果沒有政策扶持,不知道廈門拿什麼去拼?

可以這么說,在福建省,泉州就是那個負責賺錢養家的,而廈門就是那個負責貌美如花的。

縱觀2018年上半年福建各城市GDP榜單,我們不難發現,福州超越泉州成為福建GDP第一市那是遲早的事,預計也就是未來三五年的事吧,畢竟有著省會優勢以及全省政策資源加持。而廈門想趕超泉州,難度系數太大,不被漳州超越就不錯了。據了解,從2014年開始,漳州的經濟增速在福建的所有省市中就一直排名第一了。

1、GDP的PK其實代表各自城市的人尋找榮譽感和歸屬感的美好意願,是好事;但個人覺得比較城市和城市比拼,更應該去發現、理解和釐清不同城市的稟賦、定位和階段發展策略,才能更好的讓一個大經濟區域的不同城市攜手前進;

2、《山海經》有雲「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根據地理稟賦,除西北的龍岩等地有山地經濟特色,海洋經濟和貿易一直都是福建海西經濟圈的主旋律,也形成了以泉州、福州、廈門為代表的三個主要經濟圈;

3、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 歷史 起點,經商意識濃厚,泉州商人長期是閩商的主要力量;現在的泉州是典型的「輕工產業+貿易」,以國內出色的輕工產業(休閑食品、紡織、鞋服、皮革、紙品等)和知名品牌(達利、安踏、恆安、七匹狼等)為基礎來發展貿易,產業基礎比較扎實;

4、福州近代起就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區位是「山海結合」,這也導致啥都有一些,貿易有一些、產業有一些、品牌有一些,又有省會資源牌的疊加,雖然「多而不強」但「迴旋餘地大」,GDP長期「坐二望一」;

5、廈門太典型了,海中一個島,沒有太多的土地和人口資源進行產業迴旋,海上貿易是廈門最根本的產業(這點和香港在中國南方的存在意義是一樣的),「位置」首先決定了一切,比如廈門國企的代表企業建發、國貿、象嶼都是貿易主業,就很說明問題;由於名氣和開放性,廈門又是福建最能吸引人才和資金的地方,其實是福建最合適搞「高精尖新」產業的地方,比如晶元(聯電在廈門有較大投資)、生物醫葯(現在不大不強)等這樣的產業;

6、釐清三個經濟圈的上述特點和現狀後,再回來回答問題:由於產業的扎實基礎,泉州GDP第一在福建短時間內是難以撼動的,這是好事,產業為王嘛;由於出口貿易的影響,廈門經濟這兩年其實有所下滑,所以更應該著眼於依託泉州和福州,當好福建出口和服務貿易、「高精尖新」產業的龍頭,不要拘泥於爭GDP第一,廈門就應該掙最該掙的大錢;

7、福建這幾年是全國關注的焦點,中央政策給得也多,三個經濟小圈不要只互相盯著,應該合一起看世界,掙世界的錢才是正道!

2017年泉州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48.01億元,同比增長8.4%,連續19年排名全省第一;

2017年廈門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51.18億元,同比增長7.6%,排名全省第三。

從GDP總量上看,泉州遙遙領先廈門,且去年經濟增長速度泉州也比廈門更快,可以預測,至少在10年內,廈門的GDP都難以超越泉州。

我們從以下一組經濟數據來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知道,GDP主要靠生產創造,在經濟環境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人口越多,需求越大,產出越大,GDP就越高。泉州人口總數858萬人,2倍於廈門人口總數,後者人口392萬。人口基數的大小決定了,廈門GDP在數年內,都不足以撼動泉州,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其次,廈門雖然在GDP方面無法與泉州相比,但在財政收入及進出口貿易總值上,廈門是領先泉州的,說明廈門在外向型經濟要比泉州發展得更好。

第三,在對比兩個城市時,我們不應該只看GDP,從數據對比來看,無論是人均GDP,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廈門都輾壓泉州,從三次產業結構來看,泉州還處於工業化階段,而廈門第三產業比重已經連續數年全省最高,說明廈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服務業結構更合理,泉州服務業水平距離廈門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從兩地 旅遊 收入可以看出來。

廈門作為擁有經濟特區、副省級雙重頭銜的城市,是福建省重點發展的嬌兒,知名度更在全國范圍內都響當當,總的來說,泉州在GDP上領先,但廈門的經濟結構更合理,更成熟。泉州在GDP取得重大進步的同時,更要在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升級上加一把勁,爭取為福建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來回答下:如何沒有重大國家政策調整,廈門永遠不可能超越泉州。

下面我們通過數據對比一下廈門與泉州GDP差距:

2018年GDP:

廈門:5006.54億元,同比增速:7.3%

泉州:8456.97億元,同比增速:7.8%

廈門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是全國知名的 旅遊 城市。但恰恰 如此,證明了廈門這幾十年來走的路都失敗了。廈門作為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跟珠海,汕頭,海南,深圳是一起發展的。如今只有深圳經濟成功了。而其他城市全部沒落了。廈門在這裡面也就比汕頭好一些。這說明了廈門經濟動力的不足。以前國家給了那麼多號的政策都無法發展起來,如果市場經濟比重越來越高的今天,廈門更不可能有太大的經濟發展了。GDP這塊廈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永遠無法超越泉州了。

泉州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發展成為福建GDP第一大市。除了泉州人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優越的地理條件。泉州有 廣闊的腹地,優良的港口,濃厚的 歷史 ,敢拼的精神。這些都促進了泉州在改革開放以後經濟迅猛騰飛。自從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全世界范圍來看,經濟發達的地方都是沿海的,內陸城市基本上已經很難取得較大發展了。海運是這個世界上運輸成本最低的方式(沒有之一),所有靠海的城市基本上經濟都不會查。而泉州有自己的經濟體:鞋材、服裝、陶瓷、建材等,聞名全國的晉江模式,都為泉州的經濟注入了永不枯竭的活力。

題主單純的問GDP的問題,筆者也是單純的從這方面回答。雖然廈門的GDP不會超過泉州,但不妨礙廈門有自己的特色道路。如今的廈門市福建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很多外省人都以為廈門才是省會),島內城建,交通等各方面的完善度應該排第一(比福州還好些)。這些都是廈門的優點。廈門沒有太大的縱深腹地(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傳廈門要接管南安,晉江的原因),經濟上以國企為主。本地沒有太大的企業,都是服務業為主。作為新興的城市,在98年遠華案之後,廈門及時調整方向,從經濟特區轉型為 旅遊 城市,如今的發展已經領先全國了,以後廈門 發展也會越來越好,但是GDP這方面想超越泉州,除非有重大國家政策,不然基本無望了。

首先我們得清楚現行我國GDP核算是生產法,指的是最終產成品和服務的增加值。

打個比方,泉州生產一套衛浴產品,記一套衛浴批發銷售的價格500元為GDP;廈門進出口商出口一套衛浴,記利潤30元為GDP,這就是很多城市努力引進 汽車 廠的原因,對GDP貢獻太大了。

可是往往對GDP貢獻大的廠家不掙錢,而經銷商掙錢,這就是為什麼廈門企業納稅額大幅超過泉州的原因,因為你掙錢了。

如果看不懂,請參考廈門最大的三家國企建發、國貿、象嶼(三家的主營均為供應鏈、金融、地產,地產佔比是最低的),三家公司2017年營業額均超過2000億,利潤分別為70億+、200億+、95億+,具體數額可以查到。

所以,GDP方面廈門要超過泉州,基本不可能,財政收入泉州要超過廈門也很難,不是一個類型的城市,各自做好自己就是了。

廈門人口基數少,產業結構特點類似於澳門,若在不合並周邊城市的情況下,未來發展趨勢如同現在的澳門,即使經濟條件持續大幅增速的情況下也不可能達到大城市經濟標准,久而久之只能變成另一個澳門標准。

這就好比福建省為何在經濟總量上大大落後於人口大省是同一個道理,當然,凡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說在沒有強大政策扶持力度下是永遠不可能的,但是省會福州超過泉州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些,按照近幾年發展趨勢來看,五年內福州將大幅超過泉州,人口也會大幅增長,對照經濟發展來看莆田、漳州、龍岩等地都有可能超越廈門,但是人均方面想超過廈門就非常困難,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廈門的軟體硬體條件都非常成熟,即使做不到經濟強市,也是富甲一方的經濟特區。

隨著我國老齡化越加凸顯,勞動比例下降對經濟造成的放慢節奏,未來大陸會借鑒發達經濟國家模式,打造實際性的都市圈模式,至少長三角地區已經在慢慢形成這種模式,福建確認做強做大三核發力海峽都市圈應該也不會離的太遠。

泉州GDP一直是全省老大,可泉州市區如村中城,城區6個區城鎮化人口不足百萬,GDP總和不如轄下縣級市晉江。

泉州城市建設犬牙交錯,以城區中心為圓心、劃一直經十公里圈,晉江、南安、惠安縣、縣級市佔地過半。

一千年前世界第一大港已沒落、泉州港口、海關、空港都成廈門管轄下。

泉州人均財政收入只有廈門3分之1,市政府級別比下廈門低一級。

廈門從市政、港口、貿易、交通、城建等方早已領先泉州很多!

看人均啊,吹總量有什麼用,人均廈門一直福建第一,泉州人均要達到現在廈門水平,至少還要5年

『伍』 廈門國貿和廈門農哪個單位好

1、廈門國貿實業有限規模很大,還算可以。廈門國貿實業有限屬於國有控股,成立於2003年1月,在全國范圍內投資設立了多加下屬企業,遍布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山西和河北等省份。 2、經營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板塊:食品罐頭、塑
廈門國貿
1、廈門國貿實業有限規模很大,還算可以。廈門國貿實業有限屬於國有控股,成立於2003年1月,在全國范圍內投資設立了多加下屬企業,遍布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山西和河北等省份。 2、經營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板塊:食品罐頭、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