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胡里山大炮王叫什麼
擴展閱讀
杭州人怎麼炒豬腰 2025-05-20 00:38:09
廈門怎麼投訴醫院醫生 2025-05-20 00:38:04

廈門胡里山大炮王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10 09:13:49

❶ 胡里山克虜伯大炮發射過2次

廈門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島南部的胡里山海濱,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歷時五年完成。東西炮台裝備兩門主炮,兩側又有兩門副炮和12門鋼輪炮,這些炮都是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買的,主炮每門白銀6萬兩。目前尚余東炮台大炮一門,炮身長13.96米,重60噸,口徑28厘米,膛線84條,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程6040米,是世界最大的古炮王。
克虜伯主炮絕對不止只發射過兩發炮彈。因為根據史料記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3月28日,邊寶泉邀請福建水師提督楊歧珍、北洋水師教頭習沙爾(德國人)及經銷商上海信義洋行行主羅先苞(德國人)等人,前來胡里山炮台聯合驗收,得出炮台及大炮完全合乎要求的結論。每門演放3發,炮聲震耳欲聾,炮彈落在大擔海面,致遠25-26里,炮台毫無損傷,確屬工堅料實。邊寶泉於這一年12月18日向光緒皇帝作了匯報,行文口氣甚是得意…… 這樣,試射就是三發。
然後在1937年9月3日早晨,日本二艘由戰略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組成聯合小艦隊群在空軍的配合下,向廈門進攻,遭到廈門海岸炮的正面和側面的頑強抵抗。日本軍事情報部門稱中國廈門胡里山炮台是中國沿海最具威懾力的戰略性炮台,因為其建築在海岬的突出部,海平面高,大炮射程遠,平均每分鍾發射二發炮彈,威力巨大。「若竹」號被廈門胡里山炮台口徑280毫米的克虜伯大炮攔腰擊中,軍艦上的3門主炮和533毫米的魚雷發射器均被炮彈摧毀,日本海軍當即死傷21人。日軍最後退走青島是在上午10點多,也就是戰斗持續了幾個小時,克虜伯大炮每分鍾兩發炮彈的發射頻率,發射的炮彈不會少。
而且目前也沒有確切證據表明當初擊沉了「若竹」號。只是重傷,最終被日艦拖走。

❷ 胡里山炮台的介紹

胡里山炮台景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廈門東南端海岬突出部,靠近廈門大學,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竣工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

炮台用花崗石條建造,並以烏樟樹汁和石炭、糯米拌泥沙夯築而成,堅固異常。整個建築糅合歐洲半地堡式和中國明清時期防禦陣地的結構模式,形成科學合理的防禦體系。

用優質花崗岩築成的城門、城牆、城樓、護城壕、清兵營房和炮台等保留完整,是研究我國海防軍事史、洋務運動史和兵工構築技術的珍貴史跡。

(2)廈門胡里山大炮王叫什麼擴展閱讀:

胡里山炮台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 英國侵略者一再侵犯 廈門 ,時任閩浙總督的顏伯燾歷時8個月、耗銀200萬兩,以花崗岩代替沙袋,在 廈門 島南岸構築「當時 中國 最堅固的線式永久性炮兵工事」——石壁炮台,也就是胡里山炮台的前身。

1841年4月,英軍首戰進攻廈門 ,顏伯燾帶領清軍藤牌兵虎兵親赴石壁炮台應戰,但在英軍堅船利炮面前,清軍毫無招架之力,不到二十分鍾,石壁炮台失守。1937年9月3日, 日本 軍艦3艘闖入 廈門 外港,炮擊白石頭、胡里山炮台和曾厝海軍機場。

胡里山炮台及其它炮台開炮還擊,克虜伯大炮以每分鍾兩炮的巨大威力,擊沉日軍「箬竹」型13號艦。克虜伯大炮高4.2米,寬5.29米,它可以360度往各個方向射出,長達16000米。

但這門大炮,有一個弱點,就是每發完一顆炮彈得停半小時才能再發一顆炮彈出,在它旁邊有一個水池,是專門存水給大炮降溫的。

在1937年9月3日早晨, 日本二艘由戰略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組成聯合小艦隊群在空軍的配合下,向 廈門 進攻,遭到 廈門 海岸炮的正面和側面的頑強抵抗。 日本軍事情報部門稱中國廈門胡里山炮台是中國沿海最具威懾力的戰略性炮台。

因為其建築在海岬的突出部,海平面高,大炮射程遠,平均每分鍾發射二發炮彈,威力巨大。「若竹」號被 廈門胡里山炮台口徑280毫米的克虜伯大炮攔腰擊中,軍艦上的3門主炮和533毫米的魚雷發射器均被炮彈摧毀, 日本海軍當即死傷21人。

1949年10月廈門解放,成立了陸軍廈門要塞炮兵指揮所,朱堅為指揮所主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胡里山等炮台。

❸ 廈門胡里山炮台導游詞解說

廈門胡里山炮台導游詞解說

胡里山炮台並不是只有一個炮台,只是炮台位於這座公園。有鼓山之形,兔耳嶺之草。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廈門胡里山炮台導游詞解說,歡迎大家閱讀!

各位來賓,你們好!一路辛苦了!歡迎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們開車的師傅姓陳,我是廈嶼旅行社的導游,姓吳,名X X!很榮興能成為你們的導游,為你們服務,希望在我們相處的時間里能夠讓你們感到一份快樂!預祝大家能夠玩得開心、吃得稱心、住得舒心、走得順心,同時也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的支持!

今天我們將去游覽胡里山炮台景區,他是一座海岸炮台,原用來防禦外來侵略的,炮台於1894年三月初八動工,1896年十一月初八竣工,歷時二年九個月,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主要由炮台、兵營、庫組成。廈門二十名景中稱「胡里炮王」因為炮台現存放著一座世界最大的古海岸大炮,那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大炮呢?不妨現在就與小吳一同前往,我們游覽這個景區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美麗的環島路上,各位來賓請往左邊看,這兒的草地上有用石料砌成的樂譜,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能夠猜它是什麼樂譜呢?他就是鍾立民作曲,張黎、紅署作詞的《鼓浪嶼之波》的五線譜,全長250米,在這兒出現這么長的樂符,讓環島路增添了生命的靈性。現在我給大家唱一段《鼓浪嶼之波》,本人唱得不好!如果有機會,大家不煩到我們的菽庄花園里的鋼琴博物館里的工作人員用鋼琴彈奏的'《鼓浪嶼之波》一定會有一小的收獲的。

現在車子進入停車場,請大家等師傅把車停穩後再下車,記住我們的車牌號是閩D88888,好了,車停好了,大家帶上貴重物品,其他的行禮可以放在車上,現在我們將要進入胡里山炮台去觀看胡里炮王。

各位來賓,進入大門,站在大榕樹下,我們可以看到前面有兩個大門,大門上寫著「奮武」、「震威」,在兩門對面是由福建工藝美校蔡志強先生創作的大型《民族魂》壁雕,表現了從舊中國到新中國的萬裏海防,從「刀槍入庫」到奮武震威,抗擊侵略者,氣勢恢宏、立意明晰,是一幅很好的佳作。

現在我們走進「奮武」門,各位來賓,請看這塊示意圖,這就是整個炮台的示意圖,這兒主要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榮光寶藏館,一個是炮台,這個榮光寶藏館,一共分為五個展館,分別是古代寶劍、古代戰炮、古代火槍、世界奇石、古樹化石展館,這是張榮光先生的先世歷七代近200年從世界各地徵集來的,有極高的文史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其中有非常模擬的肉石,就像我們菜市場里看到的三層肉,大家等一會兒一定要去看看,還有,世界上最小的炮,僅十一厘米長!那麼,我們今天來此最主要的呢,還是去看這個世界上最早、最大、最完整保存在原址的古海岸大炮,等會兒我會留給大家一些時間參觀榮光寶藏館,那麼,我們現在往前走!

我們將從這兒上去,這旁邊的門是炮台的隧道,可以互通的,等會兒去看完大炮下來,你們就從這扇門走進去,這樣可以完整把整個榮光寶藏館游覽一遍,好了,現在我們將前往炮台,1841年英帝國主義發動戰爭,廈門海岸守軍與侵略軍展開了激烈的炮戰。當年,東從黃厝、西至鳥空園沿海一線,築有白石、胡里山、磐石等9座海岸炮台,英國人稱它為「長列炮台」,當英軍入侵時,守軍一齊發炮轟擊敵人,打得英軍狼狽不堪,但岸炮只能直射一個方向,不能旋轉多角度放炮,英軍看出此缺陷後,繞過射擊方向,在白石炮台附近登陸,突破防線,從身後射擊清軍,守軍只好走下炮台,揀起石頭與英軍拼搏到底,終因力量懸殊,全部壯烈犧牲,廈門從此陷落,英國侵略軍搶走了部分大炮,搶不走的就毀掉,有的推入海中,至今在這一帶還能打撈到當年的。

戰爭後,廈門軍民為鞏固海防,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開工,建造了現在的炮台,大家看,這就是我們所提到的胡里炮王,當年建成這個炮台後便安裝了兩門能360度旋轉的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大鋼炮,當年這大炮每門的出廠價是八萬兩白銀,從德國運至閩江口每門炮花了2萬兩白銀,從閩江口再運至胡里山,兩門炮一共用了1.5萬兩白銀,這整個炮台的建設花費了8.7萬兩白銀,算一算,這兩門炮一共花費 30.2萬兩白銀,每門炮的花費是15.1萬兩白銀。大家看這大炮,他的長度是13.13米,重50噸,口徑28厘米,射程1萬6千米。這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古海岸炮,已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各位來賓大家看,原來這兒是有東西兩座大炮的,但是現在呢,大家只能看見東炮了,為什麼呢?在1958年「大煉鋼鐵運動」中,這兒的西炮以八分錢一斤的價錢買給煉鋼廠煉鋼了,還好當時市委的書記聞聲急忙制止,東炮得以保留下。現在說起有點讓人覺得心痛。在大炮的旁邊有一個水池,這個水池是做什麼用的呢?據說是因為這大炮每發一門後就要冷卻三十分鍾,而這個水池就是放其降溫用的。大家再看,這兒的地板是不是有些與眾不同,它是由漳樹汁、糯米、石灰與砂料拌均夯成的,地質非常堅硬,在實戰中不會崩起土塊傷到人。

我們現在往裡走一些,站在這個古炮台上,遙望海天,一定會思緒聯翩,這是「望歸台」,在這兒我們可以看到,大擔、二擔島離這兒的距離不過4000多米,但卻不能往來,可謂是「長空有月照兩岸,浩海無瞧宜三通」希望我們的台灣能夠早日回歸我們祖國的懷抱。

現在大家可以去參觀榮光寶藏館,現在是下午五點鍾,一會兒五點二十分後回車上集合。今天的游覽到此結束,看過了這個世界最大、最小的古炮,還有那逼真的肉石,這些能給你們留下些什麼回憶呢?我們即將分離,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歡迎各位有機會下次再帶上你們的親朋好友讓我們再次相聚廈門、相聚明天美好的未來!謝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與信任!謝謝!再見!

;

❹ 2019廈門胡里山炮台門票+簡介+開放時間+停車信息

這個炮台是可是被收錄進了世界吉尼斯記錄的,因為這個炮台非常古老,建於清朝末期呢,裡面很多建設也是維持著原始的樣子,裡面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炮台,然後園區里還經常有表演,是個適合愛國旅遊的好地方。

購票指南

1、景區營業時間為【夏令時08:00-18:00,悶仔早冬令時08:00-17:30】

2、6周歲(不含6周歲)至18周歲(含18周歲)的未成年人憑身份證每人12元。

3、全日制在校本科及以下學生憑學生證每人12元。

4、60-69周歲(含)憑身份證每人10元。

5、6周歲或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費入園。

6、現役軍人憑軍官證、士兵證、離退休軍隊幹部憑離退休證免費入園。

7、殘疾人憑殘疾證免費入園。

8、70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免費入園。

(溫馨提示:門票可入園人數列印在門票正面二維碼旁;通過網路購票的遊客無需排隊換票,請直接前往閘機口驗票入園。)

開放時間

08:00-18:00(4月1日-10月31日周一-周日)

08:00-17:3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周一-周日)

停車信息

景區前門有一個收費停車場,沿著環島路往東到達景區後面還有兩個收費停車場,您可以將您的愛車停在停車場中螞雀。

簡介

廈門胡里山炮台景區系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1.3萬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炮台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風格,又有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神韻。胡里山炮台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

被稱為「炮王」的克虜伯大炮,是「世界上現仍保存在原址上古老的十九世紀海岸炮」,被列入《2000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1937年9月3日,胡里山炮台的克虜伯大炮擊沉日軍「箬竹」型13號艦,首開中國戰區擊沉日艦的輝煌戰績。

這個地方非常有歷史戚前意義,裡面的大炮到現在過了百年依然摸起來很厚重,都算文物了吧,另外帶小孩去長長見識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