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羊的特點有什麼特徵簡介
羊的特點
南江黃羊的體形特徵:南江黃羊被毛黃色,毛短而富有光澤,面部毛色黃黑,鼻樑兩側有一對稱的淺色條紋,公羊頸部及前胸著生黑黃色粗長被毛,自枕部沿背脊有一條黑色毛帶,十字部後漸淺;頭大適中,耳大長直或微垂,鼻微拱,有角或無角;體驅略呈圓桶形,頸長度適中,前胸深廣、肋骨開張,背腰平直,四肢粗壯。成年公羊體重50-70千克,母羊34-50千克。
薩福克羊的體形特徵:薩福克羊被毛有有色纖維,成年羊頭、耳及四肢為黑色;公母羊均無角,頸粗短,胸寬深,背腰平直,後軀發育豐滿,四肢粗壯結實; 成年公羊體重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3月齡羔羊胴體重17千克,肉嫩脂少,成年羊剪毛量為3-4千克,毛長7-8厘米,細度為58-68支。
小尾寒羊的體形特徵:小尾寒羊被毛白色,鼻樑隆起,耳大下垂,公羊有較大的螺旋形角,母羊有小角、姜角或角跟;公羊前胸較深,背腰平直,體軀高大,前後軀發育勻稱,側視成方形;四肢粗壯、蹄質堅實;脂尾略尾略呈橢圓形,下端有縱溝,尾長在飛節以上;成年公羊平均體重110-120千克,成年母羊平均體重65-70千克。熬制單縣羊肉湯不是很理想。
肉用綿羊的體形特徵:頭短而寬,頸短粗,胸部寬圓,脅骨開張良好,背腰平直,肌肉豐滿,後軀發育良好,四肢相對較短,腿直,兩腿站距離較寬,整個體軀呈方形。
肉用山羊的體形特徵: 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頭大小適中,頸短而粗,頸肩結合良好,前胸發達,背腰平直,臀部寬大,後軀發育良好,尻略斜,四肢端正,蹄質堅實,整個體型呈方形。
波爾山羊的特性:波爾山羊是世界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具有體型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羔多、屠宰率高、產肉多、肉質細嫩、適口性能、耐粗飼、適應性強和抗病力強的特點。
麻城黑山羊的特性:麻城黑山羊全身被毛純黑,體型高大、增重快、繁殖率高、肉質好,既適合放牧,又可圈養;一年兩胎,一胎兩至三羔,成年公羊體重可達120—140市斤,成年母羊可達80—100市斤,屠宰率為52%,刮毛屠宰率為61%,肌纖維細嫩、肉質好,營養豐富。
南江黃羊的特性:南江黃羊不僅具有性成熟早、生長發育快、繁殖力高、產肉性能好、適應性強、耐粗飼、遺傳性穩定的特點,而且肉質細嫩、適口性好、板皮品質優。
薩福克羊的特性:薩福克羊具有產肉性能好、羔羊生長發育快、母性好、性早熟的特點。
小尾寒羊的特性:小尾寒羊具有體質結實、個體高大、生長發育快、繁殖率高、四季發情、適應性強、耐粗飼、肉用性能好的特點。
成都麻羊的特性:成都麻羊被毛呈棕紅色,猶如赤銅,又名四川銅羊,單根毛纖維上、中、下段顏色分別為黑、棕紅、灰黑色,故名麻羊。公母羊大多有角,有髯,背腰寬平,尻部略斜,四肢粗壯,公羊前軀發達,體軀呈長方形,母羊後軀深廣,略呈楔形,乳房發育良好。成年公羊平均體重43千克,母羊32.6千克。周歲羯羊體重26.3千克,成年羯羊42.8千克,屠宰率分別為49.8%和54.3%。板皮品質良好。早熟,3-4月齡性成熟,8-10月齡即可配種,1年產2胎或2年3胎,產羔率平均210%。
馬頭山羊特性:馬頭山羊被毛以白色為主,公母羊均無角,有髯,頭頸結合良好,胸部發達,體軀呈長方形。公羊平均體重44千克,母羊34千克左右,羯羊47.4千克,最大可達100千克。周歲羯羊34.7千克,成年羯羊屠宰率60%左右。早期育肥效果好,7月齡體重可達23.31千克,胴體重10.52千克,屠宰率為52.34%。板皮品質亦好,張幅大,平均面積8190平方厘米。早熟,10月齡左右即可配種,1年可產2胎或2年產3胎,產羔率200%左右。
波爾山羊的體形特徵:波爾山羊被毛白色,頭頸部和耳、尾部為棕紅色;頭部粗壯,眼大棕色,鼻呈鷹鉤狀,耳大下垂,角堅實,長度中等;體軀深而寬闊呈圓形,頸部粗壯、長度適中,胸寬而深,肩寬肉厚,背腰平直,腹部緊湊,尻部寬而長,臀部和腿部肌肉豐滿,四肢短而粗壯;成年公羊體重95-110千克,母羊65-70千克。
羊的簡介
羊是羊亞科的統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
羊又稱為綿羊或白羊。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原為北半球山地的產物,與山羊有親緣關系;不同之處在於體形較胖,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獸有螺旋狀的大角,雌獸沒有角或僅有細小的角。
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如:綿羊、湖羊、山羊、岩羊等。
羊的食用價值
營養成分
羊是人們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飼養在我國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羊全身是寶,其毛皮可製成多種毛織品和皮革製品。在醫療保健方面,羊更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膽等等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羊肉
羊肉營養豐富 ,歷來被用做壯陽的佳品。它富含優質蛋白質12.3%,脂肪28.8%,為豬肉的一半。另外含礦物質磷、鐵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A等營養素。《本草綱目》載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 惡冷、五勞七傷。」金人李果說:羊肉有型之物。 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益陽生則陰長也。」隋朝名醫巢元方診治麻大總管只病曰「風入腠理,病有胸臆,須羊肉蒸熟摻葯之則愈。」祖國醫學認為其性味甘溫,入脾腎經,有益補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於虛癆羸瘦、腰膝酸痛、產後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等病症的治療,有三高症的人應注意不可多食。
羊血
羊血含蛋白質16.4%,主要為血紅蛋白,其次為血清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纖維蛋白。性味咸平有止血、祛淤之功效,可用於吐血、血、腸風痔血、婦女崩漏、產後出血暈、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的治療故《隨息居飲食譜》中有『生飲止諸血,解諸素。熟食但止血,患腸風痔血者宜之「的記載。臨床上若遇外傷上出血,取羊血炭十分,混勻敷於患部,再用紗布加壓包紮,血即可止。
羊肝
羊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維生素C、鈣、磷等成分。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較高,每克肝含維生素A為29900國際單位。羊肝性味甘涼,入肝經,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凡血虛羸瘦、婦人產後貧血、肺結核、夜盲症、白內障者,用羊肝200克,谷精草、杭白菊各30克,煮服,每日一劑。羊肝若於菟絲子、車前子、枸杞子、決明子等19味中葯配合,即為名方「羊肝丸」,可治青光眼。
羊睾丸
我國傳統中醫認為羊睾丸(羊蛋)具有補腎壯陽、滋陰益精、抗疲勞等功效,可以提高動物的性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強壯身體的作用。
現代生物化工中,羊睾丸是重要的生化原料。羊睾丸以及其間質細胞是重要的生物化工提取原料。採用基因表達法可以提取一系列重要的生化中間體,如:提供細胞營養的肌氨肽苷溶液;作為重要細胞轉移的羊睾丸轉移因子,以及可以提高人體微循環,確保人體二次細胞器官發育的羊睾肽等。
宴席
羊在古時就是祭祀的重要食品。羊在最早時的烹法,除了炮、炙就是為羹。唐以後,羊肉的吃法越來越多。至明末請初,發展有「全羊席」。
「全羊席」原來是伊斯蘭的「聖席」,是伊斯蘭的最上宴席,席面設茶而不設酒。這種「全羊席」分早、中、晚三席,每席都是先上茶點,然後上飯點、菜餚,每席二十七個菜,最後上湯。後來發展到宮廷,宮廷中的「全羊席」是在「聖席」的基礎上,仿「滿漢全席」的格局。宮廷「全羊席」最多為七十二道菜,除必備四干、四鮮果外,席首要擺羊頭,頭面朝外(向下看),以示開席。席尾要以同樣的方法擺放羊尾,以示終席。
古時「全羊席」,要求根據羊體頭、脖、頸、上腦、肋條、外脊、磨擋、裡脊、三岔、內腱子、腰窩、腱子、胸口、尾部等十三個部位及內臟分檔取料,用各種方法烹飪,必須「無往而不見羊」,而且要「味各不同」,用羊而每道菜都不見羊,而且菜名也不準露羊,如羊耳的耳梢稱「順風旗」,羊眼叫「鳳眼珍珠」,排骨叫「文臣虎板」等。
以前立秋後,老北京除涮羊肉外,好吃烤肉,烤肉的去處,有「南宛北季」。南邊在宣武門內的「烤肉宛」,北邊是什剎海後海東頭的「烤肉季」。吃烤肉只用西口羊後腿和上腦兩個地方的肉,切成的肉片要求寬二至三厘米,長七至十厘米,厚度要半透明。烤肉鋪子,在一張大圓桌上放一口大鐵鍋,鍋沿放一鐵圈,上面放鐵條炙子。鐵圈留一火口,以便投入木柴。木柴選用松塔、松柴與柏木。烤肉時,肉片用作料攪拌後,放在炙子上,可自己拿六、七十公分長的筷子,待肉片烤至金黃便夾出蘸食。蘸食的作料有鹵蝦油、高醬油、大蒜末、辣椒油等。大鍋旁,一般可圍十數人。清道光年間,詩人楊靜亭有詩曰:「嚴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爭得醉燒刀。」
羊肉味甘而大熱,性屬火,食後可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力。羊全身是寶。《飲膳正要》中說,羊頭可治骨癆、腦熱、頭眩;羊心可治憂恚膈氣,羊肝可治性冷、肝氣虛熱;羊血可治婦女中風、血虛;羊腎可補腎虛、益精髓;羊骨可治虛勞、寒中、羸瘦;羊髓可治男女傷中,陰氣不足,利血脈、益經氣;羊酪可治消渴,補虛乏。獨告誡羊腦不可多食。
羊肉是大補之物,《本草》說,羊肉能比人參、黃芪。人參黃芪補氣,羊肉補形。凡食品中,折耗最重者,數羊肉。諺語說:「羊幾貫,帳難算,生折對半熟時半,百斤只剩廿余斤,縮到後來只一段。」意思是一百斤羊,宰羊解割下來只五十斤,煮熟後大約只有二十斤。羊肉折損多,也最能飽人,因為羊肉吃到肚裡容易發脹。據說西部秦人日食一頓,之所以不餓,就因為吃羊。所以李漁告誡,滋補者是羊肉,害人者也是羊肉。吃羊肉時,肚裡一定要留有餘地,以待它發脹,不可吃得太多,飽則傷脾壞腹。
烤全羊
羊坯浸泡
浸泡羊坯料水的配製:大蔥、生薑各2斤,拍裂放入盆中;優質白酒2瓶、鹽4兩、味精3兩、水60斤,用手將大蔥大姜抓擠出味,製成浸泡料水待用。
剪鐵絲
剪鐵絲:18#細鐵絲原捆分成幾個小份量的捆,1.四肢固定絲:取一小捆在一處剪開即成。2.軀干扎絲:另一捆分3等份剪開並雙手握住兩頭向里對握「U」弧度即成。
纏繞燒烤架
烤羊師(雙手戴棉線勞保手套)取羊坯固定架放在工作架第一層上,手桿在左手方向。取一根「四肢固定絲」對折出中心點,左手按住固定架第一根橫梁和固定架豎梁的交叉點,右手纏繞橫梁的右半部分,到末端5厘米處向手桿方向拉出,所有的 4根拉出鐵絲部分長度一樣,大約20厘米;換右手按住重合點,左手纏繞橫梁的左半部,到末端5厘米處向手桿方向拉出;取第二根「四肢固定絲」折出中心點,左手按住固定架第四根橫梁和豎梁交叉點,右手纏繞第四根橫梁的右半部,到末端5厘米處向傳動叉方向拉出,換右手按住重合點,左手纏繞第四根橫梁的左半部,到末端5厘米處向傳動叉方向拉出,至此羊坯固定架的「四肢固定絲」全部纏好了。
捆綁羊坯
烤羊師右手抓住羊坯後腰處,左手抓羊坯頸骨提起放在固定架上,以固定架豎梁為分界線,兩後腿放在第三根橫梁和第四根橫梁之間;兩前腿放在第一根橫梁和第二根之間,使羊坯在固定架上保持居中和平衡。烤羊師左手把羊坯右前肢搭在固定架上第一根橫梁的右半部末端5厘米處,抓牢;右手牽那個20厘米纏繞鐵絲順勢拉緊,繞纏在「十」字型交接處兩圈,纏向末端固定羊坯右前肢。右手把羊坯左前肢搭在固定架上第一根橫梁的左半部末端5厘米處,抓牢;左手牽這邊的20厘米纏繞鐵絲,順勢拉緊纏繞「十」字交接處兩圈,纏向末端固定羊坯左前肢。左手把羊坯左後肢搭在固定架上第四根橫梁左半部末端5厘米處,抓牢;右手牽第四根上的20厘米纏繞鐵絲順勢拉緊,纏繞「十」字交接處兩圈,纏向末端固定羊坯左後肢,右手把羊坯右後肢搭在燒烤架第四根右半部末端5厘米處,抓牢;左手牽20厘米纏繞鐵絲順勢拉緊,纏繞「十」字交接處兩圈,纏向末端固定羊坯右後肢,至此羊坯四肢已固定完畢。烤羊師左手抓羊坯脖頸骨,右手抓盆腔骨兩手用力伸拉羊坯,伸拉羊坯兩前臂,伸拉羊坯左右胸排,伸拉羊坯兩後大腿處,使羊坯最大限度伸張,調整羊坯平衡居中最平穩位置。
點火
羊坯捆紮好後就等上爐烤制了。
架羊
火分好後迅速的把羊坯架火上,具體操作是烤羊師右手提手桿「Z」字彎處帶羊坯到烤爐前,左手抓第四根橫梁「十」字處,右手提高手桿羊頸方向處,左手提起使豎梁尾叉對准傳動槽中後,整條豎梁落入三處凹槽中,啟動牽引電機使載著羊坯的固定架轉動起來。
調整火堆
架好羊後,要立即看固定架上羊坯的位置和火堆聚溫中心點的對應情況,羊坯頸骨末端肩胛中心點和羊尾根處要與火堆聚溫中心點相對應,最簡單的工具就是,用長柄鉗子對應照一下就能迅速的找好位置調整好火堆,因羊坯的前胸部分比腿部大一 些,所以腿尾部分火堆比胸肩處火堆要少個3~5塊約0.5~0.8kg木炭的份量,調整後視火堆火焰正常無明火後,立即合上爐蓋進行「燜烤」。
刷油與修整
羊坯燜烤5分鍾左右時,開蓋觀察羊坯表面稍微見黃,上色均勻,水分已干,能明顯看到表面下層油水在滾動時停機。烤羊師要穿戴整潔,高帽,口罩,衛生手套,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扣端住烤羊專用復合油「A」油缸,無名指和小拇指緊緊夾住尖刀的柄刃結合處,刀刃相外,右手調整固定架方向以最佳位置對羊坯進行第一次修整刷油:右手執尖刀颳去滲出油水物質後送回左手中,取出毛刷在油缸口處抿去多餘「A」油,刷在 羊坯整體里外兩個面上。刷油的作用是使羊坯表面受到「A」油的保護,使羊坯內部受熱均勻,保持水分最大限度不溢出,使肉質脆嫩和表面一層有酥脆的口感效果。
烤制中
修整一般是20分鍾進行一次,第二次時觀察到四肢關節肌肉因受熱收縮時 在 烤制過程中,刷油修整的同時也要隨時觀察調整火的對應位置與大 小,以確保烤制出最佳烤全羊來。
最後十分鍾
最後十分鍾是整個燒烤過程中的關鍵,在這時候也就是刷最後一次「A油」時,要把火堆調整溫度高一些,大一些,只有這樣才能使烤羊表層酥脆香美啊,如火小溫度低將造成烤羊表層水汽過量,表層筋韌,肉質老化的作品是失敗啊。加火的辦法是將上過宴席的爐子內火種移過來,操作時切記要注意安全哦!
卸羊
旋轉手柄向上左手握住「Z」彎處,右手抓舉手柄末端向上把燒烤架從傳動槽中脫離出來,順勢舉抬到工作架上,右手用鐵絲鉗從表面剪開捆紮絲共6根,從下方拉出,用鐵絲鉗敲斷四肢小腿骨,右手反轉鐵絲鉗將鐵絲鉗一個手柄深入烤羊尾盆腔骨,左手抓住頸骨.兩手同時提起烤全羊放入墊有洗凈瀝水的生菜葉的烤全羊專用竹製托盤內,以最快速度送到餐桌上,讓顧客食用到最佳口感的烤全羊來。整個卸羊過程式控制制在2分鍾以內,確保能在5分鍾內把烤全羊呈現在顧客面前的餐桌上。
烤羊用炭
烤全羊最好用選用以果木或落葉松木屑為原料,工藝上主要是把木屑經機器高溫、高壓成型後,再送
市面上主要六角形中心有空和四方形中心有孔兩種形狀。
特點
烤全羊是目前肉製品飲食中最健康最環保最綠色的美食了,烤全羊外表金黃油亮,外部肉焦黃發脆 ,內部肉綿軟鮮嫩,羊肉味清香撲鼻,頗為適口,別具一格。
⑵ 羊身上的營養有哪些
羊、白條羊是人們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飼養在我國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羊全身是寶,其毛皮可製成多種毛織品和皮革製品。在醫療保健方面,羊更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膽等等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那麼羊身上的營養有哪些呢?
羊肉
白條羊羊肉營養豐富,歷來被用做壯陽的佳品。它富含優質蛋白質12.3%,脂肪28.8%,為豬肉的一半。另外含礦物質磷、鐵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A等營養素。《本草綱目》載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惡冷、五勞七傷。」金人李果說:羊肉有型之物。 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益陽生則陰長也。」隋朝名醫巢元方診治麻大總管只病曰「風入腠理,病有胸臆,須羊肉蒸熟摻葯之則愈。」祖國醫學認為其性味甘溫,入脾腎經,有益補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於虛癆羸瘦、腰膝酸痛、產後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等病症的治療,有三高症的人應注意不可多食。
羊血
羊血含蛋白質16.4%,主要為血紅蛋白,其次為血清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纖維蛋白。性味咸平有止血、祛淤之功效,可用於吐血、血、腸風痔血、婦女崩漏、產後出血暈、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的治療故《隨息居飲食譜》中有『生飲止諸血,解諸素。熟食但止血,患腸風痔血者宜之「的記載。臨床上若遇外傷上出血,取白條羊羊血炭十分,混勻敷於患部,再用紗布加壓包紮,血即可止。
羊肝
羊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維生素C、鈣、磷等成分。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較高,每克肝含維生素A為29900國際單位。羊肝性味甘涼,入肝經,有益血、補肝、名目之功效。凡血虛羸瘦、婦人產後貧血、肺結核、夜盲症、白內障者,用羊肝200克,谷精草、杭白菊各30克,煮服,每日一劑。羊肝若於菟絲子、車前子、枸杞子、決明子等19味中葯配合,即為名方「羊肝丸」,可治青光眼。
羊肺
白條羊、羊肺可用於提取肝素,羊肺肝素分子量較小,抗凝效價47u/mg,比豬腸粘膜素效價(151u/mg)低得多。羊肺肝素有較強的降膽固醇和抗炎作用。肝素的主要葯理作用有抗凝血、抗血拴、調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和抗炎等。
食用方法:新鮮肺用水管套住沖洗干凈後,下鹵水煮30分鍾後,撈出涼下,切片用油,鹽,蒜汁拌勻即可使用。
羊奶
羊奶與牛奶相比,更含豐富脂肪和蛋白質,此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其性味甘溫有滋陰養胃、補益腎臟、潤暢通便、解毒的作用。可用於虛癆羸瘦、消渴、反胃、呃逆、口瘡、漆瘡等症。治小兒口瘡,以羊奶細細瀝於口中;對生漆瘡的患者,取羊奶汗塗搽於患部即可。次外,羊奶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體虛者的天然補品。
羊骨
白條羊骨中含有磷酸鈣、碳酸鈣、骨膠原等成分。其性味肝溫,有補腎、強筋的作用。可用於血小板減少性子癜、再生不良性貧血、筋骨疼痛、要軟乏力、白濁、淋痛、久瀉、久痢等病症。《飲食正要》中記載的羊骨粥,就是用羊骨一副(砸碎),陳皮6克,良姜6克,草果6克,生薑30克,鹽少許,加水熬粥食用,治療虛癆腰膝無力者,療效更佳。
羊腎
羊腎能補腎助陽、生精益腦,適用於治療腎虛腰膝酸痛、遺精陽痿、小兒智力遲鈍、遺尿、老年人尿頻,下焦虛寒和睾丸腫痛等。羊腎和10克枸杞子、黨參、肉蓯蓉一同煮吃,效果更明顯。
羊膽
宰羊時割膽囊,將膽囊管用線扎緊,懸於通風處晾乾,亦可取新鮮膽汁入葯。羊膽性味苦寒,入肝膽胃經,有清火、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於風熱目赤、膽囊炎、百日咳、青盲、翳障、肺癆吐血、喉頭紅腫、黃疸、便秘,熱毒瘡瘍等病症的治療,在肺結核的治療中,對長期服用抗癆葯無效者,使用羊膽治療往往能顯示出特殊的療效。
羊角
羊角有鎮靜、安心、明目、平肝、益氣的功效,適用於頭暈目眩、驚風癲癇、高熱神昏、頭痛目赤、涼悸抽搐及高血壓等症。
羊肚(羊胃)
味甘、性溫,入胃經。作用:補虛弱、益脾胃。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全羊席
羊在古時就是祭祀的重要食品。白條羊在最早時的烹法,除了炮、炙就是為羹。唐以後,羊肉的吃法越來越多。至明末請初,發展有「全羊席」。
「全羊席」原來是伊斯蘭的「聖席」,是伊斯蘭的最上宴席,席面設茶而不設酒。這種「全羊席」分早、中、晚三席,每席都是先上茶點,然後上飯點、菜餚,每席二十七個菜,最後上湯。後來發展到宮廷,宮廷中的「全羊席」是在「聖席」的基礎上,仿「滿漢全席」的格局。宮廷「全羊席」最多為七十二道菜,除必備四干、四鮮果外,席首要擺羊頭,頭面朝外(向下看),以示開席。席尾要以同樣的方法擺放羊尾,以示終席。
古時「全羊席」,要求根據羊體頭、脖、頸、上腦、肋條、外脊、磨擋、裡脊、三岔、內腱子、腰窩、腱子、胸口、尾部等十三個部位及內臟分檔取料,用各種方法烹飪,必須「無往而不見羊」,而且要「味各不同」,用羊而每道菜都不見羊,而且菜名也不準露羊,如羊耳的耳梢稱「順風旗」,羊眼叫「鳳眼珍珠」,排骨叫「文臣虎板」等。
以前立秋後,老北京除涮羊肉外,好吃烤肉,烤肉的去處,有「南宛北季」。南邊在宣武門內的「烤肉宛」,北邊是什剎海後海東頭的「烤肉季」。吃烤肉只用西口羊後腿和上腦兩個地方的肉,切成的肉片要求寬二至三厘米,長七至十厘米,厚度要半透明。烤肉鋪子,在一張大圓桌上放一口大鐵鍋,鍋沿放一鐵圈,上面放鐵條炙子。鐵圈留一火口,以便投入木柴。木柴選用松塔、松柴與柏木。烤肉時,肉片用作料攪拌後,放在炙子上,可自己拿六、七十公分長的筷子,待肉片烤至金黃便夾出蘸食。蘸食的作料有鹵蝦油、高醬油、大蒜末、辣椒油等。大鍋旁,一般可圍十數人。清道光年間,詩人楊靜亭有詩曰:「嚴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爭得醉燒刀。」
羊肉味甘而大熱,性屬火,食後可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力。羊全身是寶。《飲膳正要》中說,羊頭可治骨癆、腦熱、頭眩;羊心可治憂恚膈氣,羊肝可治性冷、肝氣虛熱;羊血可治婦女中風、血虛;羊腎可補腎虛、益精髓;羊骨可治虛勞、寒中、羸瘦;羊髓可治男女傷中,陰氣不足,利血脈、益經氣;羊酪可治消渴,補虛乏。獨告誡羊腦不可多食。
白條羊羊肉是大補之物,《本草》說,羊肉能比人參、黃芪。人參黃芪補氣,羊肉補形。凡食品中,折耗最重者,數羊肉。諺語說:「羊幾貫,帳難算,生折對半熟時半,百斤只剩廿余斤,縮到後來只一段。」意思是一百斤羊,宰羊解割下來只五十斤,煮熟後大約只有二十斤。羊肉折損多,也最能飽人,因為羊肉吃到肚裡容易發脹。據說西部秦人日食一頓,之所以不餓,就因為吃羊。所以李漁告誡,滋補者是羊肉,害人者也是羊肉。吃羊肉時,肚裡一定要留有餘地,以待它發脹,不可吃得太多,飽則傷脾壞腹。
⑶ 誰知到治療白內障的最有療效的葯物是哪些啊~
明目羊肝丸
⑷ 請問 世一堂明目羊肝丸 這種葯在北京哪裡可以買得到大神們幫幫忙
您好!在葯店中買不到,該葯不屬於OTC類葯物。
⑸ 我是夜盲眼,有夜盲人帶的眼鏡么能讓我晚上看見東西北京什麼地方有賣
夜盲症
夜盲症
如果坐在黑暗中五分鍾還看不到的話,可能就是患了夜盲症
維生素A影響人的夜間視覺能力,若有夜盲的症狀,服用大量維生素A可在數小時內獲得改善,但服用大量維生素A須經醫師同意
增加夜間開車的可見度,保持前燈干凈,在光線不足時,避免戴太陽眼鏡,有助於增加可見度
夜盲者應避免夜間開車
事先計劃路線,選擇交通流量較小的道路,可減少夜間開車的麻煩,若天況不佳,最好不要開車
吃什麼可輔助治療夜盲症
夜盲是指夜間或白天在黑暗處不能視物或視物不清,主要為脾胃虛弱及命門火衰所致。脾胃虛弱這夜盲,多見於小兒,伴有腹大、面黃肌瘦、頭發稀疏、白天視力正常而夜間或光線暗弱處則不能見物等症狀。命門火衰者,初則夜盲,視力逐漸下降,並伴有頭暈無力、畏寒怕冷、進食不香、遺精陽痿、苔白、細無力等症狀。在治療視力減退、夜盲時,首先要查明原因,對症治療才能奏效,以下食療方,可輔助治療視力減退:
羊肝丸:由夜明砂250克、當歸120克、木賊200克、蟬蛻100克、羊肝500 克組成,製成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二次,適用於各種夜盲症。
菊花丸:由菊花100克、巴戟30克、肉蓯蓉100克、枸杞100克組成製成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有補腎壯陽、明目之功效,適用於命門火衰引起的夜盲症。
枸杞葉豬肝湯:每次用枸杞鮮葉100克、豬肝100克、煮湯調味食用,可補虛益精、祛風明目,適用於治療夜盲症及視力減退者,健康人常食亦有預防視力減退之功效。
硃砂蒸雞肝:每次用雞肝1副、硃砂0.5克(水飛為末),將硃砂與雞肝拌勻,放入小碗內,加水少許,隔水蒸熟信用,可每日或隔日一次,有養肝、寧神、益氣、明目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夜盲、視力減退。
視力減退、夜盲者還應多食含維生素A的蔬菜,多吃些動物肝臟及蛋類,避免過度疲勞,禁食有刺激性及燥熱食物,不飲酒、抽煙等。
另外,視力正常者,若從事用眼過多的行業,也可常食上述葯膳,以預防視力減退。
乾眼病和夜盲症保健葯膳
每當自然災害、戰爭時期或因牙齒脫落、胃腸功能障礙、長期素食又無充足的蔬菜水果補充或因長期慢性病、消化道疾病、術後等的中老年人,眼睛怕光、眼睛上皮組織萎縮角化、淚腺阻塞、淚液無法分泌,使眼睛因缺淚液而致結膜、角膜乾燥,特稱「乾眼病」。有人同時伴有或單獨出現夜間視力減退,俗稱「夜盲眼」,醫稱為「夜盲症」。這些病人皮膚角化、粗糙,全身抵抗力下降,角膜上的小潰瘍稍有感染即可引起全眼球化膿性炎,嚴重時可導致失明,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發現用牛肝可使這種病治癒明目,國外學者也發現在油脂和動物肝臟中存在有能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並能治療夜盲症,稱為脂溶性維生素,因為是發現的第一個維生素,故後稱維生素A(Va),1919年才發現有些植物如胡蘿卜中也含有類似功能的物質,可治此種病,稱胡蘿卜素,後稱Va原,Va原在體內可轉化為Va。
現在已經證明:Va能維持正常的視力,尤其夜間視力(暗適應能力)和角膜功能,促進生長發育、生殖、維護皮膚和粘膜正常結構。現代研究表明,Va可防止化學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原因明確,防治就不難,主要是補充含豐富的Va和胡蘿卜素的食物。含Va豐富的食品有:動物性食品,多存在於肝、奶及其製品(未脫脂)和禽蛋等;富含Va原的食品主要是黃綠色植物性食品如胡蘿卜、西紅柿、菠菜、豌豆苗、紅心甜薯、青椒、南瓜、小米、玉米等。
夜盲症
顧名思義,夜盲就是在暗環境下或夜晚視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見東西。我們了解了暗適應的生理過程,對夜盲也就不難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視網膜桿狀細胞缺乏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或桿狀細胞本身的病變。概括起來有3方面。
(l)暫時性夜盲。由於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 致使視網膜桿狀細胞沒有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而造成夜盲。這種夜盲是暫時性的,只要多吃豬肝、胡蘿卜、魚肝油等,即可補充維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會痊癒。
(2)獲得性夜盲。往往由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營養不良或本身的病變引起。常見於彌漫性脈絡膜炎、廣泛的脈絡膜缺血萎縮等,這種夜盲隨著有效的治療、疾病的痊癒而逐漸改善。
(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遺傳性眼病,如視網膜色素變性,桿狀細胞發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視紫紅質的功能,所以發生夜盲。
雖然夜盲症是缺乏VitA,但是VitA的補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過量服用,有可能會引起VitA中毒現象。
小兒夜盲症如何防治?
夜盲症俗稱雀朦眼,是由維生素A缺乏造成的,主要表現小兒在黃昏或較暗的環境中視物模糊,仔細觀察還可發現小兒眼乾、淚少、結膜(白眼珠)乾燥、有皺折,嚴重時還可出現角膜(黑眼珠)混濁不清亮。如不及時治療可出現角膜軟化、甚至穿孔而失明,成為終生殘疾。維生素A缺乏除可引起眼部病變外,還可引起皮膚粗糙、發育遲緩,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
什麼情況可出現維生素A缺乏呢?通常見於以下幾種原因:
1. 喂養不當:如長期以去脂牛乳、豆漿、米、麥粉等食品喂養而又不及時添加各種含維生素A的輔食,則小兒易患維生素A缺乏症。
2. 吸收減少:小兒長期患腹瀉病、慢性肝炎等,可影響維生素A在腸道的吸收。
3. 消耗增加:當小兒患麻疹、肺炎、結核病時,常常由於疾病的消耗而出現維生素A缺乏。很多小兒在麻疹等重症疾病後雙目失明就是這個原因。
4. 鋅缺乏症:由於鋅缺乏可影響維生素A的利用而致病。
預防措施:
1. 提倡嬰兒時期母乳喂養。若不能母乳喂養者,則可用全脂牛乳或近似人乳成分的代乳品進行人工喂養。
2. 及時添加輔食。西紅柿、胡蘿卜、菠菜等果菜汁/或泥可根據小兒年齡添加,其中富含維生素A。
3. 患麻疹、結核等疾病時勿過分「忌口」。應及時補充富含維生素A而又易於消化的食物。 4.檢查是否有鋅缺乏症。可查發鋅或血鋅,如有鋅缺乏可及時補鋅,常用鋅制劑有硫酸鋅片、葡萄糖酸鋅等,劑量按年齡大小而異,可按每日每公斤體重硫酸鋅3~5毫克,分3次口服,或按說明補充。
4. 補充維生素A,4歲以下每日2500國際單位,4歲以上每日5000國際單位。可用濃縮魚肝油或維生素A丸口服。維生素A丸每九含2.5萬國際單位,可5~10天服1丸。濃縮魚肝油每克內含維生素A50000國際單位,每日口服1~2滴即可預防維生素A缺乏。
一旦發生夜盲症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
夜盲症 (November 18, 1999, 07:48 PM)
顧名思義,夜盲就是在暗環境下或夜晚視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見東西。我們了解了暗適應的生理過程,對夜盲也就不難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視網膜桿狀細胞缺乏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或桿狀細胞本身的病變。概括起來有3方面。
(l)暫時性夜盲。由於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致使視網膜桿狀細胞沒有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而造成夜盲。這種夜盲是暫時性的,只要多吃豬肝、胡蘿卜、魚肝油等,即可補充維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會痊癒。
(2)獲得性夜盲。往往由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營養不良或本身的病變引起。常見於彌漫性脈絡膜炎、廣泛的脈絡膜缺血萎縮等,這種夜盲隨著有效的治療、疾病的痊癒而逐漸改善。
(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遺傳性眼病,如視網膜色素變性,桿狀細胞發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視紫紅質的功能,所以發生夜盲。
夜盲症
夜盲就是在暗環境下或夜晚視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見東西。
病因及建議: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視網膜桿狀細胞缺乏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或桿狀細胞本身的病變。概括起來有3方面:暫時性夜盲,由於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致使視網膜桿狀細胞沒有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而造成夜盲。這種夜盲是暫時性的,只要多吃豬肝、胡蘿卜、魚肝油等,即可補充維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會痊癒。獲得性夜盲,往往由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營養不良或本身的病變引起。常見於彌漫性脈絡膜炎、廣泛的脈絡膜缺血萎縮等,這種夜盲隨著有效的治療、疾病的痊癒而逐漸改善。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遺傳性眼病,如視網膜色素變性,桿狀細胞發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視紫紅質的功能,所以發生夜盲。
夜盲症
顧名思義,夜盲就是在暗環境下或夜晚視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見東西。我們了解了暗適應的生理過程,對夜盲也就不難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視網膜桿狀細胞缺乏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或桿狀細胞本身的病變。概括起來有3方面。
(l)暫時性夜盲。由於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 致使視網膜桿狀細胞沒有合成視紫紅質的原料而造成夜盲。這種夜盲是暫時性的,只要多吃豬肝、胡蘿卜、魚肝油等,即可補充維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會痊癒。
(2)獲得性夜盲。往往由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營養不良或本身的病變引起。常見於彌漫性脈絡膜炎、廣泛的脈絡膜缺血萎縮等,這種夜盲隨著有效的治療、疾病的痊癒而逐漸改善。
(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遺傳性眼病,如視網膜色素變性,桿狀細胞發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視紫紅質的功能,所以發生夜盲。
http://www.zgxl.net/sljk/yyyjk/wss/ymz.htm
⑹ 明目羊肝丸(世一堂)在北京哪裡有賣的快!!!!!!!!!!!!!!!!!!
你好這位朋友
你的問題我來給你回答
據你的描述,問題比較清楚,直接致電廠家郵寄上門啊
好了基本上就是這些
如果還有疑問
請繼續咨詢
謝謝
⑺ 加濕器對乾眼病有用嗎!!!
絕對沒有用,可以吃點黃連羊肝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