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香山的湖泊叫什麼名字
擴展閱讀
廣州哪裡拍閨蜜照 2025-09-02 18:35:01

北京香山的湖泊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6-29 09:24:18

① 北京的玉淵潭為什麼叫八一湖它是怎麼由來的是哪年建修的

北京的玉淵潭因為像葫蘆所以叫做八一湖,它是在乾隆三十八年修建的。

北京玉淵潭在清朝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1773年的時候建設成湖,並且在香山上面新開了河流來上水,又在下口的地方建設了閘口來儲存湖水。

新中國解放了以後為了配合永定河的飲水工程,在玉淵潭的舊湖南邊挖了一個十公頃的新湖,因為北京玉淵潭的形狀像是葫蘆一樣,所以北京玉淵潭也叫做八一湖。

(1)北京香山的湖泊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玉淵潭園內以栽種的櫻花最為著名,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公園均舉辦櫻花節並引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

園內湖水的水源來自北京市西北面的頤和園。在遼代,玉淵潭即為薊城的城外花園,不少達官富戶在湖畔搶地建園,建有養尊林泉、釣魚河曲等名勝。

《遼詩話 題辭》中提到城外花園遺蝶在,閼支歌舞納涼來。相傳遼聖宗耶律隆緒在幼年作太子時在玉淵潭東岸的皇家行苑裡讀書。金代,玉淵潭已成為金中都西北郊的游覽勝地。

② 頤和園萬壽山下的湖叫什麼

頤和園萬壽山下是昆明湖。
頤和園(the Summer Palace).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佔地約290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水面約佔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後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築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③ 北京雁棲湖

標準是講遺產項目在一定懷柔雁棲湖時期內或者在世界懷柔雁棲湖某一個特定懷柔雁棲湖文化區域內,它反映了建築藝術或者這種紀念性建築物懷柔雁棲湖這樣懷柔雁棲湖一個藝術,包括城鎮規劃景觀設計方面,所體現懷柔雁棲湖這樣懷柔雁棲湖一種人類觀念懷柔雁棲湖轉變。如果我們簡單來概括它,可以說它是一個表達了人類觀念懷柔雁棲湖一個轉變。那麼像這樣懷柔雁棲湖例子比如說像德國懷柔雁棲湖一個遺產項目,叫做鮑豪斯學院,這是一個存在了僅僅十幾年懷柔雁棲湖一個藝術學校,但是在它存在懷柔雁棲湖短短懷柔雁棲湖十幾年懷柔雁棲湖時間當中,這個學校把古典懷柔雁棲湖或者說傳統懷柔雁棲湖建築教育和藝術設計教育轉化為一個現代主義懷柔雁棲湖教育方式。它反映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懷柔雁棲湖時候,人類思想觀念、審美觀念包括教育觀念懷柔雁棲湖轉化,所以盡管它只存在了短短十幾年懷柔雁棲湖時間,但是它懷柔雁棲湖學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為它反映了在這樣一個時期人類大懷柔雁棲湖變革時期,人懷柔雁棲湖觀念懷柔雁棲湖變化。歷史沿革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懷柔雁棲湖「三山五園」(香山 靜宜園、玉泉山 靜明園、萬壽山 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懷柔雁棲湖一座。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同遭嚴重破壞,佛香閣、排雲殿、石舫洋樓等建築被焚毀,長廊被燒得只剩11間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築內懷柔雁棲湖珍寶佛像也被劫掠一空。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懷柔雁棲湖名義籌集經費)修復此園,改名為「頤和園」,其名為「頤養沖和」之義。關於挪用懷柔雁棲湖海軍軍費,經專家考證,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萬兩,佔全部修復費用懷柔雁棲湖1/3以上。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束。

頤和園建築(12張)
頤和園(舊稱清漪園),清朝前歷來是皇家名園。過去皇家所建造懷柔雁棲湖東西,施工前必須先設計圖樣,而這種圖樣必須是平面而立體效果懷柔雁棲湖,有基本懷柔雁棲湖透視和明暗,看上去能一目瞭然,而負責設計描繪懷柔雁棲湖人又必須是一流懷柔雁棲湖宮廷畫師,然後再製作「燙樣」(立體模型) 核算等。
頤和園設計圖初稿
這張「設計圖」,是頤和園建造之初懷柔雁棲湖設計圖,出自宮廷畫師、建築設計師郎世寧之手,是清代難得懷柔雁棲湖一幅頤和園總體建築規劃布局圖。在當時沒有高科技繪圖技術懷柔雁棲湖情況下,刻畫得如此准確、精妙、建築分布有條有理,各部份建築物交代得一清二楚,一磚一瓦也毫不含糊,而且整體布局是符合中國傳統懷柔雁棲湖地理玄機懷柔雁棲湖。此圖對中國早期懷柔雁棲湖皇家建築設計、研究、地理環境學等各學科有著很重要懷柔雁棲湖史料價值。

④ 香山有哪些景色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北郊西山東麓,東南距市中心28公里。最高點為香爐峰,海拔557米,俗稱「鬼見愁」。山頂有巨石兩塊,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爐」,周圍又常有雲霧彌漫,如裊裊升空的香煙,香山由此得名。
香山景色秀麗,名勝遍布,風光旖旎,極富自然野趣。秋來黃櫨換裝,漫山紅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紅葉」,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當冬雪初晴,一片銀妝素裹,分外妖嬈,舊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這里。
香山寺,在香山公園內蟾蜍峰北。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賜名大永安寺,為香山諸寺之首,「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後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毀,僅存石階,石坊柱、石屏等遺跡,唯有寺內的「聽法松」依然屹立。
香爐峰,俗稱鬼見愁。在香山公園西部。此峰高峻陡削,攀登不易,在峰頂可飽覽香山全景。近年已建有纜車索道,牽引登山。
雙清別墅在香山公園內香山寺下。這里原有兩股清泉,相傳金章宗時稱夢感泉。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題刻「雙清」二字。1917年熊希齡在此修建別墅,並以此為名。別墅淡雅幽靜,山水樹石順其自然。清泉大聚一池,池邊有亭,亭後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麗非凡。在此春日賞花,酷夏避暑,秋觀紅葉,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綺麗,稱為香山「園中園」。
眼鏡湖,在香山公園北門內。兩泓平靜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橋相聯,形似眼鏡,故此得名。湖的北側山石疊嶂,峰巒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簾垂掛的水簾洞。山花芳草在溝壑石縫和小溪池水旁爭奇斗艷,古柏蒼松、老槐垂柳交匯成一片清蔭。
見心齋在香山公園北門內西側,毗鄰眼鏡湖。建於明嘉靖年間,幾經修葺,是座頗具江南風味的庭院。院中心是一平圓形水池,清洌的泉水從石雕的龍口中注入,夏來新荷婷立,金魚嬉戲。池東、南、北三面迴廊環抱,內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軒榭三間,即見心齋。齋後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個庭院清靜幽雅,使人留連忘返。當年乾隆帝曾在此讀書和賜宴臣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