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是三朝古都,那麼其他城市是幾朝古都
1、十三朝古都:西安,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2、六朝古都: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3、十三朝古都: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4、八朝古都: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後梁、後晉、遼朝、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被譽為八朝古都。
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它們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
(1)如何分辨北京的古城擴展閱讀:
早期周朝至唐朝有兩都之稱,後來經過《兩都賦》、《兩京賦》的傳播深入人心,即是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明朝的南北兩京是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
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在上世紀20年代學術界的說法是"中國五大古都",它們是:西安、南京、洛陽、北京、開封。
30年代,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被大眾所接受。1983年陳橋驛在《中國六大古都》一書中將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1982年,譚其驤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認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曾經做過一統政權或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安、洛陽、鄴、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
「這七個首都又可以分為三類:連續幾個王朝長期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有長安、洛陽和北京;作為統一政權首都時間較短的有開封和南京;而鄴和杭州則僅作過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譚其驤這里提出的「七大首都」是其後「七大古都」提法的另一表述。
② 對稱的古都北京
因為在直升飛機上鳥瞰北京,人們驚奇地發現,景山猶如一個人像,五官俱全,左右對稱。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對稱的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鍾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認。許多象徵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築,也都整齊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的周圍。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築在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太廟(現已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壇(現已辟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殿建築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紫禁城內部,不僅殿堂建築此起彼落,互相對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雙配對,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宏偉的氣勢,給人以穩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有著4 千多年的歷史。遼代以後,是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它集中地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很多。如故宮、景山、北海、中南海、頤和園、天壇、地壇、長城——八達嶺、慕田峪長城、周口店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遺址等。很多建築物造型奇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思想。如天壇是一個圓丘,地壇卻成方形,這正符合我國古代的「天圓地方」的說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東臨渤海,面向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熱、秋涼、冬寒。
現在的北京市,有10個區,9個縣,面積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它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非常繁華。北京的現代建築,在布局上雖已不像過去那樣恪守對稱的陳規,但市政建設還是考慮到我國的傳統風格。例如,以紫禁城為中心的環城地鐵、二環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等,都是對稱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及其延長線,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鄭公路、北經亞運村,直達燕山奇峰的現代化中軸路。
③ 西安古城和北京的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對於不同人,看的角度和觀點也是有差別的,個人認為是這樣的
1、這兩個地方,都在北方,從建築結構和工藝方面都差不了多少的。都是一代模仿一代人做出來的東西。不過若和南方 的古城相比的話,南方 的古城裡,一些妙建築物上的工藝要比北方的細致,精巧,從陶瓷上就可以看出來。
2、北京和西安兩者之間,西安的在後期的修繕中動作不大,盡量保持原來的東西和痕跡。北京這邊就動作相對大,你看到哪裡都是新的,沒有感覺破舊的那種感覺。只是樣子形態是古代的,長得像現代的,看不到那種滄桑的感覺。
希望對朋友您有幫助.
如對您有用,請【採納一下下啦】,給個【贊同】表示鼓勵啦!!!么么噠..謝謝
④ 北京的古城是不是古北水鎮
北京的古城不是古北水鎮,北京的古北水鎮在密雲。
⑤ 北京有古城區嗎
你好
北京是沒有古城區的。
北京都是分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豐台區,昌平區之類的,重來就沒有古城區一說。
北京雖然是一座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古都,影響力要比一般的古城市要大得多,所以不會用古城區這樣的區域來命名。
⑥ 北京古城指哪裡
如果您所打聽的是北京的一個地名的話,那麼可能是石景山區古城。古城地區含古城路、古城東路和古城南路,古城南路是石景山區的老商業街,我20年代初期的時候在該街上開過中醫門診和葯房。不知您打聽的是我所說的古城嗎? 古城在北京長安街延長線的西端。1號線地鐵直達。
⑦ 舉例說明,為什麼說首都北京是古城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堯之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
萬里長城
漢高祖五年,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於此,故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6]
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後燕和北魏而不變。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除燕郡。大業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7]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627年),幽州劃歸河北道。後成為范陽節度使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北京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歸盧龍節度使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區)與遼戰斗,北宋大敗,對燕雲十六州從此望眼欲穿;遼於會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6]
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於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元大都成為全中國的交通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干都司(治所黑龍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從這一時期起,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是為「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於此,如今的北京也從此得名。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時期,北京還曾一度降為行在,京師復為南京應天府。
明清時設置順天府管轄首都地區,地位與今日的北京市類似,但管轄面積不同。
清兵入關後即進駐北京,亦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6]
參考網路-北京~http://ke..com/link?url=cJ8pCMNh-E1a6xhOKE2lTZDpJ__o9D7STuD5e#1
望採納
⑧ 舉例說明為什麼說首都北京是古城
約在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區已有固定居民點。戰國時的燕、五代時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後定都於北京。民國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稱為京師。1928年改稱北平特別市。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跡有: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天安門、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等。
⑨ 對稱的古都北京的資料
它以故宮為中心,從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午門、神武門,景山到地安門、鍾樓,鼓樓和安定門,組成了一條中軸線。東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條條東西向的胡同縱橫交錯,分列在中軸線的兩旁。因為對稱,北京的道路也很好辨認。許多象徵封建時代帝王權力的重要建築物,也都整齊對稱地分部在中軸線的周圍。如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壇和地壇,築在中軸線的南北兩端的東側,天安門的東邊有著皇室的大廟(現已經改建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它的西邊,都是祭神祭祖的社稷壇(現在已批為中山公園)。這種對稱的格局在故宮的宮殿建築上此起彼落,相互對應,甚至連道旁的石獸石欄,城邊的角樓,屋脊上的雕刻,也是成雙成對,相映成趣。整齊對稱,構成了北京城市建築上獨特風格和宏偉氣勢,給人重、博大、端莊的感覺。
北京不愧對稱的古都,名副其實
⑩ 北京古城包含哪四城
東城,西城,崇文,宣武,現在是東城含崇文,西城含宣武,兩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