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為什麼醫院看病排隊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可以找到櫻花 2024-04-25 11:41:53
杭州醉駕拘留多久 2024-04-25 11:21:41

北京為什麼醫院看病排隊

發布時間: 2022-07-04 16:22:09

1. 網上預約掛號能直接看病為什麼還去醫院排隊

掛號手續正常,看病是插隊的——沒有預約的人可能在你之前掛號卻在你之後看病。正常排隊掛號,掛號時跟掛號處說明已預約,掛號處之前就已將預約人員的號(看病的號)列印預留,因此掛號需正常排隊(掛號排隊時間不長的),看病時的號會是預約時間段的號而免除了看病需排長隊的問題。

2. 我是北京人,為什麼在同仁醫院掛號還這么難怎麼回事

醫院掛號跟戶籍沒任何關系,北京知名三甲醫院全掛號難住院難
每年到京看病住院外地患者超過1億人次,北京本地還3000萬人
不管你北京的外地的誰排隊搶上號就誰掛
好醫院幾乎都在北京好醫院幾乎也都到北京工作·沒辦法的事
眼病全國主要還就是同仁醫院,大家都想到最好醫院看病也就擁擠

3. 為什麼人們看病第一反應都是走大醫院

因為在人們的認知當中,大醫院的醫療設施更加先進,大醫院的醫生醫術更加專業厲害,大醫院更能對人的身體健康做到保障。這是人們的傳統認知,我個人認為,這個認知一般來說也是很正確的。而且看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大醫院看病我覺得也挺對的呀,畢竟是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嗎,謹慎一點是好的。

後來聽其他同學說,這個小診所的醫生挺有名的,治病挺厲害的。我也不是說小診所能治好的病大醫院里都治不好,診所里的醫生也會跟別的病人說你這個病最好去醫院里治,我這里效果可能不好。我只想說,每個人得病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不是所有病都得去大醫院才靠譜。費那個近不如想想怎麼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更有效地保持或恢復健康。

4. 北京協和醫院的人們為什麼排隊生病!

他是意思是看病的人那麼多,所以才這樣說的吧

5. 北京看病難掛號難怎麼辦大家都是怎麼解決的

北京人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真的很難辦。
大醫院的專家有時候會輪值到一些社區醫院坐診,如果你選中的專家有這種情況,可以去社區醫院就診,掛號難度會大大降低。
最重要的還是健康生活,科學飲食,積極鍛煉讓自己別生病,這樣就可以和醫院少打交道了。

6. 東京三千萬人北京兩千萬人 為什麼北京人看病到醫院就像排兵布陣的擺長龍還插隊和票販子 不像東京有素質

北京人有2千萬人但每年來京看病住院外地患者超過1億人次了呀(這都媒體報道過有準確統計的),人家東京可沒那多異地患者吧
北京醫院黃牛都是外地人,自己看去啊

每年北京醫院都上億患者看病不排隊才怪
你去北京知名三甲大醫院看看去門診排隊的和住院部里患者到處是外地的,最典型的就協和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阜外心血管醫院等,專家號天天掛不上,住院進不去沒床位都是常見事,一些知名醫院普通號早上8點半就沒號了全掛完
所以您說這話您該是在京外地人吧,您這樣的少來點北京就都好了

7. 為何醫院如此多的今天,還是無法解決看病難這個問題呢

為什麼現在醫院這么多,還是無法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呢?

原因三:「看病難」不單單指的是人數太多排不上號難,還指的醫葯費太貴,窮人沒錢看病的「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需要治癒大病所支付的昂貴的醫葯費因為沒錢看病,只能選擇保守治療或者回家等死,這種情況在窮人的世界中並不少見。不過現在國家開放醫保政策,可以國家免除很多醫葯的費用,這樣就為很多人看病減少了很多壓力和負擔。想到這里,不禁慶幸我生在中國。

8. 為什麼看病難

中國其實並不是到處「看病難」。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你去一、二級醫院看病,等候時間超不過10分鍾。很多時候進門就看。這些醫院的院長常常為門可羅雀而憂心忡忡。相反,你如果去北京協和醫院、同仁醫院等著名三甲醫院去看病,下午時光就可以看到為第二天看病排隊的病人、家屬或號販子,他們要在這里風餐露宿整整一夜。頂級專家的預約號黑市上賣到上千塊錢。

這說明什麼?它說明醫療資源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老百姓得了病在當地得不到有效治療或者不相信當地醫療機構,直奔大城市大醫院,從而讓這些醫院陷入門診的海洋中,它更說明,優秀醫生在人才市場是嚴重供不應求的。

按照最基本的市場規律和價值規律,一件產品和服務嚴重供不應求時理應出現的情況是價格升高,使價格不變或回落的方法是增加供給。

但是呢,在中國,醫療服務的價格是政府定死了的,不能動。所以「紅包」或稱「點名費」接踵而來。「紅包」是什麼呢?「紅包」是對於優秀醫生人力技術資本未在醫療服務收費清單中體現出來的隱性價格。

可是,對待好醫生的醫療技術這一稀缺產品時,政府採取的手法是什麼呢?一是在全國范圍的醫療系統內展開了一場整風嚴厲、曠日持久、時至今日仍未結束的「反商業賄賂」運動。有些地方竟然演出不管醫生是否收了「紅包」,每月必須讓醫生交出數百元「賄賂款」,否則開除醫生的鬧劇。二是加大醫風醫德教育。

這種做法的效果是通過行政力量強行壓制、抹殺或者消滅醫生的真實勞務價格,從中傳遞出的政策希望是,醫生不是被稱作「白衣天使」嗎?最好是永遠不吃不喝的聖人或者是不管自己死活、只為病人服務的「活雷鋒」。

在運動的威懾下,好醫生既不願意鋌而走險,也不願意以大大低於自己勞動的真實價格為病人看病,乾脆休息了!

接下來的情況是什麼?就是好醫生開始退出醫療服務供給的平台,轉行從事其他行業;從醫學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從一開始就不願意走上成為好醫生的艱苦道路,不做臨床醫生,或者早早出國。這些現象並不是我杜撰或假想出來的,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由於高質量的醫生在減少,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狀況只會加劇。只有兩種人樂了——一是號販子,二是偽醫生。

「看病難的關鍵是解放醫生。」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助理兼協和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黃建始這么說。

事實的確如此。中國30年的改革歷程其實就是通過回歸價值規律實現對人的解放,人的解放包括人的技術價值和尊嚴在社會體系中得以承認和實現。只有這樣,好醫生的產出才會越來越多,我們才有可能解開看病難的死結。

再說「看病貴」,這個原因也已經被反復提及——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幾萬億的財政預算中,只有1000多億用於醫療支出。結果導致,中國城鄉居民應就診而未就診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2003年的48.9%;患者應住院而沒有住院的比例高達29.6%。更有近五成的住院患者主動提出提前出院;農民應住院而沒有住院的比例更是高達七成多。

好在,醫療保險體系擴大覆蓋面的改革試點已經先行一步。今年7月24日,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根據文件要求,中國將在2010年全面推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

然而,問題是擴大醫保覆蓋面是否能使錢花得更有效率?關鍵是看社保部門能否起到「守門人」的作用,對於醫生給病人的檢查和處方進行核查和把關。這些還未能在醫改方案中得到肯定的答復。

下面大家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有什麼好的建議也可以說!歡迎大家發言!

9. 北京醫院現在看病是不是人非常多一般排號要等多久拜託了各位 謝謝

像協和這些大的醫院掛號是相當的緊張,熱鬧的專家號都是排
了一天一宿才勉強掛上,特需號也是得提前一天去掛
。像協和的內分泌科不管是專家還是普通,早上七點前去準是掛不上的。其他醫院的一些熱門專家也是掛號比較難。要是想掛專家號,還得提前去醫院,醫院一般是早上6點半開始掛。恐怕得早上三四點去排了。掛號也得看你掛的類型,類型不同,掛號難度也不同。
求採納

10. 去北京看病辦理住院難嗎

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一直是醫患雙方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但掛不上號、住不進院,服務質量就無從談起。掛號難、住院難,在首都的名醫院、大醫院表現得尤為突出。大醫院看病有多難?大醫院看病為啥難?大醫院如何解決看病難?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深入到首都的一些大醫院,走訪了大量患者和醫院管理者,就此問題采寫了一組文章,也希望讀者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人們都說看病難,特別是大醫院看病更難,可到底有多難呢?等記者在大醫院里走過一遭後,對這一「難」字才有了更具體、更真切的體會。

午夜去掛號 常常掛不上

在北京同仁醫院門口通宵排隊掛號,已是司空見慣了。11月29日晚11點多,記者來到北京同仁醫院的掛號處,見已經有3個小夥子在排隊掛第二天的號了。記者站那兒沒多久,一個嘴裡冒著酒氣的年輕男子湊上來說:「明天早上7點才發號。你要什麼號?」記者說自己眼睛有點毛病,他說:「是眼底還是別的什麼?是不是視網膜有問題?」記者說不懂,他即很流利地說出醫院的幾個眼病專家的名字來,誰看眼底最好,哪個看白內障拿手,哪個最擅長看兒童眼病,都給記者一一說個明白。他見記者猶豫,又說:「今晚我已經訂了兩個號。150塊錢不貴,這號本身要20塊錢,我請人排隊一夜要給40塊錢,我也只能賺一點點辛苦費。很多人在這里排一夜的隊,也不一定就能掛上號。」記者問醫院的門衛:「這么冷的天,常有很多人排隊嗎?」他說:「這還不算什麼,去年一天夜裡下大雪,還滿院子的人,一個個像雪人似的。」河北省興隆縣大山村的劉風榮今年已經是第二次來同仁醫院為8歲的兒子治療弱斜視了,兒子正在急診室的排椅上睡覺。劉風榮這次來給兒子復查,可以不掛號。他告訴記者:「上次就花120元向號販子買了一個號,在這里呆一天,連吃帶睡最便宜也要200多塊錢,不如買一個高價號劃算。」

凌晨一點半,記者又來到北京協和醫院,看到在大門口已經有7個人在排隊掛號了。北京順義縣龍灣屯鎮45歲的馬大姐說:「我們村的人都說同仁醫院好,說連外國人都來這兒看。我父親是老花眼,戴眼鏡也不行,我們縣醫院說治不好了,我們還想再來試試。」馬大姐是和姐姐、弟弟3人一起來給老父親掛號的,她的計劃是3個人輪流排隊,2小時換一個班,直到掛上號。

12月1日下午2點,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急診室一間7平方米左右的輸液室里,記者看到擠著11個人在輸液。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卧在沙發上、躺在推車上,還有一個人坐在輪椅上,一個緊挨一個。室外走廊上,也擠滿了人,輸液室出來一個,等在門口的馬上就搶著擠進去。該院急診科劉桂花大夫說:「急診科的病人越來越多,可相當一部分就診者的病並不急,只是因為在門診掛不上號,就走急診這條捷徑。」

看病盯著大醫院,大醫院的壓力越來越大。北京市衛生統計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衛生部直屬的6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市衛生局直屬的7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的日門診人數平均為3391.4人。而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今年的最高記錄是一天門診人數達到5090人。

門診掛號難 住院難上難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務處副處長李強大夫曾經站在門診大廳門口數過進入醫院的非醫務人員的人數,最多的一次在1分鍾里進了100人,平均一秒鍾進去..7人!

1958年北醫三院建成投入使用時,它的設計接收能力是每天700人,到今天,北醫三院沒有增加一棟樓,門診人數卻增加了6倍多。現在該院有病床864張,每個大房間里的病床都由以前的8個增加到9個,小間里也由3個增加到4個,但仍不能滿足需要。許多病人還是不能及時住進來,等個一周兩周的算正常,長一點的要等一兩個月。記者在北醫三院住院部看到,住院登記窗口處圍了一大堆人,大夥兒都是在打聽有沒有床位。一位湖南來的患者,是治療頸椎病的,他已經在北京等了一周了,還沒有病床可以住,手術也就不能及時做了。醫院辦公室的一位同志給記者講了一件事:有位熟人住不進院來找他,他找到總住院時,總住院一臉愁容,搖了搖手裡的一沓住院單說:「我實在沒有床啊,我手頭還有50多個排隊等著呢。」李強說,等著住院的病人很多,醫院也是見縫插針,哪個科一有空床,即馬上協商,進行調配。該院的病床使用率一度超過100%。病床的周轉期也由以前的將近20天下降到14天,但是病人確實太多了,許多外地的患者一般都是掛上號後,不得不先回家,等醫院通知有了病床後,再千里迢迢趕往醫院來住院。

衛生部規定醫院病床使用率最高為93%,而目前在北京市13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中,有7家超過了這個標准,最高的達到97.95%。在國外,病床使用率一般只有70%,留下的30%以備急診患者使用。就診住院的人太多了,醫護人員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醫療質量難免會受到影響。那麼我們老百姓該如正確看待這個問題,醫院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