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萬7的工資要交多少稅
法律分析:1.7萬元工資應繳納個稅為2840元,實際到手收入為1416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❷ 7萬工資扣個稅多少
法律分析:7萬工資扣個稅3980元,本月稅後收入6602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❸ 一個月7萬工資扣多少稅
法律分析:月工資7萬在不考慮社保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等情況,每月需繳納14290元的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❹ 月入7萬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根據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所得額×相應所得額等級稅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❺ 月收入1萬7需交多少稅
1.7萬元工資應繳納個稅為2840元,實際到手收入為14160元。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019年新 個稅起征點調整至5000元;月收入17000元;五險一金0元;確定的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1410元。
稅額=(17000-0-5000-0-0-0)×20%-1410=2840元。
(5)北京萬7的工資交多少稅擴展閱讀
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扣繳義務人支付所得時,應當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並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納稅人提供的信息計算稅款、辦理扣繳申報,不得擅自更改納稅人提供的信息。扣繳義務人發現納稅人提供的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可以要求納稅人修改。
扣繳義務人對納稅人提供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按照規定妥善留存備查,對納稅人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等相關涉稅信息和資料保密。
❻ 七萬塊錢的工資要上多少錢的稅
按照目前企業工資稅3‰,七萬元錢的工資稅要交多少稅計算如下:70000x3‰=210元。
❼ 北京市工資為多少,需交納個人所得稅
北京市工資為五千元,需交納個人所得稅。
北京工資扣稅計算如下:北京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北京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北京工資=應發北京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北京工資-四金)-5000。北京工資扣稅(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實行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扣除標准5000元/月(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執行)(北京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❽ 月薪7萬稅後多少
法律分析:月工資7萬在不考慮社保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等情況,每月需繳納14290元的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❾ 北京一萬七稅後多少
稅後為15433.7元
北京稅前工資 17000 元,社保公積金按最低基數時稅後工資為 15433.7 元。其中,五險(養老8% 270.96元, 醫療2%+3 104.6元,失業0.2% 6.77元,公積金12% 258元)合計640.33元,加上個人所得稅 925.97元,稅後工資為15433.7元。
不過也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公積金按足額基數時,稅後就是12610.7元;社保公積金按最低五險基數無公積金時,稅後工資為15665.9元;社保公積金按足額五險基數無公積金時,稅後工資為14446.7元。這個具體情況要看公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