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故宮的景點有哪些

北京故宮的景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14 06:47:00

① 北京故宮的景點

北京故宮景點的介紹: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博物院現存文物1862690件/套(截至2019年8月)。
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辟為「故宮博物院」。

21世紀以來,故宮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觀眾600—800萬人次。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觀眾的人數有增無減,可見人們對紫禁城的興趣長盛不衰。

② 北京故宮的景點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故宮的建築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

③ 北京故宮都有什麼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參考洛陽紫微城的命名理念,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④ 北京風景名勝有哪些

1、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地處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

2、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3、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4、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5、香山公園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郊,地勢險峻,蒼翠連綿,佔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始建於金大定二十六年,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早在元、明、清時,皇家就在香山營建離宮別院,每逢夏秋時節皇帝都要到此狩獵納涼。

⑤ 北京故宮主要景點

北京故宮的主要景點。珍妃井。暢音閣。儲秀宮。景仁宮。承乾宮。

⑥ 北京故宮有哪些景點

景點如下:

1、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高26.92米,連同台基通高35.05米,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


⑦ 北京故宮景點的詳細介紹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她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故宮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著雕龍石柱。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築。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檯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背後是高雅的屏風,還有瀝粉金漆的龍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故宮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該殿是一座單檐攢尖頂的方形殿。每邊21米,各三間,走廊列柱20根,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的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


故宮 保和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間,把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至這里舉行。保和殿東西兩側的廡房現改為歷代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約六千年的中華藝術瑰寶。


故宮 乾清宮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殿中設寶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日處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後搬出。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在此舉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後欞柩停在此殿。


故宮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後,是明清時為皇後舉辦壽慶的地方。殿內存玉璽25塊;西側陳設乾隆年間造的自鳴鍾;東側為銅壺滴漏,清世祖順治禁止內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也立於此殿。


故宮 坤寧宮

坤寧宮在明朝時是皇後的寢宮,又叫中宮,順治年間仿照沈陽清寧宮重建,同時將西暖閣改為祭神的場所,經常在此舉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東暖閣則作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都在此舉行過大婚。


故宮 御花園

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今俗稱御花園,佔地一萬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築二十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後在此登高。

⑧ 北京故宮周圍都有哪些景點

摘要 北海公園,景山公園,國博,人民大會堂,王府井,前門大街,大柵欄、有瓊華島、白塔、團城、什剎海、鍾鼓樓等

⑨ 故宮里最著名的景點是哪

你好,故宮有名的景點有;
三大殿
三大殿是指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建築十分宏偉,是明清皇帝舉行盛典的地方,乳登基即位,大婚,重要節日之類的,一進故宮沒多久,就可以看到,太顯眼了。其中太和殿規模最大,就是俗稱的「金鑾殿」。三大殿是通常意義上的「外朝」,是皇帝的工作區,一般是看不到後妃的。
乾清宮
在雍正之前,明朝皇帝和順治、康熙兩任清帝都是以乾清宮為寢宮,這里也是皇帝日常工作的地方。比較有傳奇性的是,據說康熙擒鰲拜就是在乾清宮。乾隆宮最有名的一個「標志」是,裡面懸掛著順治皇帝手書的「正大光明」牌匾。
養心殿
自雍正開始,清朝皇帝的寢宮就轉移到了養心殿,養心殿應該是各種清宮戲里被提及最頻繁的宮殿里了。不過,養心殿目前正在大修(2018年9月3日正式開始,預計要兩年時間,2020年才重新開放)。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⑩ 北京故宮景點介紹 北京故宮里有哪些景點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下文為大家整理了北京故宮景點介紹,希望可以幫到您哦!

北京故宮景點介紹

故宮也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院內陳列我國各個朝代的藝術珍品,是中國最豐富的文化和藝術的寶庫。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庄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凡爾賽宮、白金漢宮、白宮、克里姆林宮),並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庄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北京故宮景點介紹 北京故宮里有哪些景點

午門

故宮的正門,遊人可由天安門向北進入午門。古以北為子,南為午,午門正處於故宮中軸線之南的向陽位置,故稱「午門」。午門平面呈凹形,正樓面闊九間,重檐廡殿式,東西兩觀對峙,這種形制的門有天子才可以用,所以它是皇帝宮殿的標志。當然這種建築也有利於防衛,因為它組成了一個交叉火力網。午門是皇帝每年冬至頒發來年歷書的地方,如遇有戰爭獲勝,則要在此舉行凱旋「獻俘」儀式。因古時奏凱獻俘首先要祭廟社,而午門去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及社稷壇(今中山公園)最近。此外,午門前廣場院也是受廷杖的地方,官員如觸犯「龍顏」將在此受廷杖之刑。1519年武宗朱厚照要去江南選美,由於眾大臣勸阻,惹惱了武宗,結果竟有130名官員在午門受廷杖,一次就打死了11人。太和殿 也叫「金鑾殿」,故宮中最巍峨、最壯麗的建築,面闊11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式,黃色琉璃瓦,聳立在三層漢白玉須彌座台基(高35.05米)之上。大殿面積2377平方米,是我國現存、也是世界現有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築。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清兩代皇帝登極、宣布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

太和殿

內外擺有大量特殊的陳設,殿前月台上擺的銅鼎、銅龜、銅鶴是大典時用來焚香的,它含有江山水固之意。月台上擺的日晷和嘉量,用來象徵皇權。三層漢白玉台基每個欄桿下都設有排水的龍頭,暴雨時可形成千龍噴水壯觀景象,用來顯示皇威。殿前的雙龍戲珠御路石,其珠為吉祥如意珠,雙龍之中,一個代表天帝,另一個代表帝王,帝王受天之命,合天之意,務使國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雙龍下面的山海圖案乃象徵江山水永固。殿內金色的九龍寶座和屏風安置在高約2米的金色台基之上,並置於六根盤龍金柱之間,以突出帝王唯我獨尊之地位。藻井正中的蟠龍口中倒垂下一個大圓球,謂之「軒轅鏡」,此乃辟邪之物,也寓有明鏡高懸的含意。

中和殿

這是皇帝臨太和殿大典前休息和接受官員信行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