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很多人對北京新發地「有多大」沒有概念,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嗎
總的來說,新發地不是單一的市場,而是一個市場集群。 如果你去過你家附近的菜市場,那麼新發地大概就是上百個你們家附近菜市場那麼大的規模。
面積: 新發地佔地1680畝,相當於160個足球場大小, 如果它都被畫成停車位,它可以停大概10萬輛車。
小編經常去的地方: 肉類交易大廳,采購豬肉排骨,綜合交易大廳地下一樓,采購牛羊肉和魚蝦,最北邊的調料區,采購各種調味品。 這也是少數幾個可以散賣出售的地方。 價格的話,肉類比超市便宜40% 左右,如豬肉20一斤,牛肉33一斤。
正是由於這樣的體量,導致了新發地具有規模優勢和價格優勢, 這也是為什麼北京的價格比全國各地的蔬菜和肉類價格便宜的原因。 如果新發地關門了,都疏解到河北,那麼且不說之前的價格優勢,對於餐館和蔬菜攤位來說,僅僅到河北購買商品就會增加很多時間和運輸成本。
❷ 北京新發地復市,新發地市場為何被關閉
據報道,8月15日,新發地主市場南部區域將對外開放營業;全面取消新發地市場零售功能,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堅持市場的批發屬性;建立完成市場智能管理系統,通過實名認證方式,新發地市場推賣方注冊買方會員制,買賣雙方在“北京新發地”或“新發地”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注冊,通過驗證後方可進入市場交易;為保障好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市場外新設一千平方米的便民菜市場,減少中間環節,嚴格控制農產品價格,已於7月31日對外正式營業。突發疫情,封閉數月的新發地市場又重新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幸運的是,在黨和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北京疫情成功得到了控制,新發地市場又重新開放,那敞開的大門正像是在向著美好生活招手。
❸ 新發地恢復營業了嗎
恢復了。
8月15日,先是北京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南區恢復正常營業。緊接著,9月6日,北區市場也正式開放營業,這也標志著新發地市場已經全面復市。
現在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經歷的變化,可以先通過一組數字看到。與之前相比,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交易量正在逐步恢復,基本已經恢復到80%以上。
(3)北京新發地市場情況如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據豐台區商務局副局長張會利介紹,目前已啟動對轄區品牌連鎖門店、二級市場及非連鎖門店生活必需品供應實行兩個「點對點」監測補貨機制。如果出現缺斷貨情況,及時啟動自有庫存、集團資源、市區應急資源及時補貨,確保不斷貨,不空架。
據悉,豐台區商務局在轄區內18個街鄉鎮建立54個生活必需品應急投放網點和2個生活必需品應急投放集散地,並建立網點台賬進行持續跟蹤管理。
❹ 新發地市場今起全面復市,新發地市場的營業區域有哪些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促使各行各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武漢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由於境外食品外包裝攜有新冠病毒的原因,導致北京新發地在不久前有多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員。現在經過有關部門的積極處理,有關感染人員已經在處於治癒的狀態了,新發地也已經整改完成,開始重新復市。重新復市的新發地市場主要是以為蔬菜水果為主,其他農產品為輔的供應格局。
一、目前全國的新冠疫情情況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目前我國的新冠疫情情況已經得到有效的緩解了。除卻一些由於境外輸入導致的存在新冠病毒感染人員以外,其他省市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基本都處於清零狀態了。也就是說我國居民的生活狀態基本都已經恢復正常了,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
❺ 北京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不降反增,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保障
北京新發地蔬菜上市量不降反增,就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好的保障。蔬菜的供應量上漲的話,那麼就會避免因為貨物短缺所導致的價格上漲,而且也能夠保證在過年半年貨期間的蔬菜供應,所以說就能夠讓北京的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再加上有一些人選擇距離過年,所以說北京當地的蔬菜需求量也是會有所增加的。
總結
蔬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相比於稻米來說是更難存儲的,一定要做好應急的調控,從而能夠在供應緊張的時期也能夠保證供應。
❻ 北京新發地,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北京新發地,現代一切正常,只對商戶批發蔬菜水果,不零售個人了,相對的人流會少了一些
❼ 北京新發地現在能去嗎
2個月的休市後,經歷了聚集性疫情的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將於8月15日復市。復市工作如何安排?衛生安全能否保證?居民供應怎樣保障?
兩階段分期復市
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市場於6月13日休市,7月4日新發地市場完成終末消毒,經專家組評估結果合格。
豐台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周新春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呈現持續向好態勢,為保障和滿足首都農產品供應,豐台區委區政府成立新發地市場復市工作專班,制定復市升級工作方案,深化市場升級改造。
根據新發地市場復市改造升級工作方案,7月31日在新發地市場原蘋果、梨交易區設立了新發地市場周轉新區,對升級改造措施進行了試運行,並於8月3日擴展至新發地市場周轉一區,對升級改造措施和交易流程進行全方位測試。
小型的噴霧式消毒車在循環噴灑消毒液體,檢驗人員拿著試劑對各類農副產品進行核酸檢測,市場門口設立人臉識別、體溫檢測等系統,各項經營平穩有序。
根據復市安排,主市場鐵路以南區域將於8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營業,該區域佔地共878畝,將恢復市場正常時期果蔬交易量的60%,標志著新發地市場正式復市。主市場鐵路以北區域計劃於9月10日前正式對外開放營業,實現新發地市場全面復市。
衛生安全措施升級
復市,市場衛生安全最受關注。
針對貨品,新發地市場實行貨品進場准入。貨品進場需在新發地市場智能管理系統上進行登記,經確認無誤後方可進場交易;試行電子交易,確保買賣可溯。場內交易時,由買方出示交易碼,賣方識別後填寫信息,買賣雙方確定提交後再進行貨物交易。市場工作人員收集交易信息上傳到智能管理系統,做到貨品來源信息可追溯,貨品去向可清查。
據了解,市場在出入口設立紅外測溫設備,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登記進出人員信息,做到可查詢、可追溯。安排第三方檢測機構入駐,定期對市場內環境、物品、包裝材料、公共用具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抽檢。全面取消地下空間交易,禁止在地下、半地下空間從事一切交易行為。
在市場周轉新區,水果商戶張先生說:「現在市場每天都要進行消殺,進門、出門、上下貨物每個流程都控制住了,流程全公開,我們覺得很踏實。」
周新春表示,在市場內設立公共衛生監測哨點,豐台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駐場指導市場開展環境消殺和防疫知識培訓。設立新發地市場監督管理所,加強對市場的日常監督管理,重點加大對食品安全、冷庫冷鏈設施設備的監管力度。對市場內外建築物及冷庫進行全面安全生產排查。
市場內實行分區管理,按經營品類劃分區域,同時按照交易功能劃分經銷區(賣方區域)、采購區(買方區域)、擺渡區(周轉區域),買賣雙方車輛進場後停放在相應區域,實現人車分流。
場外零售保居民供應
市民在新發地便民菜市場采購商品(8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張晨霖 攝
周新春說,新發地市場將全面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建立完成市場智能管理系統,通過實名認證方式,推行「賣方注冊制,買方會員制」,買賣雙方在「北京新發地」或「新發地」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注冊,通過驗證後方可進入市場交易。
零售功能取消,周邊居民怎麼辦?據了解,新發地市場在市場外新設1000平方米的便民菜市場,減少中間環節,嚴格控制農產品價格,已於7月31日對外營業。政府有關部門同步推動新發地所屬77家便民菜店,164輛社區蔬菜直通車全面復市,保證社區居民的充足供應,價格平穩。
在市場外的便民菜市場,記者看到,市場已引入22個攤位,銷售蔬菜、水果、調料以及主食等農副產品。
便民菜市場負責人孫志海說:「我們安排每天早中晚三次全覆蓋消殺,保證菜品新鮮、品類齊全,可以滿足周邊居民的需求。按照干濕分開、批零分開原則,便民菜市場二期也在緊張籌備中。」
❽ 北京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不降反增,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都是因為相關部門的工作做得好,保障了市民春節的菜藍子的豐盛,讓蔬菜水果的供應量並沒有因為降雪和疫情的影響,雖然臨近春節天氣寒冷,降雪不斷,而且疫情的原因,交通運輸非常不方便,但在有關部門積極工作保障下,新發地蔬菜水果等各種交易量不降反升,市場一片忙碌,欣欣向榮。
特別是一些耐儲存的菜,價格基本保持穩定,上漲的菜主要集中在反季節蔬菜,或者是一些產量下降的蔬菜,上漲的幅度也有限,並不會影響到市民的基本生活,相關部門也在積極調整貨源,改善儲存措施,積極增加蔬菜水果的供應量和質量,確保蔬菜供應不受疫情和降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