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歇哭,一歇笑,兩隻眼睛開大炮, 一開開到城隍廟,城隍老爺哈哈笑。」是什麼意思
上海話童謠意思是: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兩隻眼睛像開炮一樣不停歇。大炮一開開到城隍廟,城隍廟的老爺被逗得哈哈大笑。這是逗孩子玩的兒歌,帶有戲謔的意思。
上海話經典童謠:
1、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
2、落雨嘍,打烊嘍,小八辣子開會嘍。
3、一歇哭,一歇笑,兩隻眼睛開大炮。一開開到城隍廟,城隍老爺哈哈笑。
4、賴學精,白相精,書包摜辣屋頭頂,看見先生難為情!
5、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冊剝老麵皮。
6、"哎喲哇啦~」 "作啥拉?」 "蚊子咬無了」 "快滴上來呀」。
7、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蒲桃四斤殼, 吃儂格肉,還儂格殼,張家老伯伯,請儂開開門,問儂討只小花狗。也有唱「張家老伯伯,香煙屁股發要亂掇。
B. 上海話怎麼說
上海話:sang(輕聲)hai(一聲)ai(三聲)wu(輕聲)
上海話里沒有zh,ch,sh;只有z,c,s
我:吾(二聲)
你:儂(二聲)
他:夷(二聲)
我們:阿拉
你們:拿
他們:夷拉
這:格
個:澤
的:格
這么:嘎
吃飯:切碗
喝水:切族
睡覺:困覺(蓋)
出去:側起
回來:未來
時間:森光
事情:事體
東西:么子
玩:白相
人:寧
誰:啥寧
喜歡:乎嘻
C. 上海話小眾語句
上海話中的小眾語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表達:
「捻鑿」:這是上海話中對螺絲刀的稱呼,體現了上海話在工具名稱上的獨特表達。
「啥寧」:這個詞在上海話中用來詢問「誰」,與普通話中的「誰」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阿要七碗面」:這是一句具有上海特色的詢問語句,意為「要不要吃碗面」,常用於朋友間或家人間的關心與問候,透露出上海人對食物的熱愛和熱情好客的性格。
「嗲」:這個詞在上海話中有多重含義,可以表示「好」、「不錯」,也可以用於形容事物的可愛或有趣。它反映了上海話在表達情感時的細膩和豐富。
「頂樓的馬戲團」:雖然這不是一個直接描述事物的詞彙,但在上海話中常用來形容場面混亂或事情復雜,如同頂樓上的馬戲團一樣熱鬧非凡。這種比喻既形象又生動,體現了上海話在表達上的幽默和風趣。
「揩油」:這個詞在上海話中用來形容佔小便宜或佔人便宜的行為,與普通話中的「蹭」或「佔便宜」相似,但更具地方色彩和生動性。
這些小眾語句不僅豐富了上海話的表達方式,也體現了上海地域文化的獨特韻味。通過學習和了解這些小眾語句,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感受上海話的語言魅力和地域特色。
D. 求十句經典上海話
No.10老克勒
「克勒」源自英語單詞:carat
(鑽石等的重量單位--克拉)、color、classic
後來引申為時髦的、衣著光鮮的,
現用於形容上海小資人士。
例:定製西裝就是上海老克勒們最耀眼的時髦標志!
No.9差頭
源自英文單詞charter(出租、包車),
是"計程車"的常用口語說法。
例:上班要遲到了?拉差頭去!
No.8洋涇浜
洋涇浜原是上海的一條河浜,即今天的延安東路。
所謂「洋涇浜英語」,
是指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英語教育的上海人說的英語,
意思可以理解為:不標准!
例:那個人英語說得好洋涇浜哦!
No.7軋山河
上海話讀「噶散戶」,來自英語單詞「gossip」,
閑聊、聊天的意思。
例:王奶奶又在院子里和老夥伴們噶散戶。
No.6香面孔
這是情侶間的小甜蜜,吻臉頰的意思啦!
例:這個電影太甜蜜,裡面有好多香面孔的鏡頭欸!
No.5老麵皮
但也是生活中很常用的一句口語。
原指長不大的孩子,現在用來形容一個人厚臉皮!
例:到別人家裡吃飯,不要客氣怕難為情——
麵皮老老,肚皮飽飽
No.4混腔勢
來源於英文單詞chance,機會
混槍勢就是混機會,也引申為渾水摸魚,等等。
例:這個人一直在混腔勢,其實什麼本事都沒有。
No.3窩色
來自英語單詞worse,
意為心情很不好、很郁悶的,
跟上海話另一個詞「吼嘶」一個意思。
另外,它跟大家很熟悉的"伐開心"也是同義詞!
例:小編辛辛苦苦碼的稿子居然沒保存?!
心裡老窩色額!
No.2門檻精
「門檻精」源自英語中的「monkey」,猴子。
猴子給人的感覺就是精、聰明
因此,門檻精就是形容一個人精明的意思啦!
例:這個小娃娃一點都伐肯吃虧,門檻真精啊!
No.1腦子壞脫了!
按字面理解的意思就是——智商已下線。
用於開玩笑、自嘲、或其他多種場合,
也是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句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