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條條大路通北京的條條是什麼詞
擴展閱讀
上海龍虎小區怎麼樣 2024-05-19 04:08:01
在上海如何使用學法減分 2024-05-19 04:07:58

條條大路通北京的條條是什麼詞

發布時間: 2022-07-29 11:09:12

Ⅰ 條條大路通北京這句話是誰說的 百度經驗

你好,這句話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嗎
條條大路通羅馬是著名的英語諺語。出自羅馬典故。
古羅馬原是義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世紀羅馬統一了整個亞平寧半島。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據史料記載,羅馬人共築硬面公路8萬公里。這些大道促進了帝國內部和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紀起,羅馬成為西歐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聖者絡繹不絕。據說,當時從義大利半島乃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終都能抵達羅馬。更有趣的是,古羅馬統治者為了調兵遣將的方便,下令在大道的兩旁種上大樹,以便為行軍的士兵遮擋炎熱的陽光。 相傳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最早出自羅馬皇帝尤里安(julian the apostate, 331-363)之口。尤里安是君士坦丁一世(約280-337)之侄。他博學多才,集學者、作家和將軍於一身。在位期間(360-363)允許宗教信仰自由,並允許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聖廟。其本人信奉異教,是君士坦丁之後唯一的非基督教徒帝王。因此教會稱他為「叛教者」(apostate)。
條條大道通羅馬可喻為:達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和途徑。
與漢語成語殊途同歸,或俗話水流千里歸大海相似。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

Ⅱ 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出處在現實社會中表達的含義與原意有何區別呢

漢尼拔是古代迦太基(其首都在今日突尼西亞境內)的軍隊統帥,也是世界古代傑出的軍事戰略家。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前201年)爆發後,漢尼拔率軍取道西班牙,穿越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直抵亞平寧半島,於前216年攻佔了阿非烏斯河畔的小城——羅馬的重要糧庫坎尼。坎尼的失陷使羅馬大為震驚,也最終促使羅馬下了決戰的決心。當時,羅馬已集結了8萬步兵和6千騎兵的強大兵力,而漢尼拔只有4萬步兵和1萬騎兵。

面對數量占壓倒優勢的敵人,漢尼拔考慮的不是如何避其銳鋒,而是怎樣利用這一帶的平原充分發揮自己騎兵的優勢,在決戰中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他很明白,迦太基步兵雖經過了多次殘酷的戰斗考驗,但總的素質還是比對手略遜一籌;而自己騎兵的質量則勝過對方,特別是迦太基馬種優良、紀律嚴明的重騎兵,更具有明顯的優勢,於是,他採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示弱驕敵,誘其盡快出戰。

公元前216年8月2日(會戰開始之前),漢尼拔作了周密部署。他知道該地夏季中午常刮東南風,因此首先佔據了順風的位置,然後指示部分騎兵和輕步兵埋伏在附近有樹林和溝壑的山崗上。接著他精選了500名持長劍的勇士各帶一把匕首,藏在衣服下面,准備按計行事。他還把步兵擺成一個向前凸出的弧形,為了吸引敵人,特意將較弱的高盧兵和西班牙兵配置在弧形的突出點上,將他的騎兵排列在步兵的兩翼,並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機動作戰。羅馬人把全體步兵列為三行,行間留有間隔,騎兵靠在兩側。另外,兩名執政官各帶一千精選的騎兵作為支援部隊集結在戰陣兩端。

會戰開始了。羅馬人一開始就用步兵猛攻對方的突出部,而迦太基步兵則奉命且戰且退,迦太基的陣式逐漸變成了凹進去的弧形。羅馬人滿以為敵陣中央不久將被突破,他們完全可以包抄、聚殲敵軍,因此奮力向前,戰斗隊形變得越來越密集。這時,漢尼拔下令兩翼騎兵齊出,進攻羅馬騎兵並包圍他們的步兵,羅馬騎兵雖然馬匹較差,騎術欠佳,但仍頑強抵抗著。漢尼拔親率一支機動騎兵上前增援也未能立即奏效。

為了更快打亂敵陣,漢尼拔向那500勇士發出了信號。他們得令後離開了隊伍,拖著長劍,像逃兵似地投向敵陣。羅馬的前鋒指揮官收容了這批人,繳了他們的長劍就讓他們到陣後去了。這時迦太基陣營側翼有成隊的非洲精銳步兵喊叫著「潰逃」而去,引得羅馬人前去追擊;不料這喊聲正是預定的信號,埋伏著的迦太基步兵、騎兵一齊殺出,消滅了羅馬追兵後又從側翼猛攻敵陣,這時夾著塵土的大風颳起,羅馬人的投石器無法瞄準目標,而順風的迦太基人卻恰恰相反。看到時機已到,那500名假裝投降的士兵紛紛抽出匕首,從背後沖殺羅馬士兵,並用羅馬人的盾與劍武裝自己,在敵陣中橫沖直撞。羅馬人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混入己陣的詐降者和伏兵,也難於分辨這些與自己持同樣武器的敵人,隊伍逐漸混亂。

看到戰局不妙,主戰最堅決的瓦羅帶著少數騎兵飛快逃跑了。以後,隨著鮑羅斯和多數將領、元老的相繼戰死,羅馬軍隊的士氣終於渙散了,羅馬的大門向漢尼拔轟然洞開。「坎尼之戰」——這個戰爭史上的輝煌戰例,從此成了一個幾乎眾所周知的諺語,那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諺語意指人生目標的實現,不只有一條路可走。同時也有勸慰失敗者不要灰心喪氣或者一條路走到底之意。在坎尼之戰中,漢尼拔進行了周到的准備,充分掌握和利用了地形、氣候及敵人的弱點,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的精良騎兵的作用和士兵們的勇敢精神,從而彌補了兵力上的劣勢,最終將戰役引向了勝利。

Ⅲ 有一首老歌的歌詞好像叫什麼"條條大路通北京"這首歌叫什麼名在哪能找到

《條條大路通北京》是一首主要流行在山東菏澤地區的成武縣的民間小調,因唱詞中多處使用「包楞愣愣」這個襯詞,故稱《包楞調》。它的詞曲富有特色,唱詞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正詞」,七言四句;其次是每段「正詞」後面分別出現的「大姐唱罷了送給二姐緊」、「二姐唱罷了送給三姐緊」、「三姐唱罷了送給大家緊」,它們既屬於「正詞」,又是從「正詞」到襯詞的過渡句,稱為「連詞」;再其次是襯詞,分別出現於首句前半句之後(月亮兒出來了)和「連詞」之後。前者有20個「楞」字,後者用了42個「楞」字。用同一個字作「襯詞」,而且多達60餘個,這在漢族民歌中是絕無僅有的。構成了《包楞調》的一大特色,也可以說是它的一「絕」。它的曲調及其結構,首先是主題音調,歡悅、活潑、戲劇性很強,與魯西南、魯南一帶的地方戲(如柳琴戲)有某種親緣關系,僅前6小節就包括了四、五、六、八度四個跳進音型;其次,在音調的安排上,由唱詞首句的前半句和襯詞「白楞楞……」所呈現的曲調,起到了類似戲曲中的「導板」或某些民歌的「引腔」作用,再其次,從「引腔」到「楞」字句結束處(7—24小節)這一主體部分,篇幅長大,流暢歡快,一氣呵成,扣人心弦,是「引腔」的擴充性展現。其後的8小節旋律更為華麗、跳躍。這樣,全曲就自然地分成相對獨立的四個部分:A(6)十A1(12)十A2(14)十A3(5尾聲)。一個主題,三次變奏;主體突出,首尾呼應;主、襯交迭,襯字獨特,這可以說是《包楞調》的三大特色。 文字介紹:王懷靜音頻來源:中國音樂學院圖書館磁帶音響資料000070
月亮地兒(那個)出來了,白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太陽(唻)出來了一(吆)點紅,葵花朵朵向太陽,條條(那個)道路通北京(愣愣愣)大姐(來哎)唱罷了緊(那個)包楞,姐(唻)送給二姐緊(那個),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棉花桃(那個)開花來,白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高粱(唻)結籽(唻)遍(吆)地兒紅,糧棉豐收好年景,公社(那個)家家掛紅燈(楞楞楞),二姐(來哎)唱罷了緊(那個)包楞,姐(唻)送給三姐緊(那個),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一對對(那個)飛鴿來,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百花(唻)開放(唻)萬紫千紅,人人跟著共產黨,萬眾(那個)奔向錦綉前程(楞楞楞)。三姐(來哎)唱罷了緊(那個)包楞,姐(唻)送給大家緊(那個),包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楞

Ⅳ 上聯:條條大路通北京的下聯條

上聯: 條條大路通北京

下聯:事無巨細皆為利

Ⅳ 條條大路通北京,有什麼不同含義

就是說要達到某一個目的、做成某一件事情,總有很多的方式方法、途徑。比如證明勾股定理,就有幾十種方法之多。在word中選定一塊文字也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有的比較麻煩,有的省時,更科學。

Ⅵ 「條條大路通羅馬」准確含義

C殊途同歸

「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諺語. 在中國這句俗話是:「條條大路通北京。」
含義: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

Ⅶ 為什麼總聽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沒有人說"條條大路通北京\上海之累"

「條條大路通羅馬」實有其路,就是古羅馬人在歐洲各處以及北非修築的英語叫做「Roman roads」的大路,那是堪與中國秦「馳道」相媲美的一項歐洲古代偉大工程。

秦滅六國過程中,修築了許多大路,秦王朝建立以後,繼續維護和修築,形成通往全國主要地區的「馳道」。至今北到內蒙東勝,南到湖南零陵,東到渤海之濱,仍然可以看到那兩千多年前浩大交通工程的遺跡。內蒙東勝境內「直道」(直通正北的秦馳道)保存下來的遺跡還有90華里長,路寬仍在35米以上。當年平原地區馳道的標准路寬是50步,秦制1步6尺,1尺約合現在0.23米,可以算出路寬大約是70米,實在應該看作是古代的「高速公路」。路邊三丈一樹,十里一亭,高速路的附屬設施也有了。

有的書上說秦馳道是秦始皇出巡用的「御道」,恐怕不確。從保存下來的遺跡看,它們顯然都曾大負荷、長時期使用過。如果我們沒忘記當年秦兵出動規模之大在世界歷史上是少有的,動輒幾十萬人,後勤補給運輸任務的艱巨當不難想見;馳道的修築,無疑正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羅馬大路也是這樣,它主要也是一種「military roads」(軍用路)。第一條道路,從羅馬到義大利南部城鎮卡普阿(Capua),是公元前312年由一位名叫「Appius Claudius Caecus」的督察官(censor)指揮築成的,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ViaAppia(英語「Appian Way」,亞必古道)。羅馬人征戰到哪裡,就把這種「大路」修到哪裡,而且縱橫交錯,形成「網路」。在歐洲大陸它們最終都通向羅馬,但在大不列顛,卻都通向倫敦。

羅馬大路的總里程大概不比秦馳道少,但遠沒有秦馳道那麼寬,其路面常常用石塊鋪砌,是「paved roads」,鋪砌方法約與我國南方的卵石路類似,但不同於「石板路」,這就比通常只是夯實土路的秦馳道要好一些。古羅馬的基本軍事單位是「centuria」(顧名思義可知是「百夫團」),標准建制是42個「centuria」組成一個「legion」(軍團),這樣一個羅馬軍團便大約有四千多人。公元前44年愷撒被謀害以後,他的侄孫(grand-nephew)、因被他指定為繼承人(heir)而收為養子的屋大維(GaiusOctavius)與安東尼(MarkAntony)爭奪繼承權,曾把部隊擴充到60個軍團,但獲勝後就削減為28個。羅馬帝國用兵規模遠不如秦軍,通常也就幾萬人,例如,第四任皇帝克勞狄烏斯(Claudius,公元41-54年在位)征服大不列顛的部隊,大約就是4萬人。在這種情況下,羅馬大路自然不需修得像秦馳道那麼寬。

通向羅馬的不只是「羅馬大路」

在征服大不列顛之外,克勞狄烏斯還做了一件大事,就是頒令允許高盧貴族取得羅馬公民權,這對高盧的「Romanization」(羅馬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後來,羅馬帝國在它征服的其他地方,也推行了類似的應該說相當「開明」的做法;而那樣做,實在是有利於把被征服者「羅馬化」的。在這種情況下,大批「外省人」湧入羅馬,凱爾特人(Celts)、柏柏爾人(Berbers)、猶太人(Jews)、埃及人(Egyptians)都有成為羅馬公民的,更不用說備受羅馬人尊敬的希臘人了。這樣,「Roman�就不是一個用於「ethnicde�scription」(種族描述)的術語,而成了一個政治術語(politicalterm)。

取得羅馬公民身份(Romanciti�zenship)的「外省人」,許多成為戰士,一些人做了官吏,有的當上元老院議員,還有幾個甚至當上了皇帝。馬可·奧勒留(MarcusAurelius,121-180),既是皇帝又是著名新斯多噶派哲學家,而他就來自南高盧(Southern Gaul)。另一個來自南高盧的著名人物是歷史學家,《Histories》(歷史)和《Annals》(編年史)的作者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公元前55?-120?)。出生在義大利北部的詩人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70-19B.C.,但丁在《神曲》中所寫游地獄的向導)和歷史學家利維(Titus Livius,59.B.C.-AD.17,《History of Rome》(羅馬史)的作者),據說也是高盧人。用今天時髦的話來說,這些人當屬「成功人士」。對於他們,通向羅馬,也就意味著通向「成功」;「條條大路通羅馬」,那大路在「軍用路」(military roads)之外,還是「仕途」(official career)。

公元98-117年在位的圖拉真(Marcus Ulpius Trajanus),出生在西班牙,不但是第一個當上羅馬皇帝的「外省人」,而且成就非凡,從而有「Optimus Princeps」(最好的皇帝)之譽。他一改「開國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以多瑙河為帝國東北部邊界的政策,跨過多瑙河攻佔了達契亞人(Dacians)的土地,把它變成羅馬帝國的一個邊疆省,即今天的羅馬尼亞(Romania),這樣才在東歐斯拉夫語系國家中出現一個拉丁語系國家。為了保證軍隊供給,圖拉真在鐵門(Iron Gate)以東的多瑙河上修建了一座石墩多跨木拱橋,總長800米,單拱最大跨度52米。在一千多年的長時間里它不但保持著「歐洲第一」的記錄,也是「世界冠軍」。秦馳道上迄今尚未發現可以和它相比的橋,所以在路面之外,我們得承認羅馬大路在這方面也勝出一籌。

顯然,「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條諺語應該出現在羅馬帝國崩潰以前,起初它很可能是拉丁諺語,而且很早就被翻譯成其他語言,例如日耳曼語,現在德語還有「Alle Wege führen nach Roma」的說法。日耳曼人雖然不像高盧人那樣「羅馬化」了,但他們也有以羅馬為中心、或者為「正統」的觀念;德意志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人們常說的「第一帝國」,德語全名便叫「Heilige Romalische Reich Deutscher Nation」(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

盎格魯-薩克森人渡海來到不列顛,是羅馬帝國崩潰以後的事;他們演變成「英國人」,他們的語言演變成「英語」,則更晚。莎士比亞之前英國最偉大的詩人喬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因為先後受寵於多位大貴族和國王,曾有幸到法國和義大利去旅行,但那時就在義大利,「中心」也已經不是羅馬而是佛羅倫薩(Florence),所以他只能感嘆「吾生也遲!」。英國人不但創造不出這條諺語,而且把它翻譯成英語也是很晚的事。「all roads lead to Rome」中的「road」一詞,在古英語(Old English,約公元5世紀到11世紀)里作「raid」,意思是「riding」(騎,駕),但在喬叟時代已經成了一個棄而不用的「廢詞」(obsolete)。當作「lin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aces」(交通線)講的「road」,遲至16世紀才出現;起初作「roadway」,而且其中的「road」用的還是作「riding」解的「古意」,「roadway」者,騎馬、駕馬車的「馬路」也。「鐵路」現在不列顛英語作「railway」(美國英語則作「railroad」),但也開始被簡化成「rail」了,其演變似乎正重復了當年從「roadway」到「road」的變化。

Ⅷ 條條大路通羅馬中重疊詞條條是作什麼成分

條條大路通羅馬中的條條就是一個量詞,想表達出可以選擇的餘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