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明代首都在南京多少年北京多少年
擴展閱讀
杭州師范大學一年多少錢 2025-07-13 22:55:02
杭州哪裡賣印泥 2025-07-13 22:51:21

明代首都在南京多少年北京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2-08-30 15:30:36

Ⅰ 我想問明朝建國是哪年啊在南京做首都又做了幾年

明朝建立是在公元1368年,首都就定在了南京。53年後,也就是1421年,朱棣才把首都遷到了北京。

Ⅱ 明朝遷都北京的時間

明朝在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遷都北京,又稱永樂遷都。永樂遷都又稱明成祖遷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遷都北平,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
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北京一帶已有約430年不在漢族政權的控制之下;而靖康之難後,整個華北地區也已經有近250年由異族統治。永樂遷都後,北京及其周邊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於華北的控制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成祖就曾以北京為基地五次北伐北元的殘余勢力,北京在軍事指揮上的優點是處於後方的南京無法比擬的。同時,天子戍邊的氣勢以及皇宮和先帝陵寢俱在前線的事實,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例如土木堡之變明軍覆滅及皇帝被俘之後,明朝堅決地組織了北京保衛戰,而不是像西晉、北宋一樣放棄北方。
而反對者則認為,一方面遷都北京給明朝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北京地位陡然提升,令整個北方防線在向內收縮的同時也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壞了明太祖時北方邊防的均衡配置。明宣宗放棄開平等三衛後,長城以外明軍再無據點,令北京暴露了兩翼,也失去了戰略縱深,使京師長期處於外敵的直接威脅下,同時也是明中期韃靼在大漠、明後期女真在遼東坐大的重要肇因。

Ⅲ 明朝遷都北京的時間是什麼

明朝遷都北京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

朱棣獲得大明江山之後,做了一件事,這件事影響了中國此後幾百年的時間,那就是將大明的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朱棣在當上皇帝的第一年內,開始籌劃遷都的事情,其中包括建立宮殿、改善行政系統、吸引富商等等,期間一共花費了20年的時間,朱棣才將都城遷到北京。

遷都的原因

其實早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有著遷都的想法,只不過最後沒有實現,朱棣當上皇帝做出遷都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其父親的意志,當然,這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因素。

其實,朱棣遷都到北京是和北京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系,北京是當時的中心,如果將北京作為都城的話,朱棣完全可以控制天下四夷。

Ⅳ 明朝建都北京兩百多年,為什麼還不如建都十幾年的南京

在北京,很多街巷和地名都與清代息息相關,而除了十三陵與明代相關的就比較少了。清代入主北京後,數百年的統治和可以的抹殺,明朝在北京留下的印記已經逐漸淡去;而明朝雖然遷都北京,南京卻保留了南直隸省級行政單位和南京六部等機構,因此南京是除了北京以外明朝最重要的地方,同時明代以後。現在北京的明代氣息被抹去了,那麼南京的明代氣息自然也就上升到了第一位。


三 南京和北京,分別成為明和清的縮影

大浪淘沙,後來的沙粒總會掩蓋前面的浪潮。歷史也是如此,時間總是偏愛新的後來者。

明朝作為最後一個在南京建都的封建王朝,南京無疑保留了最多的明代氣息;而最後一個在北京定都的清王朝,也成為了清代最集中的縮影。

Ⅳ 明朝在南京建都多少年

明朝在南京建都277年。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國號大明。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1645年,清軍兵臨江南,攻陷南京後遂即廢除國都地位,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成為江南省省府。南京成為統轄今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軍民政務的兩江總督都署駐地。

(5)明代首都在南京多少年北京多少年擴展閱讀: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還曾收復安南。

明朝為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

Ⅵ 中國明朝時是哪一年建都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明」,改南京為應天,1421年,朱棣定都北京

Ⅶ 南京在哪一年成為明朝的都城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皇帝位,南京成為明朝都城。

明朝開國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長江下游的南京。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後,南京成為明朝的留都。

從公元3世紀至6世紀曾有六個王朝建都於此,前後達三百餘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開始就舊城擴建,並建造宮殿。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皇帝位,南京成為明朝都城。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終於完成了南京作為明帝國首都的格局,全城人口達到百萬,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7)明代首都在南京多少年北京多少年擴展閱讀:

南京城的修建歷時達二十一年,洪武十九年(1387)始告完工。由於地形條件的限制和防衛的需要,南京城平面呈南北長、東西窄的不規則形。

城周號稱九十六里,實測約六十七里。城垣高度一般為十四至二十一米,基寬十四米,頂寬四至九米,以石為基,上砌特製的大磚,垛口一萬三千六百一十六個。

開有十三個城門,以聚寶門最為宏偉,城牆內有藏兵洞二十三個,可供三千士兵駐守,二十二年又在都城外圍建外郭城,號稱長一百八十里,實際為一百二十里,大部依天然地形以土壘成,約四十里以磚砌成,開十八門。

外郭城牆已於早年被毀,都城城牆則保留至1949年以後。皇城位於城東,平面呈方形。內有宮城,即紫禁城。皇城以南北中軸線為主幹,自洪武門至承天門築有大街,東側為禮、戶、吏、兵、工五部,西側為五軍都督府。

宮城內依中軸線建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和乾清、坤寧二宮,是皇帝舉行大典、處理朝政及居住的場所。

Ⅷ 明朝遷都北京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明朝遷都北京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

朱棣在當上皇帝的第一年內,開始籌劃遷都的事情,其中包括建立宮殿、改善行政系統、吸引富商等等,期間一共花費了20年的時間,朱棣才將都城遷到北京,要知道,當時南京也是一個富庶之地,並且還是一個各種設施完善的都城,在硬體條件上,南京完全「碾壓」北京,但是,朱棣還是沒有繼續選擇南京,而是選擇了北京。

相關資料

其實早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有著遷都的想法,只不過最後沒有實現,朱棣當上皇帝做出遷都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其父親的意志,當然,這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因素,其實,朱棣遷都到北京是和北京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系,北京是當時的中心,如果將北京作為都城的話,朱棣完全可以控制天下四夷。

從政治原因上看的話,北京是朱棣的「老巢」,有著自己的勢力,如果選擇南京作為都城的話,那就意味著,朱棣要從北京跑到南京當皇帝,雖然朱棣當時是「鐵血手段」當上皇帝,但是朝廷中的一些官員難免有不服的心理,而且剛剛當上皇帝的朱棣在南京哪有自己的個人勢力,如果有人像朱棣一樣謀反,朱棣很有可能招架不住,所以,不如就將都城遷到北京,這樣,朱棣也好控制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