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明朝什麼時候選擇定都北京
擴展閱讀
廣州花城廣場怎麼坐車去 2024-05-19 15:17:42
福州哪裡有賣養生木桶 2024-05-19 15:09:47

明朝什麼時候選擇定都北京

發布時間: 2022-09-03 10:07:00

『壹』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在哪年

明成祖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改北平名為北京。
明成祖永樂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

以下為史籍記載:
永樂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賀,宴群臣及屬國使。乙酉,享太廟。辛卯,大祀天地於南郊。復周王橚、齊王榑、代王桂、岷王楩舊封。以北平為北京。《明史 成祖紀》

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奉安五廟神主於太廟。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明史 成祖紀》

希望對你有幫助

『貳』 明朝遷都北京的時間是什麼

明朝遷都北京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

朱棣獲得大明江山之後,做了一件事,這件事影響了中國此後幾百年的時間,那就是將大明的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朱棣在當上皇帝的第一年內,開始籌劃遷都的事情,其中包括建立宮殿、改善行政系統、吸引富商等等,期間一共花費了20年的時間,朱棣才將都城遷到北京。

遷都的原因

其實早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有著遷都的想法,只不過最後沒有實現,朱棣當上皇帝做出遷都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其父親的意志,當然,這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因素。

其實,朱棣遷都到北京是和北京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系,北京是當時的中心,如果將北京作為都城的話,朱棣完全可以控制天下四夷。

『叄』 中國明朝時是哪一年建都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明」,改南京為應天,1421年,朱棣定都北京

『肆』 明朝在哪個皇帝遷都北京的

明朝在明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的。

靖難之役後的永樂元年(1403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燕平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明太祖對河南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明成祖於是大力擢升燕平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為北平府,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同時開始遷發人民以充實北平;被強令遷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戶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樂四年,下詔以南京皇宮(南京故宮)為藍本,興建北平皇宮和城垣。永樂七年,明成祖以北平為基地進行北征,同時開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將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證明明成祖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

永樂八年,親征回師後,明成祖下令開會通河,打通南北漕運。永樂十三年完工,從此北平所需物資可以通過相對經濟地運輸。永樂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議遷都北平的事宜。對於提出反對意見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職或嚴懲,從此無人再敢反對遷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動工。

永樂十八年,北平皇宮和北平城建成。北平皇宮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規模稍大。新修的北平城周長四十五里,呈規則的方形,符合《周禮·考工記》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詔正式遷都,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但在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稱南京某部,以南京為留都。

(4)明朝什麼時候選擇定都北京擴展閱讀

明成祖遷都北平,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遷都北平,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

贊賞成祖遷都的意見認為,其一,由於首都距離長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調動軍隊抵禦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平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殘余勢力,北平在軍事指揮上的優點是處於後方的南京無法比擬的。同時,天子戍邊的氣勢以及皇宮和先帝陵寢俱在前線的事實,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例如土木堡之變、平軍覆滅之後,明朝堅決地組織了北平保衛戰,而不是像西晉、北宋一樣放棄北方。

其二,輔佐建文帝的多為江南人士,成祖即位後,在南京殺戮過甚,唯恐結怨太深,有損執政基礎。從穩固皇位考慮,返回其發跡之地似乎更為有利。

『伍』 明朝遷都於北京始於哪一時代

始於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正式下令遷都北京。因為朱棣以前是燕王都城就在北京,後來不滿削藩才造反的。所以自然遷都北京。
你可以看一下《百家講壇-永樂大帝》

『陸』 明朝遷都北京的時間

明朝在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遷都北京,又稱永樂遷都。永樂遷都又稱明成祖遷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遷都北平,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
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北京一帶已有約430年不在漢族政權的控制之下;而靖康之難後,整個華北地區也已經有近250年由異族統治。永樂遷都後,北京及其周邊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於華北的控制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成祖就曾以北京為基地五次北伐北元的殘余勢力,北京在軍事指揮上的優點是處於後方的南京無法比擬的。同時,天子戍邊的氣勢以及皇宮和先帝陵寢俱在前線的事實,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例如土木堡之變明軍覆滅及皇帝被俘之後,明朝堅決地組織了北京保衛戰,而不是像西晉、北宋一樣放棄北方。
而反對者則認為,一方面遷都北京給明朝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北京地位陡然提升,令整個北方防線在向內收縮的同時也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壞了明太祖時北方邊防的均衡配置。明宣宗放棄開平等三衛後,長城以外明軍再無據點,令北京暴露了兩翼,也失去了戰略縱深,使京師長期處於外敵的直接威脅下,同時也是明中期韃靼在大漠、明後期女真在遼東坐大的重要肇因。

『柒』 明朝從什麼時候就遷都北京故宮的

就是明成祖朱棣取代他侄子朱允炆做了皇帝以後,搬到北京故宮的。
在未成為皇帝之前,朱棣的封地在現在的北京——當時是「燕京」,那是朱棣就是燕王

『捌』 明朝什麼時候遷都

明朝在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遷都,又稱永樂遷都。

永樂遷都又稱明成祖遷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遷都北平,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

明朝初期,華北相對於江南的貧困相當明顯。北平的營建使北方的生產和人口迅速恢復。但是,作為一個巨大的消費城市,京師對物資的大量需求無法就近解決,必須依賴於大運河從江南轉輸。因此在明清兩朝,漕運均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地位。

漕運的繁盛帶動了運河沿線市鎮的發展,如揚州、臨清和滄州等,進一步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

(8)明朝什麼時候選擇定都北京擴展閱讀:

這朱棣受他老子朱元璋奢殺成性的性格和理論的影響,也是一個極其出色的殺人魔王。根據「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血統論的原則,對那些直接參與抵抗運動的男性反革命分子,所採取的懲罰方法或剝皮,或油炸,或水煮,搞得整個南京城鬼哭狼嚎,哀聲一片。

與此同時,那些現行反革命分子的妻女、姊妹、兒媳、乃至外甥媳婦等等一切沾得上邊的女人,統統弄到妓院里充當妓女,包括五十六歲的老太太在內。

以上的慘景有的發生在南京,有的延續到北京。自從朱棣稱帝後,一是覺得南京的血流得太多,在明代故宮的廣場上,近自朝廊,遠及附郭的雨花台,無不是血跡斑斑,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難免目擊而心有不安。

在這種刺激下,便動了遷都的打算,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或者叫眼不見心可安。二是由於朱棣鎮守北平多年,深知此地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毅然決定將明朝的首都搬過來。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北平方面的臣僚開始奉旨征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正式營建北京宮殿。今天遊客看到的故宮、天壇、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規模宏大的建築,就是自此開始陸續建造的。不知當時的殺人魔王朱棣是否意識到,他的這個抉擇,客觀上為後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永樂五年,皇後徐氏(開國名將徐達之女)死去,朱棣經過慎重考慮,沒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禮部尚書及「江西派」風水大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尋找「吉壤」,也就是通常說的風水寶地。

『玖』 明朝是哪年遷都的

1421年遷到北京。因為南京城地勢是南高北地,在南京明故宮中山東路以北很低窪,都是用打梅花樁填土的方法解決的,時間一長還是出現建築低陷的情況,遷都北京也是個方法,這是自然因素。還有戰略眼光,因為南京地處南方,北方發生戰事鞭長莫及,所以遷都北京刻不容緩。

『拾』 明朝開始的首都在哪裡

明朝時期的應天府,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帶領大軍,日夜圍攻,用了十天的時間,把元末重鎮集慶(江蘇南京)拿了下來。當他稱帝後,就把集慶改名為應天府,並作為自己的都城,同時把開封(河南開封)作為陪都。

應天府,或稱京師,是南京在明朝時期的名稱,為明朝前期首都,後永樂時期遷都順天府,應天府作為留都。應天府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10)明朝什麼時候選擇定都北京擴展閱讀:

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為應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攻佔南京後稱帝,改元永樂。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行使雙京制,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1430年,鄭和從南京龍江關(今下關)啟航,率領2.7萬余官兵,駕駛寶船61艘,開始第七次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