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東紅山是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福州船屋哪裡最好 2024-05-19 14:24:19

北京東紅山是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9-03 11:26:57

⑴ 延慶與山西

北京市延慶縣

概況

延慶縣位於北京市西北部。縣域地處東經115°44′-116°34′,北緯40°16′-40°47′,東與懷柔相鄰,南與昌平相聯,西面和北面與河北省懷來、赤城接壤。是一個北東南三面環山,西臨官廳水庫的小盆地,即延懷盆地,延慶位於盆地東部。總面積2000平方千米。2005年底戶籍人口27.6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延慶鎮,距北京市區74千米。郵編:102100。代碼:110229。區號:010。拼音:Yanqing Xian。

全縣轄11鎮4鄉,373個行政村,總人口27.353萬人,農業人口19.92萬人,非農業人口7.43萬人。耕地面積31773.7公頃。人均耕地1.74畝。總面積1992.5平方公里。全境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海坨山為境內最高峰,海拔2241米,也是北京市第二高峰。

延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溫帶與中溫帶、半乾旱與半濕潤帶的過渡連帶。氣候冬冷夏涼,年平均氣溫8攝氏度。最熱月份氣溫比承德低0.8攝氏度,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有首都北京的「夏都」之稱。

林木資源豐富,有較高的利用率。有林地面積12萬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60%,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現存有華北地區唯一的原始油松林。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鉛、鋅、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海泡石、石英石、磁粘土礦等,其中地熱資源較為豐富,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延慶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水繫上游,屬獨立水系。境內有四級以上河流18條,三級河流兩條,媯水河是全境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1064.3平方公里。全縣水資源總量7.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4億立方米,地下水2.2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088立方米,是北京市人均佔有量的5倍。

生態經濟蓬勃發展,生態環境優良,地處北京市的上風上水地區,大氣、水的質量均達到國家一、二類標准。為保護好首都的這一凈土、凈氣、凈水,延慶縣確定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加大了植樹造林、綠化美化力度,加大了對植被的恢復和保護力度,先後建立了玉渡山、野鴨湖、松山等12個國家級、市級縣級自然保護區和10平方公里的縣城防護林體系。99年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縣。

延慶的交通、通訊發達。京包、大秦鐵路、110國道穿境而過。八達嶺高速公路開通後,從北京市區到延慶僅需50分鍾。縣鄉公路四通八達,村級公路縱橫成網。通訊設施完善,實現了長途傳輸的數字化、光纜化。在縣城內各地區設立了多個公用電話亭,以滿足居民和遊客對通訊的需求。

縣城面貌煥然一新,修建了綠地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市廣場——媯川廣場,擁有5000畝水面面積的媯水公園和擁有1000畝水面的夏都公園,佔地面積1200畝的濕地公園、佔地面積500畝的江水泉公園、香水苑公園,把延慶妝扮成了名符其實的花園式城市。

延慶是京郊的農業大縣,是首都北京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農業資源豐富、無污染、氣候冷涼,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幾年,根據市場的需求,加大了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以特種出口蔬菜和名特優新果品為主的特色農業。蔬菜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特種菜發展迅猛,被北京市政府命名為「首都北菜園」。盛產名優果品,玫瑰紅蘋果曾榮獲全國林業博覽會金獎及馬來西亞博覽會銀獅獎,紅地球、里扎瑪特、黑澳林三個優質品種葡萄獲全國評比第一名。 全縣10多萬畝糧田被國務院綠色食品辦公室批准為「綠色食品基地」。

延慶制定了多方面的優惠政策,使工業經濟迅速發展,吸引了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落戶延慶。形成了以制葯、建築建材、食品釀造、毛紡、消防等五大優勢行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其中,延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八達嶺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發展入區企業達769家。

延慶縣的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是京郊第一旅遊大縣。年均接待遊客近900萬人次。八達嶺長城是世界聞名的旅遊景區,自1961年開放以來累計接待遊客1.2億多人次和400位國家元首及眾多世界風雲人物,1999年被評為國家級文明景區。有塞外小灕江之稱的龍慶峽及玉渡山風景區、松山、古崖居、康西草原、媯河漂流、媯海遠航、硅化木地質公園、倉米古道等一大批旅遊景區,每年都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度假。旅遊業配套設施完善,八達嶺溫度假村、華風溫泉大城堡、中銀酒店、聖世苑、新風酒店、燕春酒店等一批高中檔的服務設施,為遊客提供了便捷優質的服務。同時,充分利用自身的冷涼優勢,成功舉辦了多屆消夏避暑節和冰燈、冰雪節活動,延慶的消夏避暑節、冰雪節和龍慶峽冰燈節已經成為京郊旅遊的熱點,受到旅遊界的廣泛關注。

行政區劃

延慶縣轄11個鎮、4個鄉:延慶鎮、康莊鎮、八達嶺鎮、永寧鎮、舊縣鎮、張山營鎮、四海鎮、千家店鎮、沈家營鎮、大榆樹鎮、井庄鎮、大庄科鄉、劉斌堡鄉、香營鄉、珍珠泉鄉。

延慶鎮 轄20個社區(新興西社區、新興東社區、川北東社區、川北西社區、東外社區、石河營西社區、石河營東社區、高塔社區、永安社區、康安社區、振興南社區、穎澤洲社區、湖南社區、雙路社區、溫泉南東里社區、蓮花苑社區、泰安社區、恆安社區、燕水佳園社區、振興北社區)、45個村委會(解放街村、自由街村、民主街村、勝利街村、東關村、西關村、北關村、蔣家堡村、雙營村、廣積屯村、王泉營村、司家營村、百眼泉村、民主村、南辛堡村、李四官莊村、谷家營村、小營村、石河營村、蓮花池村、上水磨村、下水磨村、王莊村、三里河村、趙庄村、八里庄村、孟庄村、老仁庄村、祁家堡村、米家堡村、唐家堡村、卓家營村、陶庄村、魯庄村、郎庄村、張庄村、西辛庄村、小河屯村、付於屯村、東五里營村、新白廟村、東屯村、中屯村、西屯村、西白廟村)。

康莊鎮 轄1個社區(康莊鎮社區)、31個村委會(榆林堡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刁千營村、馬坊村、西桑園村、西紅寺村、郭家堡村、小北堡村、大豐營村、大營村、火燒營村、太平庄村、張老營村、許家營村、馬營村、苗家堡村、劉浩營村、屯軍營村、小曹營村、大王莊村、北曹營村、南曹營村、小王莊村、小豐營村、東紅寺村、王家堡村、東官坊村、大路村)。

八達嶺鎮 轄1個社區(八達嶺鎮社區)、15個村委會(石峽村、幫水峪村、里炮村、外炮村、營城子村、東曹營村、大浮坨村、小浮坨村、程家窯村、岔道村、西撥子村、南元村、東溝村、石佛寺村、三堡村)。

永寧鎮 轄1個社區(永寧鎮社區)、36個村委會(河灣村、北溝村、清泉鋪村、羅家台村、王家堡村、水口子村、偏坡峪村、二鋪村、營城村、馬蹄灣村、西山溝村、永新堡村、獅子營村、上磨村、吳坊營村、小庄科村、前平坊村、孔化營村、新華營村、左所屯村、北關村、西關村、小南元村、盛世營村、南關村、太平街村、利民街村、和平街村、阜民街村、王家山村、南張庄村、東灰嶺村、彭家窯村、西灰嶺村、頭司村、四司村)。

舊縣鎮 轄1個社區(舊縣鎮社區)、22個村委會(白草窪村、三里庄村、燒窯峪村、北張庄村、白羊峪村、黃峪口村、白河堡村、閆家莊村、耿家營村、 車坊村、舊縣村、東羊坊村、米糧屯村、古城村、常家營村、常里營村、盆窯村、團山村、大柏老村、小柏老村、西龍灣村、東龍灣村)。

張山營鎮 轄1個社區(張山營鎮社區)、32個村委會(大庄科村、佛峪口村、水峪村、胡家營村、姚家營村、東門營村、下營村、西五里營村、前黑龍廟村、後黑龍廟村、西卓家營村、下盧鳳營村、上盧鳳營村、張山營村、馬庄村、小河屯村、上板泉村、下板泉村、玉皇廟村、西羊坊村、辛家堡村、丁家堡村、靳家堡村、田宋營村、吳庄村、龍聚山莊村、晏家堡村、中羊坊村、黃柏寺村、上郝庄村、韓郝庄村、蘇庄村)。

四海鎮 轄1個社區(四海鎮社區)、18個村委會(西溝里村、西溝外村、四海村、椴木溝村、菜食河村、海字口村、岔石口村、永安堡村、郭家灣村、石窯村、大勝嶺村、南灣村、黑漢嶺村、大吉祥村、上花樓村、王順溝村、前山村、樓梁村)。

千家店鎮 轄1個社區(千家店鎮社區)、19個村委會(河口村、石槽村、紅石灣村、千家店村、河南村、下德龍灣村、水頭村、大石窯村、紅旗甸村、六道河村、大栜樹村、沙梁子村、四潭溝村、下灣村、菜木溝村、牤牛溝村、水泉溝村、花盆村、平檯子村)。

沈家營鎮 轄1個社區(沈家營鎮社區)、22個村委會(沈家營村、東王化營村、馮庄村、新合營村、曹官營村、臨河村、香村營村、北老君堂村、興安堡村、魏家營村、連家營村、前呂庄村、後呂庄村、馬匹營村、孫庄村、下郝庄村、北梁村、八里店村、西王化營村、河東村、下花園村、上花園村)。

大榆樹鎮 轄1個社區(大榆樹鎮社區)、25個村委會(姜家台村、陳家營村、楊戶庄村、阜高營村、奚官營村、下辛庄村、上辛庄村、宗家營村、大榆樹村、高廟屯村、劉家堡村、北紅門村、南紅門村、東桑園村、大泥河村、小泥河村、小張家口村、下屯村、東杏園村、西杏園村、岳家營村、簸箕營村、新寶庄村、程家營村、軍營村)。

井庄鎮 轄1個社區(井庄鎮社區)、31個村委會(南老君堂村、艾官營村、寶林寺村、東小營村、王木營村、房老營村、井家莊村、小胡家營村、東石河村、三司村、二司村、柳溝村、果樹園村、王仲營村、東紅山村、張伍堡村、西紅山村、八家村、東溝村、西二道河村、窯灣村、老銀庄村、馮家廟村、孟家窯村、曹碾村、箭桿嶺村、蓮花灘村、門泉石村、碓臼石村、北地村、西三岔村)。

大庄科鄉 轄1個社區(大庄科鄉社區)、29個村委會(東二道河村、台自溝村、榆木溝村、東太平庄村、黃土梁村、小庄科村、里長溝村、大庄科村、漢家川河北村、漢家川河南村、董家溝村、慈母川村、沙門村、景而溝村、沙塘溝村、霹破石村、鐵爐村、西沙梁村、瓦廟村、車嶺村、松樹溝村、暖水面村、水泉溝村、旺泉溝村、龍泉峪村、香屯村、東三岔村、解字石村、東王莊村)。

劉斌堡鄉 轄1個社區(劉斌堡鄉社區)、16個村委會(劉斌堡村、大觀頭村、周四溝村、紅果寺村、上虎叫村、下虎叫村、營盤村、營東溝村、馬道梁村、山西溝村、山東溝村、山南溝村、小觀頭村、觀西溝村、姚官嶺村、小吉祥村)。

香營鄉 轄1個社區(香營鄉社區)、20個村委會(屈家窯村、黑峪口村、上垙村、下垙村、山底下村、東白廟村、孟官屯村、小堡村、香營村、新莊堡村、後所屯村、里仁堡村、聶庄村、庄科村、高家窯村、小川村、八道河村、南窯村、三道溝村、東邊村)。

珍珠泉鄉 轄1個社區(珍珠泉鄉社區)、15個村委會(珍珠泉村、秤溝灣村、廟梁村、下水溝村、上水溝村、下花樓村、八畝地村、轉山子村、水泉子村、雙金草村、小川村、小鋪村、蒼米道村、南天門村、桃條溝村)。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延慶縣曾是山戎族活動地區。春秋晚期和戰國初期地屬燕國。秦統一全國後,地屬上谷郡。西漢開始在延慶境內設縣;唐末開始在延慶境內設州。此後二千多年來先後建有居庸縣、夷輿縣、媯川縣、縉山縣、永寧縣、四海縣和延慶縣,並曾先後設置過儒州、鎮州、龍慶州、隆慶州和延慶州。

1912年,延慶州改為延慶縣。1928年成立察哈爾省,延慶縣屬之。1937年8月25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延慶後,延慶縣隸屬三個偽政府統治。以延慶縣城為中心設延慶縣,隸屬偽蒙疆自治政府察南政廳(後改為宣化省);劉斌堡以東隸屬偽華北自治政府昌平縣。1941年八路軍開辟了「平北」抗日根據地,今延慶縣分屬昌延聯合縣和龍延懷聯合縣。1944年撤銷昌延聯合縣,重設延慶縣,與日偽所設的延慶縣並存。

1945年9月20日,八路軍解放了延慶縣城,以青龍橋為界,青龍橋以南為國民黨統治區,青龍橋以北為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1946年10月12日,國民黨軍隊侵佔延慶縣城之後,再次出現分屬共產黨和國民黨管理的兩個延慶縣。1948年5月19日,解放軍解放了延慶縣城。延慶縣屬察哈爾省,1952年改屬河北省,1958年10月劃歸北京市.

⑵ 紅山區是哪個省哪個市

紅山區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下轄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東部,全區東西長25千米,南北寬14千米。全區總面積50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6平方公里(佔中心城區面積50%以上)。
因城區東北部有一赭紅色的山峰,故史稱紅山,蒙語為「烏蘭哈達」。居住著漢、蒙、滿、回、朝鮮等22個民族。紅山區是由1983年11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時由原縣級赤峰市建立起來的,與沈陽、北京等歷史名城具有較深的淵源,自古就有「東接遼沈,南依京畿」、「旱碼頭」之稱。

⑶ 推薦一個好地方作文紅山歡樂谷350字

摘要 你好 很高興可以為你解答 我是小雪老師 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的四方橋,有一個集國際化、現代化的大型主題公園,名叫歡樂谷,是一個帶給人們無限歡樂的好地方。

⑷ 北京平谷的歷史有多久

根據可考歷史文獻記載,平谷至今已有2200年的建置歷史。有關史學專家認為,平谷是北京市最早建置的兩個區縣之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平考證
認為,北京各區縣名於歷史文獻可考者,最早始於秦漢。西漢初年(公元前195年)二月,漢高祖劉邦為對匈奴作戰,鞏固北方,於三月置縣平谷,時屬漁陽郡,縣址在如今的平谷區山東庄鎮小北關村南。期間,縣有撤並,域有多變,但至今仍沿用秦漢舊名的只有平谷和昌平。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在漁陽郡十二屬縣中有平谷縣,在上谷郡十五縣中有昌平縣,但書中沒有明確記載這兩個縣最初的設置歲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獻芹對漢初歷法研究後認為,平谷置縣之日應為漢高祖十二年三月,相當於公元前195年4月9日。而且,當時歷法中的三月三日與今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對應為同一天。

2002年4月,平谷撤縣設區。如今,平谷區已成為連接京津兩大城市的重要結點,在環渤海經濟圈中處於重要位置。2004年,平谷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2億元,財政收入6.3億元。

⑸ 遼寧朝陽紅山文化是什麼呢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紅山文化年代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 1984年牛河梁第二地點一號冢4號墓出土
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細石器工具發達;還有磨製和打制的雙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鋤、石磨盤、石磨棒和石鏃等。陶器以壓印和篦點的之字形紋和彩陶為特色,種類有罐、盆、瓮、無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飾渦紋、三角紋、鱗形紋和平行線紋。已出現結構進步的雙火膛連室陶窯。玉雕工藝水平較高,玉器有豬龍形缶、玉龜、玉鳥、獸形玉、勾雲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還發現相當多的冶銅用坩堝殘片,說明冶銅業已經產生。房址為方形半地穴式,分為大型與小型。 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朴實。玉器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發展中具備了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內蒙古赤峰紅山的大型碧玉C型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發飄舉,極富動感。 紅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和內涵。其後,在鄰近地區發現有與赤峰紅山遺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徵的諸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已發現並確定屬於這個文化系統的遺址,遍布遼寧西部地區,幾近千處。其內涵豐富,擁有一大批造型生動別致的玉器,多與豬、龜、鳥、蟬、魚等動物形象。隨著七十年代這批玉器被識別出來,考古學家發現了紅山文化大型玉龍。
編輯本段歷史
紅山, 遼寧省凌源市牛河梁遺址出土玉豬龍
[1]意為「紅色的山峰」,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畔。傳說內蒙赤峰的紅山,原名叫「九女山」。遠古時,有九個仙女犯了天規,西王母大怒,九仙女驚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灑在了山上,因而出現了九個紅色的山峰。蒙元時代,蒙古族人叫它為烏蘭哈達,漢語譯為「紅色的山峰」。所以,後來都叫它「紅山」。公元20世紀初,中國處於軍閥割據的年代,當地喀喇沁蒙古王公聘請了一位叫鳥居龍藏的日本學者來講學。據日本人回憶,當年他越過遼上京(今巴林左旗)來到了紅山,在附近地面上發現了一些陶片。1919年,來了一位法國人,名叫桑芝華。他來到內蒙林西,無獲而歸。還有一位法國人,名叫德日進,他在紅山一帶發現一些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細石器。1930年冬,從東北通遼來了一位梁啟超的兒子叫梁思永,他生於澳門,從美國留學歸國後,開始研究考古學,他收集了一些鳥居龍藏的資料後,參加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組,到過林西、沙拉海、鍋撐子山一帶,僅發現一些陶片後就回北京了。1933年,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了當時熱河省省會——承德。隨後來了一批所謂的日本考古工作團,叫滿蒙考察團。有個叫濱田的,是當年東京大學校長。他們來的動機是: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想在內蒙古找出不屬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憑據。結果。在紅山30多處遺址僅發現一些陶器殘片和幾件青銅器,都屬於中國歷史文物,讓日寇枉費了心機。 紅山文化博物館示意圖
解放後,梁思永先生為中國考古所副所長,中國考古學家尹達先生出版《中國新石器文化》一書,梁先生作序。尹達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北方細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結合。兩位學者論述了東北這一文化現象,屬於長城南北接觸產生的一種新文化現象,並提出定名為《紅山文化》。 紅山古玉的正式發現,是20世紀70年代的事情。1971年5月,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在北山植樹時,意外掘出一件大型碧玉雕龍。從此,人們開始意識到,中國玉雕藝術的源頭可能發生在紅山文化時代的西遼河流域。 其後不久,在內蒙敖漢軲轆板壕、克什克騰旗好魯庫石板山,阜新胡頭溝等地紅山文化遺存中又陸續發現了數批玉雕龍、大型勾雲佩等紅山文化玉器。1979年5月,考古工作者又在遼西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找到了具有科學地層依據的紅山文化玉器墓葬,從而使紅山文化確有玉器成為定論。 歷史學教授雷廣臻研究發現,中國古文獻記載的黃帝圖騰(熊、龍、龜、雲、鳥等),均有紅山文化玉器與之對應。這些圖騰性玉器反映了5500年前紅山先祖的生產、生活、生育和生靈情況,而玉龍玉鳳則是紅山最尊崇的玉器。 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歷史學教授雷廣臻有關牛河梁紅山玉文化國際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最新見解,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關注。 紅山文化墨玉馬蹄形器
[2]雷廣臻說,根據古文獻記載,黃帝圖騰主要有5種:一是熊。《史記》說:「黃帝為有熊。」班固編著的《白虎通義》也說:「黃帝有天下,號曰有熊。」在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考古發掘中,不但出土了泥塑的熊下顎和熊掌殘體,還出土了雙熊頭三孔玉器;二是龍。《史記》說「軒轅,黃龍體」。聞一多先生認為,上古姬通女又通巳,而巳即是大蛇,這種大蛇又被人們稱作龍,被黃帝部落奉為圖騰。紅山文化蛇形龍玉器,從興隆窪、查海遺址的玉玦,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遺址的玉龍,已經形成了一個系列;三是龜。《國語》說「我姬氏出自天黿」。郭沫若先生認為黃帝的圖騰為天黿,即神龜。在牛河梁遺址多次出土了神龜玉器和玉龜殼。四是雲。紅山文化的勾雲形玉器,部分造型可能與雲有關。五是鳥。《國語》記載,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鳥身者」,可能以鳥為圖騰。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墓葬中,確實出土了玉鳥。 雷廣臻強調,在中國著名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紅山文化(主要是玉器)與黃帝有這么多的契合。這種種契合的真正含義是什麼?雷廣臻認為,紅山文化圖騰性玉器反映了紅山先祖的生產、生活、生育和生靈這「四生」情況。可以說,紅山文化的每一件玉器均是「四生」的反映。 雷廣臻教授進一步分析,黃帝多圖騰,哪個為社會所共同崇拜、從而成為共同的圖騰呢?從文獻上看,一是龍,二是鳳。從出土玉器實物上看也是如此:以蛇為原型的龍,以貓頭鷹為原型的鳳,組成了玉龍、玉鳳系列。由此可以推斷,龍和鳳是黃帝部族的最高圖騰,玉龍玉鳳是紅山最尊崇的玉器。
編輯本段經濟狀況
生活在西拉木倫河兩岸的紅山文化部落集團,過著比較穩定的農業經濟生活,已經發現了較多氏族居住營地的遺址。大凌河上游牤牛河北岸的內蒙敖漢旗河福營子村,有一處紅山文化的氏族部落,兩條保存較好的壕溝將部落遺址分別圍成緊鄰的兩個部分,即兩個氏族。其中東南部的壕溝周長 600餘米,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在壕溝的東南邊留有一處供人出入的通道口;西北部的氏族,壕溝只有三邊,包圍的居住營地面積較小,另一邊即為東南部氏族壕溝的一段。這個紅山文化部落營地的發現,提供了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氏族部落的規模和防衛性壕溝的實例,可以看出這種設施與仰韶文化半坡氏族部落是基本相同的。 紅山文化的先民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定居部落,兼有畜牧和漁獵的經濟生活。 在手工業生產中,制陶業佔有重要地位。制陶技術比早期的興隆窪文化有了更大的發展。一些富有制陶經驗的氏族成員已經專門從事這項勞動,大批陶器具有成批加工的相似性。陶器的產量和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 老哈河東岸的敖漢旗白斯朗營子村南,四棱山前起伏不平的沙丘上,有一處紅山文化的窯場,考古人員發掘清理出 6 座窯址。從這些結構各有差異的陶窯及出土的陶器來看,制陶業已經有相當大的規模了。
編輯本段「紅山文化」博物館
人類人文龍壇博物館是由民間著名考古探險收藏家黃康泰先生創建。三十五年來,他憑著天賜的命運、龍祖的重託、堅定的意志和無私的境界,踏遍龍疆萬里,走盡鳳國家園,不辭辛勞地探研龍的起源和人類文明起源之大課題,始終默默地肩負著探研和弘揚人類文明起源歷史的使命和重任,艱難地完成了有史以來前人所未完成的尋根之夢。 中國第一「龍」——C型龍
[3]人類人文龍壇博物館以近三十五年來所發現的遠古系列石玉器為主要物證,以陶器為輔證,以骨器為旁證,破解了五千年至三萬年間人類文明起源之謎,是一所具有專題性、唯一性和重大發現性的博物館。它是一座以考古實物講述人類史前文化的知識寶庫,是人類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無遠古考古發現之前,中國學術界長期存在著疑古思想,被中國文明西來說的觀點所左右。如今,本館考古發現的龍祖鳳宗文明起源實物和紅山文化系列石玉器,充分地證實了中國龍鳳「一統多源」起源文明演變世界文明的學術觀點,徹底推翻了中國文明西來說的錯誤觀點。中國物證探源人類文明的考古時間雖晚,但現在我們人類人文龍壇博物館可以鄭重地宣布:中國不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是人類文明第一起源國。 該館收藏的各類遠古石玉器均是龍祖鳳宗文明發展、演變和傳承的文化產物。中國文明起源即龍祖鳳宗文明起源。龍鳳圖騰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圖騰的象徵,以最遠古、最神秘的內涵,創造了中華民族總圖騰的文明起始,衍生了無數中國文明史上最偉大的、永恆的、從未間斷的、陰陽相生相剋的、無所不包的文明哲理,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三萬年獨樹一幟的、龍鳳一統多源的文明文化傳承史。 紅山文化——龍宗鳳祖
[4]世界其他國家的文明與文化相比中國龍祖鳳宗的文明與文化起步要晚,是對中國龍祖鳳宗文明的傳承和發展,這一觀點可在當地的考古發現中得到印證。因此,本館收藏的遠古系列石玉器是探研中國乃至人類文明起源課題極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物證。 人類人文龍壇博物館藏品達二萬余件,其發現地集中於中國長城以北的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陝西北部、青海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區,分布於閃電河、青龍河、灤河、東西遼河、哈拉哈河、老哈河、英金河、牤牛河、大凌河、西拉木倫河等流域,共計萬余處。

⑹ 紅山文化發源地在哪裡

紅山文化發源地在東北地區西南部。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地區西南部。起始於五六千年前,是華夏文明最早的遺跡之一,分布范圍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4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

紅山文化的歷史價值:

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

紅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和內涵。其後,在鄰近地區發現有與赤峰紅山遺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徵的諸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

⑺ 紅山區是哪個省的

紅山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省級行政區)的。

紅山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下轄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東部。全區東西長25千米,南北寬14千米。全區總面積50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6平方公里(佔中心城區面積50%以上)。因城區東北部有一赭紅色的山峰,故史稱紅山,蒙語為「烏蘭哈達」。居住著漢、蒙、滿、回、朝鮮等22個民族。

紅山區是由1983年11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時改原縣級赤峰市建立起來的,與沈陽、北京等歷史名城具有較深的淵源,自古就有「東接遼沈,南依京畿」、「旱碼頭」之稱。

⑻ 紅山在哪裡

紅山,是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一座褶皺斷層山,通體由二疊紀的紫紅色砂礫岩構成,西端斷崖出現赭紅色,故名「紅山」。海拔910米,相對高度400米。因其歷史及文化背景,紅山被認為是烏魯木齊的象徵。紅山亦是烏魯木齊市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紅山是紅山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烏魯木齊電視台採用紅山的圖樣作為其台標。
紅山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心紅山公園內,是烏魯木齊繁榮發展的象徵,它氣勢雄偉,形態壯觀,就像一條頭西腳東的巨龍一樣昂首屹立在烏魯木齊市市區中心。
紅山因山體顏色呈紅褐色而得名。山體長1.5公里,寬約1公里,呈東西走向,最高點海拔910米,相對高度約400米,其紫紅色沙岩為距今約2.5億年前大陸環境下沉積形成。
原來的烏魯木齊河,浩浩盪盪地流經紅山腳下,河的北岸是海拔910米、峭壁絕崖、飛紅溢丹、巉岩兀起的紅山;南岸是層巒疊嶂、巍峨挺拔的雅瑪里克山。然而,時至今日,此處壯觀的烏魯木齊河變成了寬闊的河灘公路,歷經200多年風風雨雨的紅山「鎮龍寶塔」巍然無損。

⑼ 中國的紅山文化在哪裡

中國的紅山文化在遼寧西部、內蒙古東部。
紅山文化是位於遼寧西部、內蒙古東部距今五千多年的農業文明,是中國已知出現最早的文明。主要分布在熱河地區(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熱河省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遼西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遼寧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3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⑽ 為什麼北京被稱為「對稱的古都」

他說在大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外國的使者,他要到北京來朝見皇上,但是到中國朝見皇上得下跪,外國人這個使節說我不想下跪。中國的清朝的官員,就採取了一個禮賓儀式的安排,讓他從前門走進北京這個皇城,他從皇城走進來之後,從前門走進皇城之後,迎面看到的就是我們清朝時候就存在的第一道大門,現在就是在毛主席紀念堂的這個地方,當時叫大清門。那麼他走進皇城之後發覺環境不一樣了,本來他進到北京城的時候,我們北京城是什麼樣的特色呢?是一個灰牆灰瓦,建築體量不是很高的四合院的建築,街巷很整齊,從元代就定都在北京,胡同很整齊,橫平豎直基本都是東西向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胡同都是東西向的,是一個灰牆灰瓦的這么一座城市。但是他走進皇城之後發覺不一樣了,特別是從大清門走進之後,發覺顏色是黃琉璃瓦紅牆身,而且一條大道把他一直引向天安門。就是從現在毛主席紀念堂這個地方,當年是皇城的大門,從這個門進來之後是一條御路,現在你要到天安門廣場去你還能看到,在這個廣場正中間是大塊的條石鋪成的一條道,正對天安門正中的門路,這就是中軸線上的路,古代管它叫御路,就是皇上走的路,把你這個視線讓你進了皇城大門之後一下子把你引向天安門。哎呀他一看天安門太好了,黃琉璃瓦,紅柱子,紅紅的牆身,那麼前面襯托的建築是什麼呢?白色的金水橋,白色的華表,白色的石獅子,藍天白雲襯映下,哎呀,他體會到中國的建築它和西方的完全不一樣,完全是東方的特色,就是我們常說的是大屋頂,是宮殿式的。當他走過天安門,穿過金水橋,進入天安門之後,迎面又是一座和天安門一模一樣的建築,這就是端門,走過端門之後,迎面是一個廣場,就是穿過端門之後,迎面來的是午門,午門城牆兩面伸出來,像個巨人伸出手來,歡迎到來的使者。但是高大的城牆,那時在古時候不像現在這么多人,人是很小的,因為人少,人在高大城牆面前你是矮小的,他感到中國的這個建築太好了。那麼,他穿過端門到達午門之前呢,午門上面迎賓,它上面是有人吹著號,鍾鼓齊鳴,在午門前面有一個鍾樓,一個鼓樓,有鍾鼓齊鳴。當他穿過午門之後,又看到一道金水橋,那就是內金水橋,天安門前面那個叫外金水橋,當他走過金水橋,才到達皇城,見皇上還差一道門,這道門就是太和殿前的門,太和門。太和殿就是進入午門之後,他發覺兩邊,你看,你要是到故宮去看去,沒有樹,不種樹,就是讓建築更加雄偉,就是讓建築完全盡收到你的視野,他跟著禮部官員走,過了太和門,才能到太和殿,太和殿建在一個高大的石台階上,三層,他爬到石台階上之後,他說哎呀,我不得不下跪了,我跪的不是中國皇帝,而是中國有如此優美的建築,如此輝煌的建築,我不得不五體投地了,五體投地就是下跪啊。那麼,從這一點呢我開始認識北京的中軸線,但是,我講的這個故事只是講了中軸線當中小小的一部份。

我們理解中軸線,那麼,我講的第一個專題就是中軸線的魅力。我們中國古代有一張畫,大家可能都知道,凡是來過河南的人都知道,河南有個開封市,開封古代叫汴梁,汴梁全城賣一張畫叫《清明上河圖》。中國畫它分長卷,這種長卷是我們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我不知道這里有沒有搞美術的,西洋畫它是一個視點,但是中國畫是有多個視點,中國畫它可以講一個故事,它可以把一件事情完完整整地表現出來。那麼我想我先介紹一下《清明上河圖》這張畫,然後,我們再來了解北京中軸線的魅力。這個《清明上河圖》,是中國長卷山水畫的一個代表,它描寫的是什麼呢?就是清明時節人們去祭典,春遊,踏青參加這一系列的活動。那麼最遠處它是有幾棵樹,很稀稀疏疏的,然後你逐漸感覺有人了,有房子了,它是由遠把你帶向近,然後,逐漸逐漸地走向繁華和熱鬧;在這張畫正中,他畫的是汴梁城的城外的一個汴橋,是一個拱型的橋,到這個橋的時候,欣賞人他讓你達到一種高潮,你要細看這張畫,橋上人來人往,橋下船要過這個橋,橋上人告訴橋下人要小心這船不能碰了橋,橋下人連包括岸邊圍觀的人都在緊張的讓這船能過這個橋,從你欣賞當中你就逐漸緊張起來了,逐漸達到一個高潮;人們過了這個橋之後,你再往前欣賞它是進了城了,有一個城門樓,氣氛又有一些緩解,進了城之後他不再畫了,作者就畫了一小段。我到開封去訪問的時候跟他們問,為什麼呢?他們說這畫沒畫完,後面還有一節沒找著,其實不是,中國畫的魅力就在這,就是它留下你無限想像的空間。當年這個汴梁城是宋朝的首都,非常地繁華,那麼作者不可能把很多繁華的東西全畫盡,他留下你無限想像的空間,從郊區到小鎮到汴橋,達到高峰,從汴橋又往下,讓你有一個平緩的過程,然後進城了,進城之後不畫了,讓你想像吧,沒進城都如此地繁華,城內會有多麼地繁華,這就是中國畫,中國人的審美藝術。

那麼,我們再來說說北京城市的中軸線,我在這兒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的魅力。因為最近北京市正在修復永定門,大家知道正在修復永定門,為什麼?它是我們中軸線南端的起點,我把這個中軸線它和我們欣賞《清明上河圖》這種魅力對比地介紹一下。假如我們時光倒退,退到清朝,或者明朝,那時候沒有現在這種方便的交通,不像現在這種現代交通,人們最多就是騎個馬,坐個轎子。當一個人外地人進北京,從陸路進北京,迎接他的第一個視點就是永定門。永定門它有城樓和箭樓,是一個城,讓你感覺你要進城了,先給你這么一種感覺;當你進了永定門之後,雖然進城了,可是你感覺到的是一個非常寬闊的馬路,當年進永定門,最近我們要恢復永定門,永定門東邊是天壇,西邊是先農壇,這中軸線開始就給你感覺中軸明顯,兩邊對稱,但是並沒有太多的建築,當年在壇外邊不像現在似的蓋滿了商店,那個兩邊是非常寬松的,就像我們的《清明上河圖》剛剛開始有幾株樹,稀稀疏疏的,讓你開始感覺這座城市。當你從永定門走進之後,遇到的第一個視點是天橋,大家知道現在北京有個天橋,但是天橋大家都沒見過這個橋,連我都沒見過。天橋是個羅鍋橋,據說站在天橋南邊你看不見前門,站在天橋北邊你看不見永定門,讓你進城之後迎接一個小小的高潮;從這個高潮走下來之後,迎面你會看到一個非常繁華的街市,而且正對著是雄偉的北京的前門,明朝管它叫正陽門,這是前門,你能看到前門了。

過了天橋,而且兩邊環境不一樣了,不再是那種清靜的,種滿樹木的那種壇廟,而是長長的一個街市,現在的前門也沒有古代的寬。我們最近跟他們考古工作者聊過,說這個前門大街當時是很寬的,沒有馬路,但是它是土路是很寬的。在路的兩側是商店,像珠市口,像前門大街,讓你感覺熱鬧了,確實和農村不一樣進城了。就要進城了,而且前面迎面的是什麼呢?是高大的前門樓,這個前門城樓迎面你看到的是什麼呢?一對大石獅子,在石獅子前面還有一牌樓,我們那時候老北京叫五牌樓,到哪去?到五牌樓。在老北京的時候每個城牆前面都有一個牌樓,一般的城牆牌樓是三間,三開間,只有前門前面是五牌樓,現在前門前面恢復一牌樓,那是假的,為了通車方便,原來是落地式的,過了牌樓你才能看到三座大石橋,石橋過去你看到的是大石獅子,非常的雄偉。進了前門,先建的是叫箭樓,現在的前門有箭樓和城樓,打仗的時候這個箭樓啊,上面穿滿了箭孔,那是准備射箭的打仗的,背後,進了箭樓之後你才看到前門的城樓,城樓我說是最大的,我說這最高大的就是這個前門城樓。從城樓穿過去之後當時就在前門和現在毛主席紀念堂中間有一個方塊的街叫棋盤街,方方整整,這個棋盤街就形成了皇城的前面一片小廣場,就在中軸線上它有路有城樓,有廣場,它內涵非常豐富。到了這個小廣場之後你再往前看,不一樣了是皇城,咱們想,從永定門經過天橋到前門形成了一個高潮,感覺進城了,但是這個高潮不退,馬上迎面來的是皇城,是一排金燦燦的宮殿。領頭的是剛才講到的就是大清門,民國後改叫中華門,明朝才建的叫大明門,一會兒我們還給大家介紹這個門。穿過這個門是天安門,剛才我們講到了端門,午門,太和門,然後你才能看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故宮三大殿,後邊還有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然後是故宮御花園。這一線,當你爬到景山上你才能感覺到北京是帝都啊,那是皇上住的地方,你從景山上往下一看,看不見殿,只看到一片金燦燦的屋脊,就像我們奏一首音樂到達了高峰,就像我們欣賞了一張畫到達了汴橋那個地方,那麼欣賞北京的古建築到這點兒到達了高峰。

從故宮的這些大殿的金燦燦的大殿走下去之後,出神武門讓你緩沖一下,然後又給你提高了,上了景山的萬春亭,這是全城制高點,全北京城的制高點,讓你感覺像音符又上來了,上來之後跟著又下來了。景山後面現在我們叫景山少年宮,當年叫壽皇殿,也是一大殿。這個大殿它接著萬春亭讓你能滑下來,然後出了景山之後,又一座門,皇城後門。剛才說前門是大明門,後面是地安門,過了地安門之後,有一座叫後門橋,在老北京住的都知道,過了地安門再往前走是後門橋。後門橋和天橋的建制是類似的,過了後門橋之後,讓你有一個小起伏,現在那後門橋緩了,因為我們要走現代交通,當年也是拱型的讓你過一坡,那你過坡之後又看到的是什麼呢?高大的鼓樓,這個鼓樓僅次於前門樓,非常雄偉。過了鼓樓之後100米又一個樓——鍾樓,鍾樓瘦一點像我們古代的一方印,咔的刻在那裡。我們這次的奧運會的會徽用一方印來表示,非常堅固地扣在那個地方上,就像一首音樂起伏,起伏,到鍾樓這兒收住了,那麼留下的是什麼呢?我們看一下,前面是鼓樓,後面是鍾樓,那麼在鍾樓和鼓樓的周圍是什麼呢?是一片四合院,中軸的樂章到鼓樓到鍾樓,鍾樓就像一個有力的音符結束了,但是它留給人們的是無限的遐想,使中軸樂章消失在這些民居當中。

北京城開了很多東西的路,兩廣路,平安大街,還有人提出從東直門到西直門給弄通了,我說別通了,古人在設計這座城市的時候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他覺得到鍾樓這兒留下的是讓人們想像的空間,這點兒我就想說,什麼是古都風貌?報紙上天天談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古都風貌,北京的古都風貌就是由這些青灰色的胡同、四合院作為大的背景,襯托著中軸線之上高大的建築,像一首雄偉的詩,像一首歌,那麼,這些加上周圍高大的城牆,中間點綴著園林,像北海,王府,寺廟這樣組成的一個古都的風貌,這種風貌從元代奠基,到明清發展,到清乾隆年間達到頂峰。

清朝到北京之後,入關之後,幹了幾件事情,我們都知道,明朝佔領元朝元大都之後,把城牆做了很大的改動,把元朝的皇宮基本給廢了,那麼今天的景山底下就是元朝皇宮,就相當於我們的太和殿這么重要的一個宮殿給它壓在山底下了,目的是什麼呢?不能讓你元朝的社稷再回來,大明江山要開基立業了,它是起這么一個作用。當然這個景山建的非常巧妙,它既要作為鎮山,鎮住前朝,也作了明朝營建故宮紫禁城的一座倚山。中國古代建築講究叫做倚後面,因為北京是刮西北風,後面要有一個山這個建築好,這植物住在山前向陽,前面有水環繞有倆金水橋,兩道金水橋,這是古代講的一種比較好的風水,它又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人和自然非常和諧的這種環境,那麼清朝來了之後呢?沒有像明朝那樣搞大的建設,它做了幾件事情,其中一個就是景山上建了五座亭子,人文景觀大大加強,北海上建了一座白塔,對這個城市都是一些標志性高的一些建築。

中軸線的藝術魅力是多方面的,我們今天講的只是從音樂上,由遠漸近地這么一種欣賞,那麼作為城市產生中軸線這個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那麼說,為什麼北京城會有這么一條如此美麗像音樂像詩一般的中軸線呢?它是經過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的積淀,就是北京城市這個城市的古都風貌,基本上說是經過元明清,我們現在紀念850年,元明清到現在也700年了,那麼這個這么多年700年作為中國古代城市建造的最後的輝煌,那麼前期比如唐長安,西安,汴梁城這些城都在建,但是最最後把所有建築成果集中在哪呢?集中到元明清的,集中到明清北京城。它是我們古代城市建築,作為封建社會古代城市建築它是達到了頂峰,全世界獨一無二。所以就是好多像法國專家到中國之後都說,北京不僅是你們的,也是全人類的,你們要好好保護,不要把北京看成光是你們自己的,我們法國人,俄國人也都覺的它是人類的文化遺產,意義就在這兒。

那麼我想講第二個專題呢,就是關於中軸線的歷史,就這個中軸線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通過考古發掘,我們發掘,我們中國人有這個中軸的思想,就是有一個中心的這個思想,歷史非常地漫長,長到什麼程度?那麼是在5000年到6000年前,以什麼為依據?現在考古發掘上最早的一件,就是以紅山文化的女神廟,紅山文化是什麼意思呢?就在我國內蒙古赤峰這個地方,赤峰市郊有一個地名叫紅山,這地名就叫紅山,在這兒發現了5000多年前的人類活動的遺址,這個時候最早發現的都是些玉器。那時候大概是在農業社會就是從石器社會轉入農業社會,他們開始有一些陶器,玉器。而且研究中國,中國是龍的國家,大龍啊,最早龍的造型也是在紅山文化里頭,很簡單的一個龍的造型。現在目前發現的叫紅山文化,紅山文化這幾年不斷地研究,後來就發覺紅山文化是中國南北文化的一個交匯點,往北就到了我們中原的農耕文化,再往那邊就過了遼寧到了東北的山林文化,內蒙的草原文化,它是一個交匯點。

紅山文化進一步的發展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在東北有個縣叫建平縣,就是在遼河的上游這個地方,這個地方這兩年考古有重大的發現,那麼其中發現一個什麼呢?就發現一個古代的一個祭祀的場所,這是它祭壇的遺址,由北向南,它這個有圓型的有方型的,而且串起來是在一條軸線上,在一個中心線上,那麼考古學家驚奇地發現,發現什麼?和我們今天的天壇這種祭壇,有驚人地相似!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天壇,天壇你要從南門進去,是叫正,從南向北走,第一個壇叫圜丘壇,祭天的,中間有一個中心石,你站中心,一說話有迴音,是一個圓型的;天壇實際上是兩個壇,真正祭天的就在圜丘壇,這個圓型的壇,圜丘壇後面是放神器的,叫皇穹宇,就是有迴音壁那個院子也是個圓的;古人講,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走過皇穹宇之後你再往北走,它有一道院牆,過了牆之後,有一條大道把你一直引向祈年殿。這一條道我不知道大家去天壇注意沒有注意?這條道你走的時候,樹啊,你能看到它的桿,越往裡走的時候你看到的樹的高度了,實際上古人創造意境,讓你逐漸地跟天能對上,你走到北頭的時候,下邊有通道了,有人說那是北京最早的立交橋,它底下有通道了,那個路實際上越走越高,越走越高,但是你感覺看著是個平的,你沒感覺到,走過這條我們叫海漫大道,走過這條大道之後,到祈年殿,你會發覺祈年殿的這個院子是個方的,那麼和我們剛才介紹5000年前的考古發現在一條軸線上有驚人的相似,說明我們這種文化5000年一脈相承,是一種繼承的關系,只是把它的文化內涵建築內涵不斷地豐富了,這是我們了解中軸線最早的歷史。

那麼這種中軸線引入到城市是什麼時候呢?那麼現在考古發現也做了一些,我們看這個城叫周王城,就是《周禮》根據周朝的時候,《周禮》設計的宮城,那時候叫王,或者是天子,他住的城應該是什麼樣,那麼在周朝的時候做了一個規定,這皇城中間這小方塊是宮城,是在中間的,這個到現在沒變,我們紫禁城在城中間,皇城比它大一點,然後我們北京城就是層層包圍,層層套著,皇城在中間,這個思想那在周朝就確定了,皇城在城的中間。但是周朝城和我們現在的城有一個什麼變化呢?它那時候講究每面要有三個城門,三三見九,而且道路要都對著,它這個九經九緯,經和緯就是橫的豎的它都對著,然後都對誰呢?然後把皇城擱中間,這就是古代最早的建立都城的思想,這種思想有好多專家考證過,說是源於中國的井田制,因為中國的井田制就是方塊的,方塊不斷地羅砌在一起,那麼是中國最早的建城的思想,所以中國很多城是方的,凡是規劃的城都是方的。北京城還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先有規劃而後建的城,我們都知道像上海,像大連,像青島,從這兒來的人,你會發覺那個城市依地勢,依海邊,有的是依河流,很多城市中間穿過一條大河,依河流而建的。北京不是,北京城是先有規劃,原來是一塊空地,沒有用金朝的,沒有用金中都的這個地方。金中都現在在我們南城的白雲觀那邊,元大都是往北,是在一塊平地上規劃的,規劃的首先思想是依據周王城的思想,是一個方形的城,皇城擱中間。但是這種思想到漢以後,發生一個變化,現在考古發掘就是在曹操的時候,三國的時候,曹操建了一個鄴城,這個鄴城除了每個路都對著之外,它有一條路更突出了,對著皇城,這就是最早的在城市裡頭引用中軸線。

這個我們看到的是開封的御街,這個御街實際上就是一條中軸線,原來對著是皇城,一條線把你帶入御街,一條中軸線,建築都建築在中軸線上,那兩條黑的是兩條河;元大都又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元大都變化,剛才講的周王城它是每面都是三個門,到元大都的時候都有一個什麼變化呢?把這個城牆的北邊不是三個變成兩個城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了,這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使中軸線不是通的,因為中軸線它是從前門走過來,它是要按著是南邊三個門北邊三個門,穿過中間是皇城它應該是通的;那麼從元大都開始我們考察金中都北邊有四個門,比較亂,元大都想先有規劃的,規劃的時候它又做了一個很大的調整,這個調整就是在北邊的城門修兩個城門,元大都一個叫安貞門,一個叫健德門。現在還有叫安貞橋,健德橋,明朝把那個城往南移了五里,仍然保持這種格局,修了兩個城門,一個叫安定門,一個叫德勝門。這樣他造成了一個什麼呢?就是從南面來的中軸線到北邊它不通,不讓它通,就造成在鍾樓周圍一大片民居到北邊是一個城牆,寬厚的城牆。他們研究城牆的學者跟我講,北京的城牆厚度不一樣,以北城牆高、厚,這些都符合北京的自然環境,西北風,冬天刮西北風強,所以,你看北京四合院大北房要高,是不是,它就是阻擋西北來的風。那麼元大都的這個改變也影響了明北京城,另外一個元朝它把中軸線的建築一直頂到最北邊了,它和我們明北京城不一樣,我們剛才講了中軸線到頭是鍾樓和鼓樓,那麼你看侯仁之編的《北京歷史地圖集》,他上面把這個圖畫得特別清楚。它這個最北邊是個寺廟叫萬寧寺,萬寧寺有一個建築叫中心閣,它這么一個建築,是個寺廟的;金中都的時候它的中軸線也有個寺,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叫天寧寺,到西便門出去,它中軸線對著是一個寺;寺廟是什麼呀?是宗教,是裡面供的是神,它原來這個人文色彩就是把中軸線引到頭,引到是一個宗教的神,明朝把神變成了人。

這是我中軸線的末端是鍾鼓樓,鍾鼓樓是干什麼的?和皇城不一樣,它是給老百姓報時的,是為民服務的,它周圍是民,是人,這也有一個重大的變化。明北京的中軸線和歷史上我們歷朝歷代的中軸線有什麼不同?重要的不同我想有這么幾個:第一個,明北京的中軸線把南邊拉長了,剛才講了全長大數是8公里,准確地說是7.8公里。為什麼說這么長呢?它把進入北京城的建築大大的拉長了,就從永定門到前門這塊,等於就是它從前門那兒進,就從城的正門,北京多了一個外城,外城把軸線拉長了,讓你欣賞中軸線,感覺中軸線,讓你大大地加長,這是一個特點;第二個,明北京城把中軸線做了一個大貢獻,就是使中軸線繼承了古代的這種整齊對稱,那麼進中軸線之後,剛一進永定門就給你一個對稱,這邊天壇,這邊先農壇,進到天安門這邊太廟,這邊社稷壇,就是現在的文化宮和中山公園,讓你整齊地對在這兒,元大都社稷壇和太廟是在城的兩邊,不是緊挨著中軸線,你看它把中軸明顯整齊對稱,弄得非常明顯。那麼這種中軸線影響了我們天安門廣場的改造,我們都知道天安門廣場的改造的時候,這邊人民大會堂,這邊是歷史博物館,你看這兩座建築雖然是西洋的,但是它上面有一些黃琉璃瓦,吸收中國民族的特色,最主要的它整齊地擱在天安門廣場兩側,就是保持中軸明顯,兩邊整齊對稱,這對我們城市建設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明代中軸線除了繼承元代的思想之後,最主要的就是它建了景山,原來的中軸線上有建築,圓的,你可以查以前的,上面沒有山,堆山。那麼,這山對我們今天的奧運公園設計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是挖湖堆山,它這個巧妙的是什麼呢?使景山在中軸線上成為全城的一個制高點,不僅增加了城市景觀,中軸線的內容大大增加了。最後一個它的變化,就是把鍾鼓樓放到了中軸線的末端。這是中軸線在5000年的歷史演化當中,最後形成了這么一條非常出色的氣魄雄偉的北京城市中軸線。

無論是在北京工作,還是大家來北京旅遊,到了北京這個城市要真正了解北京這座城市,我想不了解中軸線那你肯定是不了解北京。

當一個外地人進北京從陸路進北京,那麼迎接他的第一個視點就是永定門,我們通過《乾隆京城全圖》看,前門當時沒有箭樓,有城樓,而且很矮。這個矮,一個說因為外城的城是明朝嘉靖年間建的,有人說嘉靖年間大興土木,我們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包括景山旁邊那個大高懸殿,太廟,大修都在嘉靖年間乾的;當時還面臨著跟北方少數民族作戰,被騷擾,所以修城牆,這時候就修了外城。外城當然修得比較簡單點,和內城比就差多了。

但是通過歷史研究,我發覺還不光是這個,就是中國古代建城它有中國古代等級制度,它是貫穿到每一步,不光是人和人的登記,就每一個地方都很講究這個級別講等級,後來到清朝乾隆年間,我們對永定門重新修,修的時候也沒讓它超過,那時候有錢了也沒讓它超過內城。那麼永定門的城樓,也不是明朝的,我們現在恢復的這個城樓是清朝的,清朝當時皇上他有一個感覺,覺得這個永定門很重要。剛才講它是中軸線南端的起點,它也是進北京城的標志,所以乾隆皇帝在修這個城樓的時候,特別提出要把這個城樓加高一些,修得要比其他的外城高一些,但是同時也告訴不能跟內城的城樓一樣,要低於內城城樓,所以它薄一點,和咱們前門樓比薄一點矮一點,這就是規制,就要體現這個等級制度。

這是一個規劃圖,能看出一點,近處的這個箭樓,城樓。我們准備規劃的是什麼呢?就是永定門這個南中軸線的標志,就是兩邊是馬路,在城樓後邊是一個廣場,前面留一個廣場,那條路就是進前門大街。那麼你看這兩邊,進了城樓之後,是一個深的顏色,就是天壇和先農壇,要恢復它大片的林木,就是要恢復原來我們進入中軸線那種環境、那種氛圍,這是永定門。

這張圖是一張老天橋的圖,是目前我惟一看到的一張天橋的圖,那麼前一段編了個電視劇,說天橋沒有橋,實際上天橋有橋。古代這個天橋是一個漢白玉的,帶欄桿的,是一個拱形的橋。橋下有水,清澈的水,而且這個水還能過船,在早年間這個船還能過去,那麼天橋對的是那兒呢?它從南往北走是前門,那麼皇上祭天從這兒走,一說皇上祭天,天子要走過的叫天橋,這是一種說法。

那麼說祭天的時候,皇上走過橋的時候,老百姓遠處圍觀,上面是打著皇幡,前面是儀仗隊,從天橋過去非常壯觀。而且天橋是個羅鍋形的,走過去,然後到天壇的西門。現在天壇門也多了,有北門、東門,北邊原來是沒有門的,剛才講了北邊在北京這個氣候里頭,北方這種氣候里頭,北方一般講高大的牆。西門是正的,皇上祭天西門進去,西門正好走中軸線,正好從天橋過去。原來他們有一個研究北京祭壇的,他們驚奇的發現天壇的門朝西,先農壇的門朝東,這兩個門對著中軸線。地壇的大門也是西邊,也對著中軸線,也對著這個,那麼月壇那個門讓它對東,日壇的門也是對西,這樣的話使所有的壇的門都對著中軸線。古人這個中心思想,皇帝這個帝王思想非常的濃重,都是對著中間的。

那麼,天橋是這樣一個橋,是基本上我們現在看到的跟後門橋的那種建築裝飾是類似的。如果到後門橋你還能看到古代橋的痕跡,當年是漢白玉,現在已經非常灰非常黑了。但是底下確實是一座橋,到清朝末年的時候,當時北京修了一段叫有軌小電車,正好前門外也有。從前門外大街,這個羅鍋形的橋,拱形的橋它通車就不方便,古代走馬走轎子無所謂,就把橋壓低了,到三十年代擴充大馬路的時候,就把這橋徹底拆除了,欄桿也沒了,所以就留下一個天橋的地名。我們中軸線上現在可以知道缺了一個天橋,這個還沒見到規劃。

那麼這是前門樓的樓洞子的《京城全圖》,清朝乾隆年間畫的,你看這個瓮城比剛才那個瓮城就大多了。就這一圈城,後面那個高的是城樓,前面這是箭樓,前門箭樓,那麼前門為什麼叫前門呢?因為它在皇城前面,是皇城前面的門,所以老百姓俗了叫前門,大前門。實際上它的學名叫正陽門,元朝前,管這個正門叫麗正門,元朝的城門就在今天天安門這個地方。元朝前,這個南城牆在今天長安街這一代,明朝把這城往南移了一里地,那麼前門的這個箭樓里邊有兩個小建築,就在城樓前,這個是兩個小寺廟。當時打仗的時候,人們要攻打這個城,你光是一層城牆炮一轟,就很容易打了,進城門了。它為了安全,它修了一圈瓮城,這個是為了加強戰爭的防禦而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