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第一次去北京應該吃什麼
擴展閱讀
廣州巿指標更新保留多久 2025-07-22 02:34:53

第一次去北京應該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09 01:09:39

『壹』 第一次來北京怎麼玩,求一些好的攻略呢

北京是我們的首都來,到了北京就有很多可以遊玩的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地的風土民情,也能感受到當地經濟的發展,好玩好吃的東西也特別的多。

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就是廣場,廣場它是傳統的地方,也是英雄紀念碑,在這里可以看到人民大會堂還有博物館,以及城樓,這里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重要的地方可以觀看升旗儀式,這一幕一定會讓你激動人心,感覺生活在中國是多麼的美好。在此旁邊還有國家的大劇院,他就在長安街的新地標上,我們來到大劇院可以聽歌劇也可以聽音樂,也可以聽戲曲,可以滿足不同人對文化的需求。來到了北京,玩耍的地方特別多,而且我們聽說過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所以一定要去長城看一看,登上長城你會發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如此壯麗,身為華夏人為自己而感到驕傲,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貳』 北京的美食都有什麼

一、北京烤鴨

烤鴨是享譽世界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被譽為「天下美味」。如今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是北京的烤鴨兩大流派。

「天下第一美味」,北京烤鴨被譽為北京飲食的代表菜,以全聚德為代表的掛爐烤鴨,以便宜坊為代表的燜爐烤鴨,選用北京填鴨為原料,經過數道工序後入爐烤制而成,成品金黃油亮、干松酥嫩,吃的時候,用烙好的薄荷葉餅抹上甜面醬。【詳情】

二、老北京炸醬面

炸醬面是京人的主食,在北京炸醬面就像小面之於重慶,燴面之於河南,一碗好吃的炸醬面,絕對會讓你有種想舔碗的沖動,炸醬面的靈魂在於那一碗醬,老北京人稱為「小碗干炸」,據說小碗干炸的標准就是一個:炸好的醬放在碗里,用筷子中間劃開,縫隙不粘合,這樣才算真正上好的小碗干炸。

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面精髓都在炸醬上,首先選用的黃醬一定要好,要採用正規名牌廠家生產的黃醬,其次是炸醬時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勻,炸醬的配比一定要合適,肉丁肥瘦兼有,黃醬不能放得太多,炸出來的醬香噴噴。菜碼有豆芽、芹菜、青豆兒、黃瓜絲、心裡美蘿卜絲、白菜絲、青蒜、大蒜8樣,吃起來甭提多麼爽了。【詳情】

三、涮羊肉

涮羊肉是北京的代表美食,採用銅鍋炭火,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老北京涮羊肉最常見的做法是將羊肉剔好後壓緊冷凍,用時再用快刀或刨片機刨成薄片。但是更為傳統也更為美味的做法是用新鮮的羊肉片片,涮好後蘸蘸料食用,肉質細且無膻味,鮮嫩無比。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的老北京火鍋,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羊肉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高,其中膽固醇含量也少,是冬季禦寒防寒的必備溫補美味之一,不僅能進補還可以得到禦寒的雙重功效。【詳情】

四、炒肝兒

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將切好的熟腸段放入沸湯,放入蒜醬、蔥花、薑末和口蘑湯,之後加入生豬肝片勾芡,最後撒上蒜泥,炒肝便做好了。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非常具有地域特色!

據傳,最初的炒肝配料里是有豬心和豬肺的,只因食客的一句「熬心熬肺」令會仙居掌櫃極為不悅,乾脆就去掉了豬心和豬肺,歪打正著地成全了炒肝里大腸與豬肝的絕配。於是「會仙居的炒肝——沒心沒肺」這句歇後語也隨之而來,並且沿用至今。【詳情】

五、爆肚兒

爆肚是北京風味名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凈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爆肚,爆指的是做法。肚指的是牛胃或者羊胃。通常,牛的四樣東西做成爆肚,分別是厚頭、肚頭、肚仁和百葉;羊肚有分羊散丹、羊肚領、陽面肚板、陰面肚板、蘑菇兒、蘑菇兒尖、食信兒、葫蘆兒、大草牙,這都是指的不同的部位。牛羊加起來,人們喜歡吃常吃的大概有七、八種。【詳情】

六、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豌豆黃是北京人都愛的甜點小吃,作為地道的京城甜品和零食。豌豆黃相當受歡迎,搭配著白糖和桂花,還要有蜂蜜和蜜糕。口味多樣,吃起來很爽口!

大熱天里,吃過飯吃上幾塊豌豆黃,感覺倍兒棒。更別提晚上熱的時候,總想從冰箱尋幾塊豌豆黃來當宵夜了。豌豆黃主要材料就是豌豆。原為回族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詳情】

七、驢打滾

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詳情】

八、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是北京漢族特色小吃,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好吃鹵煮火燒的。鹵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最初的鹵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

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好吃鹵煮火燒的。【詳情】

九、豆汁

豆汁兒,是老北京獨特的小吃,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製作粉條等食品後,剩餘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北京人基本上都很愛喝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並說:「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詳情】

十、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它是將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

冰糖葫蘆,在宋朝年間便開始了古式的做法,歷史中早有記載,清朝年間各地盛行。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現已成為我國傳統小吃。冰糖葫蘆具有開胃、養顏、增智、消除疲勞、清熱等作用。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冰糖葫蘆,乃用竹簽,貫以山裡紅、海棠果、葡萄、麻山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涼。

『叄』 跪求北京帝來幫我介紹北京的小吃和景點。

到北京一定要吃北京烤鴨,全聚德最有名,不過也是比較貴的個人覺得,還是和平門那家比較好,前門的人太多,王府井的服務不是很好。記得,吃全聚德的烤鴨一定不要吃快餐的那種,很不好吃。全聚德和平門店做地鐵2號線就可以到了。便宜坊的也可以,兩種做法不一樣,味道都很好。吃全聚德的會比較貴,人均150可能都打不住。便宜坊的也差別多啦,但其他菜品的價格會便宜一些,而且樣式比較多。如果你住的地方附近有大鴨梨、郭林家常菜等就那吃烤鴨就行,也不比名店差多少。
除了烤鴨,還可以嘗嘗老北京炸醬面,在北海北門那有一家,感覺不錯。其實現在北京炸醬面館很多,都是打老北京炸醬面旗號的,感覺都差不多,北海這是吃過的個人感覺比較好的。吃得豐盛一點,人均六七十吧。
再有就是東來順的涮羊肉,和四川火鍋真不是一樣的感覺,湯是清湯,全靠小料的味道,小料也是老北京的麻將的,有興趣可以吃一下。王府井就有兩家,其他地方也有,但沒去過,連鎖的,應該差不多。不過確實比較貴,要吃的好,得人均150左右吧,好像牛街口那家能便宜些。牛街那有一家聚寶源火鍋,也是老北京火鍋,特火,連賣羊肉片的窗口都總排隊,可以去那,比東來順便宜。
在永安里雙子座的後邊,有一家叫那家小館,做北京宮廷菜,門臉很小,進去裝修有特色,菜品也挺有特色的,價格稍貴,人均要100以上。
如果有人對清真菜感興趣,可以去鴻賓樓,那是北京老字型大小了。牛街上也有幾家不錯的,有個叫德順樓的,不但菜好吃,烤鴨烤得也很好。因為家住附近,所以經常去。
在什剎海後海孝友胡同1號有個九門小吃,那匯集和很多老北京的小吃,糖葫蘆、炒肝、臭豆腐、乳酪魏、豆腐腦、羊頭馬、年糕錢、茶湯李、餡餅周、月順齋、炸糕辛、德順齋、爆肚馮等等,什麼都有,但價格稍微高點,想吃北京小吃,又沒那麼多時間一家一家吃的,可以到那去吃,就是地方不好找,最好打車時問問司機認不認識,要認識,就上車,不認識,確實找不到。
上邊的都是比較貴的,還可以去簋街、做地鐵4號線在北新橋下,從東北或東南出口出,往東走,整條街都是吃的,北京匯聚各地特色小吃的地方。但也有一點不好,就是價格稍微貴一點。
還有一樓說的護國寺小吃,很地道的北京小吃,不過無論你吃什麼,都最好只買一點,先嘗,覺得確實合你口味在多買,因為有些是在很難接受,不是說不好,是吃不習慣。
看吃的東西可以上大眾點評網看看,電話,價格,推薦的菜品都有,還挺實用的。
玩的話,北京六大景點,第一次來北京玩的都要去:天安門廣場(長安街往西一點是國家大劇院)、故宮、長城、十三陵(這個沒興趣還真可以不去)、天壇、頤和園,現在還要加上鳥巢、水立方。跟團的話,導游會推恭王府,還可以,如果有時間可以看一看。北京的胡同也很有名,不過逛起來不像鳳凰、麗江那麼有意思,可以逛南鑼鼓巷、煙袋斜街等。年輕人可以去後海的酒吧街,晚上很有氛圍的,還可以劃船。喜歡藝術的可以去798工廠。大型娛樂設施就是歡樂谷了,不過馬上就假期了,人會很多的。
電影院北京比較好的有西單大悅城上的首都電影院、萬達廣場(國貿店、石景山店這有IMAX)、電影博物館(離市區比較遠,但有IMAX),安貞那邊有一家UME影城,新看一年多,也很不錯。

『肆』 女朋友第一次來北京,我請她吃什麼

口袋幣幣多的花北京烤鴨少的話北京糖葫蘆

『伍』 明天去北京旅遊3天,我第一次旅遊,要帶什麼,麻煩知道的賜教。

第一天:天安門——故宮——景山公園——北海公園——恭王府

第二天:長城

第三天:圓明園——頤和園

第一天:

1、早上6點鍾左右到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具體時間要在前一天看北京氣象局的網站 ,國旗升降時間是依據每天日出和日落時間來確定。每天早晨,當太陽的上部邊緣與天安門廣場所見到的地平線相切時,即為升旗時間。
2.升旗儀式結束後,天已經亮了,你們可以在天安門廣場的各建築物前拍照留影.主要建築有正陽門.毛澤東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天安門等.
3.參觀天安門城樓(看興趣)
4.從天安門城樓下來,向北走去故宮博物院參觀

因故宮面積很大,除了中、東、西三路外,還有繪畫館和陶瓷館,全部看下來一天也不夠。故針對你的時間,提出以下建議:

南門進北門出:只看中路,進南門出北門,在乾清門處,向西參觀養心殿(因養心殿住過從雍正到宣統(溥儀)8個皇帝,因此一定要看),再回到中路繼續參觀。

因參觀故宮不讓帶包,因此參觀時最好不要帶較大的包

5.結束故宮的游覽應該是中午以後的時間了,吃午餐

6.出故宮的後門對面是景山公園,門票2元,學生1元,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這個過去皇城的鎮山,不會用很多時間,正門的綺望樓是當年是供奉孔聖人的地方;山後還有個祟禎自縊處。景山東麓周賞亭下山腳處有一棵槐樹,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祟禎上吊自盡的地方。明末李自成打進北京,祟禎皇帝朱由檢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由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陪著來到這棵樹下自縊身亡。王承恩伺候皇帝歸天後,在祟禎身邊跪縊盡忠。據記載祟禎死時披發復面,腳上沒穿鞋,意為丟了江山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之意。清兵入關後將縊死祟禎的樹定為「罪槐」,用鐵鏈鎖上,以示處罰。原罪槐已死,今原處槐樹是後來補種的。

7.出景山的西門是北京的一處有名的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門票5元,值得一看
8.出北海後門,乘13路汽車兩站,到恭王府參觀
位於西城區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其前身為清乾隆時的寵臣、大學士和珅的宅第,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獲罪,宅第入官。清咸豐帝將其賜予六弟恭親王奕昕,是為恭王府。
9.出恭王府,應該是晚餐的時間了,建議去旁邊的後海,吃完天黑以後,可以在後海邊乘涼,也可以找一家酒吧進去坐坐

第二天:八達嶺長城
登八達嶺長城的最便宜的乘車方式,乘地鐵等車輛到德勝門下車,乘919路公交汽車直達八達嶺長城腳下,普通車每人5元,快車每人10元,五分鍾發一輛車,比旅遊車要便宜許多,又方便。
晚上返回市區後,你可以去前門或和平門吃全聚德烤鴨(平均一個人150-250元),或安排一些文化娛樂活動,長安大戲院、湖廣會館的京劇,老舍茶館的曲藝,德雲社的相聲,朝陽劇場的雜技,人藝劇場的話劇,北京音樂廳、保利劇院的各種演出……

第三天 頤和園和園明園

1.頤和園:聯票是50元,包括頤和園大門票和景點小門票。個人認為,德和園里的大戲樓是清宮三大戲樓之一,應該去看看。文昌院其實為文物陳列館,進不進就看個人喜好了。蘇州街外面看看就可以了。

頤和園,位於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 1750 年.它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准則。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佔地 2.97 平方公里,水面約佔四分之三,園中有點景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 20 余處, 3000 余間古建築,面積 70000 多平方米,古樹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台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提示:需要講解的地方比較多,跟著人家的旅遊團不方便,建議租借一個自動講解器。頤和園很大,認真遊玩的話,一定會過了午飯時間。頤和園門口好像沒什麼小飯館,聽鸝館等飯都比較貴,建議自帶干糧在園內將就吧。

2.頤和園-圓明園:726路或826路,應該還有其它的線路。
提示:大概三、四站路,車站對面就是圓明園的南門。

3.圓明園:大門票10元。最出名的西洋樓遺址在長春園里,需另購小門票15元。雖然比大門票還貴,但還是很值得的。從南門進去是綺春園。從東門進去是長春園。

4.游覽完畢應該是下午3點鍾左右了,可以購物.吃些北京的火鍋或小吃等等. 或者去附近的清華,北大轉轉

『陸』 五一北京游,第一次去,請問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麵茶,豆汁兒,爆肚。。。。

『柒』 北京昌平飲食

不大,北京全國任何地方的小吃都有

『捌』 你在北京吃過哪些美食

北京懷柔區有家飯店,叫「鱘香來」,比較有特色,鱘魚能做出七種菜。許多名人都有在那裡的留影。張藝謀,馮小剛,高音歌唱家李光羲等等太多了,還有一個重量級人物的留影,前北京領導陳希同。我有一次去喝酒,碰到了莫岐並合影,老爺子脾氣特好。年輕人可能不知莫岐。鱘香來飯店地處比較偏僻,我第一次去時非常驚訝。因為那裡沒有路燈,黑壓壓,但是飯店門前全是轎車,白天不提前預訂就沒座位。裡面牆壁上掛滿了名人留影。現在路燈已經有了,飯店規模也擴張了。至於現在是不是真的活魚現殺不好說了,能忙活過來嗎?

峨嵋酒家的宮保雞丁好吃,北新橋姚記的包子,烤鴨好多不出名的館子做的也挺好吃的,小吃的話護國寺其實也還可以但是得看店,好餓。南方人,確實不太愛吃北京的包子。烤鴨提到大董還是因為說外地人旅遊來,不要中槍。然後,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並列我兩大最討厭的菜。然後,我特別愛喝豆汁,寶記在我家旁邊,經常光顧。豆汁要夾鹹菜絲。哈哈哈,還有麻豆腐。你試試峨眉酒家的真的與眾不同。寶記的豆汁兒是按袋賣的,涼的,可以直接喝,很多人都是直接喝,特別夏天。

我們點的中辣哦!土豆好軟,雞肉超級嫩,入味!我們只吃了一點點就吃不了了!不吃太可惜!正好我下午坐火車!我好想帶回重慶給我姐姐吃!但怕壞掉可我還是打包了想著可以晚上在火車上吃,對窮學生坐的18小時的火車回家,誰知,我在火車上!根本吃不下了!那幾天又很涼快!空調也涼!我就賭一把!放到了第二天中午,相當於24小時拿回家!沒有壞!還是很好吃!看見姐姐媽媽爸爸說好吃!小朱可開心!我應該是第一人吧!把北京的雲南菜火燒雲坐火車帶回重慶!去了什麼!為了想讓老闆娘在重慶也開店!這樣我就不減肥了!每周吃一次!

第一,烤鴨那個事鴨腿不是雞腿。第二,涮肉蘸的小料是麻將不是甜面醬,蘸完了還回鍋涮真是聞所未聞,北門涮肉算是可以的,你這樣吃,吃不出所以然的,看圖片你點了一盤手切一盤肥牛,其實北京涮肉不吃肥牛的,味道也極差,應該換一盤羔羊或上腦。看樣子對北京飲食尚很陌生,淺嘗輒止未得精髓,北京吃上雖不比重慶豐富,但也有一方特色,歡迎再來品嘗正宗味道。

我都沒有聽說過,太狹隘了。因為這是第一次去北京,就去了那些必去的有名景點,然後還有幾款網紅的奶茶啊南鑼鼓巷後海裡面的小吃和這三樣正餐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北京的好就離開了!等我學會騎自行車了再來!專門去老北京人去玩的地方去吃的地方那個時候就不是走馬觀花了。初中學校就在那家門釘肉餅店邊上的胡同里,那時候周五放學不著急回家,經常去吃.去年夏天回去吃了一回感覺沒之前好吃了。烤鴨和涮肉都不正宗。反正你覺得好吃就行啦。沒准正宗了反而覺得不好吃了。

之前去吃北新橋鹵煮,和一對河南母女拼桌,她倆一人大一碗鹵煮,吃了兩口就不吃了,說北方人口味太重了。我心疼鹵煮!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口味不同。但是我也很喜歡南方的菜!爆肚我是真吃不出味道,一開始以為爆肚是炒的,類似爆炒大腸之類的,到了北京吃了一次,上來就是一盤沒味道的肚,外加一盤麻醬,天,真是超乎想像,味道難吃說不上,好吃肯定是沒有的,北京在南方基本就是炸醬面了,偶爾有些不正宗的烤鴨。既然說老北京炸醬面就別用肉餡和醬豆腐糊弄了。老北京炸醬面就四個字:肉丁,干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