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島把什麼分成了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日月潭。
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Ⅱ 曰月潭在我國叫什麼島
在中國也叫日月潭。不叫島。因為潭和島的概念是不同的。潭就是像湖一樣,而島卻是陸地。
Ⅲ 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統稱為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又名水社裡。早在清代,就已聞名遐邇,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是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注入,環潭周長35公里,平明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
(3)北京日譚和月譚的島叫什麼擴展閱讀:
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一面鏡子,反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裡。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裡的景色也不一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說中的仙境。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還有幾處名勝古跡。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廟,廟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與關羽像,從廟里看出去,日月潭左右兩個湖,都看得清清楚楚。
日月潭的南邊是青龍山,山中有玄光寺,從玄光寺拾級而上,就到了玄奘寺。這座寺氣魄宏大,金光閃漿,寺中有一小塔,供奉著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的一份遺骨。日月潭西邊還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經過訓練能表演跳舞、開屏和敬禮的孔雀。
Ⅳ 日月譚的名勝古跡
日月潭面積遼濶,處處皆有湖光山色。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列舉的環潭景點如下:
九龍口:日月潭有諸多與龍相關的地名,例如侖龍嶺、青龍山及二龍山等。省道台21線進入日月潭之處,便稱為九龍口。
文武廟:文武廟建立於1932年,位於日月潭北面山腰上,主祀關帝,另供奉孔子、岳飛而得名。廟宇以金黃色為主,巍峨聳立。而其形勢陡峻,若搭船可泊山麓崖,循石階365級上可登抵。殿前有雙龍弄珠石雕。登上文武廟後殿山坡,可以遠眺日月潭景。
孔雀園:位於環湖公路旁的一座專門飼養孔雀的迷你型動物園,設立於1968年10月。園中約有200多隻孔雀,主要是藍孔雀,亦有白、綠孔雀,還有其它名貴禽鳥,如產地在大陸的金雞、銀雞、藍雀及白鷳等。其實在日月潭的孔雀園里有一座蝴蝶標本館,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蝴蝶標本,配合文字解說,讓遊客了解蝴蝶生態。
青年活動中心: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為日月潭畔的一個休閑渡假場所,設有森林小木屋、一般客房,可供約320人膳宿。另有一片廣闊的杉木林區,可提供社會團體作為野外探索訓練場地。
伊達邵(德化社):伊達邵舊名德化社、化蕃社,邵族原名卜吉社(Baraw-baw),邵族主要居住於此,是日月潭邊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當年蔣介石最喜愛乘舟到這觀賞邵族山地歌舞,遂使該社成為日月潭重要的原住民文化園區。現德化社是邵族、泰雅族與漢族共居,村內有藝品店、餐廳與旅館等。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前後,這里的邵族會舉行盛大的祭典。
玄奘寺:玄奘寺建於1965年,是為了奉厝從日本迎回的玄奘大師靈骨舍利所建,玄奘寺是目前靈骨奉拜之處。清靜幽雅,為眺望日月潭及拉魯島最佳的位置之一。
慈恩塔:蔣中正為了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建於海拔954公尺的山上,塔頂正好是海拔1000公尺。可由此觀賞日月潭全景。慈恩塔因受2009年11月5日的南投地震影響部分受損,曾於2009年11月9日起將主體建築物封閉、維修,直至2010年8月26日整修完畢後重新開放。
玄光寺:玄光寺建於1955年,是暫時奉厝從日本迎回的玄奘大師靈骨舍利之處,其後於1965年移轉至玄奘寺。玄光寺離潭邊甚近,景色悠美。
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位處省道台21線水社隧道附近,建築物本身頗具特色。前棟為辦公處所,後棟則為遊客中心。遊客中心展場包含「悠遊水沙連-產業館」、「日升月恆-藝廊」、「潭情日月-自然人文館」及「多媒體影音播放室」。
水社遊客中心:水社為日月潭交通轉運中心,也是旅館、商店集中地。水社碼頭視野佳,常有活動表演於此舉行。水社遊客中心共有地上四層及地下一層,一樓陳設有先民文化廣場,二樓為遊客中心,三樓及四樓則為餐飲部。
梅荷園:梅荷園位於涵碧步道入口處,為蔣介石當年駐蹕日月潭時,隨扈憲兵的崗哨要塞。921大地震之後,規劃成為景觀眺望台。2011年起,開放給民間餐飲業經營簡餐及酒吧。
拉魯島:拉魯島位於日月潭中,以拉魯島為界,日月潭分為日潭和月潭。國民政府來台後,將之改名為光華島,921地震後復名拉魯島,是台灣原住民邵族傳說中祖先靈魂安息之處。因九二一大地震,島上建築多有損壞,全島也部份沉入水中;2007年開始修復工程。
耶穌堂:耶穌堂為白色羅馬列柱式建築風格,莊重典雅,是蔣介石伉儷在日月潭作禮拜的專屬教堂。隨著威權時代的終結,已卸下神秘面紗,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
貓囒山茶業改良場:貓囒山位於日月潭北側,海拔1,020公尺,是俯瞰日月潭全景的理想地點。山區種植茶樹,半山腰處是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辦公室。茶改場里有一棟三層樓木造建築,是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舊廠,典雅古樸,是縣府指定的歷史建築。旁邊有一棟新建的茶葉文化展示館,展示有關茶的各種資訊。
貓囒山步道:貓囒山自然步道位於水社村(kankwan/tsui-sia)明潭國中旁,是一條4.7公里長的步道。貓囒位於大林溪上游貓囒盆地(fukaz)中,海拔約670-700公尺間,步道可通往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茶園,還有滿山的的台灣杉木林登上山頂可鳥瞰日月潭,環望水社大山、集集大山等,尤以觀賞日月潭日出是最佳地點。
內湖山步道:內湖山步道位於中明村舊台21線公路旁,長度約560公尺。步道有青石板梯與木棧,可在觀景台處遠眺日月潭。生態豐富,以春末夏初的螢火蟲最具特色。
啟示玄機院(孔明廟):原名為啟示玄機院,建於1901年,是為中式廟宇建築,佔地四百餘坪,背坐明潭松嶺,寺前田園廣闊,廟旁林木蒼翠,田野風光,頗富情趣,有「卧龍台」、「孔明亭」及全台最高諸葛孔明塑像(高三丈餘),是本廟特色,壯觀華麗的寺門牌樓,設於距廟約一公里的中潭公路(台廿一線省道)邊,廟內合祀諸葛孔明,天上聖母,玄天上帝,哪叱三太子。
其他環湖景點:日月行館(黃金船椲、觀景台):日月行館位於日月潭涵碧半島最高處,為舊涵碧樓原蔣中正行館改建,原址土地歸南投縣政府所有,921地震,舊建築傾毀,南投縣政府為了有效利用閑置土地,乃將之規劃為飯店BOT案,2007年對外招標,計有桐核麥、國賓、立德、六福、統茂、鄉林等六家企業競逐,最後由桐核麥得標,打造六星級的高級飯店「日月行館」飯店,外觀臨日月潭一角,有一座類似杜拜帆船飯店的船桅造型,弧形長度達61公尺、直柱長12公尺,總長度73公尺,外表亦貼上999黃金,成為日月潭的新地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黃金船桅締造了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國際間注目的焦點。在日月行館頂樓設計有媲美美國大峽谷的高空透明步道觀景台,挑高60米的透明空中走道,是日月潭唯一可270度一覽日月雙潭風景。
日月潭纜車:日月潭纜車(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九族文化村)2009年12月28日啟用,可高處一覽明潭勝景。目前規劃第二條纜車系統-日月潭向山車埕纜車系統(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水裡車埕)
日月湧泉:從大竹湖步道可就近觀賞日月湧泉壯觀美景,是注入日月潭潭水主要來源,取萬大溪溪水,自武界壩攔截溪水,由過水隧道流至日月潭,因武界地區地勢較高於日月潭,故出水口產生湧泉現象。
涵碧樓:涵碧樓是在台灣日治時期的1916年(大正5年),日本人伊藤氏所建,原為伊藤氏的住宅。[12]在日治時期,涵碧樓即是各界官員、顯要到日月潭遊憩的重點之一。後因日月潭水利工程興建,台中州廳將之易地重建,作為招待所。據說曾被作為東宮裕仁太子訪台時的招待所,[2] 但最後並未前來。[13]也曾為前總統蔣中正的行館。1998年由民間經營,1999年921大地震後,舊館幾乎完全被夷平。重建後,由中部地區建商鄉林建設集團改建成為觀光旅館。曾因為廢水污染日月潭而受罰。
龍鳳宮(月下老人廟):早年到過日月潭的遊客,都留下一個深刻印像,就是水潭中的一座小島光華島,但在921大地震之後,這座小島遭到嚴重破壞隱約不見了,有關單位為維護據有歷史背景的光華島能重現,將其月下老人神像,遷建至位於日月潭中山路,此地是該地區民眾信仰中心的「龍鳳宮」,由於交通方便青年男女信徒眾多,而將該光華島交還給原持有人卲族管理。
朝霧碼頭:朝霧碼頭是日月潭三個碼頭之中,其碼頭腹地最為廣大的一個,因此每年的涌渡日月潭都是從這里開始的,這也是因為朝霧碼頭的停車場廣大,且下水階梯廣長,因此就算不是泳渡日月潭的時候,也吸引了許多的泳客來到此晨泳,因此如果您早上早一點來到此地的話,您或許就可以跟來此的泳客一起下水喔。
水社步道:水社自然步道 水社自然步道為蜿蜒於涵碧半島的森林小徑,步道全長約一‧五公里,階梯由古樸的紅磚砌成。清晨漫步其中,常見五色鳥、山紅頭、綉眼畫眉等鳥類活躍林間。行至潭畔碼頭,可盡覽慈恩塔、拉魯島及群山綠水美景。
水社壩堤公園:水社壩是日月潭的守護神,沒有水社壩捍衛這日月潭盆地唯一出口,日月潭早已成為一個乾旱的湖底。堰堤上綠草如茵,是附近民眾攝影聖地。晨昏寧靜開關,夜晚更是觀星的好去處。在地人說,水社壩堰堤公園最美的時刻,是在下過雨的午後,雨霧隨著陽光的露臉消逝,本來是朦朧的一切,乾凈清楚了起來,空氣中尚存的一點濕意
大竹湖步道:大竹湖步道位於位於日月潭東南方,居松柏侖與卜吉山之間的日月潭岸水域,步道全長約八十公尺。於民國二十三年( 昭和九年 )為日月潭貯水發電工程、建造15.1公里長的地下水道,從武界攔沙壩引來濁水溪成為日月潭的水源。由於長年沈沙淤泥蔓生水草,造就了鷺鷥、雁鴨等水鳥的棲息環境,也是觀賞湧泉、夕照的美好景點。
土亭仔步道:位於台21甲線環湖公路9.5公里處,地當伊達邵南方的茄苳侖與沙巴蘭山之交接處,步道長約600公尺高低落差約80公尺,沿途地形起伏、彎曲,登臨盡頭有一座展望樓可眺望山水風光。
松柏侖步道:位於台21甲線環湖公路1.95公里處,地當文武廟與孔雀園之間。
水蛙頭步道:位於台21甲線環湖公路4.9公里處,地當大竹湖步道與伊達邵之間,步道以原木及木膠板鋪設而成,全長500多公尺,高低落差約60公尺,這是一條賞心悅目的健康步道,坡度平緩沿途蒼翠的竹樹參差,滿布各種野生花草,由以蕨類是日月潭最可觀的地點。
日月潭環潭自行車道:榮列2012年全球10大最美單車道,包括有:「湖濱鐵馬行」(30公里日月潭環湖公路)、月潭自行車道、頭社自行車道、水社向山自行車道等。
Ⅳ 日月潭湖中央有個小島叫什麼
日月潭湖中央有個小島叫拉魯島。
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拉魯島到如今仍有其神聖性和象徵的意義;
比如邵族人相信他們的最高祖靈就是居住在拉魯,依照傳統,凡是想學做 「先生媽」 (邵人對傳統祭師的稱呼)的婦女,都必須由資深的先生媽陪同,乘船登上拉魯島,去感受最高祖靈的啟示,得到應允之後才算是正式入門。
(5)北京日譚和月譚的島叫什麼擴展閱讀: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7月平均氣溫不高於22℃,1月不低於15℃,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2000米;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
Ⅵ 日月潭的中間是什麼
日月潭的中間是拉魯島(光華島)。
拉魯島(La Lu),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島嶼,位於台灣省南投縣日月潭中心,同時也是日月潭地標。傳說是邵族最高祖靈的居處,也是邵族早期的聚落之一。
清朝文獻稱「珠嶼」、「珠山」、「珠仔山」,日本人稱為「玉島」等,國民政府則稱為「光華島」,意為「光耀中華」。1999年 921地震後,月下老人已移至龍鳳宮供奉。而「光華島」也正名為拉魯島。
(6)北京日譚和月譚的島叫什麼擴展閱讀:
日月潭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²(滿水位時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台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台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台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Ⅶ 日月潭湖中央的小島叫什麼島
日月潭中間的小島是拉魯島,也是日月潭中唯一島嶼。 傳說是邵族最高祖靈的居處,也是邵族早期的聚落之一。
清朝文獻稱「珠嶼」、「珠山」、「珠仔山」,日本人稱為「玉島」等,GMD政府則稱為「光華島」,意為「光耀中華」。
九二一地震時光華島嚴重毀損,經整修後,基於它原本是邵族的舊聚落,也是邵族最高祖靈所在,因此以邵語lalu的譯音,正名為「拉魯島」,並將它歸還給邵族。
日月潭舊有所謂「經典八景」,其中之一為「珠嶼煙波」,珠嶼即今之拉魯島
Ⅷ 日月譚中是什麼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台灣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長約35千米。日月潭四周群山環抱,重巒迭嶂,潭水碧波晶瑩,湖面遼闊,群峰倒映湖中,優美如畫。每當夕陽西下,新月東升之際,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優雅寧靜,富有詩情畫意。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Ⅸ 日月潭中間的小島叫什麼名字
日月潭中間的小島是拉魯島,也是日月潭中唯一島嶼。
拉魯島(La Lu),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島嶼,位於台灣省南投縣日月潭中心,同時也是日月潭地標。傳說是邵族最高祖靈的居處,也是邵族早期的聚落之一。
清朝文獻稱「珠嶼」、「珠山」、「珠仔山」,日本人稱為「玉島」等,國民政府則稱為「光華島」,意為「光耀中華」。1999年 921地震後,月下老人已移至龍鳳宮供奉。而「光華島」也正名為拉魯島(Lalu)。
(9)北京日譚和月譚的島叫什麼擴展閱讀;
相傳拉魯島海拔約750公尺,日月潭水位上漲後,由於日月潭蓄水後,島被淹去大半,水位升高,只有山頭未被淹沒,而成小島。傳說,光華島的地理風水很特別,南方有座青龍山,與光華島構成「青龍戲珠」之形勢。
考究「珠」的由來,文史工作者說,因前後山島形狀,既外顯突圓又內封濃蔭,遠眺酷似一座浮起的圓珠,才有「珠」字。
還有一種說法,說潭東沙巴口蘭山1954公尺,現在山頂建有慈恩塔的稜角青龍山、跟向山的岬角侖,恰好把光華島銜在相對位置的中央,有如「雙龍戲珠」「二龍奪珠」的形勢,因此還有人稱其為「珠嶼」。島上原還有邵人視為祖先樹的大樟樹,可惜現在已不復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拉魯島
Ⅹ 日月潭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什麼
日月潭中有小島名叫光華島,舊稱珠嶼,以光華島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似月鉤,故名日月潭。小島從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所以也被叫做珠嶼。
日月潭中的這個小島在被稱為光華島之前,於不同的年代和背景中,還有其他幾種不同的稱呼:日本人稱為玉島;潭邊的閩籍漢人稱為珠仔山;清末洋人稱為pearlisland;清朝文獻珠嶼、珠山、珠仔山等稱法互見,不管是稱珠或稱玉,稱山、稱嶼或稱島,都是由形狀和情境著眼,而日月潭的原始主人邵族以拉魯名之,是早期邵族人的原始母社水社的根據地,拉魯的得音類同於邵語講真確無誤的發音,正顯示了拉魯島在邵族歷史中的主流性和其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