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張彩路彩路路北在哪裡
擴展閱讀
福州長樂朝陽中學在哪裡 2025-07-23 00:51:34
杭州二手手錶在哪裡買 2025-07-23 00:37:53

北京張彩路彩路路北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9-20 21:10:28

㈠ 我想用掛號信寄十六張彩稿給漫友漫畫100,我應該在信封上寫誰收

漫友漫畫100 是雜志嗎?那你需要填寫地址,然後再寫這個雜志社,收件人寫編輯,最好詳細到某版某欄編輯某某

㈡ 文根英電影電視劇

《藍色生死戀了》
《我的小小新娘》
《薔花紅蓮》
《舞者的純情》
《不需要愛情的夏天》這個是最新的
《明成皇後》
《戀愛小說》
《路上面》
《鍋巴老師》
我只知道這些了

㈢ 二人轉的舞台美術知識介

二人轉是中國草根藝術,二人轉的表演離不開舞台美術。他們之間相輔相成。那麼,關於二人轉的舞台美術知識,你知道多少?以下是有我為大家整理的二人轉的舞台美術知識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山寨草根之戀

二人轉是名副其實的山寨藝術。歷史上,它處江湖之遠,鮮見於瓦色勾欄。藝人們走鄉串溝,官府不許進城,文人不屑一顧。然而,它紅遍千山萬嶺,香飄村村寨寨,成為東北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花。

從舞台美術構成――傳統劇場來講,二人轉藝人們走到哪裡,舞台就設在哪裡,從不講究場所條件的高低優劣。歷史上,二人轉藝人主要是在鄉間唱屯場,唱大車店,唱廟會,有的到山裡唱林場,唱參棚,唱大煙市,民國後期有的到城鎮唱大棚,唱茶社。

唱屯場,也稱唱子孫窯,就是在莊稼院演唱。冬天在屋裡唱,夏天在外邊唱。露天演出,個別地方搭小檯子,多數地方搭不起,就地唱。先打地,場上擺一張彩桌子。服裝道具放在桌上。桌前是表演區,桌後是後台。桌後放一條長凳,包頭的化上妝,坐在這里打板。桌西側放一條長凳,拉弦的和吹喇叭的坐在這里。桌東側放一條長凳,唱丑的坐在這里。圍著表演區,三面放一些椅凳,所謂老爺一流人物坐著,一般觀眾圍站在後邊。在屋裡唱,如果有南北大炕,藝人在地當間,朝東擺彩桌子表演,群眾坐在南北大炕上看。這個節目朝南炕演,下個節目朝北炕演。

唱大車店,也稱唱輪子窯。從農歷八月十五到臘月中旬,是農民拉糧季節,大道上車馬不斷。這也是二人轉藝人唱大車店的黃金季節。此外,農忙時,屯場冷清,藝人也常在大車店唱。店老闆特別歡迎二人轉藝人來店裡唱,吃住都不要錢。因為那個店有二人轉,店客准多,生意興隆。在大車店,客人吃飯時,藝人和店伙計一起端碗揀盤,吃完飯,上裝包頭,下裝撤桌,打場子,兩個都准備妥了,就開唱。

唱廟會。清道光年間,就有二人轉唱廟會的記載。民國年間,唱廟會更普通,名目繁多。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時興唱戲還原,一逢災年,請唱廟會的就多了。有老母廟會、岳王廟會、天後宮廟會、財神廟會等。多數廟會,臨時高搭席棚野戲檯子。戲台搭法有規矩,一般都在廟前搭,台口正對廟門。演出時,台口與廟門之間閃條道,免得擋了神仙看戲。若廟前沒地方,戲台搭在別處,也得在戲台正前方搭個席棚,把神仙牌位請去,供在席棚正中。唱野戲檯子,觀眾多,唱雙玩藝顯得空盪,詞也聽不清,因此多唱拉場戲。

唱東山溝。清末及民國年間,二人轉藝人到松花江以東,長白山裡行藝,稱為唱江東,唱東山溝。在山裡,九月唱賭局,並排兩間棚子,一個棚子押寶,一個棚子唱二人轉。局散了,就不唱了。又唱棒槌營,即給深山裡挖人參的人唱。藝人以山當舞台,以天當布景,以小河當化妝台,雖說艱苦,卻很幽然。又唱大煙市,路旁撂地,舞台沒遮沒攔,觀眾成分復雜,不好唱。一段唱一個小時,到點打住,把碗往地上一放,觀眾賞大煙土。唱老洞狗子,老洞狗子指住在用樹皮蓋的房子里的人,他們隱姓埋名,與世隔絕。藝人背靠大樹為舞台,搬來樹墩子為坐椅,頭上樹掛為大幕。二人轉藝人還常被抓去唱兵營,稱唱刺子窯。被土匪抓去唱山寨,稱唱英雄窯。在山裡唱,別有一番情趣。晚上沒有燈,點松竹明子很亮堂,只是煙太大,唱完臉都熏黑了。

絕大多數二人轉藝人,是半農半藝的高粱紅唱手,農忙時種地,農閑時三五搭班,在家鄉附近演唱,圍著十里八村轉來轉去。隨著二人轉藝術的興旺發達,涌現出一大批技藝高超的職業藝人。他們一年到頭行藝演唱,稱為四季常青唱手。它們不局限於家鄉本地,而是走向四方。

二人轉藝術的欣賞者,自然是黑土地上的草民:田園里的莊稼漢、村婦、老人、兒童,以及江湖上的五行八作。二人轉舞台美術,直接受關東人民審美習慣的影響。東北大地,造就了關東人民粗狂豪放,英武剛健,朴實無華,盡情盡興的性格特徵和喜歡大酒大肉,大悲大喜,大紅大綠,大歌大舞的審美習慣。

二人轉藝術就是在這種山寨草根的情戀中,培育了自身的舞台美術基因,那就是色彩上的大紅大綠,品味上的大土大香,扮相上的大丑大美,表演上的大舞大浪。這是二人轉藝術的關東之美,山野之美,農民之美,草根之美,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純朴之美。東北人有一句俗語:「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這是山寨草根對春風春雨之戀,關東黑土地對山花野草之戀,廣大勞動人民對優秀民間文化傳統之戀。

山花野草之情

在東北大平原上,有一種多年野生草本,學名車前子,俗稱車軲轆菜。它根須深扎,不畏貧瘠。它在田頭路邊,車道溝里也能生長,任憑車壓、馬踏、畜啃、自強不息。開淡黃色小花。一到夏秋,漫山遍野,引得蜂飛蝶舞,點綴得大地爛漫。它雖然無牡丹之富貴,玉蘭之幽雅,茉莉之奇香,但它是東北黑土地上的嬌子,大風大雪中的強者,塞外春天的一道風景,關東人民的至愛。

東北二人轉,正好比這壓不垮踩不爛的車軲轆菜。二人轉這種草根藝術,最接近土壤,接近水源,接近群眾,接近大自然,它也有極強的生命力。二人轉經歷了近300年的歷史,經受了時代變遷,改朝換代,軍閥混戰,日寇鐵蹄,槍林彈雨,自然災害,__浩劫。然而,它都頑強地闖過來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二人轉的舞台美術造型,具有山花野草般簡單樸素之美。

二人轉形成之初,主要是二人一副架,扭扭唱唱的表演形式。演員均系男性,一人扮女裝,稱為上裝或旦角。頭上包一塊青布或勒一條青帶子,因此也稱上裝為包頭的。另一人扮男裝,稱為下裝。下裝最大的特點是丑扮丑唱,因此,也稱下裝為唱丑的。當初化妝扮相極為簡單。上裝青布包天,戴一兩朵花,臉上拍粉抹紅。所謂拍粉,多用白鉛粉。所謂抹紅,多是將門上的紅對聯撕下,隨身攜帶,下場前,用水潤濕,擦在臉上。上裝上身穿對襟花襖,下身穿一件肥大的綠褲子。若沒有這些,就臨時跟婦女借件花衣服穿上,或借條花被單繫上即可。下裝衣服褲子隨便,扎腰包,戴丑帽。有的下裝勾三花臉,有的本臉上場。勾三花臉得黑色,多用鍋底灰。 早期二人轉的手持道具,除竹板,手玉子外,下裝白天拿丑棒,晚上端燈。丑棒亦稱彩棒,多數是椴木的,上邊沒眼兒,有一端釘塊紅布。丑須會扔彩棒,在空中能轉出好多花樣。

唱晚場,丑右手擎燈,照上裝的臉。火苗須高不過額頭,低不過鼻子。高了臉黑,看不清眼珠;低了會被上裝氣口吹滅,遠了臉上不亮,近了火苗燎臉。藝人說:「吃餃子吃餡兒,看戲看旦兒。」唱二人轉,晚上看上裝,全仗丑端燈追光的技巧。丑還用燈領唱引路,表演掏燈花絕技。雙盤泥燈,下有燈座,上有燈葫蘆。頂燈走矮子十分好看。翻跟斗時,順手扶燈,腳落地同時手離燈,手疾眼快,不注意看不出來,燈不掉,油不灑。

舞手絹。二人轉手絹,最早四方形。起初藝人拿手絹,並不扔。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二人轉手絹多為四方形,真絲面料,耍起來太輕,須噴上水才能轉。1963年,遼寧二人轉舞蹈專家馬力,將手絹用為八角形,雙層,疙瘩綢面料,中間加一個圈,周圍綴以亮片,既厚重,又美觀,拓展了立頂轉,迴旋轉等表演功能。後又改為人造綿面料。

耍扇子。清代及民國年間,鄉村沒有電燈,藝人都端油燈和蠟台照明。扇子與燈是一對矛盾。扇子一舞,風起燈滅。因此,二人轉使用扇子較晚,發展較慢。過去耍扇子,主要在日場,日場不端燈。民國後期,遼北的關金扇使用金漆扇子,翻、轉、旋、拋,優美自如,名聲大振。

打手玉子。手玉子是上裝使用的擊節道具。竹板製作,每塊約三寸五至四寸長,一寸多寬。共四塊,每手兩塊。有絕藝的,能使五塊,六塊。手玉子出手,能扔一房多高。

雜耍道具。民國二人轉,絕話精湛,豐富多彩。除上述手持道具外,黑山藝人趙富表演打碗叉和打煙袋桿絕活。三個碗拿在手中,敲得磁聲磁氣,用在唱小帽時異常悅耳,上裝和下裝連打帶唱,不用樂隊。三根煙袋桿敲擊玩耍,亦十分動聽有趣。

建國後,二人轉逐漸走上大劇場,大舞台,舞台美術綜合發展,變化很大。在大舞台上,二人轉與現代歌舞一樣,前垂大幕,後打天幕,側有邊幕,中有紗幕,下面立有硬片圖案,上邊吊有花籃景片。燈光,擴音一概俱全。但這些並非二人轉的主流方向,乃二人轉涉足大雅的一種樣式。專業團在鄉間流動演出及廣大的半農半藝劇團,仍是舞美簡單,精悍輕便,他們保持了二人轉朴實靈便的特點,既是客觀條件造就,也是應該提倡的根本之路。

總的說來,二人轉的舞台美術,具有簡單樸素之美。這是中國民間文藝的優秀傳統,應該保護與發揚。我們不能把簡單樸素視為低級,更不能貪大求洋,丟掉傳統,那隻能自取滅亡。

車前子花雖小而簡單,卻無可替代。他是山野的春天,大地的情懷,大自然美之所在,土香土色,美不勝收。

紅花綠葉之妙

二人轉一丑一旦。旦又稱上裝,丑稱下裝。藝人說:「旦是一朵花,全靠丑襯它。」「上裝一棵菜,全靠下裝賣。」「旦角一條線,丑角一大片。」旦與丑是紅花綠葉的關系,好花還得綠葉扶,無葉之花太禿了,不好看,也沒生命力。在舞台美術的人物造型上,藝人力求旦扮相漂亮,丑扮相滑稽。一美一丑,形成強烈的對比反襯。這也是二人轉藝人對美的一種追求。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二人轉名丑徐生端燈,照二人轉名旦蔡興林,蔡興林回頭望月,燈下如美人圖一般,十分動人。丑也不是真丑,而是透著憨厚之氣,老鄉稱為農村的傻哥,丑的天真,傻得可愛!二人轉藝訣道:「三分包頭的,七分唱丑的。」「有丑轉的歡,無丑藝不全。」我們不能反對二人轉丑角藝術。

傳統二人轉由於條件所限,藝人們的化妝十分簡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受評戲,梆子等大戲影響,二人轉的化妝、服飾有所豐富和提高。一些走南闖北,在城鎮竄大棚、唱茶社的職業藝班,更多地效仿戲曲的化妝與服飾,但亦不失簡單。

上裝化妝。簡單的拍鉛粉,抹三紅:紅嘴唇兒、紅腦門兒、紅眼皮兒。講究一點的描眉。遼南高蹺會唱蹦蹦,有畫臉譜習俗,上裝臉上畫花。

下裝化妝。多數本臉,啥也不畫。有的畫三花臉,鼻樑上抹一塊白粉。遼南高蹺會唱二人轉有畫臉譜習俗,下裝在鼻樑上畫小動物,如蝴蝶、蜻蜓、蝙蝠、王八。也有畫水果,如石榴、桃子。還有的畫大錢。畫什麼隨個人愛好,同班藝人不重樣。演拉場戲清官不畫,混官畫。

上裝頭飾。民國初期(二十年代),遼寧各地二人轉上裝大致是青布包頭,到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講究的上裝改為評戲大扮,帶面頭,沾水鬢。頭面有包頭網子,帶髻,戴四個大簪,三朵大絨花。還有戴兩朵頂花,亦稱松樹塔花,戴四個蝴蝶,有的戴耳環,琉璃泡穿繩掛耳朵上。水鬢,以溫水泡榆樹皮貼,三五七片不等。

下裝頭飾。有兩種,一種帶丑帽,丑帽是把白氈帽拉直,頂上扎一朵大紅花。另一種是頭網上戴穿天小辮,辮梢上系一朵小花。有的辮暗中系線,可用手牽動。

上裝服裝。上穿對襟花布衫,下穿三塊瓦或四塊瓦的花布裙兒,亦稱?子。沒有彩褲。腳下是家做的布鞋。到三十年代,講究的身穿綠緞子裙襖,綴上亮片,滿台耀眼。

下裝服裝。上穿白邊藍布褂,系腰包。下穿紅彩褲。腳下是灑鞋或便鞋。

服飾化妝,建國後普遍情況是:傳統戲傳統扮,現代戲現代扮,拉場戲人物扮。傳統扮,上裝有大扮越扮兩種。大扮與京、評戲花旦相仿,戴面頭,貼鬢角,扎彩裙。演武戲時則扮成刀馬旦。越扮與越劇古裝相同,梳古代仕女頭,穿輕紗長衫。下裝丑扮,在五十年代被曾一度誤認為是醜化勞動人民,摒棄了三花臉,改為俊扮。先是花鼓演員的打扮,扎頭巾,穿帶花邊的綵衣彩褲。後來又受黃梅戲影響,頭上用彩布紮成圓球形,身穿藍衣或綵衣,如同《天仙配》中董永扮相。直到八十年代,才有的恢復了戴氈帽、穿藍衣、扎白腰包、穿紅彩褲、勾三花臉的傳統扮相。也有的根據劇情,扮成各色人物,演《豬八戒拱地》,男演員戴特製丑帽,收起帽翅是故事敘述者,放下帽翅是一對豬耳朵。演現代作品,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女演員多為村姑打扮,梳雙辮或剪短發,花衣衫褲。男演員扎白毛巾,穿白小褂,內露紅背心、黑褲子。如同秧歌劇《兄妹開荒》扮相。八十年代後,在反應城市生活的新節目中,女演員是燙卷發,穿連衣裙或短紗衫、百褶裙。男演員穿白襯衣、制服褲或著西裝。 建國後,二人轉專業團的服飾很講究,縣以上民間藝術團的服飾化妝不亞於歌舞團,鄉鎮散在的二人轉團隊稍差一些,但也都是行頭服飾俱全。很多半農半藝劇團,舞美化妝與舊社會相比,大大發展,由原來的簡單粗俗,變得更加細膩講究。同時也應該看到,業余劇團的舞美與時代相比,遠遠不夠,仍顯得粗糙,土氣。其美感特徵有待提高。

建國後的服飾化妝潛在一個問題:過於靠近角色,當然這個有所得,但所失是不便於轉進轉出,有礙於一人多角的轉換,有待在實踐中得到解決。

百花爭艷之美

建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文藝方針指引下,二人轉多姿多彩,其舞台美術,發展為適應不同層次觀眾的各種樣式。

1.土色土香的二人轉。仍是傳統的演出方式,傳統的舞台美術。人物造型,手持道具,演出場所,都是傳統樣式,農民化。為廣大農民喜愛。尤其是老一代觀眾,他們有傳統的欣賞習慣,看慣了固有的丑扮,滑稽相和扭逗表演。廣大鄉間的滾地包藝人多演這種樣式。城市職業二人轉劇團也有演出,但又不同程度地有所改革出新。

2.現代清新的二人轉。以反映現實題材生活為主。語言、思想、主題、服飾、表演、音樂都與時代同步。大膽改革創新,給人一種清新快感。注重戲性表演和舞蹈表演,舞台美術綜合發展。建國後的二人轉創作及參加匯演,以這種樣式為主。專業劇團在大舞台演出,也以這種樣式為主。

3.典雅脫俗的二人轉。唱詞典雅如詩,音樂抒情,舞姿優美,宛若輕音樂輕歌舞。服裝華麗,景飾多彩。如丹東的《江上情歌》、鐵嶺的《理解之歌》,阜新的《畫中人》。這類作品不多,在大型匯演中時有所見,不便推廣普及,但多為知識分子和幹部階層所樂道。

4.時髦開放的二人裝。八十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東西方文化交流,很多文藝追求現代意識,二人轉也有很大反映。為適應現代青年的欣賞情趣,很多劇團在二人轉中加進現代流行歌曲,電子琴音樂,迪斯科舞蹈。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建國後的二人轉舞台,也有所變化。首先是零散藝人,五七搭班,走村串屯演出,被稱為滾地包。這種演出散在鄉間,為數眾多,其舞台美術仍與傳統二人轉相仿。其次是專業團大篷車下鄉。一台大卡車,打開車箱板,下邊一支,就是舞台,十分便利。這種演出供不應求。一是專業團少,農村地面廣。二是有些劇團捧著鐵飯碗,長期附在上面,下去時間有限。隨著八十年代中期以後經濟體制改革有所好轉。一些專業劇團經濟承包,深入鄉間,但偏遠地區仍是常年無人問津。第三種是城市小劇場、茶社演出。東北三省很多城鎮常年開設二人轉小劇場。二十世紀後,趙本山綠色二人轉崛起,打入大城市大劇場大舞台,火爆異常。本山二人轉還打入電視頻道,二人轉舞台通過熒屏,送入千家萬戶。甚至遠涉重洋,把二人轉舞台搬到海外。

2009年,對吉林省民間藝術團的二人轉與遼寧省趙本山綠色二人轉,孰是孰非,發生一場大爭論。一種觀點認為吉林民間藝術團的二人轉,歌唱扮演,舞台美術,均是遵循二人轉傳統,是地道的二人轉。而趙本山的劉老根大舞台二人轉,不唱傳統曲牌,只唱流行歌曲,扮相丑怪,表演低俗,不是二人轉。

就舞台美術而論,二者各有千秋,又各有不足,應互相取長補短,百花齊放,在保護二人轉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允許和鼓勵二人轉的多種樣式並存。

吉林省民藝團的舞台美術在傳統基礎上精益求精,運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在服飾化妝上刻意求美,俗中見雅;遼寧劉老根大舞台的舞台美術,也是在傳統基礎上,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在服飾化妝上刻意突出醜角藝術。但這個丑缺少傳統丑的「丑中見美,笨中求巧,傻中見乖,呆中求俏」的美學原則。

在舞台美術人物造型上,如果遼吉兩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一定會培育出一朵既閃耀傳統光輝,又閃爍新時代異彩的二人轉新花。願二人轉百花齊放,春色滿園。

㈣ 歷史上有哪些吏部尚書﹖

隋朝

文帝朝
虞慶則;韋世康;蘇威;盧愷;韋世康;牛弘
煬帝朝
牛弘
唐朝

高祖朝
李綱;封德彝;楊恭仁
太宗朝
長孫無忌;杜淹;杜如晦;戴胄;高士廉;侯君集;楊師道;劉洎;馬周;盧承慶
高宗朝
(662年—670年稱之為司列太常伯)
高季輔;褚遂良;柳奭;來濟;唐臨;李義府;劉祥道;楊弘武;盧承慶;李敬玄
則天朝
(稱之為天官尚書)
韋待價;武承嗣;武三思;樂思晦;李景諶;韋安石
中宗朝
張柬之;韋安石;唐休璟;李嶠;韋巨源;蘇瑰;張嘉福
睿宗朝
宋璟;劉幽求;郭元振;畢構;蕭至忠
玄宗朝
蕭至忠;魏知古;崔日用;盧懷慎;宋璟;王晙;裴漼;宋璟;裴光庭;蕭嵩;李皓;李林甫;楊國忠
肅宗朝
房琯;韋陟;李峴
代宗朝
劉晏;李峴;崔寓;裴遵慶;劉晏;顏真卿
德宗朝
顏真卿;喬琳;蕭復;劉滋;竇參;李彤;顧少連;賈耽
順宗朝
賈耽;鄭珣瑜
憲宗朝
鄭珣瑜;高郢;李巽;鄭余慶;崔邠;韓皋;趙宗儒;張弘靖
穆宗朝
韓皋;趙宗儒;蕭俛;李絳;鄭絪;趙宗儒
敬宗朝
趙宗儒;鄭絪
文宗朝
鄭絪;王涯;崔群;令狐楚;李程;崔龜從
武宗朝
楊嗣復;李德裕;李回;高元裕;孫簡
宣宗朝
孫簡;盧鈞;王起;高元裕;李珏;崔龜從;高元裕;崔瓘;裴諗;李景讓;魏謨;蘇滌
懿宗朝
李景讓;杜審權;裴休;崔慎由;曹確;蕭仿;徐商;王鐸;蕭鄴
僖宗朝
劉鄴;李霨;歸仁晦;鄭從讜;趙隱;蕭遘;韋昭度;牛聚;王徽;孔緯
昭宗朝
王徽;張濬;劉崇望;崔昭緯;徐彥若;孔緯;劉崇望;王摶;崔胤;崔遠;裴樞
哀帝朝
陸扆;薛貽矩
明朝

序號
姓名
籍貫
上任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1
偰斯

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
(1380年)
洪武十三年庚申二月
(1380年)
改任禮部尚書
2
洪彝

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
(1380年)
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
(1380年)
尋免
3
劉嵩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吉安路太和州
(今江西泰和)
洪武十三年庚申四月
(1380年)
洪武十三年庚申五月
(1380年)
致仕
4
阮畯

洪武十三年庚申六月
(1380年)
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
(1382年)
致仕
5
李信

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
(1382年)
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
(1383年)

6
陳敬

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
(1383年)
洪武十六年癸亥十二月
(1383年)
致仕
7
余熂

洪武十七年甲子正月
(1384年)
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
(1385年)
因胡惟庸案罪誅
8
趙瑁

洪武十八年乙丑三月
(1385年)
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
(1385年)
因胡惟庸案罪誅
9
詹徽
江浙行省徽州路婺源州
(今江西婺源縣)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六月
(1390年)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
(1393年)
因藍玉案罪誅
10
梁煥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
(1393年)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
(1393年)
罷免
11
翟善
揚州府泰興縣
(今江蘇省泰興縣)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
(1393年)
洪武二十八年乙亥閏九月
(1395年)
降南寧府宣化縣知縣
12
杜澤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正月
(1396年)
洪武三十年丁丑十月
(1397年)
罷免
13
茹鶿
湖廣行省潭州府衡山縣(今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九月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
(1398年)
改任河南布政使
14
張紞
陝西行省奉平路富平縣
(今陝西省富平縣)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
(1398年)
建文四年壬午秋七月
(1402年)
靖難之役後自經
15
蹇義
四川行省重慶路巴縣
(今重慶市)
建文四年壬午九月
(1402年)
宣德三年戊申十月
(1429年)

16
郭琎
京師保定府新安縣(今河北省安新縣)
宣德四年己酉四月
(1430年)
正統八年癸亥正月
(1443年)
致仕
17
王直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省泰和縣)
正統八年癸亥正月
(1443年)
景泰二年辛未七月
(1451年)
致仕
18
何文淵

景泰二年辛未七月
(1451年)
景泰四年癸酉六月
(1453年)
下獄旋釋,致仕
19
王翱
京師河間府鹽山縣(今河北省鹽山縣)
景泰四年癸酉六月
(1453年)
成化三年丁亥七月
(1467年)
病免
20
李秉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寧府曹縣(今山東省曹縣)
成化三年丁亥十一月
(1467年)
成化五年己丑正月
(1469年)

21
崔恭
北直隸順德府廣宗縣(今河北省廣宗縣)
成化五年己丑正月
(1469年)
成化五年己丑五月
(1469年)
丁憂
22
姚夔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嚴州府桐廬縣(今浙江省桐廬縣)
成化五年己丑五月
(1469年)
成化九年癸巳二月
(1473年)

23
尹旻

成化九年癸巳三月
(1473年)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五月
(1486年)
劾免
24
耿裕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盧氏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八月
(1486年)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
(1486年)
改南京吏部尚書
25
李裕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豐城縣(今江西省豐城市)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
(1486年)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
(1487年)
致仕
26
王恕
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三原縣(今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
(1487年)
弘治六年癸丑閏五月
(1493年)
致仕
27
耿裕

弘治六年癸丑六月
(1493年)
弘治九年丙辰正月
(1496年)

28
屠滽

弘治九年丙辰二月
(1496年)
弘治十三年庚申五月
(1500年)
致仕
29
倪岳
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
弘治十三年庚申六月
(1500年)
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
(1501年)

30
馬文升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開封府鈞州(今河南省禹州市)
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
(1501年)
正德元年丙寅四月
(1506年)
致仕
31
焦芳

正德元年丙寅四月
(1506年)
正德元年丙寅十月
(1506年)
進入內閣
32
許進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陝州靈寶縣(今河南省靈寶縣)
正德元年丙寅十月
(1506年)
正德三年戊辰八月
(1508年)
致仕
33
劉宇

正德三年戊辰八月
(1508年)
正德四年己巳六月
(1509年)
進入內閣
34
張彩
陝西承宣布政使司鞏昌府安定縣(今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
正德四年己巳六月
(1509年)
正德五年庚午八月
(1510年)
下獄死
35
劉機
北直隸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東城區)
正德五年庚午八月
(1510年)
正德五年庚午十二月
(1510年)
致仕
36
楊一清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雲南府安寧州(今雲南省昆明市安寧縣)
正德六年辛未正月
(1511年)
正德十年乙亥閏四月
(1515年)
進入內閣
37
陸完
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
正德十年乙亥閏四月
(1515年)
正德十五年庚辰十一月
(1520年)
下獄,充軍
38
王瓊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太原縣(今山西省太原市)
正德十五年庚辰十一月
(1520年)
正德十六年辛巳四月
(1521年)
下獄,謫戍
39
石珤
京師真定府藁城縣(今河北省藳城市)
正德十六年辛巳五月
(1521年)
正德十六年辛巳七月
(1521年)
改東閣誥敕
40
喬宇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樂平縣(今山西省昔陽縣)
正德十六年辛巳八月
(1521年)
嘉靖三年甲申七月
(1524年)
致仕
41
楊旦
福建省建寧府建安縣(今福建省建甌縣)
嘉靖三年甲申八月
(1524年)
嘉靖三年甲申八月
(1524年)
未任免
42
廖紀
京師河間府東光縣(今河北省東光縣)
嘉靖三年甲申十月
(1524年)
嘉靖六年丁亥四月
(1527年)
致仕
43
羅欽順

嘉靖六年丁亥四月
(1527年)
嘉靖六年丁亥四月
(1527年)
辭不赴
44
李承勛
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嘉魚縣(今湖北省嘉魚縣)
嘉靖六年丁亥八月
(1527年)
嘉靖六年丁亥十月
(1527年)
改刑部尚書
45
桂萼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饒州府安仁縣(今江西省余江縣)
嘉靖六年丁亥十一月
(1527年)
嘉靖八年己丑二月
(1529年)
進入內閣,武英殿大學士
46
方獻夫
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南海縣(今廣東省廣州市)
嘉靖八年己丑二月
(1529年)
嘉靖十年辛卯七月
(1531年)
召,未赴
47
王瓊
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南海縣(今廣東省廣州市)
嘉靖十年辛卯十二月
(1531年)
嘉靖十一年壬辰七月
(1532年)

48
方獻夫
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南海縣(今廣東省廣州市)
嘉靖十一年壬辰七月
(1532年)
嘉靖十一年壬辰九月
(1532年)
不再兼任
49
汪鋐

嘉靖十一年壬辰九月
(1532年)
嘉靖十四年乙未九月
(1535年)
罷免
50
許贊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陝州靈寶縣(今河南省靈寶縣)
嘉靖十五年丙申閏十二月
(1536年)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九月
(1544年)
進入內閣
51
熊浹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南昌縣(今江西省南昌市)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九月
(1544年)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十一月
(1545年)
削為民
52
唐龍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華府蘭溪縣(今浙江省蘭溪市)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十二月
(1545年)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七月
(1546年)
罷免
53
周用
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縣)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七月
(1546年)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正月
(1547年)

54
聞淵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寧波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正月
(1547年)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九月
(1549年)
致仕
55
夏邦謨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九月
(1549年)
嘉靖三十年辛亥二月
(1551年)
致仕
56
李默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建寧府甌寧縣(今福建省建甌縣)
嘉靖三十年辛亥三月
(1551年)
嘉靖三十年辛亥十月
(1551年)
削為民
57
萬鏜

嘉靖三十年辛亥十月
(1551年)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八月
(1553年)
削為民
58
李默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建寧府甌寧縣(今福建省建甌縣)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八月
(1553年)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二月
(1556年)
下獄死
59
吳鵬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三月
(1556年)
嘉靖四十年辛酉三月
(1561年)
致仕
60
歐陽必進

嘉靖四十年辛酉三月
(1561年)
嘉靖四十年辛酉十一月
(1561年)
致仕
61
郭朴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彰德府安陽縣(今河南省安陽市)
嘉靖四十年辛酉十一月
(1561年)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二月
(1563年)
丁憂
62
嚴訥
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今江蘇省常熟市)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三月
(1563年)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四月
(1565年)
進入內閣
63
郭朴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四月
(1565年)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三月
(1566年)
進入內閣
64
胡松
南直隸滁州直隸州(今安徽省滁縣)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三月
(1566年)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十月
(1566年)

65
楊博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陽府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十月
(1566年)
隆慶三年己巳十二月
(1569年)
致仕
66
高拱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開封府鈞州新鄭縣(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縣)
隆慶三年己巳十二月
(1569年)
隆慶六年壬申六月
(1572年)

67
楊博

隆慶六年壬申六月
(1572年)
萬曆元年癸酉九月
(1573年)
致仕
68
張瀚

萬曆元年癸酉九月
(1573年)
萬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罷免
69
方逢時

萬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萬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不再兼署
70
王國光

萬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萬曆十年壬午十月
(1582年)
罷免
71
梁夢龍

萬曆十年壬午十月
(1582年)
萬曆十年壬午十二月
(1582年)
罷免
72
嚴清

萬曆十年壬午十二月
(1582年)
萬曆十一年癸未七月
(1583年)
病免
73
楊巍

萬曆十一年癸未七月
(1583年)
萬曆十八年庚寅二月
(1590年)
致仕
74
宋𫄸

萬曆十八年庚寅三月
(1590年)
萬曆十九年辛卯五月
(1591年)

75
陸光祖

萬曆十九年辛卯四月
(1591年)
萬曆二十年壬辰三月
(1592年)
致仕
76
孫鑨

萬曆二十年壬辰三月
(1592年)
萬曆二十一年癸巳七月
(1593年)
致仕
77
陳有年

萬曆二十一年癸巳八月
(1593年)
萬曆二十二年甲午七月
(1594年)
致仕
78
孫丕揚

萬曆二十二年甲午八月
(1594年)
萬曆二十四年丙申八月
(1596年)
病免
79
蔡國珍

萬曆二十五年丁酉五月
(1597年)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四月
(1598年)
病免
80
李戴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六月
(1598年)
萬曆三十一年癸卯十二月
(1603年)
致仕
81
趙世卿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
萬曆三十一年癸卯十二月
(1603年)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五月
(1604年)

82
楊時喬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五月
(1604年)
萬曆三十七年己酉二月
(1609年)

83
孫丕揚

萬曆三十七年己酉四月
(1609年)
萬曆四十年壬子二月
(1612年)
致仕
84
趙煥

萬曆四十年壬子八月
(1612年)
萬曆四十一年癸丑九月
(1613年)
致仕
85
王象干
山東省濟南府新城縣(今山東省桓台縣)
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十月
(1613年)
萬曆四十二年甲寅二月
(1614年)
不再兼署
86
鄭繼之

萬曆四十二年甲寅二月
(1614年)
萬曆四十六年戊午二月
(1618年)
致仕
87
李汝華

萬曆四十六年戊午閏四月
(1618年)
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六月
(1618年)
不再兼署
88
趙煥

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六月
(1618年)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十一月
(1619年)

89
李汝華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十一月
(1619年)
萬曆四十八年庚申六月
(1620年)
不再兼署
90
周嘉謨
湖廣漢川
萬曆四十八年庚申六月
(1620年)
天啟元年辛酉十二月
(1621年)
致仕
90
張問達
涇陽
天啟元年辛酉十二月
(1621年)
天啟三年癸亥九月
(1623年)
致仕
91
趙南星
北直隸高邑(今河北高邑縣)
天啟三年癸亥十月
(1623年)
天啟四年甲子十月
(1624年)
致仕
92
崔景榮

天啟四年甲子十一月
(1624年)
天啟五年乙丑七月
(1625年)
罷免
93
李宗延

天啟五年乙丑七月
(1625年)
天啟五年乙丑十二月
(1625年)
罷免
94
王紹徽
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咸寧(今陝西西安)
天啟五年乙丑十二月
(1625年)
天啟六年丙寅閏六月
(1626年)
閑住
95
周應秋

天啟六年丙寅七月
(1626年)
天啟七年丁卯十一月
(1627年)
罷免
96
房壯麗

天啟七年丁卯十一月
(1627年)
崇禎元年戊辰四月
(1628年)
致仕
97
王永光

崇禎元年戊辰五月
(1628年)
崇禎四年辛未三月
(1631年)
罷免
98
閔洪學

崇禎四年辛未三月
(1631年)
崇禎五年壬申八月
(1632年)
罷免
99
李長庚

崇禎五年壬申十二月
(1632年)
崇禎七年甲戌八月
(1634年)
削職
100
謝升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德州(今山東省德州市)
崇禎七年甲戌八月
(1634年)
崇禎十年丁丑二月
(1637年)
罷免
101
田維嘉

崇禎十年丁丑三月
(1637年)
崇禎十一年戊寅四月
(1638年)
罷免
102
商周祚

崇禎十一年戊寅五月
(1638年)
崇禎十一年戊寅十二月
(1638年)
削職
103
庄欽鄰

崇禎十二年己卯正月
(1639年)
崇禎十二年己卯七月
(1639年)
未至罷免
104
謝升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德州(今山東省德州市)
崇禎十二年己卯八月
(1639年)
崇禎十三年庚辰四月
(1640年)
進入內閣
105
傅永淳

崇禎十三年庚辰五月
(1640年)
崇禎十三年庚辰九月
(1640年)
罷免
106
李日宣
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今江西省吉水縣)
崇禎十三年庚辰九月
(1640年)
崇禎十五年壬午六月
(1642年)
下獄充軍
107
鄭三俊
南直隸池州府建德縣(今安徽省東至縣)
崇禎十五年壬午八月
(1642年)
崇禎十六年癸未五月
(1643年)
罷免
108
李遇知

崇禎十六年癸未五月
(1643年)
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
(1644年)
病去 (明亡)
序號
姓名
籍貫
上任時間
卸任時間
卸任原因
清朝

順治朝
滿:鞏阿岱;譚拜;郎球;譚泰;卓羅;韓岱;陳泰;朱瑪喇;科爾昆;伊圖;車克
漢:陳名夏;高爾儼;成克鞏;金之俊;劉正宗;王永吉;衛周祚;孫廷銓
康熙朝
滿:阿思哈;明安達禮;馬希納;對喀納;明珠;吳達禮;介山;伊桑阿;達哈他;科爾坤;廖旦;阿蘭泰;鄂爾多;蘇赫;庫勒納;席爾達;敦拜;溫達;馬爾漢;富寧安;隆科多
漢:孫廷銓;魏裔介;杜立德;黃機;郝維訥;宋德宜;李之芳;陳廷敬;張士甄;李天馥;熊賜履;李光地;宋犖;徐潮;蕭永藻;吳一蜚;張鵬翮;遜柱
雍正朝
滿:隆科多;查弼納;福敏;查郎阿;傅爾丹;杭奕祿;性桂
漢:田從典;朱軾;蔡珽;楊名時;宜兆熊;嵇曾筠;張廷玉;劉於義
乾隆朝
滿:性桂;訥親;高斌;來保;德沛;達爾黨阿;傅森;託恩多;永貴;託庸;官保;阿桂;綽克托;伍彌泰;和珅;福康安;金簡;保寧
漢:劉於義;郝玉麟;楊超曾;史貽直;陳大受;梁詩正;孫嘉淦;黃廷桂;王安國;汪由敦;劉統勛;陳宏謀;劉綸;程景伊;嵇璜;蔡新;劉墉;彭元瑞;孫士毅
嘉慶朝
滿:保寧;書麟;魁倫;琳寧;德瑛;瑚圖禮;秀林;松筠;鐵保;英和;那彥成
漢:劉墉;沈初;朱圭;劉權之;費淳;鄒炳泰;曹振鏞;章煦;戴均元;吳璥;劉鐶之
道光朝
滿:那彥成;松筠;文孚;穆彰阿;耆英;奕經;恩桂;文慶;柏葰
漢:劉鐶之;盧蔭溥;湯金釗;潘世恩;朱士彥;卓秉恬;陳官俊;賈楨
咸豐朝
滿:柏葰;花沙納;全慶
漢:賈楨;翁心存;周祖培;許乃普;陳孚恩;朱鳳標
同治朝
滿:瑞常;文祥;寶鋆;英桂
漢:朱鳳標;單懋謙;毛昶熙
光緒朝/宣統朝
滿:英桂;載齡;靈桂;廣壽;恩承;崇綺;錫珍;麟書;熙敬;剛毅;敬信;世續;奎俊
漢:毛昶熙;萬青藜;李鴻藻;徐桐;孫家鼐;徐郙;張百熙;鹿傳霖;陸潤庠;李殿林

㈤ 天津站附近有沒有安靜的地方,適合給學生補課。

我是天津武清的孩子,對天津城區一直不是很熟悉,大學以來要帶同學去玩,逼著自己查路線做主人,地圖都快背下來了,仔細逛了逛,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家鄉這么美麗。和比,天津不大,但是很精緻,還是值得一看的,如果不去塘沽外灘,區兩天就能逛完了,大概需要元。

1、【天津站、世紀鍾、解放橋】

出了天津站,就是海河,海河對面是津灣廣場,建築獨具風格,夜景尤其美麗。在天津站西側,有個世紀鍾,世紀鍾鍾高40米,直徑14.6米,基座74.4平方米,重有餘,通體金屬,流光異彩。鍾擺上下,日月輝映。鍾盤圓周,眾星拱衛,中西交融,天人和一。世紀鍾南邊就是解放橋,這是一座全鋼結構可開啟的橋梁,建於年。

2、【津塔、濱江道、解放北路】

這三個地方都位於海河南邊,從天津站出來要過解放橋,正對著解放橋的那條路,就是解放北路,濱江道與之有交叉。

在天津站即可看到一很突兀的高建築物,那便是津塔,津塔是天津新的地標式建築,津塔高.9米,成為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的第一高樓,並在中國已建成的摩天大樓中排名第7位。

濱江道是天津最為繁華的商業步行街,匯集了天津商業、餐飲業、服務業的精華,國際品牌店鱗次櫛比,是最新潮流的聚集地,商業零售額居天津第一。

解放北路是一條不算寬闊的馬路,沿路的法國梧桐樹枝葉茂密,綠蔭遮蓋著路面。兩旁一幢幢建築物造型獨特,哥特式、羅馬式、羅曼式、日爾曼式、古典式等中古時期的西洋建築,進前,各種名目的銀行、信用社、信貸社、證券交易所、信託、投資、保險、金銀首飾店等鱗次相比,解放路是天津的&uot;華爾街&uot;,是最富有的街道。

我們當時先逛的濱江道,在濱江道吃的午飯,走到南京路時又從旁邊與之平行的長春路走回到津塔,去了解放北路,如果想都逛,確實有點繞,一個是繁華的商業街,一個是安靜的金融街,看大家選擇了。這一過程中個人認為沒有必要打車。

3、【義大利風情區、天津之眼】

如果從濱江道或者解放北路去義大利風情區,只要不是在津塔附近的那個路口,就建議打車,因為義大利風情區在海河北邊,還是有點距離的,不過打車也就8-10元。

義大利風情區原為義大利租借地,幾乎包含了義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該地區現存各類風貌建築76棟,建築達6萬平方米,是近代義大利在國外保留最為完整的歷史街區。中間的馬可波羅廣場一定要看看哦。

天津之眼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直徑為米,輪外裝掛個度透明座艙,摩天輪旋轉一周所需時間為30分鍾,到達最高處時,周邊景色一覽無余,甚至能看到方圓40公里以內的景緻,成為名副其實的「天津之眼」。門票60元一張,無學生票,建議網上團購。

從義大利風情區沿河一直往北走,到永樂橋就是天津之眼了。當時我們是沿著河散步一路走到那的,海河的水質不太好,不過沿途的各種橋梁很好看,走著走著就能看夕陽了,然後街燈慢慢亮起,路還是比較遠的,大概走了一個小時,沒體力和耐力的人還是打車吧!

一天的旅行到此結束,去賓館休息吧------------------------

4、【古文化街、鼓樓、南食品街】

古文化街時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雕、風箏魏風箏和刻磚劉刻磚等專店鋪。天後宮為中國三大媽祖廟之一, 內設天津民俗博物館,宮前廣場及戲樓有民間文藝及戲曲表演。整個文化街富有濃厚的歷史味、文化味和天津味。

作為天津衛標志建築物的鼓樓,歷史上曾兩建兩拆。重建的鼓樓與新建的商業街為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青磚瓦,碧瓦丹楹,雕梁畫棟,林立,是一道天津傳統文化韻味十足的風景線。

食品街建成於年,經各方通力協作,百日建成,各種風味飲食商店隨即開業。高約數丈的灰色圍牆,把食品街圍成一個正正方方的四方形,城內十字交叉的兩條大街,把食品街均分為四個分區,沿街設有上下三層店鋪。

三個地方幾乎在一條線上,所以建議不要先逛鼓樓,比起古文化街,鼓樓商業街顯得有些單調和冷清,可根據時間自己選擇;建議在南食品街吃午飯,種類跟多,而且裡面餐館的價錢也不是很貴。當時我們也是一直步行,古文化街與鼓樓較近,去食品街可打車。

5、【五大道、馬場道】

五大道在天津中心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南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多幢,名人50餘座。這些風貌建築從建築形式上豐富多彩,有文藝復興式、希臘式、哥特式、浪漫主義、折衷主義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構成了一種凝固的藝術。

馬場道始建於19世紀90年代,位於原英租界內,因通達坐落在伶樓以南的原英國賽馬場而定名,迄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五大道的圖片太多了,就不給大家貼了,按S型路線全逛下來會體力的,也會審美疲勞,建議大家自己選擇,也可以坐馬車,或者在遊客服務中心租輛自行車,大理道與睦南道之間有睦南公園,坐下來小憩一會兒也不錯。最後打車回火車站,可以在那吃個晚飯。

最後說下坐車和住宿。

從去天津的話,京津城際列車幾乎十幾分鍾就一趟,降速之後33分鍾,票價55元,一般不用提前票,到南站票即可,但是節假日還是要做好准備,否則可能要在車站等一個多小時;回來的城際票建議不要到臨回去時再,上次我們晚上7點到火車站,去的就只有21:35的站票了,最好在剛到天津的時候就把回去的票了,售票口隊太長的話,還可以用自動售票機。往返京津之間火車不多,但是便宜,11-19元,大概兩個小時。

天津住宿不是很貴,一百多的賓館就可以了,建議在網上訂,尤其是節假日,最好在天津站附近,方便。

除了塘沽外灘,天津區的旅遊景點幾乎是圍著天津站轉,道路不是很好認,歪歪斜斜的,大家看津塔就知道大體的方向和位置了。打車都不是很貴,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坐地鐵。PS:我們當時兩天都是用走的,只是想說明天津不大,大家不要學我們,否則後果自負。。。。

天津東疆沙灘公園,門票50元,離區很遠,要麼坐城際到塘沽,要麼在中山門坐津濱輕軌,最後還要倒公交,反正挺遠的,本人沒有去過,想去的話最好上網查清楚。

最後給武清打個,京津城際武清站對面的佛羅倫薩小鎮已經開始營業了,王國正在建設中!城際票39元,從20分鍾即到!

好啦,最後祝大家在天津玩得愉快!!!!

㈥ 女詩人舒婷的愛情故事

舒婷,女,1952年出生於福建石碼鎮,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龔佩瑜,從小隨父母定居於廈門,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下面是關於她的愛情故事,歡迎閱讀:

●「我嫁你簡直像私奔」

中國有個傳統,夫妻倆中某一方出了名之後,介紹他(她)的配偶時,常稱其為「某先生的太太」或「某太太的先生」。談到詩人舒婷和她的丈夫,我索性唱個反調,要說舒婷者,陳仲義的太太也,或更直接一點,陳仲義的太太是舒婷。

陳仲義人高馬大,長相一般,穿著隨意,朴實得不能再樸素,木訥得近乎迂腐,屬於內秀型。他在一所大學執教,是省內頗有名氣的詩評家。本來出席省、全國性的一些詩歌討論會都要有他,自與舒婷結婚之後,全讓舒婷給硬擠掉了。

他們同居鼓浪嶼一條街上,推窗可望,臨街可呼,同在文學圈。

初闖江湖那會兒,鷺島文學圈內朋友聚首,眾人宏言闊論,惟陳仲義十有八九沉默寡言,藏鋒不露。舒婷暗中觀察,若論對手,非他莫屬了。每每過海進城以作家、評論家身份出席會議,他們往往「君立船首,我臨船尾,同享一江水」。

雖相互心儀,但誰也不願先表心跡。歷七八年之久,月老看不過去,終用紅絲線將這對大男大女拴到一起。

1981年的一天,舒婷遠游三峽歸來,還沒及抖落一路風塵,陳仲義已樹樁般佇立在她面前,「四目相對」,心有靈犀何須點,舒婷說了句「好罷」,一點也不朦朧,這對分別為32歲與29歲(舒婷自說28歲)的金童玉女,攜手步上了愛情的雙桅船。

結婚的那一天,陳仲義5時即起,逆寒風步行3分鍾去接新娘子。

舒婷的見面禮是擰一把熱毛巾去燙熨新郎腦後那撮一年365天都「立正」的聳發。老丈人端來一碗4隻荷包湯蛋遞給毛腳女婿,陳仲義照規矩吞掉兩只,將殘余部分留給新娘。舒婷連蛋帶湯一口氣掃光,揚揚空碗,幽她老爸一默:「今天我還是你龔家女兒,不能浪費。」

龔老先生為享嫁女之樂,備4輛小板(鷺島無機動車)運嫁妝,衣物、書稿、桂圓蜜棗、針頭線腦三車,壓陣的是老人精心培育多年的20盆名品玫瑰花,不乏詩意。

車隊在一眼見底的小街上游 行了5分鍾即宣告完畢,大男大女進洞房。婚後多時兩口子逛街,被舒婷當年的二位小姐妹撞見了,悄悄地把她拽到一邊審問:你處朋友啦?樂得舒婷彎腰如大蝦。

數年後數婷憶起一生大事竟如此草草,總有點遺憾,便數落陳仲義:「我嫁你簡直像私奔!」

陳仲義詼諧地反擊:「那等你將來私奔,我再大吹大擂一番,如何?」

●從灰姑娘到灰大媽

據傳陳仲義拜倒在舒婷石榴裙下正式求婚時,舒婷不忘拿捏他一把,約法三章:一不做家務;二小兩口單獨過;三交友自由。陳仲義沒說半個「不」字。大概是不敢。

可是一夜間,龔舒婷變成了陳龔氏後,「三章」一章也不章,純屬紙上談兵。「不做家務」,舒婷當初夢想做閑雲野鶴,一心寫詩,孰料婚後她這個「作家」成了「坐家」,旋又升級為「做家」。一周7天要分割給年邁的公婆、多病的老爸、不善家務的丈夫和調皮的兒子。屬於自己的時間大概只有七分之一。打兒子上學後,她就開始每天6時起床,為「小皇帝」張羅早餐,整理書包;趁洗衣機在轉,掃地抹桌子,心裡還要想早上去菜場買什麼,中午煲什麼湯,晚上燒什麼菜。平時,朋友、讀者來訪,也不得不「看鍾說話」(怕誤了做飯)。本來與文友通信可洋洋千言,現在不得不改為電話聯系。令她難堪的是常有電話來得不是時候(正在炒菜),她不得不放下鍋勺,關掉煤氣,拿起話筒不問張三李四,劈頭就說:「對不起,什麼事快說,鍋里正冒煙呢。」忙得像個陀螺,滴溜溜直轉。

當年的簽約「不做」早已改革為「全包」了。所謂的「小兩口單獨過」更是戲言。具有濃厚傳統美德的她怎麼忍心讓年邁的公婆享受不到天倫之樂?至於「交友自由」,更成天方夜譚,連咳嗽一聲都在一家老少的眼皮底下,更別說還有一隻「拖尾巴狗」24小時跟蹤(兒子屬狗),自由安在?

結婚時惟一一件新傢具大書桌在「用不習慣」轉讓給丈夫之後,自己只好伏在一張鎖頭已壞、抽屜關不攏、四腳搖晃的寫字台上「守桌待詩」。今日復明日,她不知不覺中把「詩人」一詞遺失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了。偶爾想起想劃根火柴找一下什麼,舒婷幽默地說,天啦,這才知道5分錢一盒的火柴已漲到一角錢一盒了。

●面對陳仲義的滋擾她也只能認了

他倆的寫字台緊緊相鄰,丈夫時不時地將講義、書稿等什物亂堆亂放,攻城掠地般地佔據到她的案頭。一見此況舒婷毫不客氣地將之驅逐出境。舒婷愛集圖案漂亮的郵票,將其藏在小盒內,先生要寄信,只圖方便順手牽羊,有時連偷帶搶。惱得舒婷向丈夫開火:「看來你這輩子是吃定我了。」話中有怨,更多的卻是自豪。「我們從沒吵過架,因為我們互相很了解,再加上我們都熱愛文學。我們把文學當作一種信念,因此他非常支持我寫作。」

月落日出,舒婷就這樣由灰姑娘變為灰大嫂,由灰大嫂晉升為灰大媽了。舒婷說:「我盡量做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媳婦,好母親,只好不惜虧待自己。」

●「婚姻是一張彩 票」,舒婷中彩了

當年他們之所以相持了七八年,魚不動,蝦不跳,陳仲義是怕高攀不上舒婷;舒婷是因為她的詩和人當時都處在時代的漩渦和風頭,怕累及陳仲義。有詩為證:「我站得筆直/……/理想使痛苦光輝/這是我囑托橄欖樹/留給你的/最後一句話。」

一句話:都是怕傷了心愛的人。

舒婷懷孕期間反應強烈,嘔吐不止。據說看驚險小說能改善病況,陳仲義每日跑圖書館借書,一連十多天。

舒婷因插隊時勞累過度,患嚴重腰椎疾病,藤椅破了,坐著不舒服,陳仲義先用鐵絲加固,舒婷的感覺仍然不好。想買張新的,陳仲義把島上大小商店轉了個遍也沒買到。這時適逢一位日本朋友造訪,無意之中獲悉此事,表示要送舒婷一對皮椅子,舒婷當即謝絕。晚上陳仲義回家聽說了,為長國人志氣,次日過海到廈門轉修敢一天,終於扛了兩只高背皮椅回來,還不忘向太太報喜:「每隻殺價二元五!」

舒婷纖弱,又戴深度的近視眼鏡。家事中她自詡:「主內」,有時「主」得叫人難以恭維:7個數字的電話號碼,她常常要按錯3個。一個電話,不重打兩三次是打不出去的。她對數字概念也很模糊,一萬和一千萬對她是一個意義。有時陳仲義取笑她缺乏信仰,舒婷反駁:「從前文學是我的信仰,現在你和你兒子成了我的宗教,我還信什麼?」

舒婷寫詩已屆20年,總共不過一百三十餘首,這表明她的創作嚴謹不以量取勝之外,家務的重軛也使她不能潛心執筆。陳仲義「主外」,主外的事兒多辛勞,而且,陳仲義還要過海到學校上課,做學問全在晚上。

至於出版社、報刊的約稿、筆會、出書等事,陳仲義一攬子全包。人們笑話說他是太太的生活秘書。出版社出版《舒婷文集》,全由陳仲義選編、復印、剪貼、審訂及至校對。舒婷樂當甩手掌櫃。舒婷說:「陳仲義是個責任感極強的`丈夫。」

一位先哲說:「婚姻是一張彩 票,男人下的注是自由,女人下的注是幸福。」

舒婷是中彩了。他們的生活仍是豐富多彩的。閑時同兒子踢球、跳皮筋、玩「老鷹抓小雞」。周日,一家三口或購物或郊遊或訪友或看電影,隔三差五上飯館領略一下時菜的美味,飽飽口福,一享天倫之樂。

陳仲義對她的體貼之殷,舒婷不願多說,她早將那相濡以沫的愛的感受化為詩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們分擔寒潮、風雪、霹靂;我們共享霧、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陳仲義對酒、煙、茶一概不沾,除了書之外,舒婷每月只需付給小發廊3元大洋洗理費,即可打發陳仲義。

家,是個溫馨的港灣。愛的小舟泊於此港,舒婷方能面對星月頭枕波濤,入夢入詩。

舒婷說「丈夫屬鼠,兒子屬狗,十二生肖無貓。我伴一大鼠一小狗過日子,望隴得蜀,勉強足矣。」

「足矣」是實,「勉強」不過是詩人藏富不露,自廉罷了。

拓展

舒婷經典愛情詩

《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㈦ 『『『有誰知道石楠花的傳說啊>

我知道,請看:

01:皎如玉盤的月亮下,楊別向父親說起夢里的美妙情景,楊遂說那可能是天河的景觀。將逃避追殺的張彩救回家後,楊別受命捉魚給她滋補身體。
02:與魚塘邊的庄叔對話後,玩到一個釣魚的小游戲。回到家裡得知要解張彩身上的毒,還須一味石楠花的葯材,於是前去石竹林采葯。
03:到竹林深處找到一株藍色小花,正要採摘的時候跳出一隻竹妖,打敗它即可得到石楠花。
04:回到家裡得知張彩的錦囊不見了,問遍了村人也不知它的下落。兩人乘船來到河上,在河裡找到錦囊的位置用魚桿釣上來,原來裡面裝的是一本書。
05:張彩的師兄水蘇帶人封鎖了村口,楊遂建議由石竹林的採石洞逃離村莊,結果發現洞口被封住了,在迷宮找齊硫磺、木炭和硝石製成炸葯破開洞口離開。
06:在鯉魚川看到屍體遍布,似乎剛經歷了一場屠殺,在葯房裡找到存活的少女宛兒,決定到泉州找葯解毒。
07:在北城往東到扁鵲塔,在頂層的寶箱里找到雀尾草,張彩卻說不能解宛兒的毒,回到底層不見了宛兒的身影。
08:在塔外見宛兒對著一群伏地的人發呆,張彩答應用雀尾草為水蘇解毒,自傲的水蘇卻悶哼一聲踽踽離去。
09:在塔里休息的時候,一隻葯氣所凝的妖靈出現,楊別隻身追到頂層打敗它得以繼承孫葯王的衣缽,得到《千金方》上卷《葯術》。
10:到了晚上,楊別來到城南的本草堂,打算用雀尾草向水蘇交換宛兒的解葯,不幸被水蘇打敗。
11:第二天張彩找到中毒的楊別,將《千金方》下卷《毒術》傳給宛兒,一個時辰後楊別醒來,看到張彩被水蘇和神秘人的捉住。
12:回泉州將宛兒安頓在客棧里,在大廳遇到神秘人在逼問張彩《千金方》的下落,跟到碼頭發現他們上了一艘大船。
13:在南城找到波斯人咕嚕花的家,打敗兩名昆侖奴,他終於答應將楊別送到無忌號上去。
14:來到船艙底層打敗兩名打手找到楊遂,然後打敗因暈船而嘔吐不止的水蘇,從他身上找到一瓶避水桑。
15:在甲板遇到爹爹被海盜捉住,而張彩則由救生船逃走了。女海盜海狼見小別身手不錯,挽留他在船上當海盜。
16:三個月後,楊別在海狼號上研究《千金方》初有成果,在船艙打敗路飛拿到開心果,在他精心調制解葯的治療下,爹爹的毒傷已見好轉。
17:下到倉庫里遇到患魚鱗病的小惡,小別牛刀小試將他治癒,回甲板剛好碰到海狼。風暴來襲,海盜以為海龍王動怒發威,便將楊氏父子投到海中獻祭。
18:楊別飄到了扶桑島上,被沙灘上遇到的少女麗子,得知她父親在平城京頗有地位,可能會對小別重返中原有些幫助吧。
19:兩人一起來到伊歧村見家家息燈閉戶,打跑了一夥強盜,終於改變村人對外鄉人的看法。
20:來到平城京的左將軍府見到麗子父親加藤,然後在大堂與家將三上真弓比武,十回合後味一老師登場為楊別求情。
21:在取訪神社楊別成了味一的助手,到了晚上麗子來訪,兩人言笑甚歡。
22:數月時間如白駒過隙,這一天小別和麗子在煉丹房看到出神的味一,得知天皇正在寵信陰陽師博雅,不久丹爐里跳出妖物—火之金石妖,打敗又被它逃走了。
23:在院落里聽味一講述丹方的來歷,楊別決定前去拜訪傾城傾國的大唐美女輝夜姬。在平城京找到橘家,原來輝夜竟是唐明皇寵愛的楊玉環,安史之亂後流落此地。
24:和味一老師一起去晉見天皇,得知天皇和博雅先生往雅園去了。在雅園味一老師被氣跑,博雅提起姬夜的五味葯物,其中的金枝玉葉在奈良的大佛像中。
25:在街上打敗無賴公子源義信和平渡,在兩人不肯罷休的時候橘一樹出現調停,不久得到輝夜被侍女積子脅持的消息。
26:在橘府的輝夜居二樓,積子因愛生嫉執匕要殺輝夜,楊別出手將她打昏,這時那隻金石妖出現了。
27:收服了金石妖,輝夜見楊別天資過人便請他煉丹,以使唐明皇到天河完成心中的夙願,所需要的五味葯材為:金枝玉葉、薇木、水靈、火狐和風舞草。
28:翌日與橘公子會合後,到左將軍府找麗子道別,卻得到麗子受重責的消息,結果在城門處找到逃跑出來的麗子。
29:在奈良大佛遇到藤盞,先攀到左肩扳拉桿,由右肩下去觀察右手「拈花微笑」的姿勢,將上數第一、三個踏板凸起,可打開右耳處找到蓬萊枝,它就是要找的「金枝玉葉」。
30:下山的時候遇到慧晟,點化他之後得到那智瀑布有葯材的消息,攀到瀑布山頂楊別被藤盞推入潭底,回去打敗藤盞得到葯材水靈。
31:回到平城京在一民居找到海老人,得到鯨魚骨笛。來到那霸港將骨笛交給漁網爺爺,原來他就是要找的啟石,兩人乘船順利來到熊野。
32:在熊野村的村長家遇到博雅先生,結果晚上楊別不勝酒力醉倒桌上,博雅則和麗子出去乘著月夜聊天……
33:第二天兩人來到熊野山洞,在洞底遇到一隻可愛的小熊,麗子忍不住上前撫摸,聞訊趕回的老熊發威了,打敗它拿到薇木。回到村裡從村長手裡拿到博雅先生留下的火狐。
34:回到平城京找到橘公子,見到輝夜後得知風舞草在她手裡,得到《黃帝內經》、吳道子畫像和風舞草,並聽她說起有關天河的事情。
35開始
35:回到取訪神社見到麗子,得知她要參加雅園的茶道會。在丹房煉成仙丹後,回到平城京右大街找橘公子借雅園的請帖。
36:雅園茶道會上麗子遭受貴族公子的包圍,來到院落聽到博雅先生的笛聲,在他的表白下向他坦然說明心上人就是楊別……
37:第二天醒來時加藤將軍來訪,說與大唐的通航已經恢復,要求他馬上離開扶桑。
38:麗子邀楊別在湖邊觀賞櫻花,一種離愁別緒縈繞在兩人的心頭。第二天臨行時,麗子將一付熊骨項鏈交付在他的手上。
39:來到泉州客棧發現錢包被盜,然後到葯鋪問話,再到西城貧民區遇到一群流氓在欺負乞丐,將她救回客棧才發現是失散的宛兒。
40:在雜貨鋪聽伙計講述無忌號倖存者的事,給宛兒買到新衣後,兩人一起返回採石村尋找楊遂,在採石村聽庄叔叔說附近出了妖怪,到石竹林找到三隻小水妖可收服水之金石妖。
41:回到家中睹物思親,尋找爹爹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往西南到山南驛站,聽旅人說長安戰亂禍起,這時遇到吐番兵追殺一名信使。
42:救起信使得到一封送往覆船山的軍情書信,在山中與一漁翁比賽釣魚,然後在山頂草屋遇見李泌,得知山腳的漁翁就是要找的郭子丁將軍,在下山的時候收伏了一隻風之金石妖。
43:受郭將軍所託兩人混入長安散布謠言,在西市的雜耍攤找到一個小偷,尾隨他找到小偷聯盟的二當家。
44:在長安雜市找到地下水道入口,來到大廳發現賊頭原來是個小孩,打敗他後替小尾子療傷取得了盜賊們的信任,然後拜託他們到城裡散布謠言。
45:吐蕃人望風而逃,郭子丁不費一卒奪回了長安城,去過下水道後,在郭府從郭子丁口中得知唐明皇目前在益州,而太子已奪位登基,楊別打算和李泌一起前往益州。
46:穿過蜀道來到益州,跟隨劉偏將來到天府客棧,聽食客說起唐明皇和至德帝之間關系微妙,眾人覺得情況危急,決定先去行宮找明皇。
47:在行宮門口遇到太監的阻撓,無奈回到客棧二樓商議,結果宛兒和劉偏將發生口角,楊別忙轉移話題,建議往劍南山賞景。
48:在劍南山頂找到一座衣冠冢,旁邊悲傷而憔悴的老人就是唐明皇,不久一群胡兵趕來將明皇劫走。
49:宛兒毒傷發作,將她安頓在客棧後與劉偏將談話,得知安祿山可能來到益州,於是一行人趕往胡府探察。
50:在家丁的幫助下潛入胡府,在大廳聽到安祿山和明皇的談話,於是和劉偏將里應外合趕跑了安祿山和胡兵。
51:將楊貴妃的葯交給明皇,得知這仙丹能使人飛升到天河,明皇堪破生死不肯吃葯,臨死前拜託眾人尋訪太子李蟬。
52:回到長安聽說法華寺有幅地獄圖觀者如潮,來到法華寺遇到小女孩被僧人趕出來,楊別上前探問,然後去給她母親醫病。
53:到長安衙門得知郭子丁要去隱居,而李泌則決定留下輔佐至德帝。出衙門遇到一個病漢,在西市葯鋪抓葯的時候遇到詩鬼李賀,在喝酒時得知他愛上了海市蜃樓中的女子。
54:來到法華寺,李賀看出地獄圖是吳道子的手跡,於是楊別先去西市客棧醫治病漢,第二天和李賀趕往鏡湖水道。
55:來到湖心島碰到兩個吳道子,拿出身上的吳道子真跡讓其臨摹,最後找出兩人畫中的錯誤,找到真正的吳道子後,李賀求其作畫。
56:在長安客棧遇到瀋家莊丁,然後到瀋家行醫,楊別認出木香就是張彩的二師兄。到了半夜聽到廚房有異常響動,在裡面找到瀋家小姐夢璇。
57:第二天夢璇離家出走,從瀋府門口的乞丐口中得知夢璇被人綁到長安墓園去了。在墓園的兩間密室找到石獅之眼,分別將它們放到通道的兩尊石獅上,通道石門打開。
58:在主墓室打敗劫匪救出夢璇,楊別被她央求不過,只好同意加入隊伍,打敗石棺里的魑魅得到通靈指環,再出墓園打木香,得知再得到《扁鵲方》就能煉成天河秘葯。
59:從夢璇口中得知《扁鵲方》在洛陽長孫家,在洛陽酒樓遇到扶桑武士在打架,楊別上前懲治了一番,不久見到了魂繞夢系的麗子。
60:穿過疊翠林到行醫別館,回答小薄的問題為金、木、水、火、土,第二天在偏房門前聽到夢璇和宛兒在說話,明白了宛兒的款款深情。
61:來到長孫家得知無忌公子出走,看宛兒毒發連忙回到行醫別館,遇到神醫杜景,得知宛兒的病金石難醫,從夢璇口中得知麗子曾來找過他。
62:在房間打敗三上真弓,將他送回國子監住所,在櫻花樹下遇到嘆息不已的麗子,兩人久別重逢相擁在一起……
63:回到行醫別館得知宛兒被杜景騙走,追到疊翠林聽到宛兒的叫聲,追過去打敗杜景及其手下,杜景交出一顆解毒丸悻悻而去,然後一行人到洛陽牡丹園去找三上真弓。
64:將三上海葬後回到行醫別館發現夢璇不見,回到洛陽酒樓找到她和忘懸公子,出門打敗皇甫高遠才知忘懸就是逃婚的長孫無忌,從他手中得到《扁鵲方》。
65:來到狗窩遇到魯班、褒姒、東方朔等古人,對問題的不同回答會有不同的行進路線,在盡頭的房間里找到李蟬,得知天河的門戶在天山的天池。
66:煉成了天河秘葯,一行人到長安找李泌要通關文書,穿過嘉峪關和玉門關來到大漠,在沙漠中救起遇難的李賀。
67:在沙漠被馬賊洗劫一空,來到鄯蘭城聽老人說馬賊是天山下的小月氏一族,於是一行人玩足喝夠後來到鳴沙山追剿馬賊。
68:在山上碰到小月氏族長月神擇偶選夫,李賀被選為夫婿,李賀拒絕她的請求並從密道(右邊可收土之金石妖)逃開,在盡頭遇到了那名蜃樓中的西域女子蘇摩。
69:回到城中宛兒認出蘇摩就是月神,回到鳴沙山發現族人被李希烈所困,宛兒連忙回城報訊,楊別一行人返回祭壇救出蘇摩,從李希烈身上拿回三本醫書。
70:在天河的結界處遇到張彩的靈魄,往前用五行金石妖幫助破掉五道符文結界,打敗安祿山後使用天河秘葯來到天河幻境,在天河以水濯樹之後,楊別跌入時空的幻境之中
71:進入鏡子迷宮,打鏡獸得到光魄,將兩邊的燈座點燃正中央的傳送點被打開,傳送三次遇到另一個自我,打敗他回到了夥伴中間。
72:對著神樹許願後,樹上生出願望之果,這時眾人身後出現一道門,眾邁進去倏然回到採石村,原來時光已回溯到隋朝。
73:在貨郎的攤子上竟然找到楊遂的衣服,來到礦山遇到塌方,殺死紫衣人和爆破人後將楊遂救出礦洞,卻發現他已死掉了。
74:在洛陽打聽四色的下落,到晚情樓遇到紅拂女,得知楊素往揚州給隋煬帝獻解毒靈葯。
75:在楊州的曲橋找到許願的宛兒,然後一行人觀看運河的通水儀式,不想夢璇被錢才捉走。
76:為了救夢璇,楊別和無忌闖入瓊花別宮,佯裝獻葯博取隋煬帝的信任,正在葯庫搜尋解毒葯,一群隋兵圍了過來,打敗常生得到革囊。
77:殺出行宮在曲橋找到心事滿腹的宛兒,回到客棧才知革囊中的螢火蟲就是長孫無忌的魂魄,得知夢璇已被關到海上迷樓,於是在漁夫周小甲的幫助下趕往迷樓。
78:打敗四色和錢才,在地下監牢里找到夢璇,再用右邊通道拉桿打開正殿密道,打敗戰將軍,穿過寶箱正殿和血池迷宮打常生。
79:從常生口中得知,楊遂身上的七情六慾蠱將天河中的慾望之靈吸收,成為當今的隋煬帝。往前找到石龜,踩到上左、上右、下中三塊踏板烏龜即可乘水前行。
80:打倒了隋煬帝和天河之神,夢璇和麗子永遠留在了隋朝。楊別終於明白,依靠天河來實現願望是不可能的,不久他和宛兒在終南山下找到了

北京哪裡有向日葵庄園啊

一、房山區
長溝:世外葵海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千畝葵花
花田位於房山區長溝鎮,葵花面積2100畝,預計花期為9月中旬--10月初。
2、自駕車路線:走京石高速公路(也叫G4港澳高速),在琉陶路韓村河出口下,經過韓村河政府到達房易路左轉朝易縣方向行駛,大約行駛500米,葵花海就在房易路西邊,很容易找到。高速費往返20元。市內(從上京石高速算起)距長溝約60公里。
3、門票:預計20元/人。
主題葵園(無票)
1、推薦理由:位於房山區琉璃河鎮立教村,面積100畝,預計花期7月初,該園是京郊第一個向日葵主題公園
2、乘車路線:乘坐917支韓村河線到白草窪下車,對面即到。
3、自駕路線:京石高速公路竇店出口下來至竇店環島,往琉璃河方向第一個紅綠燈300米路左邊即到。
葵花小鎮(無票)
1、推薦理由:位於房山良鄉和長陽鎮,合計面積600畝,預計花期7月中。良鄉和長陽鎮以向日葵作為特色景觀作物,打造向日葵風情小鎮。
2、自駕路線:良鄉:六環良鄉官道出口右拐一直向前即到。
長陽:長陽高速出口長陽環島直行至加油站向右即到。
果園葵香(無票)1、推薦理由:位於房山區竇店鎮交道一街富恆農業觀光採摘園內,面積250畝,預計花期8月初。
2、乘車路線:北京西站993到田家園轉11路至交道一街。
3、自駕車路線:京石高速,竇店出口竇店環島向東(過兩個紅綠燈)即到。
密雲縣新城子鎮:
霧靈西峰彩葵園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位於密雲縣新城子鎮霧靈西峰風景區,是京郊最大最漂亮的彩葵園。色彩和樣式多達15種以上,各色的向日葵組成不同的圖案.歸來時還可以購買無花粉的向日葵切花插到家裡觀賞。花田總面積300畝,最佳花期為8月12-9月12日。
2、自駕車路線:京承高速從司馬台長城出口離開,右轉朝松曹路方向順行,到馬場村左轉順行,至生態新城子牌樓路口右轉進入新城子,順行至見霧靈西峰風景區指示牌即到。
3、門票:30元/人。
密雲蔡家窪村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位於密雲縣巨各庄鎮蔡家窪村,面積500畝,預計花期為8月中旬。
2、自駕車路線:京承高速-密雲水辛路出口(第18出口)-101國道北京城區方向300米處,見密雲蔡家窪廣告牌右轉即到。
3、門票:未知
平谷區黃松峪
推薦指數:★★★
1、自駕車路線:走京平高速公路,在平三路出稍向右轉進入東高村橋直行,左轉進入S222行駛1.9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城南路,沿城南路行駛2.0公里,直行進入新平東路,直行進入千里馬環島,在第2個出口,直行進入新平東路,沿新平東路行駛580米,右轉進入新平北路行駛620米,左轉直行進入平薊路行駛5.8公里,左轉進入夏漁路行駛4.3公里,右轉進入昌金路行駛5.2公里,稍向左轉進入北山路行駛78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黑黃路行駛7.5公里,過黃松峪橋約140米後,左轉進入胡關路行駛3.7公里即到。
2、門票:免費
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
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面積600畝,預計花期8月初。
2、自駕車路線:京承高速從北台路出口離開,進入北台路行駛4.5公里,稍向右轉進入S308/懷長路行駛1.8公里,在石廠環島從第3個出口離開,進入南華大街,進入懷柔區城區行駛6.8公里,過湘元飯店約150米後進入G111一直向前行駛63公里,過小南溝約150米後稍向右轉一直向前行駛0.6公里,稍向左轉進入Y061行駛3.2公里,過下孟營約300米後右轉進入Y062一直向前行駛即到。
3、門票:免費
橋梓鎮中天瀚海農業觀光園
橋梓鎮中天瀚海農業觀光園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位於橋梓鎮前辛庄村地處懷柔區西南3公里,面積30畝,預計花期8月中旬。
2、自駕車路線:京承高速第13出口(北台路、寬溝)直行3公里路左邊,看到薰衣草農庄路牌,中天瀚海農業園區即到。
3、門票:20元/人。
芳香葵園(售票)
1、推薦理由:位於懷柔區雁棲鎮西柵子村觀藍谷薰衣草觀光園內,面積20畝,預計花期8月。2、該園特點:百畝薰衣草,黃色葵花與紫色香草交相呼應,緊鄰箭扣野長城。
3、路線:東直門乘916到懷柔後在於家園轉乘西柵子村班車。
4、自駕車路線:京承高速公路14號出口去懷柔方向,行至開放環島去豐寧方向,行至雁棲路口左轉沿范崎路行至八道河左轉到西柵子村五隊薰衣草園內。
延慶縣千家店鎮沙梁子村
推薦指數:★★★★
1、自駕車路線:從八達嶺高速一直走到延慶出口出,到延慶縣城十字環島右轉上110國道,沿110國道到東外大街路口右轉上延硫路往永寧方向走,到永寧後見指向昌赤路(赤城方向)的牌子,然後左轉上昌赤路,沿昌赤路一路走沿途可以看見百里山水畫廊的指示牌,一直走就可到達千家店鎮即可看見葵花海。
2、門票:免費。
昌平區
小湯山鎮窪里鄉居樓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位於小湯山鎮南官莊園鄉居樓(大柳樹環島往東),面積3畝,種植觀賞向日葵,預計花期8月。
2、自駕車路線:京城高速北馬路出口,向西直行到丁字路口,左轉直行300米即到。
3、門票:20元/人。
古韻葵溝(無票)1、推薦理由:位於昌平區流村鎮老峪溝地區黃土窪、長峪城村,面積500畝,預計花期8月初。該處以打造葵花溝景觀為主,周邊有白羊溝、黃花坡、元朝古長城等景點,長峪城村還有近百年來一直保留著唱社戲的風俗。
2、自駕車線路:八達嶺高速水屯橋下左轉往流村方向,至流村環島往白羊溝風景區方向,西行25km左右即到老峪溝。
通州區於家務村——瓜園葵趣
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位於通州區於家務村,面積100畝,預計花期7月中旬。
2、自駕車路線:京津高速路----張彩出口-----於家務方向-----紅綠燈路口即到。
大興區長子營鎮——葵花迷宮(售票)
推薦指數:★★
1、推薦理由:位於大興區長子營鎮,向日葵迷宮20畝,預計花期9月中旬。
2、自駕車線路:京津塘高速馬駒橋出口出,往朱馬路至朱庄路口,見黑桃公司即到。 信息來自望京社區

㈨ 彩鋼板圍牆一般多少米一個支撐,波紋彩鋼板非夾芯板

彩板四周或者彩板上下部有角鋼嗎?如果沒有,兩張彩板交界處應設一個支撐點。如果有,2-3張彩板可設一個支持,取決於工程所在地區年均風力的大小。我們一般2張設一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