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兔爺的由來
兔爺是北京市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人們按照月宮里有嫦娥玉兔的說法,把玉兔進一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後,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兔兒爺。
北京兔爺的由來
據說兔爺的形象來源於那廣寒宮中的玉兔,相傳有一年,北京城裡鬧瘟疫,嫦娥派身邊的玉兔下凡替她救這些可憐的百姓,於是玉兔變成了身穿素衣的少女,去敲一家家的門,但無奈人們一看見她就紛紛大門緊閉,玉兔思來想去的為什麼他們不肯讓自己幫忙呢?低頭一看,難道是因為身穿一身素衣嗎?恍然大悟,一般只有辦喪事的人才穿一身白,現在他們家裡都有病重的人,肯定是怕不吉利,於是機智如她看到身旁的神像身披鎧甲,就借來穿在了自己身上。
玉兔給病人們服下半個巴掌大的小圓餅後,不過一刻鍾的功夫病人竟脫胎換骨,一家人視玉兔為救命恩人,想盡綿薄之力送些東西給玉兔,但它什麼也不要,只是說想借來穿一些好看的衣裳,後來她走到一處便換一身裝束,一會兒打扮的像商販,一會兒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裝扮的像個男人,一會兒又像個小仙女。
當玉兔完成了嫦娥交給它的任務之後便回到了月宮,當初的那些人們為了紀念救命恩兔,便用泥塑造了它的形象,有騎著坐騎的,有披著鎧甲的,有驕人姿態的,千姿百態,甚是可愛。「兔兒爺」「兔兒奶奶」的稱呼便由此而來。
北京兔爺的寓意
不同的兔爺寓意不一樣,比如坐象兔爺,象與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坐虎兔爺,虎為百獸之王,是統帥,寓意事業興盛,人脈廣博。麒麟兔爺,因麒麟吐書的典故而流傳,象徵著學識廣博,學業有成。坐葫蘆兔爺,因葫蘆與福祿同音,象徵著福祿雙全。
『貳』 中秋節中的兔爺是什麼傳說...
兔兒爺是老北京的吉祥物,從明代時起老北京人就有中秋節請兔爺、送兔爺的習俗,寓意平安吉祥。
兔爺」是北京中秋習俗的代表,到了中秋節,北京街上你都能看見泥兔攤。在北京的中秋,家裡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中秋佳節的氣氛,因此兔爺兒是北京人過中秋節的必備用品。
「吉兔坊」是東岳廟兔兒爺山指定的製作工坊,作為北京兔爺第一坊,每年都要製作上萬尊兔兒爺。雖然這種民間工藝品的人氣大不如前,不過還是有一些年輕人、外國遊客對這種民間味道很感興趣。
相關如下
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支棱著兩只大耳朵 。
傳說有一年,北京城裡大鬧瘟疫,問醫吃葯都不管用。月宮的嫦娥派玉兔下凡消除了瘟疫。玉兔不要酬謝,只借衣服,以便不斷地變換男女身形更多地治病救人。
現如今,兔爺兒已成了稀罕物。在廠甸、後海、以及少數商場的工藝店裡還能偶見。在北京的一些人家裡,還保留著過年擺兔爺、拜兔爺的習俗。東岳廟北京民俗博物館中保存了一些各種造型的兔爺兒玩具。
『叄』 北京兔爺的傳說
兔爺形象來源於月中的玉兔卻又不同,有這么一個傳說:
一年,北京城裡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後,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奶奶」。
兔兒爺在北京可謂是家喻戶曉,因此也就派生出了許多與兔爺兒有關的俗語和歇後語,比如「兔兒爺的旗子——單挑 」,這是因為兔爺兒的靠旗只有一邊;還有「隔年的兔兒爺——老陳人兒」,因為兔兒爺是泥制的,很少能保存到第二年,所以,如果見到做的兔兒爺,那可就屬於老兔兒爺了。
兔兒爺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護神。傳說有消災避難保平安的法力,深得北京人的喜歡與尊敬。關於兔兒爺的來歷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
古時候,老北京城裡發生了一場奇怪的瘟疫,幾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無葯可醫,郎中們一個個束手無策。一時間京城的老百姓死難無數,到處是一片凄慘的景象。
嫦娥在月宮里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月宮中搗葯的玉兔下界去為百姓們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變成了一個白衣郎中懷抱著玉杵和葯臼來到了民間。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來歷,都忌諱玉兔的一身白衣,不願意給他開門。機靈的玉兔就來到廟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裝穿上,這下老百姓感覺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紛紛打開家門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戶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為了盡早結束老百姓的苦難,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種動物們都來幫助玉兔,日夜載著玉兔東奔西走,玉兔在大夥的齊心幫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內外的瘟疫,回月宮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請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繪做成玉兔的樣子供奉在堂前,尊稱為:「兔兒爺」,逢年過節或有喜事的日子會擺上新鮮的果蔬五穀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裡兔兒爺會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護之神。
明清一直到民國時候,老北京城裡有很多製作「兔兒爺」的手工作坊,製作出形態各異的兔兒爺常年供人們選購,尊稱為「請兔兒爺」。逢年過節每家都要請一尊新兔兒爺回家,表示對兔兒爺的尊敬。平時在喬遷、嫁娶、升學、開張、生子的這些喜慶日子裡親戚朋友間也會送上一尊兔爺表達祝福,成為了北京人一項美好的傳統習俗。
到今天,兔兒爺作為一項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北京的形象大使,北京的吉祥物,同時也成為了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對外交流文化禮品。
『肆』 《兔子幫》講了什麼
演講作者:十九番,著名漫畫家,幽默漫畫《兔子幫》作者,第4屆金龍獎最佳多格漫畫獎得主,塗鴉與漫畫雙料達人、幽默漫畫的閃亮新星。 你們好,我是十九番,今天站在這個講台說明我馬馬虎虎算個成功人士,然後我是來給你們講故事的,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其實我比較討厭以所謂職業漫畫家的立場進行說教和經驗傳授,只是來講講我是怎樣從一個貧窮漫畫作者熬成一個不貧窮的漫畫作者。 首先,我很慶幸我有三顆心: 一顆是野心,說好聽點就是上進心,說難聽點就是功利心,因為想獲得成功所以頻繁的更換自己的角色和行業,結果遭受的挫折也很多,經歷了很多失敗,但是我始終沒有因為貧窮、孤獨而妥協,現在我找到了職業漫畫這條路,而我所經歷的挫折、失敗,見過的人、事,這些都變成我的沉澱,積累成寶貴的素材; 第二顆是童心,有一顆孩童的心能讓你覺得世界永遠都是新鮮的,你的創作就不會枯竭,你的故事才能保持真誠、親切和引人共鳴; 最後一顆就是感恩的心,我很感謝我的父親,感激他那厚重平凡但偉大的親情,我媽媽沒工作,我一家基本全靠我父親撐著,我在北京時候他已經退居二線了,但為了能資助我他又去一家公司打工,那時候我在北京都不敢想我父親,一想鼻子就酸,真的!年輕時他養育我,年老了他仍然要養我,所以我一定要成功,要讓父親享受我的成功,看過我的繪本《我的行長爸爸》就知道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單能夠家庭和睦,還能夠事業有成! 所以想成為職業漫畫作者的同學捫心自問,有沒有這三顆心……
如果在座的同學也有這三顆心,並且相信自己的繪畫技術、編故事能力以及持之以恆的毅力,立刻就可以去畫漫畫了! 那麼,漫畫是什麼?什麼都可以是漫畫,因為漫畫是一種表達形式!把今晚的經歷用幾個塗鴉畫出來,那也是漫畫,所以漫畫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在你身邊…… 漫畫作者是什麼?其實漫畫作者什麼都不是,所謂漫畫家就是以漫畫取悅大家的意思……畫漫畫要放低心態姿態,畫漫畫只是在向讀者們表達自己的或者別人的故事而已,漫畫從來就不是高端藝術,但卻是最有親和力的大眾藝術。所以,邁上職業漫畫道路的第一步,就是放下藝術的架子,畫大眾看得懂的故事和畫面,請注意:通俗不等於低俗,舉個例子:同樣都在搞笑,周星馳就是通俗,芙蓉姐姐則是低俗,我要畫的是周星馳,而不是芙蓉姐姐! 職業漫畫作者的稿費來源主要分有三種,一是投稿給報紙期刊,刊載後獲得稿費;二是直接由出版社出版單行本,獲取版稅;三是作品的改編授權費,比如自己的故事被改編成影視、動畫獲得的收益,或是自己創作的形象授權給玩具文具公司獲得的利益。就產業鏈條來說,成為連載漫畫作者是最可靠的職業之路,比如我在漫友《漫畫世界》雜志連載的《兔子幫》,已經連載兩年多了,為我積累了不少讀者群、知名度,當人氣到一定階段,集結成單行本出版獲得巨大的市場成功,這樣才宣告我這部作品正式成為動漫產業的商品,可以進行動畫改編或周邊設計了。是的!我的東西首先是作品,然後才是商品! 那麼對你們來說,怎樣走上職業漫畫作者的道路呢,我認為有三種方向,舉例說,abc三個同學畢業了,想走職業漫畫創作的路子,a去給漫畫家當助理了,b去了一家漫畫公司工作,c就躲在自己家裡苦心創作自己的作品。那麼,一年以後,a因為得到老師的言傳身教與賞識,開始創作自己的作品並被老師推薦給了雜志和出版社,於是a水到渠成的成了職業漫畫作者,這是第一個方向也是最穩妥的路,當然前提是你要甘心作助理;而b一年以後也從漫畫公司的實習生轉變成主筆,這也是一個方向,不同的是,b是在為公司創作,a則是自由創作;而c在家裡也是自由創作,然後給雜志和出版社投稿,但這樣進展緩慢,並且有可能需要經受多年的煎熬才能被編輯賞識,然後得到刊登和發表的機會,我走的就是c的路線。 所以,給年輕的你們一些建議,第一,心甘情願的給漫畫家或者漫畫公司打工;第二,如果是做自由撰稿人,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和編寫故事能力與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還要懂得展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比如把作品放在網路上。網路是個好東西,也是讓讀者和編輯都看得到你的好平台,也就是說,不要吝嗇共享你的作品,另外要包容每一個批評。第三就是抓住機會,一鳴驚人,在有重要影響力的比賽中嶄露頭角,比如漫友組織的金龍獎,這是職業化的很好的平台。 成為職業漫畫作者,並不意味著你將變得富有,但至少能保證生活滋潤、工作自由、思想輕松,有幸福感。我個人覺得幸福來自兩種心態,一種是認命,一種是拚命。所以,要拚命去成為漫畫作者,更要學會知足。最後提醒各位,不要有怨天尤人的心態,任何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獲得的,任何不成功也是咎由自取的,別把希望寄託別人,也別過分妒嫉別人! 總而言之,目前中國的動漫產業最缺的就是職業漫畫作者,所以,這個產業需要你們,但首先你們要做好准備! 野心、童心、感恩心你有沒有?有就去表達! 故事、形象、分鏡你有沒有?有就去投稿! 投稿失敗了別氣餒,當助理、網路發表、參加比賽,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旦選定要走的路,就堅持走下去,漫畫是朝陽產業,只要你堅持往前走,肯定能見到陽光。 最後告訴你們一個現象:中國絕大多數漫畫作者都是在三十歲左右才由窮漫畫熬到富漫畫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