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京劇藝術的形成有什麼意義
近些年,京劇成了一種文化象徵,是絕大多數公認的「國劇」。京劇被稱為「國劇」,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是我國近代傳統戲劇文化的代表。我國的古代戲劇被戲劇理論家稱作是「作者戲劇」,就是說它是一種以劇本文學為中心的戲劇文化。 不過到了近代,戲曲的文學性逐漸削弱,在各種地方戲曲里,演員的表演占據了主導地位,看戲主要就是看演員的表演藝術。京劇二百年的歷史使得這種以演員為中心的戲劇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 所以京劇的藝術也就形成了,由原來的文學藝術變為現在的演員演技的藝術,隨著京劇流派的發展,京劇的范圍也是越來越廣,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參考《中國京劇藝術網摘》
㈡ 《夢北京》是京歌還是京劇
是京歌
夢北京 - 李勝素
雲海迢迢月兒明
幾回甜甜夢北京
幾回甜甜夢北京
盧溝曉月美
瓊島春蔭濃
居庸正疊翠
那西山霜葉紅
指引著九洲四海齊飛躍
我夢里回北京
擁抱我錦秀中華第一城
啊
雲海迢迢月兒明
幾回甜甜夢北京
幾回甜甜夢北京
幾回甜甜夢北京
㈢ 京劇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文化內涵:
1、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
2、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用法十分嚴格。
3、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
4、京劇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
5、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6、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3)京劇夢北京體現了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京劇進校園」活動走進高校
活動分為京劇「邊聊邊學」和「邊唱邊演」兩個部分。中國戲曲學院吳宇和天津京劇院馬志翔用詼諧幽默的聊天形式對京劇知識進行科普。同時,為使現場觀眾更直觀地了解京劇舞台形式,「生、旦、凈、丑」四種行當的演員依次登場,並邀請對外經貿大學的學生一同體驗。
俄羅斯留學生賽娜上台挑戰老生裝扮,模仿「落荒而逃」的片段,將老生這一男性角色表演得別具風味;京劇特長生張玥儀則以娉婷之姿將「開門」這一花旦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多哥留學生黑人小伙東方祺一副花臉裝扮,參與「凈」角中「哇呀呀」片段的體驗。
北京京劇院青年武生演員謝皓、武丑演員畢佳旺為觀眾帶來了傳統短打武生劇目《三岔口》。鄭瀟則為大家帶來了經典京劇劇目《貴妃醉酒》和《狀元媒》,其優雅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沒想到京劇能這么吸引人,果真是『小戲台,大人生』,一戲一浮生。」對外經貿16級劉卓林同學在活動結束說。本次活動再現了抽象、寫意而含蓄的京劇,加深了廣大師生對國粹的理解,弘揚了京劇這一古典藝術,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
據悉,「京劇進校園」活動還將走進其它高校,為師生獻上精彩的戲曲表演。
㈣ 京劇對中國的意義
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蘊藏著濃厚的文化思想.舉辦"國粹---海峽西岸大學行"活動旨在弘揚民族文化,讓廣大學子更好\更深刻的了解國粹藝術的精髓.然而,當今校園流行音樂 盛行,歌星\超女大 受歡迎,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發展,傳統文化能不能在青年學子心中站穩腳跟,他們是否有心去感受和體會國粹的魅力?
京劇的發展已有2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的積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博大精深值得廣大有知識,有抱負,有熱情的青年學子去發掘與體驗.京劇與大學在某些方面具有 互補性.大學作為莘莘學子求學探索與攀登的殿堂,需要具有更高內涵和素養的文化來豐富和完善;京劇藝術作為一種高雅文化和藝術,需要更多的高技術人才和精英去詮釋與傳承它.因此,讓一群有知識素養的大學生在高雅的殿堂研究高雅的藝術具有深沉的意義.
就文化而言,京劇本身具有相當的教授作用.京劇在多年的傳承與發展當中也在相應的完善,從古至今,蘊涵了我國古代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觀.禮,儀,仁,信,無不給於廣大學生深刻的思想教育與人文教育.京劇演出的背景多采自古代,或 王朝霸業,或經典情感,或生活佚事,無論是腐敗橫行,魚肉鄉里的情節,還是宏圖難展,遭受怨恨的故事,都能讓我們身入其中.融入戲中,帶著疑惑和探究的心情剖析時代與歷史的..,這樣,京劇在知識上讓我門重溫了過去,也讓 我門在道德與修養上得到了一次提升.京劇的創作及發展,傳承富有一個時代特有的思想,無論來自自然,社會,還是人際交往中必備的方法技巧,還有做人的原則和所應具備的美德都深蘊其中.它富有的文化精粹,哲理,原則都需要我門去汲取與升華.尤為重要的是,京劇作為一種純文化,對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有很大影響.總之,國粹對大學 生樹立人生觀,加強人文教育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有...影響.
愛因斯坦曾說過:「物理給我知識,藝術給我想像力,知識是有限的,而藝術所開拓的想像力是無限",國粹作為一種藝術,具有很高的 賞價值.京劇美,無論在服飾,在唱 ,還是在舞姿,身段.服飾--色彩斑斕,唱..--魅力十足,舞姿----婀娜多姿.臉譜形象誇張,生,旦,凈,末,盡在臉中.演員在台上舉手投足,或雍容大度,或氣宇軒昂,或慈祥可親,動作矯健,節奏,輕快....都能給學生門感官上的刺激與享受.京劇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審美情趣的精髓.京劇能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演員的精湛演技和道具都是美的體現,它有益於引導學生去發現鎂,鑒賞美,從而提高他們的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培養他們高雅藝術的審美情趣.京劇能培養學生的才能.廣大學子 賞藝術的同時,也會對藝術工作者產生由衷的贊嘆和佩服,由此產生學習和創造的激情.
京劇博大精深,普及京劇文化能進一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培養大學生藝術情節,提高大學生修養及增強道德觀念."國粹----海峽西岸行"作用任重道運.
㈤ 京劇的哪些藝術特色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京劇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象徵意義的符號之一,是中國戲曲文化的國粹典範,她特點鮮明,內涵豐富,技藝精湛。
無論是五顏六色長、幼、善、惡生動、分明的臉譜,還是那具有時代特色、五彩繽紛的京劇服飾;無論是豐富多彩、悅耳動聽的京劇旋律;還是那極具藝術魅力的「四功五法」;無論是絢麗多彩、華燦至極的表演程式,還是那異彩紛呈、各具特色的流派;無論是各有千秋的名家名角,還是那豐富多彩、深刻刻畫歷史人物的故事情節……
所有這些無不滲透著藝術家們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辛勤耕耘和深厚功底,無不獨具引人入勝的無窮魅力.百年來興盛不衰,給人以無限美的享受和異樣的觸動,真乃令人目眩神迷,為之感嘆,回趣無窮。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整套虛實結合、形神兼備、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
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京劇無疑也是藝術含金量最高的舞台表演藝術,堪稱是集美術、音樂、舞蹈、語言等藝術於一體的最美的舞台表現形式。她承載了太多太多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歷史典故、人文精神和倫理道德。
京劇流派的形成源於厚重的積淀
眾所周知「四大名旦」、「四大須生」等都是京劇界的流派,這些流派異彩紛呈,令人賞心悅目,流派藝術乃是國粹中的國粹,是難以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國寶。
如劇作家兼教育家、理論家的翁偶虹先生應程硯秋先生之約而作的《鎖麟囊》,其劇目本身品位之高雅、佳句之疊出、結構之巧妙、張馳之有度、聲腔之鮮明、技藝之高超,足以使該劇取得的藝術成就在程派劇目中獨占魁首,堪稱是創作劇本、創造程派的楷模。
再如,具有穿雲裂石之勝、怡神醉心之氣的尚派名劇《昭君出塞》和《失子驚瘋》,之所以長年演出經久不衰,乃是尚派藝術「歌舞兼長,剛勁挺拔,清新英爽,灑脫大方」的獨有風格和藝術魅力引人入勝,她滿足了人們對藝術美感的盡情愉悅和享受,從而征服了觀眾。
再比如,京劇有「千斤念白四兩唱」的說法,馬連良先生的念白可謂是獨樹一幟、登峰造極,即使今天看來,後人效仿馬派念白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可見其藝術巔峰非同小可、真是難以攀登的了。
京劇流派的形成有她深厚的歷史積淀。一個流派的形成乃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長補短、兼容並蓄、融合於一身的結晶,絕不是簡單地繼承某一派創始人或傳人的藝術衣缽;任何一門流派藝術在表演上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系統的、符合觀眾欣賞要求的理論根據和藝術創造,並在頻繁的實踐中得到了觀眾的理解、認可與熟悉,絕不是通過評選、大賽和某位專家的批准;所有的流派藝術大師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識、藝術積淀,通過博學、貫通、融合才能創造出流派;最後,建立以主演為中心的創造和表演團體,從編劇、演員、樂隊、服裝等多方面逐漸形成了統一的藝術風格。符合這三條創建出來的流派創始人才可能稱得起大師,大師才能夠牢牢地把握住京劇的走向。
所以,京劇流派藝術的出現是有她一套生長、成長的藝術規律的,不認真探究這個規律、遵循這個規律、認識這個規律、把握這個規律,只從表面上求「像」是不可能繼承流派、也不可能傳承流派的。
㈥ 京劇這種國粹從出現開始,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什麼好處
中國戲曲是我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國寶。中國戲曲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道德觀念和精神世界的歷史產物,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她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國戲劇融合了非常美麗的傳統藝術,讓人煥然一新。它是中國的民族特色,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它代表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俗習慣,反映了我國古代眾多的英雄人物,如穆桂英、呂布、劉備、諸葛亮、孫悟空等。
同時,學唱京劇還能調節情緒,陶冶情操。學唱京劇是擺脫不良情緒的好方法。也就是說,所謂「老百姓不思老,老將軍不來」。學唱京劇既有動靜。所謂靜謐,是指當時沒有分心,身心完全放鬆。所謂運動,就是用丹田之氣唱歌,包括胸、腹、全身協調變化,給人一種振奮、振奮的力量,唱下去一段,全身出汗。因此,「手、眼、步」可以鍛煉身體的各個部位,記憶劇本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症。
㈦ 京劇的歷史意義
京劇的歷史意義:京劇的主體在中國文化整體中更偏於民間文化或曰底層文化,即使它因滿清帝後及八旗王公 青睞有加而迅速繁榮,也不足以改變美學上的這一特質。
當然,恰因基於民間趣味的京劇從清末直到整個20世紀獲得了此前所有民間藝術從未有過的地位,它也從藝術本體的層面,最大限度地擴展了民間文化與美學的影響,提升了民間趣味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地位。
(7)京劇夢北京體現了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京劇的影響
1919-1935年梅蘭芳的海外京劇演出消除了當時西方對中國戲劇甚至中國人的偏見,促進了中國京劇在海外的傳播,增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國京劇這一東方藝術瑰寶在世界戲劇舞台上大放光彩。
新中國成立後,京劇的對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組織的,京劇成為國家的文化使者。
中國派遣京劇團赴世界各地訪問演出,其中梅蘭芳先後於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蘇聯訪問,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為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贏得了巨大榮譽。
他的高超表演不僅讓世界對中國的「國粹」京劇刮目相看,還對日本、歐美的戲劇及電影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萊希特在他們的創作中,都汲取了梅蘭芳表演藝術的精華。
2018年,第十四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舉辦,內地和香港、台灣以及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紐西蘭、澳大利亞6個國家的2000餘名票友經過分區選拔和推薦報名參賽,254名票友進入復賽,最後產生了102名優秀選手。
㈧ 學習京劇有哪些意義
京劇是一門綜合音樂、美術、舞蹈、形體、表演等多種學科的傳統藝術,它並不遙遠、也不難以接近,只要肯走進它,你、就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能夠了解傳統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鍛煉形體,培養氣質樹立自信,增強表現力,提高注意力,綜合藝術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