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大學分校區怎麼舉報
擴展閱讀
北京高嶺什麼快遞 2024-05-07 19:30:18

北京大學分校區怎麼舉報

發布時間: 2022-11-03 02:09:48

㈠ 北京大學有幾個校區及校區地址 哪個校區最好

北京大學有6個校區,分別是燕園校區、醫學部校區、昌平校區、大興校區、無錫校區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區6個部分

㈡ 北京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北京大學 總共有6個校區,分別為燕園校區、醫學部校區、昌平校區、大興校區、無錫校區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區。

一、北京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
1、燕園校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
本部又稱燕園,包括淑春園、勺園、朗潤園、鏡春園、鳴鶴園、蔚秀園、暢春園、承澤園等,在明清兩代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數百年來,其基本格局與神韻依然存在。校園北與圓明園毗鄰、西與頤和園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這一難得的歷史遺產,營建了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使之既有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麗特色。這里不僅有亭台樓閣等古典建築,而且山環水抱,湖泊相連,堤島穿插,風景宜人;校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四季常青,鳥語花香,園林景色步移景異。美麗的湖光塔影伴隨著大師的背影,這正是燕園中最美的圖畫。著名的「一塔湖圖」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2、醫學部校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8號
北京大學醫學部 位於學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區學院路,佔地面積約990畝。
3、昌平校區: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西山口村
昌平校區佔地面積550多畝。
4、大興校區:北京市大興工業開發區金苑路24號
大興校區為 北京大學 軟體與微電子學院所在地,佔地面積約550畝。
5、無錫校區:狀元道5號
北京大學 無錫校區同樣為 北京大學 軟體與微電子學院所在地,2008年投入使用,位於無錫市濱湖區大學城,佔地面積500多畝。
6、深圳研究生院校區
北京大學 深圳研究生院(南國燕園)佔地面積82.87萬平方米(合1243畝),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高等教育機構。
據 北京大學 官網顯示, 北京大學 設有人文、理學、社會科學、信息與工程、醫學5個學部,62個直屬院系,學科專業涵蓋了除軍事、農業以外所有學科門類。, 北京大學 本科專業120個,其中醫學部10個。
二、北京大學簡介
北京大學 (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 雙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 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 北京大學 。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 清華大學 和私立 南開大學 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 北京大學 。

北京大學 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長期以來, 北京大學 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㈢ 急求!!!211,985院校,本校有保研北大的資格,但是該生大學三年整體成績不可能第一名被外保,要怎麼舉報

211院校推成績在5%以內,985成績在10%都可以保送北大的,也沒有誰規定非第一名不可,所以樓主這樣的擔心還是杞人憂天的;建議你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無中生有;或許更多人認為你這是吃不到葡萄的一種嫉妒心理,自己上不去誰也別想上....這樣的人太多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給你醒個神

可怕的大學: 到底有多少人在校園里浪費青春

施密德特在耶魯大學學報是這樣嘲笑中國大學的:「它們把經濟上的成功當成教育的成功,並竟然引以為傲,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笑話。」

恢復高考33年來,中國共選拔了5438萬名大學生。
千軍萬馬過的不再是獨木橋,大學也不再是從前的大學。近三十年來,中國的大學經歷了市場化(如取消畢業分配和實行收費制)、國際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學」和大規模合並)、產業化(如瘋狂擴招和建大學城)三大高潮。
它變得像混合了**和企業功能的奇怪公司:是公共服務,卻由家長們高額支出;是產業經營,卻背負了2500億元債務;出售產品,卻沒有售後服務;是投資,卻不保證你的回報。大學的理念越來越混亂,而其行政管理、評估體系、課程、老師和學生,都出了問題。大學的定位和專業設置同質化嚴重,從教授到學生的造假舞弊令學術成為笑話。大學的腐敗、兩性和安全亂象總在社會新聞版出現。中國的大學不再精心培養能獨立思考的「人」,而熱衷於培養「就業員」。
大學從殘酷社會中的象牙塔,墮落成了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壞公司,這是可怕的事!少數好教師和好學生在此瑜不掩瑕,更多人的青春在此虛擲,夢想沒來得及描繪就已挫敗,這是可怕的事!大學不教新生代做「人」和做事,只教他們聽話和考試,這是可怕的事!大學生相信關系和潛規則,甚於相信知識和能力,這是可怕的事!2010年,中國957萬名考生參加了高考,其中657萬人有機會成為大學新生。

什麼毀了中國的大學?

當大學成為消滅童年、浪費青春、消磨鬥志、回報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識就無力改變個人命運;當大學成為官場、商場、歡場與名利場,大學的謊言就毀了中國精英的生長土壤——可敬的大學,就成了可怕的大學。

校長官員化、行政官僚化,評估泡沫化、建築浮誇化、人際厚黑化、排名黑幕化、資源集權化、招生產業化、擴張盲目化、文憑貶值化、財政腐敗化、監督無力化、授課形式化、學術邊緣化、科研虛偽化、精神犬儒化、姿態保守化、文化表面化、教旨雷同化、大綱統一化、設科短視化、教授娛樂化、學者江湖化、教師妖魔化、學生墮落化、學社商業化、作弊正常化、情愛游戲化、暴力頻繁化、心理危機化……

簡單歸納,即可得出出30個常遭輿論批判的大學之病。但即便中國的大學如同一個身軀日益臃腫、精神日益枯萎的病人,為了得到她的肯定,你仍心甘情願押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你白以為用生命的前18年來支付這筆未來的幸福保證金實屬必要,皆因青春時父母需要這個目標,獨立時老闆需要這個證據,成家時丈母娘又需要這個指標,一張文憑足以拴住你的一生。
山西臨縣因即將高考強制關閉網吧,全縣網吧都在劫難逃;杭州有媽媽為讓孩子好好學習開出千元工資,同時有小學生為學生周刊寫出《搞好學習是我的生財之道》的「評論」。「考上大學是脫貧致富的唯一出路」的大幅標語貼在小城的中學教學樓上,這條「出路」,彷彿全社會為你而設的一個賭局,你用快樂、自由、幻想與純真投注,哪怕收獲的是北大學生貶值到賣豬肉的殘酷結局。
這是中國大學的黑色幽默——這個人生必經的圈套越是「毀人不倦」,越顯成就珍貴;這個圈套越是明顯,擁戴者越多;這個圈套越是被你認清危害,你越是不得不進入。皆因這個圈套的布局者、參加者與受害者,老實說是人人有份。
大學已經功利化,因為你我的慾望都走向了最大化。當讀大學成了一個消滅童年、浪費青春、消磨鬥志、回報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識就無力改變個人命運;當大學成為了官場、商場、歡場與名利場,大學的謊言就摧毀了中國精英的生長土壤——可敬的大學,就成了可怕的大學。

大學為什麼不能改變命運?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學了這么多知識,也不見命運有何改變?」2009年,上海海事大學法學系研究生楊元元自殺前如是說。「耶魯改變了我一生。」2010年,耶魯畢業的中國人張磊公開告自如是說。他要給耶魯捐款888.8888萬美元,據說是給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捐款最多的人。

兩者皆拿一生的命運說事。楊元元的話讓公眾質問教育,張磊被公眾質問為什麼不給中國的母校捐款一好在,仍有天涯網友為他解圍:「捐到耶魯不一定能體現價值,但是捐到國內一定體現不出價值。」

2009年,重慶上萬農村高三應屆考生拒絕了高考,湖北省2.6萬學生放棄了高考:2010年,中國高考報名總人數比200g年減少了65萬_人。新的「讀書無用論,,正在抬頭——《中國青年報》曾報道一個小故事,表弟是一位裝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表哥大學畢業快一年了,還沒有找到工作。農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觸地說:「我真謝謝我自己,沒有考上大學。」
也許,全因我們與大學的關系早已改變。古時,彼此是家庭關系,「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1919年以後,蔡元培要把京師大學堂變成現代大學時,學校自治,學生自由,彼此是朋友關系;1952年以後,中國大學學習斯大林模式,大學其實是高等技術專科學校,都是為社會服務的螺絲釘,彼此是同事關系;1977年,關閉11年的高考閘門再次開啟,大學得到了一批最有理想主義的追求者,彼此是戀愛關系;到了2010年,大學招生推動GDP、大學城建立拉動房地產,彼此早就成了交易關系。

當我們與大學失去了親近如父子、知心如朋友的精神倫理,大學就只剩滿足短期需要的供需關系——江蘇省10年換了5個高考方案,50萬考生的命運也跟隨著朝令夕改;《2010年就業藍皮書》顯示,數年前的熱門專業轉眼便成了「失業熱門」,法學、計算機、英語、國際貿易、工商管理等專業是2007年至2D09年連續三屆失業人數最多的專業。
也許,全因中國「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階層」嚴重缺貨。北大和清華都未進亞洲大學排行榜前十同時,斯坦福大學校長有一個說法,中國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最快還需20年。這是客氣的說法,曾任耶魯大學校長的施密德特曾在耶魯大學學報上公開批判中國大學:「他們以為社會對出類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課程多、老師多、學生多、校舍多。」而在他看來,大學本應該是「孕育自由思想並能最終自由表達思想的、最糟糕同時又是最理想的場所」。
當大學失去了理想主義和獨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養精英的生產力——北京不少於10萬大學生患有抑鬱症,畢業後又淪為唐家嶺的蟻族;《中國青年報》一項上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34%的人後悔讀大學,51%的人認為,在大學里沒學到有用的東西。
也許,全因大學生只是流水線上的產品。在生命中最好的18年時光,他們為了考上大學,只學會了考試;考上大學後,他們為了找到工作,只學會了考證——父母、中小學與大學聯手製造了一個工具的輸送帶,最後這個「工具」會發現,他用18年學習的,全是以後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當太學讓人才教育變得數據化,也就失去了改變命運的神秘力量——能力可以學分化,人格也可以證書化,道德也可以數據化:上海交大曾想給畢業生頒發3張證書,包括學業成績單、能力證書,外加「人格證書」;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推出道德銀行儲蓄卡,分金卡、白金卡、鑽石卡,做好事開證明就可以加積分——大學行政化的最大壞處,是官僚風氣讓學者變成了唯唯諾諾的花瓶;大學產業化的最大壞處,是以為才華和人格可以數字化。

我們都是大學的災民

中國的中學生總是睡不著——一份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的比較研究報告告訴我們,中國高中生的壓力居四國之首,超過七成的中國學生情緒低落、煩躁,近半中國高中生「睡不著」。

中國的大學生還沒有睡醒——大學生模仿小沈陽創作的大學版《不差錢》寫道:「眼睛一閉一睜,一堂課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_上午就過去了。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是下課了,但人沒醒。人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是人醒了[url=]\\\'\\\'[/url]但沒下課。最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麼嗎?是上課了,但睡不著。」

這就是人生。對那些三四年後即淪為卡奴、房奴、婚奴、孩奴的中國年輕人來說,大學不過是延時進入殘酷社會的避難所,也是人生苦旅中最後的一個樂園——近有李詠不小心口吐真言:「大學期間沒有談過戀愛,沒有失過身,就白上了」;遠有中國大學周邊由邋遢飯館、通宵網吧、廉價招待所、無證小診所形成的墮落街。無數大好青年從室友手中接過第一根煙開始,本該厚德博學的大學時光,就淪為一部青春墮落史。

可惜好日子在大學畢業時就到了頭。有分析指,2010年,至少有1000萬應屆畢業生將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境況。這個結局,讓中國的父母被看作教育產業鏈上最盲目的投資者,中國的大學生被視為教育產業鏈上最大路貨的低端產品。上海交通大學新聞中心副主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如是說:「大學生是整個食物鏈最後的環節,沒有選擇空間。」

韓寒的博客《青春》算是一個解答:「心理輔導是沒有用的,當我看見我們的女人摟著有錢人,有錢人摟著官員,官員摟著老闆,老闆摟著林志玲,你怎麼給我心理輔導?一打聽,同學們混得都更慘,有混得好的男同學,那是靠家裡,有混得好的女同學,那是嫁得好……方圓幾百公里內,連個現實的勵志故事都沒有,這就是很多中國年輕人的生活。」

施密德特在耶魯大學學報是這樣嘲笑中國大學的:「它們把經濟上的成功當成教育的成功,並竟然引以為驕傲,這是人類文明史最大的笑話。」這不僅是施密德特眼中唯利是圖的中國大學的問題,事實上,中國人早已將「經濟上的成功』視為「成功」的全部一拜金女會告訴男人,《非誠勿擾》就是「非錢勿擾」;市長會告訴市民,增加GDP一定可以提高你們的幸福感。

在這個慾望賁張的時代,大學時刻面對兩難的選擇——是隨波逐流,還是保持獨立?這是一個寓言:16年前,北京大學曾擁有一堵圍牆,一邊是假證件和盜版光碟販子的聚集地,一邊是詩人、學者與未名湖,當年圍牆在爭議聲中被轟然推倒,在原來的牆基上建起了商業街;而16年後,進入美國耶魯大學學院的人仍必須持有白色的門卡,因為學院大鐵門總是緊閉,沒有門卡,絕對進不了大門。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曾說過,大學物理的圍牆可以拆掉,「精神圍牆」絕對不能拆。因為沒有了「精神圍牆」,大學就無法滿足人們對她高尚性和純潔性的期盼,就喪失了大學存在的價值。問題是,中國大學的「精神圍牆」也正在倒塌。大學在電視宣傳片中吹噓的是它的建築物,而不是它的人文精神;學生選擇大學,選擇的標准不是一個大學的教統,而是就業率的高低。

中國人有兩個出身,一是家庭,一是大學。中國人對大學的執念,源於個人對身份的焦慮。當整個社會都認為讀大學是成才標准,大學卻不能提供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大學的失敗;當孩子要提早告別童年的快樂、父母要犧牲全部積蓄、兄弟要放棄接受教育機會,才能讓大學生讀上一個找不著未來的大學,則是社會的**——我們對大學失望,是因為期望過高:我們對它期望過高,只是因為成本昂貴。

大學要培養的應該是「健全」的精英,他需有自由獨立的思想、天馬行空的創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有著蓬勃的生命力。但今時今日,大學是官場、商場、名利場、歡場、廣場,是盲目擴張的流水線、靠人頭計算利潤的壞公司,是潛規則當道的小社會、官腔流行的小**、佔地面積巨大的小城市,卻唯獨不是理想主義者心中的「大學」。

從小處說,大學應讓一個人成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從而改變個人命運;從大處說,大學應促進社會階層之間進行垂直流動、緩解社會的階層板結,從而改變國家命運——這正是中國的大學的最大失職之處:大學本應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有力臂膀,但從什麼時候起,虛胖多病的大學隱隱成為了社會的負擔?

㈣ 北京大學昌平校區屬於北京大學嗎是公辦還是民辦學費多少

北京大學這個校區,
當然屬於北京大學,
是公辦的。
學費和校本部是一樣的。
各專業略有不同。
可上北京大學官網查看。

㈤ 北京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北京大學有幾個校區 北京大學 有6個校區,分別是燕園校區、醫學部校區、昌平校區、大興校區、無錫校區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區6個部分。
二、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北京大學 有6個校區,分別是燕園校區、醫學部校區、昌平校區、大興校區、無錫校區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區6個部分。下面是具體的地址。

燕園校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

醫學部校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8號;

昌平校區: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西山口村;

大興校區:北京市大興工業開發區金苑路24號;

無錫校區:狀元道5號

深圳研究生院校區: 北京大學 深圳研究生院佔地面積82.87萬平方米(合1243畝),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高等教育機構。
三、北京大學簡介
北京大學 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 北京大學 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 北京大學 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對 北京大學 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 北京大學 任職或任教。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 北京大學 與清華大學、 南開大學 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後, 北京大學 於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㈥ 北大青鳥的投訴電話是多少請問誰知道,

我也要投訴北大青鳥

㈦ 北京大學分幾個校區

就一個北大,另外有一個北大醫學部是單獨的校區。

㈧ 如何投訴北大行政單位人員

你好,可以聯系北京大學督查室信訪辦公室,或者是北京大學紀檢監察網。
北京大學督查室信訪辦公室電話:010-62751201 / 62751301;E-mail:[email protected]
北京大學紀委郵編:100871;舉報電話:010-62755622;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
這里拓展一下,投訴政府工作人員在哪裡投訴,
對於投訴政府工作人員的投訴舉報途徑可以有以下幾種:
第一,可以撥打市長熱線,即12345;
其二,可以撥打紀檢委熱線,即12388;
其三,還可以去國家紀檢委的官方網站進行相應的投訴;
其四,還可以向該單位的紀檢部門反映投訴;
其五,向想要投訴的上級部門反映情況;
最後,如果投訴無果,還可以向當地紀委部門說明情況。法律依據:《信訪條例》第十四條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四)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
(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㈨ 我要投訴北大青鳥大學城校區這邊,不知道怎麼投訴不給退學費,而且總部的電話也打不通

退費如果你跟學校協商不成就不要再繼續打電話給學校了,你直接打12315請求工商部門介入就行了

㈩ 北京大學有分校嗎

北京大學創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京大學從此日新月異。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初,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匯聚三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精神,維系中華教育命脈。抗戰勝利後,北京大學返回故園,於1946年10月正式復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於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並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