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要做什麼肌因檢查
帶來肌肉活檢的病理切片,我看看,而後確定進一步的基因檢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袁雲主任醫師
② 袁雲是哪裡人
袁雲,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研究室主任、國際神經病理協會會員和德國神經病理協會和德國肌肉病協會會員。社會兼職包括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神經病理學組委員兼秘書、肌肉病學組秘書和遺傳病學組委員,衛生部"全國臨床醫學專業中級技術資格考試"試題命題專家組成員,神經內科組長。北京市神經科學理事會理事。 1984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1984-1986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內科工作,1986-1989年在北大醫院攻讀醫學碩士學位(導師:陳清棠教授),論文題目:《正常人神經肌肉接頭的增齡改變》。1989年獲得醫學碩士學位。1989-1992年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工作,聘為主治醫師。1992-1996年後在德國埃森大學神經病理研究所攻讀神經病理專業的醫學博士,重點研究神經肌肉的病理診斷,1996年6月獲德國醫學博士學位(導師:L Gerhard 教授),論文題目:《中樞神經系統澱粉樣瘤的病理和發病機制》。此後在德國美茵滋大學師從Goebel教授作為客座醫師繼續進行神經肌肉病的病理研究。 1997年回國在北大醫院進行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主要通過病理研究診斷神經內科疾病,重點在於周圍神經病和肌肉病的病理和基因研究。所帶領的研究梯隊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餘篇,內容主要涉及周圍神經病、肌肉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參與編寫了11部神經內科專著。先後獲得教育部、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和北京大學疾病基因中心的科研基金的資助。
③ 我爸爸50歲被確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怎樣治療
可能需要進行
肌電圖檢查
、
肌酸激酶檢查
確定是否為肌肉損害還是神經損害,而後再找病因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神經內科-
袁雲
主任醫師
④ 骨骼肌呈肌病樣病理改變
已經從病理上診斷了管聚集
肌病
。需要結合你的臨床表現給予治療,如用
艾地苯醌
等葯物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神經內科-
袁雲
主任醫師
⑤ 北大袁雲教授今年多大年齡
60歲。
現任神經內科教研室主任和神經內科副主任。1989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碩士學位,導師為陳清棠教授。1992-1997留學德國,先後在Essen大學醫學院神經病理研究所、Bremen東部中心醫院和Mainz大學神經病理研究所學習神經病理學。1996年獲德國ESSEN 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導師為Gerhard教授。1997年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從事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
臨床工作:對疑難性周圍神經病、肌肉病以及腦病有一個熟練的研究和診斷流程,在常規神經科檢查手段的基礎上,主要採取病理標本的常規組織學、酶組織化學、免疫組織化學、電子顯微鏡、基因以及蛋白研究,組織標本包括周圍神經、肌肉和皮膚,採取皮膚活檢主要是診斷遺傳性腦代謝性疾病,代替腦活檢。目前還對患者親自進行神經肌肉病的病理檢查,90%接受診治的患者來自全國各地,到2017年上半年為止在8年時間內已經累積在網上為患者免費咨詢達5000多人,網站瀏覽數量超千萬人次,為患者節省非醫療支出達億元。每年進行的神經病理檢查數量約為700-800份,目前在繼續遞增。
科研工作:先後獲得教育部歸國基金、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和首都發展基金重大課題、國際合作重大課題、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課題的資助。把臨床和科研結合,科研以解決臨床診斷和治療為目的,到2017年已在國內外發表300餘篇論文,多數發表在行業頂級雜志,研究結果被寫入多個國內外神經肌肉病的診治指南,或成為國外專業網站的經典內容。
教學工作:負責北京大學神經內科的教學工作和住院醫師的培訓考試工作,編寫和參與編寫了16部神經內科專著,主譯兩本神經內科專著。開設2門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課程:骨骼肌疾病和周圍神經疾病。
社會工作:亞洲大洋洲肌肉病中心理事、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分會神經病理學組副組長、神經肌肉病學組副組長、北京市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組長。中華神經科雜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中國神經免疫和神經系統疾病雜志、中國現代神經系統疾病雜志、中國糖尿病雜志的編輯委員。
⑥ 用腦過度會不會加快人的衰老
當然會老得快!積極用腦和用腦過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人說,腦子越用越靈,那是積極的用腦方式。如果產生心煩、疲憊的心理狀態,那就是用腦過度了,透支了大腦的運作能力,反而會損害大腦。
為什麼新婚蜜月的女孩都顯得漂亮?這和心情有很大關系。如果心理疲憊,心情不好,人確實會衰老的快些,甚至白了少年頭。
放鬆心情,尋找快樂,暫時的疲勞很快就會恢復的,科學用腦,我們都能長壽
一用腦過度人士易患「雅皮士流感」
美國已經將近年來才出現的新疾病「慢性疲勞綜合征」與霍亂、瘧疾、丙型肝炎等一類傳染病列為同一個預防類型,並給它起了個很時髦的名字「雅皮士流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袁雲教授等在對此類病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上到中高層幹部和管理者,下到高考前的中學生,凡是靠腦子生存的「文人雅士」都是這種「流感」的主要命中目標,而且以女性為多
為了和其他慢性病區別開來,袁教授特意解釋說,「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症狀類似病毒感染,在幾個小時或幾天內出現,而且持續6個月以上。主要表現為:1、不能解釋的持續性的、或時好時壞的慢性疲勞,不是由於運動引起,也不能通過卧床休息而緩解,並可能導致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能力的明顯下降。2、短期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咽喉疼痛,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和無力,關節疼痛,頭疼,低燒,睡眠異常,也可能伴隨惡心和腸易激綜合征。
二 用腦過度與中風的關系
腦過度勞累時,腦部血流量增加,容易促發中風。所以,中老年人要合理用腦,避免用腦過度。
過度疲勞也是中風的常見誘因。所謂過勞,多指日常過度繁忙勞累,如有人經常工作到深夜、睡眠不足、應酬頻繁、旅途勞累、看電視時間過長,都會導致中風的發生。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人,過勞往往是中風的誘因。所以,無論工作或學習,都要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做事更要量力而為。
三 用腦過度易陽痿
在中國3億男性成年人之中,有多達8000萬名的男性,患上性功能障礙;年齡以三四十歲居多,尤其用腦過度者,是性功能障礙的高危族,如果亂吃壯陽葯,將可能引起心肌梗塞甚至死亡。
四 孩子用腦過度有害無益
專家提醒,一定要讓孩子的學習生活有張有弛,科學用腦,否則會得不償失。
醫生說,現在小學生每天早上7點出門上學,晚上五六點鍾才能回家,然後做作業、復習功課一直到晚上九十點鍾。有的家長每逢周六、周日還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使得孩子每天的「工作量」不亞於成年人。
專家指出,學習消耗的主要是腦力,長期集中精神思考、學習,使大腦長期興奮過度,腦細胞的功能就會發生改變,受到影響。從而就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學習能力,使孩子覺得疲倦,對學習失去興趣,有的人甚至會對上學產生恐懼情緒。
專家提醒說,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什麼家務活也不讓他們干,其實,這樣做恰恰讓孩子失去了一個很好的鍛煉協調能力的機會。專家指出,保證孩子的睡眠也很重要。孩子的大腦皮層一般會在晚上10時後開始分泌生長激素,這是孩子睡眠的最佳時機,每天應讓孩子有9-10小時的睡眠。同時,午睡也不可缺少,他們的大腦經過了一個上午的學習思考,應該有一個小小的休息時間。
⑦ 假如做了移植能維持多長時間效果如何能蹲下起立嗎屬於肌源性損害【肌營養不良】
假如目前做了移植,肯定無效。現在在國際上還沒有成功的先例,如果有醫院出錢給你,你可以試一試。但不要抱很大希望。
(袁雲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大醫院袁雲 http://yuanyun1.haodf.com/
⑧ 袁雲的介紹
袁雲,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研究室主任、國際神經病理協會會員和德國神經病理協會和德國肌肉病協會會員。
⑨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袁雲大夫治病好嗎
他是神經類疾病的專家,還是很有經驗的。
⑩ 袁雲的個人概述
袁雲,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研究室主任。社會兼職包括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神經病理學組委員兼秘書、肌肉病學組秘書和遺傳病學組委員,衛生部全國臨床醫學專業中級技術資格考試試題命題專家組成員,神經內科組長。北京市神經科學理事會理事。
1984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1984-1986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內科工作,1989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碩士學位,導師為陳清棠教授,論文題目:《正常人神經肌肉接頭的增齡改變》。1992-1997留學德國,先後在Essen大學醫學院神經病理研究所、Bremen東部中心醫院和Mainz大學神經病理研究所學習神經病理學。1996年獲德國ESSEN 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導師為Gerhard教授,論文題目:《中樞神經系統澱粉樣瘤的病理和發病機制》。此後在德國美茵滋大學師從Goebel教授作為客座醫師繼續進行神經肌肉病的病理研究。1997年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從事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主要通過病理研究診斷神經內科疾病,重點在於周圍神經病和肌肉病的病理和基因研究。所帶領的研究梯隊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70餘篇,內容主要涉及周圍神經病、肌肉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參與編寫了11部神經內科專著。先後獲得教育部、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和北京大學疾病基因中心的科研基金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