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地壇怎麼畫
擴展閱讀
北京在哪裡學漫畫 2025-07-08 20:54:01
上海非標鉚釘公司有哪些 2025-07-08 20:41:37

北京地壇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3-01-06 23:33:26

⑴ 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分別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什麼是壇?天壇、地壇中的「壇」,是指古代祭祀大典用的檯子,或者軍隊出征時,用來誓師的檯子,也叫壇,如登壇拜將。

北京有五壇,分別是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這五壇無疑列外,都是祭祀用的。五壇以故宮為中心,日壇在故宮以東、月壇在西、地壇在北、天壇在南偏東、先農壇在南偏西,大致方位如下圖所示:

五壇到底是干什麼用的,搞出這么大陣仗,不嫌勞民傷財么?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從祭祀說起。

祭祀

祭祀不是迷信,而是一種信仰,人類初期,對世界認知不足,就有了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理念,比如我們說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上古時期的部落也把龍作為圖騰,這些所謂的圖騰,其實就是信仰的一種,除此之外呢,中國人的祖先還信仰天地和祖先。

周朝之後,祭天是所有祭祀中最重要、規格最高的,一般在冬至這天祭天,由天子主持,祭天的地點一般在國都南郊的寰丘,所以北京天壇也包含了寰丘和祈谷兩大壇。

中國後世的祭天習俗是在周朝時形成的,因為儒家起於周朝、推崇周禮,後來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王朝統治的核心思想,所以這一形式也就延續了下來。

⑵ 地壇的簡介

北京地壇,又名方澤壇,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多次進行擴充和改建,乾隆年間曾改建了主體建築方澤壇和皇只室,形成現在的形制。地壇公園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現管理面積37.4萬平方米。布局以北向為上,由兩重正方形壇牆環繞,分成內、外壇。內壇牆四面辟門,外壇牆僅西面辟門。外壇門至安定門外大街之間是一條壇街。街西端有三間四柱七樓木牌樓一座,是進入地壇的前導和標志。內壇中軸線略偏於東部。主要建築有三組,方澤壇和皇只室在中軸線上,方澤壇西側有神庫和宰牲亭;西北有齋宮、鍾樓、神馬圈等附屬建築。地壇建築的內檐枋心彩畫為雙鳳和璽彩畫。建築周圍植滿柏樹,烘托出庄嚴肅穆的氣氛。方澤壇是地壇的主體建築,是皇家盛大的祭祀禮儀之地,俗稱拜台。平面為正方形,以水渠環繞象徵「澤中方丘」,正方形平面象徵「天圓地方」。座南朝北的布局和按六八陰數鋪成的墁石象徵「地為陰」,黃琉璃磚象徵「地謂之黃」。皇只室位於方澤壇南側,北向五開間。有圍牆,北向一門,圍牆和門樓覆黃琉璃瓦。殿內供奉皇地只神位。殿內彩畫是清乾隆原貌,為雙鳳和璽彩畫。
地壇內有大片空地,現有樹木3.6萬多株,草坪8.2萬平方米,2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就有174株。地壇方澤壇外的三株古柏頗有特色,被稱為「將軍柏」。其中「老將軍」干圍4.8米;「大將軍」干圍5.15米。另一「獨臂將軍」干圍3.16米,因曾屢次受創,僅存一枝故名。地壇藏有一批官窯禮器,是清光緒年間江西景德鎮專為清朝宮廷祭祀所特製的。是傳世下來的真品,保存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屬國家二級文物。解放前,壇內野草叢生,建築嚴重失修。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國力的增強,公園先後修繕了齋宮、方澤壇、皇只室等全部建築;重建了地壇牌樓和鍾樓;新建了牡丹園、集芳囿、月季園、銀杏路等景點,對地壇的周邊環境進行了大規模的保護性整治修繕,既恢復了昔日的庄嚴肅穆,又豐富了園林景觀,使古老的地壇煥發了生機。
從1985年起,每年春節地壇公園都舉辦迎春文化廟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1屆。不僅有大規模的仿清祭地表演,還有許多民俗文化在這里展現和延伸,以較高的藝術品位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享譽中外。

⑶ 北京地壇公園在哪

地壇公園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

地壇又稱方澤壇,是古都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坐落於安定門外東側,與天壇遙相對應,與雍和宮、孔廟、國子監隔河相望。地壇是一座庄嚴肅穆、古樸幽雅的皇家壇廟,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

壇內總面積37.4公頃,呈方型,整個建築朴實端莊,別具一格,從整體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龍鳳」、「乾坤」等傳統和象徵傳說構思設計的。地壇現存有方澤壇、皇祇室、宰牲亭、齋宮、神庫等古建築。

(3)北京地壇怎麼畫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1、齋宮

齋宮為皇帝祭地時齋宿之所。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各帝都曾在此齋宿。主體建築坐西面東,由西、南、北三殿組成,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2、神馬殿

神馬殿,始建於1530年,建築為五開間懸山式綠琉璃頂。通面闊19.55米,每間面闊相同,進深7.5米。外有壝牆。1999年進行挑頂大修。

3、養生園

地壇中醫葯養生文化園是我國第一家以中醫葯養生文化為主題的特色園區,它位於地壇公園內,佔地面積約2.5公頃。2010年建成。園區以肝、心、脾、肺、腎、五臟為主要分區,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內涵,以水棲和陸路為經脈經絡,將全園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形體。

園內有各類樹木3千多株,近百種中草葯和可入葯的植物。主要景觀依次為園林主門,精、氣、神和合主題雕塑,心火區,腎水區,肝木區,悅和苑,養生長廊,針灸銅人,養生坊,杏林問茶,葯王孫思邈雕像,脾土區。

運動養生廣場,24節氣地雕,肺金區,調息廣場,足底反射步道等。中醫葯養生文化園,藉助地壇皇家園林的古老神韻,集中展示了中醫養生保健的精華,不僅是弘揚中醫文化的窗口,更是讓市民了解中醫,享受中醫的良好場所。

⑷ 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都是因何而建,都是用來幹嘛的

這些地方其實都是用來祭祀的,因為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人們對這件事情看得很重。在這種祭祀活動當中既可以祈福天下,同時又可以達到與天上神仙互通的這樣一個目的,從而讓神仙來保佑自己國家能夠在未來的很長時間之內風調雨順,所以祭祀就被皇家認為是最重要以及最高規格的大型的活動。當時因為祭祀活動的重要性,皇帝必須參加,但是去其他地方路途中損耗太大,為了能夠減少路途的消耗,所以就在北京修築了這些有名的北京五壇。

雖然古代人不知道自然科學這些事情,但是古代人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們知道利用這種活動來安撫民心,因為一直大旱的話人們整個心態都會有變化,這種活動一舉行人們心裡就會相信生活肯定會好的。

⑸ 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分別是用來做什麼的

北京的東郊,西郊,南郊,北郊這四個地方各有一個壇子,這些壇子是古時候皇帝用來祭祀祈求福氣好運。分別叫做日壇,月壇,天壇,地壇。

這四個壇子分布的位置是有依據的,並不是隨意劃分的。天壇在南邊,地壇在北邊。這取自中國的成語天南地北。而日壇在東邊,月壇在西邊則取自日東月西。

日壇和月壇比天壇和地壇建的稍微晚一點,這兩個場所分別祭祀太陽和月亮。這兩個沒有祭祀天和地那麼重要,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也是比較的簡單。並不像祭天和祭地一樣每年皇帝都親自參加,而是每隔一年參加或者是派遣代表來祭祀。

四個壇子的中央是故宮,代表了故宮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現在的四壇已成為北京的旅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