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高考賦分哪科占優勢
新高考賦分佔優勢的科目如下:
歷史+化學+生物選科賦分有優勢:歷史能夠和物理排在一起,說明歷史也是非常重要的。更多的原因是,有些同學害怕物理,覺得物理很難,從而選擇歷史。但相對而言,他又比較想讀理科,就業面也不是太窄,因為只有歷史,一門是文科,其他兩門,還是理科。這種對於,想讀理科,就業面廣,但是又不想學習物理,同學是非常好的選擇。
新高考選科的方法:
在我國有各種各樣的行業,而每個行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學生們可以讓自己在高中時期就為自己未來的方向做好准備,這樣就可以在大學進入專業學習會更加容易,無論選擇哪個學科,都是要為自己今後的發展做好鋪墊。
當然,選科選什麼樣的學科最有發言權的肯定是學生本人,而且學生一定要對自己有明確的規劃,了 解清楚自己究竟未來想要從事哪個方向。畢竟無論選擇哪一個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學生也應該真正熱愛這門學科,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㈡ 北京高考選科,化學政治選哪個更容易賦高分
政治和化學是有文科和理科,不能按照化學好就填化學,政治好就填政治,而是要看文理,若樓主語文好就填政治,數學不算太差且對化學有一定興趣,就填化學,畢竟到後期化學與政治,數學都是可以通過題海戰術訓練出來的
㈢ 北京化學歷史賦分哪個高
一樣高。等級賦分制是北京新高考規定的一種制度,規定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賦的分數也都是一樣高的,按照100%、80%、60%三級賦分,為考生「揚長避短」。
㈣ 北京2022年高考賦分情況
北京2022年高考賦分情況
1.等級性考試每門科目卷面分為100分,每科的考試時間為90分鍾;
(2)等級性考試科目共計為6門,考生需要選擇3門科目進行考試,在考試之前需要取得對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合格成績;
(3)等級性考試結束後,會將考生卷面分進行賦分,考生最後查詢到的成績為賦分後的成績;
二、北京高考賦分制21個等級表
北京市等級性考試結束後,會按照考生原始成績劃分為A(15%)、B(40%)、C(30%)、D(14%)、E(1%)等5個級別,這5個等級可以細分為21個級別,每個級別之間的分差為3分,最低賦分為40分,最高為100分。
㈤ 北京高考哪科賦分最簡單
北京高考哪科賦分最簡單
地理
地理的賦分優勢: 首先,據浙江、上海、山東多地披露的選科數據顯示,地理的選考人數幾乎最多,所以選考基數大是地理的一大優勢;其次,地理的學習難度相對較低,學生得分較易;而最重要的是選考地理的學生中學霸很少,這對廣大普通學生來說,無異於一個天然優勢。因此,綜合來說地理的賦分難度相較於生物、還有政治,是要小一些。
生物的賦分優勢(僅較政治): 同樣,生物具有和地理一樣的兩大特點——學科難度較小,選考人數眾多;這也是生物與政治相比,賦分難度稍占優勢的地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報考生物的學霸很多(物化生),導致了生物的排名競爭更為激烈,所以賦分難度又稍小於地理,處於中間的位置。
政治的賦分形勢: 據此前多地的選科情況來看,政治在新高考選科中經常容易遭遇選
㈥ 賦分制對哪些學生有利 賦分制下選哪幾科好
賦分制對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學科實力較強的同學、沒有明確選擇文科科的同學等都是很有利的。
賦分制下選什麼科目好
含物理組的偏理科科目組合
一、推薦組合:物理-化學-歷史、物理-生物-歷史。
這兩個組合都是很常見的「物理+歷史+其他」組合方式。
1、物理-化學-歷史
這一類組合從大學招生的限制范圍上看屬於限制第二小的科目。
除了一小部分學校對類似政治學、國際政治等專業有著必選政治科目的要求外(一些學校對這類專業甚至無科目要求)。這個學科基本可以選擇大學中的大部分專業。
所以選擇這個科目組合的考生在報考專業上,基本上無需過多考慮。
物理-生物-歷史
這個組合與上一個組合相比,其實差距並不是很大。
主要區別在於化學與生物之間的差別。化學由於在高中階段部分知識(例如酸鹼平衡)等知識較為靈活、計算量較大,部分學生轉而選擇「死知識」較多的生物學科。
當然一部分學生也是因為生物「名次」比化學」名次」更好而選擇的生物。(由於高考等級賦分制的存在,選擇名次更好學科無可厚非)。
新高考選科技巧
1.提前了解報考院校的專業要求
很多學生都沒有提前確定目標院校的意識,他們認為高考成績公布後,再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更為穩妥。但是新高考政策下,學生如果不在選科前,提前確定幾個目標院校,很容易陷入選擇的科目不符合目標院校的專業要求的尷尬境地。
很多地區實行的都是「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不管是「3+1+2」還是「3+3」的選科模式,學生都必須在幾個重要的科目中做出選擇。就目前來說,很多醫學類專業都會要求學生必須有化學基礎,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會要求學生必須有物理基礎,部分測繪類專業會要求學生必須有地理基礎。學生如果不提前了解目標院校的專業限制,稀里糊塗的選擇了一些學習難度相對比較低的專業,可能高三會學得很輕松,但是高考結束後就會發現,自己這樣的選擇基本葬送了自己的名校之路。
2.理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盡量選擇限制比較小的組合
在進行選科之前,學生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自己目前的優勢和劣勢。這樣的剖析過程可能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經過慎重思考後的選擇會讓你輕松選到更適合自己的科目。
㈦ 賦分制下選哪幾科最好 賦分制怎麼劃分等級
新高考等級賦分制下,選科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物理地理生物、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生物地理等組合,都是不錯的選擇。
賦分制下選哪幾科最好
適合偏理科學生的學科組合
1)物理+地理+生物
該組合難度相對較小,特別適合成績不是非常優秀的學生。選擇這個學科組合,既能報考絕大多數專業,學習壓力也不會很大。
而且物理、地理、生物卷面都擁有固定答案,賦分難度較小。
2)物理+化學+生物
該組合難度較大,競爭比較激烈,適合部分想要沖擊頂尖名校頂尖理工類專業的學生。物化生組合符合幾乎所有理工學科類專業的選考要求,且專業知識銜接較好,非常有利於考生大學學習。
3)物理+化學+地理
地理學科是文科類的理科,屬於邏輯思維學科。盡管它也有許多需要考生背誦的知識點,但和歷史、政治不一樣,該學科試卷沒有主觀題,不會存在賦分難的狀況。
適合偏文科學生的學科組合
1)歷史+生物+地理
在這里我得講一講,為什麼賦分制度下,我不推薦同學們選擇政治學科。因為政治學科時效性較強,考生背誦的知識點考試很可能用不上,而且政治主觀題較多,不利於考試賦分。而歷史和政治面臨同樣的賦分難問題,但歷史主觀題要相對較少一點,且沒有時事政治題,所以賦分難毒會比政治難度低一些。
高考賦分等級怎麼劃分
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此外,並不是每個科目都是按等級賦分制來算分的,統考科目(語數外)仍然採用原始分,而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選考科目則實行等級賦分制度。
大致了解完等級賦分制後,我們再來詳細看看賦分等級怎麼劃分。由於每個省份的等級劃分有所區別,但2021年新一批參加新高考的8個省份採用的是統一的劃分規則,所以我們以這8個省份為例。
A等級,排名等級佔比約15%,分數區間是86-100;
B等級,排名等級佔比35%,分數區間是71-85;
C等級,排名等級佔比35%,分數區間是56-70;
D等級,排名等級佔比13%,分數區間是41-55;
E等級,排名等級佔比2%,分數區間是30-40。
對於實行「3+3」新高考模式的省份來說,在5個等級之下還會細分更多的等級,雖然總體相差不是特別大,但是不同省份的同學還是要參考自己所在省份的劃分規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