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保個人帳戶金額怎麼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㈡ 北京市社保繳費計算
社保交費比例:
養老保險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醫療保險
以北京市為例,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
單位1%,個人0.2%;
工傷保險
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
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
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社保個人賬戶余額是怎麼計算的
社保個人賬戶余額是怎麼計算的
社保個人賬戶余額是怎麼計算的,我們一般都會為了保障自己在特殊時期的生活而選擇繳納社保,其中的一部分會被存入我們的個人賬戶中,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社保個人賬戶余額是怎麼計算的的相關信息,希望大家喜歡。
社保個人賬戶余額是怎麼計算的1
【1】個人經常使用的月積數法
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是由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與本年記帳利率的乘積、本年記帳額本金以及本年記帳額利息這四者之和。這種計算方法計算得到的數額是,按照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在一個繳費年度內按月計算的額度。
【2】國家經常使用的年度計演算法
這個方法採取的手段主要是,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在每個繳費年度結束以後按年度計算。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是由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與本年記帳利率之積、個人帳戶本年記帳金額、個人帳戶本年記帳金額與本年記帳利率之間的比例所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社保個人賬戶余額是怎麼計算的2
個人賬戶利息的計算
(一)政策依據
1.全國政策不統一階段(2016年前)
《社會保險法》第14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此階段個人賬戶記賬利息由各省根據自身養老基金運行情況制定,但規定不得低於同期銀行定期一年存款利率。
2.全國政策統一階段(2016年起)
2017年4月13日《人社部、財政部關於印發和規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辦法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 31號)。統一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即利息)。統一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每年由國家人社部和財政部統一公布。公布時間為每年6月份。記賬利率應主要考慮職工工資增長和基金平衡狀況等因素研究確定,並通過合理的系數進行調整,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二)計算方法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利息的計算方法分為年度計演算法和月積數法:
年度計演算法。計算公式: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個人帳戶本年記帳金額×(1+本年記帳利率×1/2)×1.083
月積數法。計算公式:至本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上年底止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本年記帳利率)+本年記帳額本金+本年記帳額利息
(三)記賬利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已公布2021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為8.31%
社保個人賬戶余額是怎麼計算的3
以個人身份參加社保,個人賬戶當中的余額該如何計算呢?如果以個人身份參加社保,那麼我們就應該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個人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是按照20%的繳費比例來進行交費的,那麼醫療保險可以選擇高檔次的交費,當然也可以選擇低檔次的交費,高檔次和低檔次的交費,它的交費比例剛好是相差一半。
醫療保險這一塊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高檔次它跟企業在職職工是有相同的繳費比例大約是8%,並且最終是會建立個人醫保賬戶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醫保卡當中是會產生相應的余額的,當然我們作為靈活就業的人員呢,是可以選擇低檔次,大約交費標準是4%,唯一的區別就是不建立個人醫保賬戶,所以說在自己的醫保卡裡面是沒有任何的余額產生。
我們的養老保險。雖然不分為高檔次和低檔次,它的繳費比例都是20%,但是這個繳費基數的比例是同等的,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繳費指數的比例,區分不同,它是從60%~300%之間都是可以自由地來選擇的,當然你選擇60%繳費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但是最終你所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低的,所以說個人經濟條件好的`話,可以選擇一個較高的繳費檔次,那麼將來就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回報待遇。
因為我們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按照20%來進行交納的,我們都知道,企業在職職工進入到個人養老保險賬戶當中的比例是按照8%來進行劃轉的,所以說我們作為靈活就業的個人,那麼進入到個人賬戶當中的比例實際上也是8%,雖然說我們自身承擔了20%的交費,但剩餘的12%也跟我們企業在職職工一樣,是進入到統籌養老保險賬戶當中裡面去。
這個統籌養老保險賬戶,雖然說我們在計算退休金的時候是和我們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它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當我們個人在領取完成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應該享受到統籌養老金的賬戶,所以說也跟我們是有一定的關系的。
但最終我們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計算方式,是根據我們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總余額,除以自身的計發月數來決定個人賬戶養老金,所以說我們個人賬戶裡面的余額越多,那麼得到的養老金的待遇也就相對應的更高一些。
不過按著企業在職職工的形式,來繳納社保待遇,相對於本人來說自己所付出的經濟成本會小一些,因為畢竟企業單位承擔剩餘的大部分的繳費比例,我們個人只需要承擔自己,小部分的繳費比例,相比於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費的話,實際上自己的經濟壓力會小很多。
㈣ 北京市 社保計算方法
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資3000元基數計算(月繳)
A養老:單位20%(600元)個人8%(240元)
B失業:單位按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的1.5%繳(三資企業按上年中方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個人0.5%(15元)
C按單位行業、工傷發生率等由社保經辦機構在所屬行業適用的費率浮動檔次內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個人不交
D醫療保險:單位9%(282.06元)個人2%+3元(65.68元)
E生育保險:單位0.8%(25.07元)
註:2013.04-2014.03適用,工資基數3000元,高於社平工資的40%(2089元)低於社平工資的60%(3134元),養老失業基數按實際的3000元計征,醫療、生育、工傷按3134元基數計征
㈤ 社保是怎麼計算的啊
1、社保保險繳納計算,是按照稅前工資計算的,養老的比例全國基本一致,其他的比例略有不同,以當地為准。
2、社會保險的繳費金額是由本人工資(基本醫療保險按市平均工資)和費率計算出來,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以月收入2000元計算,個人交170.69元,企業交348.48元,若收入是3000元,則個人交250.69元,企業交499.17元。
養老保險金:公司(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
醫療保險金:公司(單位)承擔8%,補充醫療1.2%-9.2%,個人承擔2%。
失業保險金:公司(單位)承擔2%,個人承擔1%。
工傷保險金:公司(單位)承擔0.6%。
生育保險金:公司(單位)承擔。
3、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將全部存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用於發放本人的養老金,退休前不可隨意提前支取。到達法定退休年齡, 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㈥ 北京醫保存摺裡面的錢是怎麼算來的
北京醫保的錢用北京銀行的存摺取 返的錢是根據繳納基數、年限、年齡調整的 如果剛交醫保,年輕的,一個月一般幾十塊錢。
每個月打入醫療存摺的錢是這樣來的: 1、個人繳納的2%全部劃入,即你的繳費基數*2%; 2、單位繳納的部分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為: (1)不滿35周歲的員工,是按照繳費基數*0.8% 劃入 (2)35周歲以上不滿45周歲的,是按照繳費基數*1%劃入 (3)45周歲以上的員工,是按照繳費基數*2%劃入 (4)不滿70周歲的退休員工,按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 (5)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按一年度本市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
拓展資料
北京的規矩:參保醫療保險以後,發一個北京銀行的個人帳戶存摺,其中的錢可以用來買一些日常用葯,也可以支付小額的門診醫療費,存摺里的錢是可以自主支配的了,也可以積攢起來到將來再用。如果你身體健康,暫時花不著醫療費,也可以取出來吃飯、買衣服或買手機用。不過到用到醫療費時就得自己另行籌備了哈。 北京銀行醫療保險的個人帳戶存摺,只能從中取錢,不能存錢,不能當一般的儲蓄存摺用啦。 按照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劃入職工個人帳戶的金額為:
(一)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二)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的一部分按照下列標准劃入個人帳戶: 不滿3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0.8%劃入個人帳戶; 35周歲以上不滿4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1%劃入個人帳戶;45周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2%劃入個人帳戶。
北京醫保具有一定特殊性。北京的醫保是存摺,社保卡可在定點醫院使用,在公司入職時,會被要求填三個社保定點醫院,卻無需填寫定點醫保葯店。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稱,門診病人在院外拿葯是完全自費的,在醫院看病後,如果想在醫院外購葯,必須憑醫院出具的加蓋外購專用章的處方才能報銷。醫保起付金額1800元。
㈦ 北京社保是怎麼計算的
養老公司20%個人8%
醫療公司10%個人2%+3
失業公司1%個人0.2%
工傷公司0.3%個人不用繳費
生育(持有北京戶口或北京市工作居住證才能上)公司0.8%個人不用繳費
住房公積金公司12%個人12%
所以應按照你的社保基數(一般為上年月平均工資或新人第一個工資)來算
比如你的稅前工資5000,那麼每月個人繳納社保及公積金為5000*22.2%+3=1113元。
以下是2009年北京的社保繳費基數列表
社平工資:3726
基數上限:11178(社平300%)
基數下限:1490(社平40%)
醫療下限:2236(社平60%)
最低工資:800
本市和外埠城鎮職工
養老/失業/工傷———基數1490—11178
生育/基本醫療———基數2236—11178
本市和外埠農村職工
養老/失業———基數800
工傷/生育/基本醫療———基數2236—11178
相關社保政策可以參考北京勞動和社會保障網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北京社保繳費計算公式
根據2021北京社保基數和比例規定,用人單位和個人要分別承擔16%和8%的養老保險,9%和2%醫療保險,0.5%和0.5%失業保險,個人要承擔3元的大病保險費用,用人單位還需要承擔0.8%生育保險,0.4%工傷保險。
在2021年7月份,由於北京相關險種基數調整,北京養老失業工傷最低基數上調至5360元,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最高基數28221,所以目前社保基數下限為5360,上限為28221。
根據比例和社保繳費基數,按照最低繳納基數為5360元計算,社保費用是1996.92元,職工個人部分需繳納565.8元。
如果加上公積金,那麼北京五險一金的費用為:企業=1431.12元+125元=1556.12元,個人=428.8+125=690.8,總共是2532.9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