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各個朝代人口和面積
清順治八年(1651年) 42萬人
康熙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達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記錄,清朝時期最大疆域面積為1380多萬平方公里。
建國以來北京1958年 660萬人 ,比1948年增加457萬人
1978年 871萬人 ,比1958年增加211萬人;
因為1968年是文革期間,所以沒櫻困有人口數據
1988年 1061萬人,比1978年增加190萬人
(1993年 取消糧票,外地人開始大量來京)
1998年 1246萬人,比1988年增加185萬人
2008年 2213萬人,比1998年增加967萬人;其中本市人員1204萬,外地來京人員1009萬。北京全年外來人口超過1億5400萬「人次」,居世界之冠。
總結:1948年至1958年(增加457萬人)和1998年至2008年(增加967萬人)為兩個北伏族京人口增長的「高峰十年」
最新消息:截止2009年2月北京瞬間人口已經突破3074萬人
(附全國)
清(公元1690年):975萬平方公里;
清(公元1760年):1310萬平方公里;
清(公元1820年):1300萬平方公里;
清(公元1910年):1131萬平方公里;
中華民國(公元1920年):1131萬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2000年):960萬平方公里;
公元1652年,清世祖順治9年,全國總人口1448.3858萬。清實錄世祖卷61
公元1713年,清聖祖康熙52年,全國缺頌弊總人口2358.7224萬。清實錄聖祖卷257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國總人口14341.1559萬。高宗實錄卷157
公元1834年,清宣宗道光14年,全國總人口40100.8574萬。宣宗實錄卷261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緒13年,全國總人口37763.6萬。光緒會典卷十七
中華民國:
公元1913年,民國2年,全國總人口43200萬。民國二年世界年鑒
公元1928年,民國17年,全國總人口47478萬。民國十七年戶口調查統計報告
公元1947年,民國36年,全國總人口46100萬。中華民國統計年鑒
中華人民國和國:
公元1954年,全國總人口60266萬。
公元1969年,全國總人口80671萬。
公元1981年,全國總人口100072萬。
公元1995年,全國總人口120000萬。
公元2000年,全國總人口130000萬
2. 民國各時期全國人口是多少
有學者研究稱,清朝乾隆年間中國的人口就達到了二億,並且人口一直都是呈上升趨勢;在民國時期,一般都是以四億來進行概括,其實確切的數字應該是四億五千萬人,因為記得蔣介石在做抗戰鼓舞士氣的時候是說「四萬萬五千萬同胞」,這個應該是官方數字,而且因為民國時期國民黨對人民的控制還是比較嚴的,所以這個數字也較為可信。到了建國後,馬寅初在他的文章中說道中國的人口是六億左右。通過一系列的總結,這幾個數字按照人口增長規律來說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因此,我的觀點是:中國民國時期的人口是四億五千萬人左右。本人愚見,望對問主有所幫助
3. 幾代在北京可以叫做老北京人
沒有什麼公認的標准,久居京城已經分不清誰是北京人,誰是外地人了,主要看融入社會,與絕對幾代以上無關。早年間,老北京人的生活規矩多,說道多,禮數多。用一句形容老北京人生活的話來說,叫做:「一口京腔,二(兩)句二黃,三餐佳餚,四季衣裳。」這才稱得上是老北京人呢!
4. 老北京人佔北京人口總量多少
1/5左右。
擁有北京城區戶口的,就是真正的北京人。1300萬北京戶口,有200萬左右符合真正北京人的標准。地圖以外的都是原先的河北人,1952年劃歸北京的,根本算不上北京人,文化差異,素養品德,根本配不上首都。
簡介
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為2170.5萬人,與2014年相比,增加18.9萬人,增長0.9%。其中,常住外來人口為822.6萬人,比上年增加3.9萬人,僅增長0.5%。
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這是北京常住人口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龐江倩在19日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萬人。
2019年末, 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萬人, 比上年末減少0.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