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話劇北京法源寺講的什麼
擴展閱讀
北京尿不盡怎麼治療 2024-04-26 03:12:03
廈門閩南古鎮怎麼收費 2024-04-26 01:13:21

話劇北京法源寺講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5-31 07:25:09

㈠ 北京法源寺話劇中不變法不圖強必然滅亡是誰說的

是譚嗣同說的。北京法源寺話劇中譚嗣同為肆羨首的維新派人士,在光緒皇帝面前提出維新變法,試圖改變不變法不圖強必然滅亡的局面。《北京法源寺》是一部由中國國家鏈慎話劇院、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於2015年聯合出品棚雹敬,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李敖原著。

㈡ 《北京法源寺》這部書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歷史小說的創作,必然應處理好史實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系。而這兩種關系能相得益彰的標准,便是讓讀者在藝術享受的氛圍中,去理解歷史人物真實的內心世界。《拆碼圓北京法源寺》使我真正感到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物心路的真實軌跡。

㈢ 北京法源寺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北京法源寺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法源寺讀後感1

《北京法源寺》以袁崇煥的死亡為序,以康有為訪法源寺為始,以別法源寺為終。北京法源寺,見證了幾個朝代的衰亡。這本書以法源寺為線索,記錄了許多大人物的故事,這是一些悲劇的人物,為時代生,為時代死,與其說法源寺是佛寺,不如說是一個亡靈的超渡所。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譚嗣同的死。以前讀史書只知道,戊戌六君子,卻不知者六君子中有人是被迫死,有人是不甘死,有人是淡定死。而譚嗣同,便是後者,原以為是書生形象,卻發現有了幾分俠骨柔腸。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何等氣概,才能在死前說出這番話,何等氣概,才能在大義面前放下對妻子的小愛,對父母的小孝,對朋友的小義?

然而,可能是因為時代的差距,讀到文後,我還是無法理解他為何非死不可。李敖先生的解讀是,譚嗣同以自己的死來證明改良之路不通,而這種證明,需要鮮血。可我不認同,的確,改革需要鮮血,可是,改革同樣需要人才。我想不通,我反而寧願相信李敖先生在文中梁啟超對譚嗣同的質疑,他質疑譚嗣同是為君而死,而不是為事而死。我寧願相信這個理由。

忠君在他們心中可能代表著守舊,這個他們中任何一個都不會承認的。也許是時代的差距,我總覺得,有信仰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族基。不同不過是,有的人忠於君主,有的人忠於朋友,有的人忠於自己的國家,有的人忠於自己的人民,而這歸於一句話就是,他們都忠於自己的信仰。

光緒是君,的確。可是,在譚嗣同革命的歲月中,是兆畝謹光緒的開明和康有為的引導使得他改了方法,在一起奮斗的日子裡,光緒信他,他也忠於光緒,這是君臣之義,同樣,也是朋友之誼,承認為了心安而死,並沒有什麼不妥。沒有改良派的出現,光緒雖然毫無作為,但至少衣食無憂,不至於落得個囚禁瀛台,不明而亡。光緒對他坦坦盪盪,他若逃走,便是樹倒猢猻散,為人所不齒,在江湖中打滾了這么多年,有這么多俠義朋友的他,是斷然做不出來的。

所以,從江湖的角度來說,他不可能逃;從君臣的角度來說,他也不可能逃;從朋友的角度來說,他更不可能逃。而為事,多多少少有些成分,但我總覺得不是內心所真想。

當然,我這么說,不是代表我不覺得他偉大。我說過了,為信仰獻身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他們將在歷史的塵埃中永存。

對於康有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人生路。

我最為感慨的是,最後他與李十力(普凈)的對話。「『袁督師的不幸是,他生前死後正好碰上明清兩個朝代,明朝說他是清朝的,清朝說他是明朝的。個人在群體斗爭的夾縫中,為群體犧牲了自己,竟還犧牲得不明不白。』如今,輪到他康有為自己了,他也正好碰上清朝,清朝說他太前進,他承認;可是民國到來說他太落伍,他卻不服氣。」

康有為是有抱負的人,同樣為著心中的信仰而努力著,我不支持他的方式,但卻佩服他的勇氣。同樣的,梁啟超也是,李大釗也是,這些人,精神永不幻滅。我觀點同李先生一致,就沒有過多想法了。

北京法源寺讀後感2

《北京法源寺》成書於1991年,是李敖在獄中構思所得,讀過此書的人有兩個極端評價,批評者說這壓根算不上一本小說,沒有任何情節推動,只有李敖的顯擺,贊譽者說此書代表了近百年來知識分子思想的最深刻境界,是繼《道德經》之後一部可以從宏觀上把握中國人思想的書籍。竊以為一個成年人讀書,不可只圖快活,應從書籍里汲取先進的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加科學地認識這個社會,從這個層面而言,《北京法源寺》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李敖大才自不必言,各種典故信手拈來,借書中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隱、朝野、家國、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強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變、去留、因果等主題的深刻思考,隨便一個見解拎出來,都能砸死半數國耐消人。整本書洋溢著百折不回的鬥士精神,充滿了堂堂正正的陽剛氣質,寫透了大丈夫的豪俠、忠義、決絕、悲壯,相較之下,其他歷史小說只是替楊貴妃洗澡、替西太後洗腳的無聊故事。

法源寺始建於唐朝,初名憫忠寺,是李世民為哀悼北征朝鮮的陣亡將士而建,北京的寺廟名字大多喜氣,而憫忠寺是追念為家國天下而死的先烈與國殤,充滿了陰郁與蒼茫。這座寺廟歷經千年風雲,送走了軟骨頭的宋欽宗,迎來了更加軟骨頭的晚清。此時正值中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仁人志士救亡圖存,曾李左張發起洋務運動學西方器物,甲午海戰把我們打醒。康梁又發起戊戌變法學西方制度,歷時百日而亡。陳李胡蔡又發起新文化運動,轉向更深層次的民眾思想,終又失敗。嘗試不可謂不豐富,苦難不可謂不深刻,但仍在近代化社會的'門檻外徘徊,根源到底在哪裡?

一為兩千年中央集權的慣性太大。古雅典時期,梭倫、伯里克利、克里斯提尼改革,不斷擴大公民范圍,奠定了直接民主的雛形,後又經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催化出君主立憲政體,德先生深入人心。而我們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世皇帝只專心做兩件事,削弱相權和地方權力,清朝君權達到頂峰。李敖在書里狠批慈禧,但更該狠批的是四萬萬國人,跪了兩千年的膝蓋已經不適應直立,以一國奉一人,竟沒人覺得不對。偶有一兩個清醒的先驅,卻被視為異類,郭嵩燾出使英法,領略其先進之處,回來說幾句實話就被迫辭官。鄭觀應的思想體系之先進完整,今人看來都覺驚嘆,但當時卻無人理會。晚清的苦難不是慈禧一個人的孽,是全體國人的孽。

二為小農經濟導致王朝循環怪圈。小農經濟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每個王朝後期土地兼並都極其嚴重,農民只有兩個選擇,苟延殘喘或揭竿而起,農民反地主的終極目標就是當地主,對武裝起義的領袖來說,當皇帝是天經地義的事,功成身退從來不是他們的選擇,所以李唐走了,趙宋來了,朱明走了,愛新覺羅來了,我們的歷史只是一年重復了2000多次。怎樣才能不走重復的路?變法者做了嘗試,卻被慈禧阻斷,譚嗣同選擇死事,他是真正的殉道者,幾百年後百姓不會記得太多帝王,卻一定能記得譚嗣同。該書對譚嗣同著墨甚多,志在緬懷逝者,激勵來者。

三為缺少訓政阻礙了民智開化。孫中山曾言:余之革命方略,規定革命進行之時期為三:第一為軍政時期,第二為訓政時期,第三為憲政時期。由軍政時期一蹴而至憲政時期,絕不予革命政府以訓練人民之時間,又絕不予人民以養成自治能力之時間,於是第一流弊,在舊污未能盪滌,新治無由進行。第二流弊,在粉飾舊污,以為新治。第三流弊,在發揚舊污,壓抑新治。更端言之,第一為民治不能實現,第二為假民治之名,行專制之實。第三,則並民治之名而去之也。

以上三條,為千百年痼疾,非一朝一夕可改,不要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嘗試的路有很多條,但能否少流血或不流血?如果非要流血,流誰的血?關於這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李敖虛構了一段情節,1927年康有為重回法源寺,遇到了當年的小和尚普凈,此時已改名為李十力(董必武、熊十力、李大釗的化身),李十力主張嘗試新主義,失敗也在所不惜,康有為說:我們試驗失敗了,流的只是我們自己的血,人民是草木不驚的。可是你們呢,你們流的,是人民的血。李敖的態度很明確,不能犧牲群體的利益滿足個體的私慾。

《北京法源寺》是一部啟蒙的好書,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我們的缺點和優點,就讀懂了我們的正確與失誤,如果配合袁偉時的《晚清大變局》一同閱讀,體會將更加深刻。

北京法源寺讀後感3

《北京法源寺》構思於李敖坐牢期間,前後歷經15年才得以完成。先來了解下李敖本人:

(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台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台灣省無黨派人士,曾任台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布退出台灣省政壇。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紅色》等100多本著作,前後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創下歷史記錄,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冊,凡3000萬字。2005年9月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復旦三所頂尖高校發表了名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講。

2018年3月18日,李敖在台北不幸過世,享年83歲。4月25日,李敖的兒子李戡在電視節目中公開父親生前所寫的親筆遺囑。

本書取材地:坐落於北京,法源寺,初名"憫忠寺",這是一座有故事的寺院,和一般的寺廟不同(書中有介紹),它的建立本身是唐太宗為了安撫征高麗的死難將士的英魂,清雍正時更名"法源寺",取"法海真源"之意。1956年在寺內成立中國佛學院、1980年又於寺內建立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是中國佛教協會所屬的宗教類博物館。

法源寺坐北朝南,形制嚴整宏偉,六院七進。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內供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兩側為四大天王。大雄寶殿上有乾隆御書"法海真源"匾額,內供釋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賢,兩側分列十八羅漢。觀音閣,又稱憫忠閣,陳列法源寺歷史文物。凈業堂內供明代五方佛。

全書字數不多,但讀來時而令人深思,時而令人悲憤,時而令人扼腕痛惜。

在讀康有為、佘法師辯證關於"善與不善"、"有所為、有所不為"、"個人和群體"的討論時甚是精彩。"有心為善,雖善不賞","有所為有所不為","個人只有和群體的大多數一起浮沉,才能免於被殘忍對待"時,你會感覺在運用哲學、道家、佛學的思想方法辯證思維後,很多事情會有精彩而耐人尋味的發展方向,而不是簡單地對立面。

在讀譚嗣同、梁啟超二人法源寺論佛,於佛前結拜時,你會發現有才之人的惺惺相惜,以及對家國何去何從的滿心憂慮。

全書讀一半之後你會發現清末時這群有志之士為國家,為人民做了多大犧牲,面臨的挑戰是多麼困難,你會感到守舊派是多麼讓人憎恨而無能為力。最後以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譚嗣同的一首: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達到情感的頂峰。

全書結尾在給人留下很多無法考證的懸疑同時也道出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大刀王五和佘法師的真實身份,還原了二人的歷史淵源和矛盾由來,最後以二人之死,小和尚普凈(李十力)的敘述消解讀者心中謎團。

歷史的滾滾車輪從不會為誰而停留,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犧牲也不是簡簡單單的悄無聲息,總會或多或少的改變歷史發展方向,我們能做的就是汲取歷史經驗,就像譚嗣同與眾好友、康有為與普凈的辯論"改良"還是"革命",只有實踐了才能知結果。

全書讀來使我對近現代歷史人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好與壞,而是全面的結合歷史背景的理解。

強烈建議閱讀,而且《北京法源寺》作為李敖唯一一篇長篇小說,曾在2000年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當然如果你實在讀不下去,也可以考慮去看本書的話劇版,反響也很不錯哦。

㈣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大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北京法源寺》,歷史小說,是台灣歷史學家,作家李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李敖在獄中構思故事梗概,在1976年出獄後開始寫作,成書於1991年。 小說以北京宣武區的法源寺為故事背景,描述了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前後,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國志士為中國的振興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動。

作者宣稱此作品被提名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不過,由於提名諾獎的門檻很低,只要大學副教授就可以提名任何作家了,因此諾獎從不公布每年有哪些作家被提名,所以這種說法的真偽可能永遠也無法得到檢驗。

北京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它不僅是北京城內歷史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1983年,法源寺被國務院確定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000年,台灣著名作家李敖所著《北京法源寺》出版後,在海內外廣泛流傳,使法源寺名聲大躁,引來無數佛教信眾以及尋幽探古的遊客。
法源寺佔地面積6700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採用中軸對稱格局,由南王北依次有山門、鍾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台、凈業堂、無量殿、大悲壇、藏經閣,大遍覺堂、東西廊廡等,共七進六院,布局嚴謹,寬闊龐大,是北京城內保存下歷史悠久的古寺廟建築群。在法源寺內,不可不提的是那滿庭院的紫丁香,每到四月,院中的丁香遍紫霧般在暖春中開放,與寺中高可參天的占愧,牆角石盆中含蕊吐香的蘭草,丁香樹下悠閑跑動的放生動物,共同構築出一派世外桃源的清幽景象。

法源寺的珍貴文物

法源寺天王殿內正中供奉著明代製作的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銅像,高1.12米,袒胸露懷,歡天喜地。彌勒佛背後是勇猛威嚴的護法神韋馱坐像,明代銅鑄,高170米。兩側是明代銅鑄四大天王像,十分珍貴,皆高1.20米。大雄寶殿正中供奉「華嚴三聖」,既毗盧遮那佛。文殊和普賢菩薩像。為明代製作,木胎貼金罩漆。正中的毗盧遮那佛端坐在須彌座上,像高:米,腦後背光,通高3.97米。文殊、普賢分立兩旁,像高2.14米。這三尊塑像,妙相庄嚴,雕制精美,在明代塑像中可推上乘。大殿兩側為十八羅漢坐像,像高約1.35米,木胎貼金,為清朝製品。
此外,法源寺還留存有許多佛教文物,二十世紀初,寺里收藏有清龍藏經,趙子昂、吳道子所畫的菩薩像以及其他許多名人手寫金字經,墨寶等。因歷史上的年年的戰事、人禍,許多寶物如今已不知所蹤,但是寺里,仍可見到一些各個時期的佛像、法器,足夠盤亘大半日。從這些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佛教造像風格上,可以穿過歷史的塵埃,依稀想見當初的繁盛榮辱。

法源寺的歷史變遷

法源寺自其初創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據《元一統詰》記載,法源寺始建於唐朝,初名「憫忠寺」。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為哀悼北征遼東的陣亡將士,詔令在此立寺紀念,但未能如願。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賜名。憫忠寺」;安史之亂時,一度改稱「順天寺」,平亂後恢復「憫忠寺。名稱;唐末景福年間(892—893年),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並贈建「憫忠閣」,閣甚雄偉,有「憫忠高閣,去天一握」之贊語;遼清寧三年 (1057年),幽州大地震時,憫忠寺被毀,遼咸雍六年(1070年)奉詔修復後又改稱「大憫忠寺」,從而形成今天的規模和格局;明朝正統二年 (1437年),寺僧相熔法師募資進行了修葺,易名為「崇福寺」。
清朝,朝廷崇戒律,在此設戒壇。雍正十二年(1734年),該寺被定為律宗寺廟,傳戒法事,並正式更改為今名「法源寺」。
律宗是佛教發展到唐代,國家統一,佛教內部也需要實行統一的戒律以加強自己組織的情況下,由道宣創立的一個宗派。道宣創立的律宗學說,主要是「心識戒體論」。所謂「戒體」,指弟子從師受戒時,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習的功能。律宗把戒分為止持、作持兩門:「止持」是「諸惡莫作」,規定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作持。是「眾善奉行」,包括受戒、說戒和衣食坐卧的種種規定。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原來出身僧侶,鑒於農民利用宗教起義的歷史事實,對佛教進行整頓,扶正祛邪,保障了佛教在安定環境中的正常發展。清朝是繼承明代佛教政策的,它之所以在法源寺設戒壇,定其為律宗寺廟,意在宣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律宗教義,對人民進行「治心」。
《御製法源寺碑文》稱:「人以為戒在是即法在是,未知其法之源也;即謂攝心明戒,亦只知心之說,而源仍未及知也。」「源不可不達矣,(必須)識心達本源」,並且聯系社會現實解說「達源」乃「巨而忠國孝親,制行立事;細而飲食起居,日用常行」,還說「本皇祖勸善至意,書『存誠』之顏,揭示萬古達源之要」,從而點明了崇尚律宗的要旨。因此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法源寺應詔再次整修,竣工後乾隆皇帝親自來到法源寺,御書「法海真源」匾額賜寺、此匾至今仍懸掛在大雄寶殿上。乾隆皇帝還在寺內寫下了「最古燕京寺,由來稱憫忠。的詩句。在這里,「法海真源」的意義表露的很明白,即:千條萬條戒律、刑律,都是「流」,內心存誠才是「源」。從宗教本身的意義來講,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譯,通指包括佛教教義在內的一切事物。弘揚佛教,追本溯源的話,就首先要抓住律學,從而突出了法源寺作為佛教律宗寺廟的重要地位。
法源寺在歷史上久負盛名,是北京城內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剎。宋欽宗趙桓被金兵俘虜北上,就曾囚居在這里。元二十六年(1289年),宋遺臣榭枋得抗元失敗,遁隱建寧(今福建省建甌縣)唐石山中,後被元軍所俘,押至大都(北京),拒不降元,也在此寺絕食身亡。
據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考證,著名變法維新人物譚嗣同,在刑前,也曾到法源寺一游。那一段刀光劍影的歷史,如今也被歷史的時光隧道鎖閉。不變的,只是黃昏中飛起飛落的群鴉,以及盪滌心靈的暮鼓晨鍾。
千年的古寺,千年的見證,千年的寧靜

㈤ 如何評價北京法源寺

今天的北京,氣溫略低。一早陪西瓜在小區里輪滑。寒風中,用手機敲下昨晚看完《北京法源寺》後的一些感想。蘋果的手機果然不給力,電量從百分四十到自動關機的速度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所以能敲打出這么多內容,我也是real佩服自己。
忘了幾年前讀的《北京法源寺》,久到西瓜爸說我看過時,我還振振有辭道:不可能,我自己看過的書怎麼會忘?

結果話劇開場五分鍾後,我發現,呃,我還真的看過原著……非常對不住李敖……

記不得的原因我估計有二:第一是因為書名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介紹法源寺歷史的。也就是說書名和內容跨度比較大,不容易產生記憶。第二是書里涉及的晚清這段歷史我了解不多,於是看過就忘了。anyway,我會把書再看一遍,向原著和作者致敬。

《北京法源寺》講的是晚清的一段歷史,確切地說,講的是戊戌變法的失敗,是譚嗣同,是六君子,是袁世凱,是康有為和梁啟超,是光緒和慈禧,是榮祿和李鴻章……

序幕起於法源寺方丈和小和尚的對話,引出譚嗣同談生與死,肉身與靈魂,虛妄與永恆。繼而歷史事件綿延展開,拋去野史和戲說,盡量還原歷史。但歷史的錯綜復雜,到如今已經很難說是「真實」的了。例如慈禧,其實她一開始對變法是很感興趣的,她何嘗不想光復大清之榮耀。奚美娟老師演的慈禧非常好後面講演員時再說。

話劇以1921年法源寺的和尚和戊戌年的歷史人物隔空對話展開,整部劇非常有張力,幾對戲劇沖突展現得很好。比如康有為和袁世凱的屬於劍拔弩張,光緒和慈禧的既有母子的溫情,又有明裡暗裡的權力之爭,還有觀念的沖突矛盾以及二人之間嘗試相互靠近但又註定不可能實現。

當然慧哪轎,還會時不時地有一些好笑的梗讓觀眾在沉重的歷史題材和將近三個小時的觀劇中保持一點輕松。比如慈禧太後在聽到恭親王的觀點後會說:我同意你所說的,而且是不能同意再多……再比如說有各種方言適當地穿插所表現出來的喜劇效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整部劇的主角有很多,比如康有為,光緒。但靈魂人物,我認為是譚嗣同,是那個潛心向佛,研究佛法的出世之人;是那個看到國家積難人民受苦奮而決心變法的改革者;當然更是世人所知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英雄。沉穩慈悲緩跡是他,儒雅從容是他,舉重若輕是他,慷慨激昂是他,捨身取義是他。劇里有他和康有為的對話,和光緒的對話,和小和尚的對話,最精彩的是最後一段夜訪袁世凱的對話。每一場對話,譚嗣同的性格特徵就愈加豐滿。演員的台詞功底太好了!在我心中,譚嗣同就是他這個樣子了。

說演員。我們的座位在二樓最遠最偏處,虧得拿個望遠鏡,才看的清演員的表情。多虧這個決定,否則會是很大的遺憾。每個演員的表演都非常好,當時只覺得光緒和慈禧的演員很眼熟,回來看一下演員表才知道光緒是周傑演的,慈禧是奚美娟老師演的。周傑的表演內斂而豐滿,把光緒的無奈、雄心、怯弱都演出來了。只是年齡上要比戊戌變法時的光緒大的多。奚美娟老師不用說了,老戲骨一出場便知差距在哪裡。

但我最愛的,依然是譚嗣同的扮演者。

李敖寫的是歷史小說,既是小說就不能把它當作史書來讀。但無論是李敖的原作還是話劇,最打動人的就是濃烈的家國情懷。是以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等人為代表的中國志士們,在國難當前對於國家命運的思考,是積極求變的改革思想。無論是那段歷史,還是作品,悲劇色彩是必然的。「即是極端的失敗,又是極端的成功」失敗是因為變法的失敗,以六君子的血灑法場作為結束,成功的是以此揭開了對於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抗衡,是接下來的辛亥革命,是更多革命志士的涌現。

話劇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小說中的「禪思」,捨生還是求前肆生,善與偽善,死君與死士,當然還有生與義,大義與小義……所以說演員的台詞量非常之大,兩個多小時充滿了激情,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鏗鏘有力的話語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