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寄信、明信片等
明信片不分本埠和外埠一律0.8元
本埠信件是本市區內的信件,20克以內0.8元。
平信20克以內1.2元,100克之內,按20克為單位計算,20克之內算20克;
不可以查詢,丟失自理,一般不會丟。貼好郵票直接投郵筒就可以了。
掛號信20克以內4.2元,有收據,可以查詢,丟失郵局負責,需要去郵局櫃台辦理.
特快專遞500克以內20元,有收據,可以查詢,丟失郵局負責,需要去郵局辦理
丟信的概率也就10%以內吧,實在放心不了可以掛號,也就3元的掛號費。時間說不準,正常3-5天,不正常的話一個月都有的。
望採納
❷ 中國郵政包裹收費標准
標准如下:
1、普通郵寄:適用范圍為中國大陸地區,按中國郵政普通包裹資費標准執行(實際費用=包裹資費+3元掛號費+保價費+0.5元單據費),以包裹重量每500g為計算單位,不足500g的按500g計算;
2、快遞包裹:適用范圍為中國大陸地區,在中國郵政快遞包裹資費標准基礎上,包裹資費打七折(實際費用=包裹資費×0.7+3元掛號費+保價費+0.5元單據費,訂購時系統顯示費用為實際費用),包裹首重1000g為一個計算單位,續重以每500g為計算單位,不足500g的按500g計算;
3、EMS快遞:送貨上門,適用范圍為中國大陸地區,按中國郵政EMS快遞標准執行,即包裹重量在500g內收20元,超過部分每遞增500g按所在地區不同收費標准不同:山東、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遼寧、江蘇、黑龍江、陝西、上海、湖北、浙江、甘肅、江西、湖南、福建、四川、重慶收6元,寧夏、青海、廣東、貴州、廣西、雲南、海南收9元,其它地區收15元。
(2)北京本埠特快專遞多久送到擴展閱讀:
在國家宏觀調控和行業監管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法自主經營;按照國家授權對國有資產依法經營和管理,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制定並組織實施公司的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重大生產經營決策,對投入產出效果負責;
承擔建設、經營和維護郵政基礎設施任務;負責集團公司所轄郵政網路運行的組織管理和指揮調度;組織實施公司內各分公司、子公司之間的財務結算;承擔郵政普遍服務義務、特殊服務任務,落實通信與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保證機要通信,國家規定報刊的發行,以及義務兵平常信函、盲人讀物和革命烈士遺物的免費寄遞等特殊通信任務的完成;
優化配置生產要素,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強化內部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統一管理公司的名稱、商標、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加強公司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品牌建設。
參考來源:網路 中國郵政 -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❸ 寄信一般幾天能到
跨省寄信屬於外埠郵件,郵票面值要由所寄信件的種類和重量決定,郵寄時間由郵寄距離的遠近決定,一般為3—10天。
我國現行郵件的郵資標准如下:
平郵信:郵件重量20克及以內的,郵費為1.2元; 郵件重量21—100克,每超過20克,增加郵費1.2元; 郵件重量101克及以上的,續重資費每重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算)再加郵費 2 元。
掛號信:在上述平信各檔郵資的基礎上,再加3元掛號費。
特快專遞:500 克及以內,郵費 20 - 25 元;
明信片: 每件 郵資為 0.80 元;
郵簡: 每件 郵資為 1.20 元。
郵政歷史
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止,在長達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歲月中,中國郵權同遭喪失,形成了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郵政開端
據史料記載,清光緒二年(1876年),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請設送信官局,總理衙門就此致函北洋大臣李鴻章徵求意見。李鴻章隨即向總理衙門建議並獲同意,由赫德主持,在北京、天津、煙台、牛庄(營口)、上海五處海關仿歐政辦法,試辦郵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