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哪些大型軟體外包公司
中國三大軟體外包公司出口企業:
1、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軟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IT解決方案與服務的公司,致力於通過創新的信息化技術來推動社會的發展與變革,為個人創造新的生活方式,為社會創造價值。
東軟創立於1991年,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體公司,一直以來致力於以信息技術的創新,推動社會發展,創造美好生活。
2、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5月,是一家中外合資的民營企業。公司面向全球客戶提供應用軟體產品、信息服務及行業解決方案,在日本東京、北京、濟南、天津、崑山、深圳、沈陽、長春、成都、廣州、蘇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3、NTTDATA(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無錫為NTTDATA集團在中國的軟體及服務外包的研發總部,下轄北京、天津、長春、西安、東京5個分支機構,集團成員近2,000名,注冊資本820萬美元。
公司主要從事面向日本和東南亞的軟體外包開發(ADM)、面向日本市場的高端業務流程外包服務(BPO)、面向日本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系統後期維護和應用外包服務(AMO)、以及面向國內市場的包括雲計算、物聯網服務在內的服務平台。
軟體外包的意義:
1、節省成本。外包有利於降低成本,同時減少員工的工作量。外包勞動力的成本可能比西歐或北美的內部勞動力低90%,尤其是低水平的工作。您不需要進行任何前期投資,這使得開發項目更具吸引力。
2、節省時間。當人們全天候處理您的應用程序時,軟體開發花費的時間更少,因此您可以比競爭對手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
3、解決缺乏內部經驗的問題。當公司的內部資源不足以使公司的業務全球化時,外包軟體開發將為管理全球業務帶來新的方面。業務應用程序將更加健全和系統化,以實現整體性能。
4、靈活性:外包時,您不必花時間招聘,僱用,培訓和僱用員工進行短期項目。
『貳』 西安元年科技怎麼樣西安元年科技是國企嗎
摘要 是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波分公司吧
『叄』 西安元年科技怎麼樣 西安元年科技是國企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肆』 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010-82252999,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6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2條。
公司介紹:
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4-02-13在北京市海淀區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68號院1號樓3層301-29。
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韓向東,注冊資本42,300萬(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資訊。
『伍』 西安元年科技怎麼樣西安元年科技是國企嗎
摘要 您好,希望能幫到你你好,不是國企,但是整體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根據曾經就職人的打分情況來看,有81%的人表示這家公司待遇不錯。
『陸』 北京諾亞舟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和元年是一個老闆,只不過為了拆分業務分作兩個公司運營~~~~小規模公司,全國項目挺多,工資能給得起,其他待遇一般!~~大前年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現在怎麼樣不清楚!唄並購風險很大!!!
僅作參考!!~
『柒』 要跟會計「搶飯碗」財務機器人有點牛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紛紛引入人工智慧、推出財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多家人工智慧公司推出的發票查驗認證機器人、自動報稅機器人等紛紛面市,施行幾十年的會計從業資格認定取消……一直被視為穩定的會計職業真的成了「高危」工作?10日,在江蘇省會計學院聯合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南京財經大學、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大變革時代下的財務轉型升級」主題講堂上,來自全國的學界及業內大咖就此發表高見。
財務機器人能處理超8成的基礎財稅工作
「機器換人」現象引來崗位需求新變化這一話題,本報在上月21日的年度招聘大集報道中就已經關注過,數據表明,「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的普及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傳統招聘大戶金融業的需求佔比同比下降了5.4個百分點。
對此,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秦榮生教授表示,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大智移雲」的數字化浪潮不可阻擋,就基礎財稅工作而言,機器取代人是必然趨勢。
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彤認為,未來80%甚至更多的基礎財稅工作會被自動機器人代替,這些簡單重復的工作,人越干越累、機器卻能越干越好,這種情況下,如果財會人員只會做填表做賬等基礎會計工作,那就必然面對兩個選擇:失業或者轉型。
財務機器人還很能幹
現在不少財務人員面臨著這樣的糾結:面對各種報表和數據,加班熬夜不在話下,忙碌起來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他們既希望能有機器人助手來幫忙,但又怕這個機器人搶走自己的飯碗。
對此,李彤認為,事實上,傳統財務工作存在大量機械重復的部分,其中財務機器人可以完成的工作有很多,比如可替代財務流程中的手工操作(特別是高重復的),管理和監控自動化財務流程,錄入信息、合並數據、匯總統計,根據既定業務邏輯進行判斷,識別財務流程中的優化點等等。
而且財務機器人還具有能24小時不間斷工作、投資回收期短、工作精準度高、其快速運算能力使得「抽查」變「全查」等好處。
財務人員:要學會與人工智慧合作解決問題
秦榮生教授表示,會計審計人員需要盡快進行職業角色的轉變,如果漠視甚至抗拒這種變革,原地隔岸觀火,就必然會被淘汰,就像當年會計電算化來臨,抱著「算盤」不放的人就因為沒能跟上時代步伐被迫出局了。
清華大學覃征教授說,財務機器人上崗是大勢所趨,財務機器人就是工具,製造與使用它都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會計人員不必糾結,更不必危言聳聽、驚慌失措,就像電腦代替算盤,我們需要的只是學習與駕馭它,學會和人工智慧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做好與財務機器人成為同事的思想准備就好。
覃征認為,人工智慧的推廣既是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契機,目前國內低端會計人員過剩,而高端會計人才極其緊缺。財務機器人能夠取代的一定是低端會計人員,未來真正需要的是懂法律、懂會計、懂業務、懂平台化軟體管理的綜合性人才。機器人的出現可以把更多財務人員解放出來,讓比機器人更聰敏的財務人員去做更高端的財務管理和決策工作。
「人工智慧」逼高校改變培養模式
在高校,金融人才培養也在發生變化,金融、會計等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學習金融知識,外語、計算機的學習一個都不能少。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姚文韻教授認為,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必然反過來迫使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變革。現在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了財務會計類專業,但其中相當部分層次較低、缺乏特色,新時代來臨,高校財會專業面臨重新洗牌的可能。
姚文韻舉例說,在企業赴美上市的過程中,企業急需既了解國內會計准則、又深諳美國會計准則,同時又有較高外語水平的高端綜合人才為其提供各種專業財務分析以及IPO並購等服務,這樣的人才永遠也不必擔心被機器人取代,也往往能夠接觸到更核心的財務工作,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身價和薪酬自然也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