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羅源縣西峰村有多少人
擴展閱讀
廈門哪裡有飛龍湯 2025-05-26 07:02:15
陸家嘴和深圳哪個好 2025-05-26 07:01:02
廈門哪裡有賣明礬的嗎 2025-05-26 06:52:19

福州羅源縣西峰村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6-16 07:22:37

Ⅰ 西峰寺的基本簡介


西峰寺位於永春縣湖洋鎮西峰山下,地處群山環抱之
中。齊雲峰山脈由北逶迤而來,三起三伏,直下西峰山,再起伏呈獅狀,左虎、右象、南伏豹圍環西峰天池。正是南山豹變,北嶺龍吟,獅蹲虎踞,秀水靈光,必定人文薈萃,蟾宮折桂,雁塔題名。是旅遊朝聖景區。
《泉州府志》、《永春州志》均載:西峰寺建於唐咸通年間(860-870)。唐代,禪宗六祖惠能接受五祖衣缽,南下閩奧,結廬靜修。據傳說,曾雲游到湖洋張山寨與清白村交界的飛鳶洞,惠能用中草葯為郝洞主一患重病兒子給予治癒,洞主感恩,留他居住。其間,惠能接收僧徒,講經說法。至唐咸通年間,僧眾化緣興建殿堂,是為西峰寺,香火日盛。 南宋高宗年間(1127-1161),鄉里善信與寺僧化募,再擴建殿堂多座,寺產田地山林數百畝,僧伽五百人,躬耕自給。1997年在中軸線重建殿堂時,出土原有的古磚瓦,基石等寺院遺物,經考古學家鑒定,確系唐宋文物,現水庫邊水田,群眾仍稱和尚大土丘田,足可佐證。
明萬曆年間(1573-1620),西峰寺遭火焚,湖洋劉姓樂虞、輝荊三族賢,布施四產,修建寺院,供養三寶。
明代天啟,崇禎年間(1628~1654)西峰寺僧懷璽還掛錫五里街吾東龍湖岩,重建岩寺,有張瑞圖題匾。
清康熙乙亥(1695)年,西峰寺比丘覺長與怡山法師等,出資重刊《六祖壇經》木刻本,現板藏鼓山湧泉寺。
清乾隆年間(1736-1795),西峰寺毀於白蓮教。咸豐年間(1851-1861),鄉賢善信重建殿堂。同治年間(1862-1874),西峰寺又遭回祿之災。1936年劉姓章炊族賢從馬來西亞坡集資回梓,發動鄉親,再建殿堂一座。
西峰寺始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歷代幾經興廢。為保護文物古跡,繼承和發揚佛教文化,開辟旅遊景區,有識之士,發心重建,於公元1996年組成西峰寺重建會,公推港胞劉其吹為會長,主董重建工作。在海內外化募集資,八方善信,熱烈響應,踴躍捐資。重建程序採取整體設計,分期分批實施。至2002年已建成五殿四樓,即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功德堂樓、客堂、鍾樓、鼓樓。殿堂金碧輝煌,蔚為壯觀;敬塑佛、菩薩、羅漢金身45尊,庄嚴慈祥,神態逼真,栩栩如生。殿堂依山傍水,前眺群山拱向,五龍朝聖。讓人感到博大精深,底蘊幽遠。寺映湖光,金波炫長空之日,實乃塵境中之凈樂土也。
此外,尚有伽藍殿一座,西峰塔一座,內山門,外山門,蓮花池,陽山岩,玉山閣,水泥公路等建設項目,有待善信結緣捐建,功德無量。
西峰寺系古老寺院,以弘揚佛法,結緣八方而著稱,接待過許多名人和高僧如:留正、留從效、朱熹、蔡襄、顏延榘、陳知柔、庄際昌、虛雲法師、弘一法師等。如今它又以嶄新的風貌迎迓四方人士和善男信女。

Ⅱ 新州區李集有哪些村

李集街位於新洲區西北部,版土面積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99公頃,轄42個村、2個社區,人口6.26萬。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李集街道何程村,這個村有姓程的。
李集社區、張店社區、河頭村、新河村、新街村、黃河村、田村、潘堤村、
徐溝村、張集村、大游村、劉先村、李鎮村、何程村、李寨村、彭崗村、
張信村、羅崗村、四龍村、劉溪村、春光村、建群村、建新村、衛星村村、
張店村、任河村、張師村、黃畈村、吳太村、李中村、羅大灣村、
桂山村、八屋村、長嶺村、潮泥村、熊園村、新屋村、團強村、滕榨村、
高中村、得勝村、西峰村、西灣村、胡店村、農科所村、

Ⅲ 西峰到永縣縣多少公里

西峰村到永縣供電局 128公里。

Ⅳ 羅源縣霍口鄉有幾個村

羅源縣霍口鄉( 霍口畲族鄉)轄24個行政村(其中8個少數民族村)——霍口村、溪前村、福湖村、山壟灣村、岡尾村、東園亭村、岐峰村、王廷洋村、大王里村、後宦村、船頭村、黃鶴村、香嶺村、琅坑村、長柄丘村、西峰村、仙洋村、川邊村、佳湖村、東宅村、南乾村、塘下村、徐坪村、石坪洋村,125個自然村
霍口鄉的史料源於五代時期,至宋代時隸屬同樂鄉,元代沿襲舊制,明代更名為黃重里,清代隸屬重下里,民國時期隸屬羅源縣四區,後改為福豐鄉。
霍口畲族鄉位於羅源縣西南部,離縣城30公里,距福州63公里,東連飛竹,西鄰閩候,南接連江、晉安,北靠古田,處於「四縣一區」結合部。霍口畲族鄉成立於1984年,全鄉面積198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其中8個少數民族村),125個自然村,總戶數5291戶,人口20336人,其中畲族人口5013人,占總人口的24.6%,是福州市僅有的兩個民族鄉之一。
霍口地處敖江上游,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有林地面積23.6萬畝,木材貯蓄量26萬立方米,毛竹立株數約300萬根,森林覆蓋率85%。水力資源充沛,全省第六大河流——岱江穿境而過,流域總長32公里,是福州第二水源的二級保護區。可建裝機容量10萬千瓦的中型電站一座,小型電站8座,目前已開發5座,裝機7500千瓦。鄉政府駐地霍口村。

Ⅳ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鎮有哪幾個村

榮星村,英東村,大新村,大古村,西峰村,龍山村,霞溪村,石山村,龍江村····好像是吧

Ⅵ 西峰區的介紹

西峰區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涇河上游,位於隴東黃土高原董志原腹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07°27′42″—107°52′48″,北緯35°25′55″—35°51′11″,東鄰西安、咸陽,西連平涼,南通天水、寶雞,北接銀川。長約47.7公里,東西寬約34.8公里,總面積996.35平方公里,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西峰區現轄5個鎮、2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2,共25個社區、117個行政村、1050個自然村。總人口32.52萬人,有漢族、回族、滿族、藏族、壯族、朝鮮族等十二民族。3西峰區所在的董志塬面是天然的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素有「隴東糧倉」、「隴上明珠」之稱。

Ⅶ 西峰團結小學有多少名學生多少個班級

計劃設置80個教學班、容納3600名學生規模,學校命名為西峰區團結小學新校區

西峰區目前有各類學校219所,其中小學98所(城區5所,農村93所)。有教師4922人、學生76515名,其中(小學30476名、初中10263名、高中8144名、職校4696名、幼兒園22983名)。但由於全區教育資源均嚴重不足。

義務教育要求適齡中小學生必須應收盡收,加之隨著城市擴容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持續增多,導致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和超大班額現象非常嚴重,嚴重背離了教育的基本規律,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

為了從根本上滿足現代化教育教學的要求和提升學校品位,解決適齡兒童入學問題,規范標准化辦學,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充分發揮西峰區團結小學優質資源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採用名校辦學效應,擬在長慶大道與秦直西路交匯十字西南角(皇朝酒店對面)的地塊上,新建一所標准化、現代化、示範性完全小學,計劃設置80個教學班、容納3600名學生規模。學校命名為西峰區團結小學新校區。因此,該項目的實施是十分必要的。

Ⅷ 旅遊景區遊客人數統計

4月14日,黃山景區進山人數突破2萬人,接近黃金周的高峰期。據悉,該景區進入四月以來,周末旅遊一直火爆,賓館訂房開始緊張起來,黃山已提前迎來了「黃金月」。

來黃山旅遊的遊客以長三角地區的為主,自駕游和雙休日旅遊異常火熱,這與徽杭高速公路的全線開通有著直接聯系。為了確保遊客安全與景區旅遊秩序,黃山景區的民警全部抽調到各景點執勤;交警早上提前1小時上崗,疏導交通。

據了解,黃山景區還於4月15日發出緊急通知,規定從4月21日開始,凡旅遊旺季期間的雙休日,實行全員上班制度。雙休日遊客人數可能達到1.5萬人以上時,即啟動黃金周工作預案,景區公安、綜治、交警、交通、旅遊管理、物價等部門全部到崗到位,確保景區的安全、平穩和有序。

泰山一般五一期間人數眾多,平均每天有2萬人以上,十分擁擠。

世界佛教聖地國際旅遊勝地
普陀山位於浙江杭州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區由普陀山、洛迦山、豁沙山、朱家尖島東部四部分組成,總面積約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島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86.3米。普陀山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豐富的海島風光,以『海天佛國』、『人間第一清靜地』享譽海內外。1982年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普陀山是唯一以海島風光和宗教歷史文化為特色的海島旅遊勝地。清康有為贊曰:『觀音過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樓閣高低二百寺,魚龍轟卷萬千波……』
近年來,普陀山榮獲了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首批國家AAAAA級景區、ISO14000國家示範區、中國顧客十大滿意風景名勝區、全國誠信經營示範單位、外國人最喜愛的中國景區金獎、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中國最佳休轈旅遊勝地等眾多殊榮。2005年,被聯合國對外交流合作與協調委員會授予『全球優秀生態景區』稱號;2007年,普陀山鎮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007年,普陀山接待海內外香遊客人數首次突破300萬,達到32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16億元。
2006年4月普陀山隆重舉行了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全球37個國家政要和1000餘名高僧大德出席了論壇,並向全世界發表了以新『六和』(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文明和諧、世界和平)為主要內容的《普陀山宣言》。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普陀山已成功地邁向『世界佛教聖地國際旅遊勝地』之目標。
海天佛國:竭澤而漁還是永續利用
記者剛到普陀山,就被一件小東西吸引住了。這是類似小錢包的一個防火塑料製品,外面印著「吸煙袋』三個字。看到我們饒有興趣,接待我們的普陀山管委會副主任章毓法介紹說,普陀山香遊客眾多,山上林木茂盛,最怕香遊客因吸煙燃香而意外引起火災。所以我們管委會自己想出了這個辦法,製作了『吸煙袋』免費發放給上山的香遊客。香遊客們的煙頭香頭可以放入『吸煙袋』,再放進衣服口袋,這樣就可以避免隨意亂扔煙頭香火了。章毓法還當場用一張報紙折了一個簡易垃圾袋,告訴我們管委會每個員工都會折這樣的自製垃圾袋。
面對這樣的環保細節,記者甚感意外。確實,記者此前對如此鮮活的生態保護細節還真的是從未見過。當記者向普陀山管委會黨委書記蔣寶華提出這個問題時,這位滿臉儒雅之氣的普陀山最高領導,笑著告訴我們:『保護第一,生態興山,是我們管委會每個工作人員的一致認識。小到一個煙頭,大到古樹名木,都是我們所關注與保護的。為了保護法雨寺旁邊的一棵香樟樹,我們管委會先後花費了幾十萬元錢』。
蔣寶華說,普陀山是海天佛國,是南海觀音菩薩的聖地。一年四季香客和遊客絡繹不絕。加上景區本身有4800多位居民、800多名佛教工作人員,還有不少駐軍,對只有12.5平方公里的普陀山來說早已人滿為患。如何保護好這片佛教聖地,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利用的資源,就是我們普陀山管委會的首要職責。近五年來,景區發展實現了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和飛越。我們提出並確立『經營和諧、打造精品』的科學發展理念;著力建設兩大聖(勝)地、小康社區;我們提出景區建設生態優先,社區建設穩定優先,市場建設誠信優先的要求,促進了景區的和諧發展;我們提出艱苦創業作奉獻,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財政方針,著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景區硬體設施煥然一新;我們提出景區發展人為先的觀點,堅持開展主題教育,提煉了普陀山精神,提升了居民環保生態意識。
為了讓『海天佛國』能真正被人們永續利用,多年來,普陀山管委會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高起點規劃制度化管理
委託北大修編總體規劃,重點突出環境保護
早在1985年,普陀山就編制實施了為期15年的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0年,他們又投資30萬元委託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中心對該規劃進行了修編。增加了風景區保護培育規劃,重點突出環境保護,制訂了遊客容量控制措施、生態分區保護措施和風景資源保護措施,確保景區可持續發展。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職守
根據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要求,管委會成立了環境保護辦公室、園林管理處、森林派出所、綜合執法分局、松木檢查站、黃沙管理站、普陀山文保所、消防大隊等職能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實施相應的管理與保護工作。
制訂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化管理
普陀山管委會根據實際情況,對1995年出台的《浙江省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辦法》進行了重新修訂,在報經浙江省人大批准後於2005年12月正式實施。在這個總體保護管理辦法出台後,管委會又相繼出台了《普陀山安全管理規定》、《普陀山消防管理暫行規定》、《普陀山森林防火暫行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為了提高環境綜合管理水平,他們還於2002年7月實施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使環境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
嚴格整治保一方凈土
水環境治理,夯實普陀山生存之基
水是生命之源,對普陀山這樣一個小島來說更是生存之基。為保護飲用水源,投資606萬元建立了天竺水庫和合興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遷移了保護區內40戶村民,對農田實行停墾還林,使地表水達到了國家一、二類飲用水標准。對景觀水加強整治,投入450萬元,開展了海印池和司基畈河道水質綜合治理工程;2007年又增加投資105萬元,實施司基畈長河准濕地化改造工程。通過治理與改造,使河道真正成為了一道絢麗的風景。為了處理各類生活污水,管委會先後投資1500多萬元,陸續建成了6個污水處理設施,使全山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了1950噸,完全滿足了普陀山污水處理後達標排放的要求。
實施『無煙工程』,讓佛國空氣永遠清新
管委會出台了禁止燃煤入山辦法,實施了『無煙工程』。共投資520萬元,將景區內所有賓館飯店寺院的燃煤鍋爐全部改為燃油鍋爐或電鍋爐;取消了全島居民的各類燃煤灶具,全部改為燃油或燃氣灶具;全島所有的樓堂館所寺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嚴格控制全山車輛擁有量,自2003年起先後淘汰32輛未達標客車。從2001年起禁止在寺院庵堂燃燒蠟燭、限量獲香,提倡鮮花禮佛。管委會還投資80萬元,建立了大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實行24小時即時監測,普陀山大氣質量明顯好於舟山市區,全年均優於I類標准。
加大投入,對固體廢 物實行無害化處理
普陀山人滿為患,每天遊人如織,大量的各類垃圾與廢 物如何處置,對於這個孤懸海外的小島來說一直是個頭痛的問題。從2004年起,管委會先後投資860多萬元,建設了一座垃圾壓縮中轉站,設置了170組分類果殼箱,配置了260隻標准垃圾筒,購置了2輛8噸位的密閉式垃圾運輸車、4輛密閉式垃圾收集車,新建了一艘垃圾運輸船,對全島垃圾上門密封收集,然後統一壓縮打包後清運出島,送到舟山團雞山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由於成本高昂,普陀山每噸垃圾處理費用超過300元,遠高於舟山市區的垃圾處理費用。但這些投資換來了普陀山干凈整潔的環境,使之真正成為了『人間第一凈土』。
經營和諧打造精品
投巨資建設各項環境基礎設施
近5年來,據管委會統計,共投入資金3.4億元建設各項環境基礎設施。先後建成了碼頭迎賓廣場、遊客服務中心、核心景區游步道、旅遊星級公廁、停車場;完成了污水處理、垃圾清運、綠地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改造、『三線』入地等工程。這些環境基礎設施的先後建成並投入使用,不僅有效地維護了普陀山的生態環境,也使景區旅遊功能日趨多樣化、精品化,為國內外香遊客提供了一個精緻而和諧的生態環境。
綠化、美化,保護至上
海天佛國普陀山是上天的一個恩賜,它是一座自然奇山、宗教聖山、文化名山。如何保護好及利用好這份上蒼的禮物,使之世世代代為人間造福,普陀山管委會採取以下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一是禁止採石取沙,嚴格保護洞穴摩崖石刻,嚴禁香遊客在景點題字留念。二是保護古樹名木,樹立古樹名木是活文物的觀念,對全島1221株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建立檔案、掛牌保護。三是開展美化綠化工作,每年投入400多萬元,引進各種觀賞性樹木和花草,景區的綠化覆蓋率已從71.9%提高到現在的84.9%。四是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普陀山的野生動物資源在舟山群島中最為豐富,共有20目54科123種各類動物,其中屬國家二級保護的動物就有8種。管委會配置專職管理人員加強巡查,近年來未發生一起捕獵案件。五是把住碼頭入山關,遏制外來入侵物種,維護普陀山的生物多樣性和平衡性。六是完善防火設施,嚴防森林火災。七是保護好各類文物和古建築。普陀山擁有2處國家級文保單位,寺院庵堂更是數不勝數。管委會專門成立一個建築工程公司,承擔各類古建築的修繕和維護工作。

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羅浮山,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廣東四大名山。從6月1日開始,丹霞山的門票悄悄地漲價了,由平時的65元/人次、節假日的70元/人次,分別漲到100元和120元。人們擔心,其他三座名山會不會也跟風而漲。

記者日前分別采訪了西樵、鼎湖、羅浮的「掌門人」,他們均表示不會跟風升價。

記者發現,他們在一些做法上甚至還有降價的味道———鼎湖山所在的星湖風景名勝區增加景點而門票價格不增,羅浮山游覽面積「增肥也不提價」,西樵山搞大型活動「加料卻不加價」。

西樵山:加料不加價

據介紹,西樵山近年來不斷加大旅遊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力度,六年來先後開發了雲海蓮台景區、黃飛鴻獅藝武術館、西樵山桃花園和茶花園、傅氏庄園等四大新景點,門票卻從1999年實行50元/人次一票通,至今都沒漲過。每逢三大「黃金周」和其它節假日,西樵山都會舉行盛大的節慶活動,門票價格依然不變。

丹霞山門票一漲價,這幾天,西樵山旅遊部門便接到無數咨詢門票價格是否調整的電話。6月9日,西樵鎮主管旅遊的副鎮長梁全財明確作出答復,西樵山門票在近期內不考慮漲價。梁全財說,目前旅行社的利潤越來越稀薄,如果西樵山門票漲價,旅行社沒有利潤將不會組團前來。梁認為,西樵山地處珠三角腹地,是珠三角老百姓家門口的旅遊度假勝地,由於地理位置相對較近,不少珠三角人一年來幾次西樵山旅遊,如果門票漲價,就會增加遊客負擔,將客人趕跑。

不好意思其它的實在找不到了。

Ⅸ 羅源縣在哪個市區

羅源縣(古屬福州府羅源縣)福建省福州市轄縣,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南鄰連江縣,西南接福州市、閩侯縣,西北接古田縣,北與寧德市接壤,東隔海與霞浦東沖半島相望。

全境面積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062.2平方公里,海域、灘塗面積124.98平方公里。境內三面環山,地形為東西長條狀,鷲峰山脈東南支脈從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眾多山嶺。地勢自西而東,三高兩低,形如「W」。

(9)福州羅源縣西峰村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近代行政區劃

1950年3月,廢除保甲制度,6月,增設第五區;9月增設第6區,至此,全縣劃為6個區、64個鄉和4個街道。

1952年4月,調整行政區劃,增設第七、八兩個區,全縣分為8個區、66個鄉、4個街。同時,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1954年,又增劃22個鄉。

1955年7月,第五區的飛竹鄉劃為飛竹、梧桐兩鄉;8月,撤銷第七區,所轄各鄉並入第六區;9月,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區分別改名為起步、中房、碧里、霍口、洋柄、城關、洋頭區。

1956年1-3月,先後撤銷松山、起步、洋頭3區;設城關鎮為縣轄鎮,轄原城關區的4個街;原城關區各鄉與原起步區和松山區合並組成岐余區;原洋頭區各鄉分別歸並於中房、洋柄區。全縣劃分為5個區、1個縣轄鎮、56個鄉鎮,共轄自然村698個。

1958年5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城關、鑒江2個鎮和起步、洪洋、疊石、中房、深坑、松山、泥田、大獲、碧里、牛坑、白塔、鳳坂、西蘭、嶺頭、飛竹、豐余、斌溪、霍口、香嶺、西峰、東宅等21個鄉。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6個人民公社,98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恢復區一級建制,全縣劃為6個區,下轄1個城關鎮、37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城關鎮升為縣轄鎮。

1965年7月裁區並社,全縣劃分為城郊、松山、起步、洪洋、中房、西蘭、飛竹、霍口、碧里、鑒江等10個人民公社,原城關鎮建制不變。

1966年6月,城關鎮改為城鎮公社;城郊公社除劃歸松山、城鎮公社的8個大隊外,餘下15個大隊另組為白塔公社(同年11月更為「紅塔」)。至此,全縣劃為11個人民公社,185個大隊、4個街。

1979年4月,城鎮人民公社改名城關鎮。1981年7月定名鳳山鎮,紅塔人民公社復名為白塔人民公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更名的大隊亦同時恢復原名。

1984年9月,全縣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建制,各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6年2月,中房鄉下大洋村因建下大洋水庫需要,拆遷移民在鳳山鎮建立陳厝村。

1988年11月,起步鄉改為鎮,起步、桂林、港頭、沈厝4個村委會改稱居委會。

1992年10月,松山、中房兩鄉同時改為鎮。其中原松山鄉的渡頭、呂洞、岐後、岐頭、樹柄、南岐和原中房鄉的林家、中房、乾溪、大洋等村委改為居委會。

1994年3月,飛竹鄉改為飛竹鎮,飛竹、洋柄村委會同時改為居委會。

1998年6月10日,起步鎮潮格村拆出水口洋、坑脈里、坪石等3個自然村設立水口洋村。

2000年12月10日,鳳山鎮岐余村分設余家塘、岐陽、竹兜3個居委會。

2003年4月30日,鳳山鎮東門居委會劃東環路以東地區設東區居委會。

2004年12月17日,鳳山鎮東區居委會再劃岐陽、金鳳和閩星小區增設閩鳳社區居委會。

2015年,羅源縣轄鳳山、松山、鑒江、起步、中房、飛竹6個鎮及碧里、洪洋、白塔、西蘭、霍口5個鄉,其中霍口為民族鄉。全縣轄7個社區居委會、189個村委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源縣

參考資料來源:羅源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Ⅹ 鎮原縣有哪幾個鄉鎮

截至2018年,鎮原縣轄10鎮(城關鎮、屯字鎮、太平鎮、三岔鎮、開邊鎮、平泉鎮、孟壩鎮、上肖鎮、臨涇鎮、新城鎮),9鄉(南川鄉、新集鄉、方山鄉、殷家城鄉、馬渠鄉、廟渠鄉、武溝鄉、郭原鄉、中原鄉),共215個行政村、1991個自然村。

鎮原縣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慶陽市西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5°27′—36°16′,東經106°44′—107°36′。

東臨慶城縣、西峰區,西接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南界平涼市涇川縣、崆峒區,北靠環縣,距慶陽機場60公里,距平涼火車站70公里。南北長91.2公里,東西寬78.3公里,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鎮原縣轄10鎮、9鄉,共215個行政村、1991個自然村,總人口51.98萬,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6個,包括回族、維族、蒙古族、撒拉族、藏族、赫哲族。

(10)福州羅源縣西峰村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鎮原縣地方習俗

1、婚嫁習俗

鎮原縣過去的婚嫁禮俗比較繁復,其基本倫理觀點是儒家的「三綱五常」,突出「神權、父權、夫權」,夾雜著許多封建迷信的成分。以門當戶對為基礎的門閥制度,富貴貧賤論高低的等級制度,造成了生命價值的極大差別。

形成了以金錢多少論身價,父母之命、煤妁之言成為神聖的信條,使千千萬萬個家庭說喜則喜,說憂亦憂。傳統的婚嫁,雖被沖破,有的地方仍保留著遺俗。

鎮原縣舊的婚嫁禮俗主要講究「六禮告成」:納采(媒人向女家提親,女家應允,男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男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女方具庚帖送男方,看家道)、

納吉(男家卜得吉日之後,備禮通知女家決定,締結姻緣,掛鎖)、納征(男家以聘禮送給女家)、請期(擇定婚期備禮通知女家,送二程)、迎親(男方去女家迎娶)。

上述六項議程的進行,都要選擇吉利的日辰。在迎親前男女請陰陽開嫁娶單子兩份,男女雙方各執一份,說明禁忌事宜。再備迎親的工具和人員。

接新媳的用具過去多是花轎,民國時期乘馬、驢,建國初期用自行車、手扶拖拉機,現代多用大小汽車。娶親時講究男方去單回雙,就是說迎親時男方去五人或七人,回來時添上新娘便是雙數,女方送人的大客為雙數,同時雙方都要有個女的,民間過去清規戒律頗多。

2、喪葬習俗

鎮原喪葬習俗全縣大同小異。除非正常死亡者外,正常死亡者,五至七天葬埋。儀式按年齡劃分,老者葬禮比較隆重,壯亡少殤者簡葬。

古稱年逾五十為夭壽,凡五十以上死者稱老喪,七十以上稱高壽,未逾而立之年則稱「殤」,幼嬰死亡稱「撂」』,用穀草卷之棄於荒郊不掩埋。未婚而亡者,不做棺木,用席捲埋於僻靜之處,墳堆甚小。故有「老歿」、「壯亡」、「少殤」、「幼撂」之稱。

凡老喪者,其喪儀復雜,禮節繁冗,從死者壽終到孝子除服,須經下列各項程序:小殮(停床)擇期(定發引日期)、出門告(訃告)、大殮、變服、發引、宴賓、家祭、歸窀、點主、領羊、搭蘸、祀祭。

從壽終之日起,逢七致祭,子女、孫等須承服赴墳塋燒紙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為盡七,百日為「百期」。在家設靈位重祭,女婿、外甥等內親都來祭奠。此後,三年內每逢死者壽終之日即為「周年」。

頭周年、二周年只設家祭不來客,三周年為祭,即孝子哀思益哀,除服之意,此祭較為隆重,在家設靈位獻供祭,有時還酬客,孝子赴墳塋燒紙,除去孝服。以後除逢年過節去墳塋燒紙掃祭外,在家不再設祭。

此外,民間喪葬還有許多禁忌:孝子在「三七」以內,不進別人家門;不論男女老幼,死在外者,不能入宅,須在戶外搭棚停放。如需進宅、須破牆而入,未婚死或幼年死者,不做棺木,不設靈堂,用蘆席捲埋。

亡婦若身懷有孕,需破腹取嬰,然後從簡埋葬;厝柩寄埋,死者因犯忌日、重喪諸多原因而不能及時埋葬者,即在窯內用土坯封固靈柩,或在室外選地停放,少則幾日,多至數年,然後卜筮吉日行禮安葬。

名優特產

鎮原縣特產有:燒雞、烤煙、富貴飄香卷、西米丸子、骨頭肉、糖油餅、蕎麵筋筋、臊子面、金針菜、老闆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