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倉山區上渡街道有多少人口
擴展閱讀
杭州錢灣智谷是什麼項目 2025-05-23 02:10:40

福州倉山區上渡街道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6-22 05:02:16

㈠ 倉山區地理位置及其文化

倉山區,倉山區因地處倉前山得名。素有「瓊花玉島」之美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區南部南台島上,四面環江,四面以閩江南、北港分別與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市、閩侯縣為界,區所在地屬於典型的河口盆地,總面積約146平方千米,人口約762746人(2010年),占福州總人口的 10.72%。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是福州的傳統上的教育區和外國領事館聚集區,軍用福州義序機場位於轄區中南部,新建的福廈鐵路福州南站位於倉山區東南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位於倉山區東北部。進入21世紀由於倉山區西部的金山開發進入高潮,倉山區已成為福州的重要居住區。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482039人,其中倉前街道24537人、東升街道9270人、對湖街道27030人、臨江街道22131人、三叉街街道20291人、上渡街道12569人、下渡街道32312人、倉山鎮46264人、城門鎮90302人、蓋山鎮88931人、建新鎮64359人、螺洲鎮19666人、福建師范大學虛擬街道10472人、福建農業大學(現福建農林大學)虛擬街道9241人、紅星農場虛擬鎮4664人。
居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㈡ 倉山區的建制沿革

倉山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在藤山北麓建鹽倉,俗稱鹽倉前,藤山遂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倉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祖先居住,建新鎮淮安村還保存著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區內現存二百多處歷史文化遺跡.
唐代,倉山地區隸屬於閩縣及侯官縣,宋代至明代中期分屬於閩縣和懷安縣。明萬曆八年(1580)懷安縣並入侯官縣。從此倉山地區分屬閩縣和侯官縣,大致以龍峰山和望北台為界,以東屬閩縣,以西屬侯官縣。
民國2年(1913)閩縣與侯官縣合並成立閩侯縣,倉山地區屬於閩侯縣。
民國6年福州省會警察廳成立,行政上屬閩侯縣和省會警察廳第五署雙重管轄。民國34年10月福州市國民政府成立,同時成立所屬的倉山區公所,從此倉山區隸屬於福州市。
1950年5月水上區建置,隸屬福州市。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時即置倉山區,1949年8月17日解放後,仍為市轄區之一。
1955年11月,設上渡、下渡、臨江、倉前、麥園、藤山6個街道辦事處。
1956年5月,撤銷水上區,並入倉山區,增設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
1957年7月,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合並為水上街道辦事處。
1958年1月,撤銷藤山街道辦事處,並入下渡街道辦事處;撤銷麥園街道辦事處,並入倉前街道辦事處。
1968年9月,倉山區更名為朝陽區。1970年2月,郊區行政辦事處撤銷,其所轄蓋山公社並入朝陽公社,劃歸朝陽區。7月,閩侯縣城門公社劃歸朝陽區。1975年5月,朝陽、城門公社劃歸郊區行政辦事處。1978年7月,朝陽區復名倉山區。1987年12月,撤銷水上街道辦事處,增設對湖街道辦事處。
1995年10月27日國務院(國函[1995]102號)批復同意調整福州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其中:倉山區轄倉前、對湖、臨江、上渡、下渡、三叉街6個街道辦事處,從原郊區劃入的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區政府駐地不變。1996年1月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後,倉山區從原郊區劃入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從鼓西街道劃入農大居委會。轄7街道5鎮。面積142平方千米,人口32.6萬,區政府駐麥園路。
2000年,倉山區轄7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對湖街道、東升街道、建新鎮、倉山鎮、蓋山鎮、城門鎮、螺洲鎮。
2003年,從建新鎮劃出盧濱、後曹、潘邊、石邊、新頤、上雁、葛嶼、閩江、劉宅9個村,從倉山鎮劃出燎原村,從上渡街道辦事處劃出橫江居委會,設立金山街道。金山街道辦事處四至范圍為:東至閩江北港,西至閩江南港,南至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金山街道辦事處駐金山生活區風荷苑1號。行政區劃調整後,倉山區轄8個街道、5個鎮,99個居委會、107個行政村。面積約13.09平方千米人口約5萬人(2004年)。

㈢ 倉山屬於哪個省

福建省

倉山區[1]位於福州台島上南、北港分別與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市、閩侯縣為界,總面積14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2006年)。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 全區轄8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東升街道、對湖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下渡街道、金山街道、倉山鎮、城門鎮、蓋山鎮、建新鎮、螺洲鎮。倉山區人民政府駐金山街道閩江大道236號福州市文體中心大樓。四周環水,交通便利,景色秀美,區內多山丘、坡地,地勢北陡、中 [2]高、南緩,有煙台山、高蓋山、黃山等山。軍用福州義序機場位於轄區中南部。 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琉球墓園、蔡襄祠堂、安瀾會館、廣東會館、林森公館、江南橋、龍江寺、種福寺、長興寺、天寧寺、真武廟、聖王廟、石厝教堂、臨江天主教堂、天安堂、明道堂。紀念地有將軍廟、獨立廳、嚴復故居、嚴復墓、陳若霖墓。游覽地有煙山公園、倉山公園、仔風動[titl理[][title置[2]位於州[市區]南rl[u[/北港rlrl]區、台江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市、閩侯縣隔江相望。

㈣ 倉山區的行政區劃

宋代至清代中期,今倉山地區在閩縣內,屬高蓋南鄉的時升里及光德里的一部分;在懷安縣(1580年改為侯官縣)內屬移風鄉的長壽里、崇福里、清化里。元、明時期,倉山地區內還設有清安、清泰、登龍、義安、東安、興義、龍橋北、龍橋南、鰲頭、萬安、龍峰、梅峰、南洲、濟川、龍江、雁塔、雁塔勝、雁塔福、臨江、檀越、磁窯、中龍、雲應等23個境。清乾隆、嘉慶年間,新增新登上、新登勝、新登福、新登義、臨江勝5境,原萬安境分為萬安上境、萬安中境、流澤境,合計共30個境。清道光、咸豐年間,東安境分為東安正境、東安上境,鰲頭境分為鰲頭境、鰲頭勝境,合計32個境。同期閩縣和侯官縣分區,倉山地區分別為下渡區、上渡區的一部分,其中上渡區僅有檀越境、磁窯境、中龍境、雲應境,其他28境在下渡區內。
2004年全區轄8個街道、5個鎮: 倉前街道:梅塢社區、萬春社區、振興社區、公園社區、麥園社區、利民社區、勞工社區、星園社區、航興社區; 東升街道:東興社區、東南社區、埔頭社區; 對湖街道:長安社區、施程社區、程厝社區、馬廠社區、倉頂社區、師大社區、湖嶺社區; 臨江街道:觀井社區、上藤社區、信平社區、太平洋城社區、河邊社區、倉前山社區、下池社區、菖蒲社區; 三叉街街道:村東社區、村西社區、村南社區、村北社區、湖畔社區、綠島社區、金浦社區; 上渡街道:天民社區、新成社區、紅星社區、洋洽社區、鷺嶺社區、飛鳳社區、濱洲社區; 下渡街道:金彩社區、港頭社區、港當社區、工農社區、小嶺社區、藤山社區、龍津社區、下藤社區、銀橋社區; 金山街道:金洲社區、金河社區、金環社區、金麟社區、金駿社區、鑫龍社區、建中社區、水都社區、吉龍社區、橫江社區、麗景社區、香江社區、上雁村、潘邊村、石邊村、盧濱村、新頤村、劉宅村、葛嶼村、閩江村; 倉山鎮:萬里社區、三高居委會、萬升社區、萬里村、鄭安村、下湖村、先農村、湖邊村、聯建村、東升村、金星村、倉山村、先鋒村; 城門鎮:臚雷村、龍江村、浚邊村、清富村、洋坑村、下洋村、梁厝村、謝安村、安平村、厚峰村、璧頭村、樟嵐村、獅山村、紹岐村、福濂村、潘墩村、連坂村、黃山村、臚廈村、城門村、敖里村、白雲村、湖際村、前錦村、濂江村; 蓋山鎮:郭宅居委會、白湖村委會、江邊村、浦下村、仕宅村、郭宅村、葉下村、葫蘆陣村、北園村、首山村、齊安村、東興村、黎升村、躍進村、浦口村、竹欖村、新安村、半田村、中山村、中亭村、尚保村、吳山村、高湖村、吳鳳村、天水村、後坂村、照嶼村、洋下村、六鳳村、上岐村、下岐村; 建新鎮:淮安居委會、洪塘居委會、農大居委會、馬榕社區、金亭社區、梅洲社區、江濱社區、狀元社區、嘉禾社區、金洪社區、福灣社區、金港社區、浦江社區、洪光村、勞光村、陣坂村、樓下村、麥浦村、高宅村、馮宅村、紅江村、玉蘭村、東嶺村、鳳高村、江邊村、透浦村、冠洲村、灣邊村、中截村、長埕村、橫龍村、建平村、霞鏡村、半道村、港頭村; 螺洲鎮:螺洲居委會、天福村、乾元村、敖山村、店前村、吳厝村、洲尾村、杜園村; 紅星農場:虛擬村委會。

㈤ 福州有哪幾個鎮,分別叫什麼

一共有8個鎮。螺洲鎮、宦溪鎮、琅岐鎮、南嶺鎮、飛竹鎮、省璜鎮、大洋鎮、敖東鎮

㈥ 福建省福州市有哪些鎮

2018年,閩侯縣轄甘蔗1個街道和荊溪、白沙、青口、南嶼、祥謙、尚干、南通、上街、竹岐、鴻尾、大湖、廷坪、洋里、小箬14鄉鎮,全縣共319個村(居)委會。

1、荊溪鎮,是福建省閩侯縣轄鎮,位於福建省閩江中下游,地處福州西部閩侯縣城東部,鎮下轄17個行政村:荷洋、仁洲、六墩、關西、關中、關東、埔前、關口、荊溪、港頭、溪下、光明、桐口、古山洲、厚嶼、永豐、桃田。

2、白沙鎮位於閩侯縣中部,全鎮轄21個行政村,4個居民社區委員會,白沙鎮地處福州西郊,因閩江沖積大量白色石英砂而得名,是閩侯縣的四大古鎮之一,素有歷史古鎮、商貿大鎮、交通要鎮和工業重鎮之美稱。

3、青口鎮,隸屬於福建省閩侯縣,位於閩侯縣東南部,使用閩縣話,全鎮轄六個經濟管理區,38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180個自然村。

4、南嶼鎮,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是閩侯縣的歷史文化名鎮,位於東經119度,北緯27度,地處旗山東麓,大樟溪西畔,東與南通鎮相對,東北與福州南台島相望。

5、祥謙鎮,位於閩侯縣東南部,使用閩縣話,是「二七」烈士林祥謙和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故里。其北面與閩侯縣尚干鎮相接、與倉山區隔烏龍江相望;東鄰長樂區營前街道;西、南與閩侯縣南通鎮。

㈦ 福州市倉山區各大村

截至2020年,倉山區下轄8個街道、5個鎮,另設有1個農場。倉山區人民政府駐倉前街道。

1、倉前街道

下轄龍峰、梅塢、麥園、振興、公園、萬春、勞工、星園、利民、航興10個居委會。

2、東升街道

轄東輝、東南、東興3個社區居委會。

3、對湖街道

下轄湖嶺、馬廠、程厝、師大、萬里5個社區。

4、臨江街道

下轄倉前山、菖蒲、觀井、下池4個社區

5、三叉街街道

共轄村東、村西、村南、村北、湖畔、綠島、金浦、東城等八個社區居委會。

6、上渡街道

街道下轄洋洽、天民、飛鳳、紅星、鷺嶺、新成、濱洲、江南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7、下渡街道

下轄藤山、下藤、港頭、港壋、銀橋5個社區。

8、金山街道

轄金洲、金河、金環、金麟4個社區。

9、倉山鎮

轄先鋒、東升、倉山(原稱紅旗)、金星、萬里、鄭安、下湖、湖邊、先農、聯建、燎原等11個村委會,54個村民小組。

10、城門鎮

轄城門、敖峰、臚雷、龍江、浚邊、青富、洋坑、湖際、下洋、梁厝、謝坑、安頭、樟嵐、獅山、濂江、紹岐、福濂、潘墩、連坂、黃山、臚廈22個村、64個自然村。

11、蓋山鎮

蓋山鎮轄半田、浦下、後坂、嶼宅、郭宅、白湖、葉下、葫蘆陣、躍進、北園、首山、齊安、東興、黎升、浦口、竹欖、中山、中亭、新安、尚保、吳山、吳鳳、天水、照嶼、洋下、上岐、下岐、六鳳、高湖、江邊、30個村、112個自然村及1個居民委員會。

12、建新鎮

轄7個管理區、40個村、1個居委會和1個(建華)五七農場。鎮人民政府設在洪塘。

13、螺洲鎮

下轄天福、乾元、敖山、杜園、店前、吳厝、洲尾等7個行政村和螺洲社區。

14、紅星農場

紅星農場分紅農社區和盤嶼社區兩個社區。

福州怎麼樣詳細

福州(福建省省會)
福州,別稱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閩都,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峽西岸經濟區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2013、2014連續兩年被《第一財經周刊》評為新一線城市。
福州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福州不僅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而且是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轄5區2縣級市6縣,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40.1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4.8%。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全市常住人口為728萬人(含平潭,截止2012年),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中文名稱
福州
外文名稱
Fuzhou、Hockchew(歷史國際式)
別 名
榕城、三山、東越、左海、冶城
行政區類別
省會,地級市
所屬地區
福建省
下轄地區
5區、8縣(包含2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
鼓樓區安泰街道烏山路24號
電話區號
(+86)0591
郵政區碼
350000
地理位置
中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
面 積
11,968平方公里(2013年)
人 口
728萬人(2012年,含平潭)
方 言
閩語-閩東片-福州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三坊七巷、鼓山、白塔、西湖公園、青雲山等
機 場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福州義序機場
火車站
福州站、福州南站
車牌代碼
閩A
著名學府
福州大學、福建師大、福建農大等
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市花、市樹
茉莉花、榕樹
GDP
4678.5億元人民幣(2013年)
人均GDP
64353.51元人民幣(2013年)
汽車站
北站,南站,西站,白湖亭客運站
行政代碼
350100

2014年福州市縣(市)區行政區劃一覽

縣(市)區
名稱

面積
(平方公里)

街道、鄉(鎮)名稱

社區居委會(個)

村委會
(個)

鼓樓區

鼓東街道,鼓西街道,溫泉街道,東街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華大街道,水部街道,五鳳街道,洪山鎮


台江區

茶亭街道、洋中街道、後洲街道、新港街道、瀛洲街道、蒼霞街道、義洲街道、上海街道、寧化街道、鰲峰街道

倉山區

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對湖街道、上渡街道、金山街道、東升街道,建新鎮、蓋山鎮、倉山鎮,城門鎮、螺洲鎮,紅星農場(虛擬鄉鎮)

晉安區

茶園街道、王莊街道、象園街道,新店鎮、岳峰鎮、鼓山鎮、宦溪鎮,壽山鄉、日溪鄉

馬尾區

羅星街道,馬尾鎮、亭江鎮、琅岐鎮

福清市

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東張鎮、龍田鎮、高山鎮、漁溪鎮、城頭鎮、江鏡鎮、三山鎮、江陰鎮、港頭鎮、沙埔鎮、東瀚鎮、上逕鎮、新厝鎮、鏡洋鎮、一都鎮、南嶺鎮,江鏡華僑,東閣華僑

長樂市

吳航街道、航城街道、營前街道、漳港街道,梅花鎮、金峰鎮、潭頭鎮、玉田鎮、松下鎮,江田鎮、古槐鎮、鶴上鎮、首占鎮、文武砂鎮、湖南鎮、文嶺鎮、羅聯鄉、猴嶼鄉

閩侯縣

甘蔗街道,白沙鎮、尚干鎮、祥謙鎮、青口鎮、南通鎮、南嶼鎮、上街鎮、荊溪鎮,竹岐鄉、洋里鄉、鴻尾鄉、大湖鄉、小箬鄉、廷坪鄉,江洋農場

連江縣

鳳城鎮、曉澳鎮、浦口鎮、琯頭鎮、敖江鎮、東岱鎮、東湖鎮、丹陽鎮、馬鼻鎮、透堡鎮、官坂鎮、黃岐鎮、筱埕鎮、苔菉鎮、長龍鎮、坑園鎮,潘渡鄉、蓼沿鄉、下宮鄉、安凱鄉、江南鄉、馬祖鄉,小滄畲族鄉

羅源縣

鳳山鎮、鑒江鎮、松山鎮、起步鎮、中房鎮、飛竹鎮,白塔鄉、西蘭鄉、洪洋鄉、碧里鄉,霍口畲族鄉,羅源灣

閩清縣

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庄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龍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

永泰縣

樟城鎮、嵩口鎮、梧桐鎮、葛嶺鎮、城峰鎮、清涼鎮、長慶鎮、同安鎮、大洋鎮,塘前鄉、富泉鄉、嶺路鄉、赤錫鄉、洑口鄉、蓋洋鄉、東洋鄉、霞拔鄉、盤谷鄉、紅星鄉、白雲鄉、丹雲鄉

參考福州網路

㈨ 南台在什麼地方

南台島為福建省閩江流域第一大島嶼,位於閩江福州段南北兩港之間,是福州市區的組成部分(即現今的福州市倉山區全境),南台島東西長(淮安到林浦),南北相對較窄(螺洲到煙台山),總面積118.2平方千米,現在為福州倉山區轄區,高蓋山為全島最高點,海拔為202.6米。
倉山區四面以閩江南、北港分別與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市、閩侯縣為界。總面積142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2004年)。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南台島基本上為倉山區的主要部分,同時南台島於是我國河流島嶼中比較大的一個。
呈西北——東南向。島上高蓋山、蝦蟆山、煙台山等原為江中岩島,後由閩江泥沙淤積其間連接而成。為半岩半沙島連島。地表起伏大,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下;丘陵分布在中、西北、東南部,海拔在150米以下,最高點高蓋山海拔202米。島周多沙洲、淺灘,島嶼面積不斷向南、東延伸。
全島下轄倉前、東升、對湖、臨江、三叉街、上渡、下渡7個街道和倉山、城門、蓋山、建新、螺洲5個鎮,共有112個居委會和112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倉山區因地處倉前山得名。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1368年)在藤山北麓建鹽倉,俗稱鹽倉前,遂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時即置倉山區,1949年8月17日解放後,仍為市轄區之一。1955年11月,設上渡、下渡、臨江、倉前、麥園、藤山6個街道辦事處。1956年5月,撤銷水上區,並入倉山區,增設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1957年7月,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合並為水上街道辦事處。1958年1月,撤銷藤山街道辦事處,並入下渡街道辦事處;撤銷麥園街道辦事處,並入倉前街道辦事處。
1968年9月,倉山區更名為朝陽區。1970年2月,郊區行政辦事處撤銷,其所轄蓋山公社並入朝陽公社,劃歸朝陽區。7月,閩侯縣城門公社劃歸朝陽區。1975年5月,朝陽、城門公社劃歸郊區行政辦事處。1978年7月,朝陽區復名倉山區。1987年12月,撤銷水上街道辦事處,增設對湖街道辦事處。
1995年10月27日國務院(國函[1995]102號)批復同意調整福州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其中:倉山區轄倉前、對湖、臨江、上渡、下渡、三叉街6個街道辦事處,從原郊區劃入的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地不變。1996年1月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後,倉山區從原郊區劃入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從鼓西街道劃入農大居委會。
2000年,倉山區轄7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對湖街道、東升街道、建新鎮、倉山鎮、蓋山鎮、城門鎮、螺洲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482039人,其中:倉前街道 24537人、東升街道 9270人、對湖街道 27030人、臨江街道 22131人、三叉街街道 20291人、上渡街道 12569人、下渡街道 32312人、倉山鎮 46264人、城門鎮 90302人、蓋山鎮 88931人、建新鎮 64359人、螺洲鎮 19666人、福建師范大學虛擬街道 10472人、福建農業大學虛擬街道 9241人、紅星農場虛擬鎮 4664人。
2001年,倉山區行政區劃一覽表(資料截止日期: 2001年12月31日):
鎮(街道辦事處)名稱 政府(辦事處)駐地 面積(平方千米) 戶數 (戶) 人口(人) 居委會(個) 村委會(個)
對湖街道辦事處 馬廠街15號 1.2 6511 18322 7
下渡街道辦事處 工農路64號 1.78 7711 23332 3
上渡街道辦事處 李厝山路16號 1.51 5747 16923 16
倉前街道辦事處 公園路36號 1 8527 24524 9
臨江街道辦事處 東窯街5號 0.85 7701 22141 8
東升街道辦事處 東園一路25號 1.3 2649 8606 3
三叉街街道辦事處 三叉街新村 2.17 4619 15162 7
建新鎮 洪塘路 39.6 10984 38154 3 39
倉山鎮 首山路19號 5.3 3823 10832 2 11
蓋山鎮 蓋山路1號 36 17262 63054 1 30
城門鎮 敖里村 48 17330 67422 25
螺洲鎮 螺洲街 3.7 2814 9454 1 7
合計 142.41 95678 317926 60 112
2003年,根據省政府《關於福州市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的批復》(5月 日 閩政文[2003]134號)和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的批復》(6月26日 榕政綜[2003]155號),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從建新鎮劃出盧濱、後曹、潘邊、石邊、新頤、上雁、葛嶼、閩江、劉宅9個村,從倉山鎮劃出燎原村,從上渡街道辦事處劃出橫江居委會,設立金山街道。
金山街道辦事處四至范圍為:東至閩江北港,西至閩江南港,南至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金山街道辦事處駐金山生活區風荷苑1號。行政區劃調整後,倉山區轄8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對湖街道、東升街道、金山街道、建新鎮、倉山鎮、蓋山鎮、城門鎮、螺洲鎮。共有99個居委會、107個行政村。
2004年,全區轄8個街道、5個鎮,共有52個社區和112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
[編輯本段]經 濟
南台島地處福州市南大門,水、陸、空便利的交通條件日趨發達;閩江、烏龍江四周環繞,水路運輸十分便利。福廈路起始點和福泉高速公路介面始於我島,並有8座大橋與島外連接;正加緊實施的環島提路工程,以及日臻完善的島內路網建設,將進一步促區域交通網路建設的成熟化、合理化。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距該島僅35公里。
隨著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投資環境將進一步優化、必將有力地促進我島經濟的騰飛。島內有麥德龍、新通福、三協精機、三豐鞋業等一批企業。

㈩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首山路80屬於哪個街道居委會

屬於倉山區對湖街道長安社區居民委員會。

倉山區,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地處福州城區南部,四面臨江,轄整個南台島。北隔閩江分別與鼓樓、台江、晉安、馬尾、隔江相望,東面與馬尾港隔海相距7.61海里,南臨烏龍江與長樂、閩侯相連。

介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之間,區域面積142平方千米,加上洲地面積逾150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倉山區常住人口為1142991人。

倉山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因為在鹽倉前而得名,倉山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山北麓開始建鹽倉,該地俗通稱鹽倉前,藤山遂又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

2014年,倉山區轄對湖、上渡、倉前、三叉街、下渡、臨江、東升、金山共8個街道,建新、蓋山、螺洲、城門、倉山共5個鎮。全區共有13個鄉級行政區,64個社區、102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