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解析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上海城市近代化歷程:①上海是外國資本主義最早侵略的地區之一。②外資企業、洋務企業、民資企業相繼在上海設立,技術先進,工業(經濟)基礎較好。③近代企業使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產生和發展。④報刊的發行和閱報風氣形成,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開拓人們的視野。⑤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人思想觀念大變化,社會生活方式(習俗)近代化(西化)如:住洋樓,著洋服,吃西餐,乘洋轎,點洋燈,看西方話劇、電影等。⑥上海成為一座具有鮮明西方色彩的近代化城市。 認識:①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具有雙重性——破壞性和建設性。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③近代化是近代中國歷史(社會)發展的主流,具有進步性。(言之有理皆可) 2. 近代中國總共被迫開放了多少個通商口岸 1)《南京條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 2):《天津條約》規定開放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南京、九江、鎮江、漢口等十處通商口岸; 3)、中英《煙台條約》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 4)中俄《里瓦基亞條約》和《伊犁條約》俄國在新疆貿易,"暫不納稅"; 5)《中法新約》在中越邊界上指定兩處為通商處所,一處在保勝以上,一處在諒山以北 6)中日《馬關條約》開放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7)民國時期的~~中日《二十一條》山東省內各主要城市迅速自開商埠; 3. 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規定,將開放哪五處港口作為通商口岸 1842年,英國侵略軍先後攻佔吳淞、上海、鎮江後,於8月初將軍艦開到南京江面,並把炮口對准南京城。腐敗的清政府公開違背廣大人民堅決抗敵的願望,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道光皇帝派耆英為欽差大臣和伊裡布同去浙江前線,就關於結束鴉片戰爭問題向英國侵略者試探投降的條件,當時英軍兵臨南京城下,耆英趕忙來到南京,沒有經過一次正式談判,就全部承認了侵略者提出的「議和條件」。1842年8月29日,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裡布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所以《江寧條約》也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幾點:(1)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自此以後,香港就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和商業基地。)(2)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在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英國可以派駐領事等官。(這樣,封建中國的門戶就被打開了。)(3)中國賠償鴉片煙費600萬銀元,軍費1200萬銀元,商欠300萬銀元,共2100萬銀元。(這是對中國人民無恥的掠奪。)(4)英國進出口貨物納稅,「均宜秉公認定則例」。(就是說,中國抽收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都要與英國共同商議,中國沒有權力自己確定,這就是協定關稅的開始。英國資產階級根據這項特權,把大批商品運到中國來,控制中國市場,使中國海關喪失了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的作用。)(5)英國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國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從此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和中國商人接觸,選擇和培養他們的代理人。)道光23年,即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也稱《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其中除了具體地規定《南京條約》的一些細則外,還增加了一些新條款,如英國人在中國犯罪,不受中國法律制裁;任何侵略者在中國獲得特權,英國也同樣可以享受等等。《南京條約》簽訂以後,美、法先後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從此後,各帝國主義國家紛紛效尤,通過各種手段,強迫中國訂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就象套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枷鎖,而《南京條約》就是套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具枷鎖。《南京條約》的簽訂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獨立,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在《南京條約》中,中國被迫開放廣州、廈門、南京、寧波、上海等5個通商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