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瞿姓有多少人

福州瞿姓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7-03 11:18:24

㈠ 瞿姓的分布

湖南省岳陽湘市陰縣界頭鋪鎮(又名金龍鎮)獅嶺村大屋組生活了百餘戶瞿姓人家。
湖南省岳陽汨羅市白水鎮鄧家坊村瞿家灣生活了約40多戶瞿姓人家。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利福塔鎮官莊村瞿家台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教子埡
湖南醴陵市南橋鎮20000餘人其中南橋村數量較大,端莊的瞿氏宗祠歷史悠久。
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西塞工業園梁山村瞿家灣生活了100多戶瞿姓人家。
重慶市忠縣雙桂鎮瞿家巷子生活了幾十戶瞿姓人家。
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瞿家灣鎮生活了數百戶瞿姓人家。
雲南省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玉溪市等地也有較多分布。其中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蓮池村委會麻線屯村 小組生活了約30戶人家;保山市騰沖縣清水鄉駝峰村瞿家營村名小組約300戶人家。經遷徙發展遍布保山、 騰 沖、平山(德宏梁河)、盈江、隴川等地。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不乏瞿氏分布。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七都鎮,永嘉縣岩頭鎮下園村人口1000多人。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南部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倉前鎮賣鹽塘
湖南省沅陵縣明溪口鎮瞿家溪村、櫬木坪村(牛路坡組)約150戶人家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禎旺鄉應章村 約100多戶人家
安徽省合肥市聚集較多瞿姓,在合肥市瑤海區城東花沖社區、廬陽區東瞿村、長臨河鎮熊瞿村、三十崗鄉瞿嘴村、瞿新莊、瞿小庄、瞿大郢、瞿老圩、瞿小店、瞿槽坊、瞿小郢、長豐縣崗集鎮桃山村等地,肥西縣還有很多沒有統計,總計約3000戶。
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周潭鎮瞿家村生活了有200多戶瞿姓人家。
安徽省金寨縣位於南溪鎮,古碑鎮,天堂寨鎮共有近100戶人家。
湖北省黃梅縣濯港鎮約200戶 。
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銅灣鎮和村(瞿家灣)瞿氏共2000餘人,有瞿氏宗祠,郡望松陽。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五里鎮閔廟村有南小灣、檀樹灣、瞿老灣、高灣及鄰近村落瞿氏1000餘戶
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鎮經堂村1000餘人
貴州六盤水盤縣柏果有瞿氏100餘戶,盤縣紅果鎮花家莊村有300多戶,挪灣村有600多戶,舊鋪村200多 戶,散居其它鄉鎮的約有300—400戶(未盡詳細統計,僅供參考)。
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大渭溪鄉張家坪村生活約60戶瞿氏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白虎山村有瞿氏100多戶人家
江蘇省贛榆縣瞿溝村
山東臨沂莒南縣瞿家山前
四川省蓬溪縣群力鄉 瞿家溝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軍官蓮鄉官塘村瞿山80戶人家
湖北省浠水縣蔡橋村一組30多戶瞿姓人家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瞿家大園瞿姓上百戶(瞿家園也是清末狀元張謇祖居)
江蘇省鹽城亭湖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原南匯區下沙鎮及黃路鎮、惠南鎮)
上海閔行區瞿家灣
雲南省保山、德宏等滇西地區有瞿姓人口2萬多人。
福建省古田縣大橋鎮潮洋村有1000多人
福州連江馬鼻鎮村前村有好幾千,瞿氏祭祖活動現場十分熱鬧
江蘇省缸顧鄉瞿馮村(原為瞿家村)
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瞿家村(2007年起拆遷後,現在已經歸為農田)

㈡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瞿

有的!

瞿(Qú)姓:是中國姓氏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瞿」字作為姓氏字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於:商朝第二十八位君王「武乙」,姓「子」名「瞿」, 因此我們把商朝武乙為瞿姓起源最早的時間起點。從最早作為姓氏字出現,到作為一個專用的姓氏字穩定傳承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瞿氏一族作為貴族最早主要生活在商朝都城「朝歌」一帶,並不是與之相距1500公里的四川雙流。在商朝公元前1113年至1046年(商朝滅亡)及以後的幾年裡,瞿氏最早的先祖是生活在的商朝都城及其附近的區域,也就是河南商丘到安陽一帶。

後來,由於歷史原因,瞿氏一族開始逐漸南移,沿水路向江南一帶遷徙。在以上海、南京、浙江為中心的江南一帶繁衍生息2000多年,成為瞿氏發展的大本營。在南宋後,瞿氏一族或有官派鎮守邊關,或有外遷為官,更多是朝廷組織的移民。

匯總瞿氏最早的,尤其南宋後的老譜譜序,發現瞿氏各大支系最早族譜記錄遷出的源頭指向以南京為中心的長江流域,再從這些地區由東向西遷移、散發的瞿氏人口佔到全國瞿氏總人口的90%以上,絕大部分瞿氏與四川雙流瞿上城沒有半點淵源關系。

現今瞿姓分布全國220多個地區,人口約50萬左右,具體人口是多少,並無明確准確的數據,在中國姓氏人口數量上排名第205位。

㈢ 百家姓里有人姓翟嗎

有的。
翟姓,中國姓氏之一,一般有兩個讀音,一為「dí」,一為「zhái」。翟姓最早源於周代諸侯軒轅氏翟國,軒轅氏翟國後為晉國所滅,國人以翟為氏,稱翟氏。

㈣ 瞿姓名人都有誰

瞿 佑:字宗吉(1334—1427),號存齋,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初著名文學家。少時即有詩名,他的詩綺艷柔靡,但終生懷才不遇,僅在洪武年間任教諭、訓導、長史之類小官。永樂年間因寫詩蒙禍,被貶謫十年。著有《香台集》、《詠物詩》、《存齋遺稿》等20多種,還著有小說集《剪燈新話》等著作。 瞿 俊:明蘇州府常熟人,字世用,號學古。成化五年進士,由御史遷廣東按察副使。性廉介,人不能幹以私。以病致仕歸,不取嶺南一物。工書畫,蘭竹行筆瘦勁,書法二王。善為詩。與漁民為鄰,時時席地與飲,酒酣吟詩作畫,分贈之,權北京時間富室以金帛請求莫能得。年六十八卒。有《留余堂集》、《學古齋集》。 瞿 鏞:清江蘇常熟人,字子雍。瞿紹基子。歲貢生。瞿氏以藏書著名,藏書之精,與山東楊以增海源閣有「南瞿北楊」之稱。鏞秉承父志,篤志藏書,不為名利所動。傳說光緒帝欲得其一珍秘本,賞以三品京官,並給銀三十萬兩,竟不奉詔。有《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續海虞文苑詩苑稿》、《續金石萃編稿》、《集古印譜》、《鐵琴銅劍樓詞稿》。 瞿九思:明代理學家,字睿夫,黃梅人。父晟,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歷官廣平知府。鑿長渠三百里,引水為四閘,得田數十萬畝。卒於官。九思十歲從父宦吉安,事羅洪先。十五作《定志論》。後從同郡耿定向游,學益進。舉萬曆元年鄉試。居二年,縣令張維翰違制苛派,民聚毆之,維翰坐九思倡亂。巡按御史向程劾維翰激變。吏部尚書張瀚言御史議非是,九思遂長流塞下。子甲,年十三,為書數千言,歷抵公卿,訟父冤。甲弟罕,亦伏闕上書求宥。屠隆作《訟瞿生書》,遍告中外,馮夢禎亦白於楚中當事,而張居正故才九思,乃獲釋歸。三十七年,以撫按疏薦,授翰林待詔,力辭不受。詔有司歲給米六十石,終其身。乃撰《樂章》及《萬曆武功錄》,遣罕詣闕上之。卒年七十一。九思學極奧博,其文章不雅馴,然一時嗜古篤志之士亦鮮其儔。甲,字釋之,年十九舉於鄉,早卒。罕,字曰有,七歲能文。白父冤時,往返徒步,不避寒餒,天下稱雙孝。崇禎時,辟舉知州。 瞿景淳:明代官員。字師道(1507-1569),號昆湖,謚號文懿。常熟五渠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以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清廉剛直,不畏權貴。曾奉敕往鳳陽封鄭王子朱載?為世子攝國事,拒受重禮。倭寇侵江南,返京面質大學士嚴嵩,揭發總督胡宗憲坐擁重兵御敵不力。歷官太常寺卿、南京國子監祭酒、吏部右侍郎。隆慶元年(1567年)被召為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總校《永樂大典》,修《嘉靖實錄》,所著《石經大學質疑》,得後世的推崇。後以疾歸,卒贈禮部尚書。 瞿汝說:瞿景淳次子,萬曆年間官到湖廣提學僉事,以剛正而著稱,著有《皇明臣略》一百卷,學術成就也很高。 瞿式酈:南明文淵閣大學士,抗清志士。字伯略(1590-1650)、起田,號稼軒。瞿景淳孫。常熟五渠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授江西永豐知縣,政績卓著。崇禎初,擢戶部給事中,後被誣入獄,去職家居。清兵入關,於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出任廣西巡撫,立志抗清。隆武二年(1646年)擁立桂王於肇慶,建號永曆,晉文淵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自請留守桂林,多次擊退清兵進攻,收復湖廣大片失地。永曆四年,清兵大舉圍攻桂林,城破後與總督張同敞被俘。堅貞不屈,數拒招降,以文天祥自比,賦《浩氣吟》明志。同年十一月從容就義於桂林風洞山仙鶴岩。永曆五年,被追贈粵國公,謚文忠。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追謚忠宣。著有《瞿忠宣公詩文集》等。 瞿鴻機:清湖南善化人,字子玖(1850-1918),號止庵,晚號西岩老人。同治十年進士,授編修。光緒間累遷內閣學士,典福建、廣西鄉試,督河南、浙江、四川學政。遷禮部侍郎,光緒二十六年,隨慈禧太後避八國聯軍西行,晉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充政務處大臣。曾建議以西安為陪都。旋任甸務部尚書,充中日議約全權大臣。又參與「新政」及預備立憲籌劃。授協辦大學士,以忤西太後意罷歸。辛亥後寓上海。 瞿中溶:清代篆刻家。字鏡濤(1769-1842),號木夫。生於長至日,故又號萇生。晚號木居士。江蘇嘉定縣(現屬上海市嘉定區)人。同里清朝知縣錢大昕之婿。嘉慶十九(1814)年進士,官湖南布政司理問。博學多識。尤精金石考證之學,廣搜訪,富收藏,工書畫。好篆刻。其篆刻宗漢人,得浙派神韻,布局尚穩,用刀生澀。因生平勤於著述。故篆刻、書畫作品存世較少。但他自謂:「白文不如陳鴻壽,朱文則過之。」一生著作頗多。著有《湖南金石志》、《吳郡金石志》、《漢金文編》、《集古官印考》《三體古經辨證》、《弈載堂古玉圖錄》、《集古虎符魚符考》、《武粱祠畫像考》、《說文地名考異》、《春秋三傳經異備考》、《漢石經考異辨正》、《弈載堂文集》、《古泉山館詩集》等。 瞿應紹:字陛著(1778-1849),號子冶,又號月壺,上海人。清嘉慶年間廩貢生,詩文甚佳,擅篆刻,善繪畫,師宗惲南田。生平收藏古物甚多,宅內陳設皆尊彝及古今名人墨跡。一生制壺不少,多摹陳曼生之作。他雇陶工多人,用宜興陶土製成各式壺模,自己在壺上畫竹題詩,由友人鄧符生篆刻。晚年創制月壺,人稱「瞿壺」,制壺法未能傳世。瞿壺有粗、細二種:粗沙製作工緻;細沙皆畫竹,寥寥數筆,更顯古樸。上海開埠後,日人搜求瞿壺,攜至日本,一壺可售數十銀元。咸豐年間,上海小刀會起義,瞿應紹所藏書畫古玩在兵燹中散失,僅有所作《月壺題詩畫》存世。 瞿紹基:字厚培。又字蔭棠。少時。家中曾為聘邑中著名學者教讀,學識淵博。授廩貢生,曾當過陽湖(今武進縣)縣學訓導,獎掖後進,業績顯赫。但他不樂仕進,不久便回家奉母。他生活儉朴,獨樂於慷慨買書,廣積善本,不遺餘力,經他校閱的書不下萬余卷,丹黃滿架,怡然自得。十年之中,藏書達十萬卷之多。 瞿方書:湖南省保靖人,一作永順人。名一作方思(1884-1947),字孫婁,亦作蓀婁。早年肄業桃源漳江書院。1900年參加自立會,後入華興會。1906年留學日本,入東京明治大學,並加入同盟會,襄理《民報》事務。1907年任吉林法政學堂教習。後又加入南社。曾任南京臨時政府法制局編纂、參事,參與起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二次革命失敗後主辦天津《公民報》,宣傳反袁。之後,歷任北京大學、湖南大學教授。著有《中國文學史》。 瞿秋白:江蘇省武進縣人,1919年,在北京「五·四」運動中,被推為俄專代表,1920年10月,被聘為北京《晨報》記者,前往蘇俄。此後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我國最早介紹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知識分子。1922年2月,瞿秋白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歸國。回國後,在上海主編《新青年》和《前鋒》,同時擔任上海大學教務長和社會學系主任。大革命失敗後,瞿秋白在漢口主持召開「八-七」會議,1930年9月,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被撤銷政治局委員職務。此後他在上海同魯迅一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1934年1月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擔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教育委員。紅軍長征後,留在根據地。1935年2月,在轉移途中被俘,6月18日,在福建長汀被押赴郊野刑場。瞿秋白瞭望四周山水,駐足說:「此地甚好」。遂平靜坐地,從容就義。著述編有《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選集》等。 瞿啟甲:藏書家。字良士(1873-1940)。清代全國四大藏書樓之一的鐵琴銅劍樓第四代樓主。常熟古里人。擅文學、書法,維護先世遺書尤謹。宣統元年(1909),兩江總督端方遣人令瞿氏獻書,許以官職,不為所動。1924年,軍閥內戰,為免兵災,將全部珍本秘運上海庋藏。主張文化流通,對求閱學人,一概樂於助成。以所藏本支持商務印書館,輯印《四部叢刊》。又創建常熟縣立圖書館,捐獻鄉邦文獻,首任館長。輯錄出版的瞿氏藏書書目、書影、題跋、集錄等著述數種。重氣節,民國初曾任國會眾議員,堅拒曹錕賄選而歸。1950年,其子濟蒼、旭初、鳳起遵父遺命,將全部善本書籍捐獻國家。

㈤ 姓瞿的有多少人

瞿(Qú)姓源出有三:
1、以人名為姓。商代有一大夫官,因受封於瞿上(今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東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孫後代遂以祖上名字為姓,形成瞿姓。
2、以地名為氏。據《宣和博古圖》記載,商代青銅器皿中有瞿父鼎。瞿父,是以封地名而命姓瞿的。
3、以地名命姓的還有春秋時孔子的弟子商瞿,字子木,跟隨孔子學習《易經》。商瞿是魯國人,因生於四川雙流縣,居於瞿上,故名商瞿,其舊居稱為商瞿里,後來在這里居住的人,分別以地名取商姓和瞿姓。
瞿姓始祖:瞿父鼎。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商代遺留下來的青銅器中,有一件瞿父鼎,見於《博古圖》,瞿父是瞿姓的祖宗,瞿姓都是以地名為姓氏的。另外,根據《通志·氏族略》是的記載,瞿氏是晉東海王越參軍瞿庄的後代,是博陵人。又有王僧儒譜說,河東的裴桃的兒子娶了蒼梧瞿寶的女兒。」還有,根據《風俗通》的記載,漢代有河南太守瞿茂,梁有鎮北將軍瞿延,而唐時有絳州刺史瞿稹,望族均出自高平,松陽。平江府與溫州平陽亦有瞿氏。望族居松陽郡,即現在的浙江省松陽縣西部。瞿氏後人尊瞿父鼎為瞿姓的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瞿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朝時候有個大夫叫作瞿父,他的子孫以瞿作為姓氏,世代相傳,是今天瞿姓最早的起源。古代時候,有個地方叫瞿上。商朝時候有一位貴族被封到那裡為王,建立了瞿國。瞿國公族的後代,就以封地名為姓氏,稱為瞿氏,形成了另一支瞿姓。瞿上那個地方,在今四川省成都附近的雙流縣一帶,因為春秋時候孔子的一個弟子商瞿曾居住在那裡,所以有叫商瞿里。最早進入上海地區的瞿姓,據史志記載是參軍瞿檜,宋靖康末年,瞿檜從康王南渡,自汴梁舉族遷上海地區,定居鶴沙(今南匯下沙),這是浦東翟氏,也是上海瞿氏的主幹,他們後來棋布奉賢分水墩、松江城、松江天馬山、高橋界浜和嘉定城。也在南宋初年,另一支瞿氏從嚴陵(今浙江省桐鄉)遷居龍華,與張、沈、趙三姓,世代結義,休戚與共、有「四姓墓」留為海上名跡。爾後,陸續又有遷入,如無至正間,瞿信由崑山避亂青龍江,同時期,任青龍鎮教諭的瞿智也留什定居。南宋嘉定年問,瞿愉維任下沙鹽場鹽監,子世代相繼,主持上海和浙西鹽政達150年之久。此中最有成就的是瞿家直管的下沙鹽場,產量鹽賦均為「兩浙之最」,見自《熬波圖》中所總結的制鹽技術,所訂刑紀,歸倂灶座、建團立盤等系列整頓改革工程,都是瞿氏的作為,遂使「團廳嚴且肅,立法無弊生」。從而使鹽場地區的下沙「商賈咸集,遂成都會」,新場「歌樓酒肆,賈街繁榮,雖縣亦未之過也」。由於新場的繁榮,明中葉曾有立縣之議,由於川沙豪族喬鏜的反對,才未成功。元初,瞿霆發還兼領上海市舶司。煮鹽、海運、棉織是古代上海的三大經濟支柱,宋元際鹽業尤為發達,瞿氏世掌鹽業,聚集了大量財富,遂成松江府的首族。翟氏佔地達7300頃,構築了當時江南最大園林瞿家園,該園佔地2頃,僅園內琴軒中收藏的名貴古琴就有百張,百客堂終日絲竹不絕,賓客滿座。明洪武十二年(1380),朱元漳下詔族滅松江巨族,瞿氏位列榜首。詔令明文規定,僅留長子「以存宗桃,余皆抄沒」,下沙瞿氏「其族數百家」,「殲之殆盡」。據記另有兩仆各負一幼兒逃出,其中之一即傳高橋界浜一脈。瞿姓遭此大劫,人員大減。明後期,瞿姓復起,隆慶、萬曆年間,武進士瞿彥威主持上海兵防12年,瞿氏與李、周、曹等姓同為上海望族。瞿彥威子騫廷,明末為膝縣令,抗清犧牲。(余略)

㈥ 瞿姓是少數民族嗎

瞿是一個多民族。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比較悠久的姓氏,早在商周時代就有明文記載。據史料考證,瞿姓得姓始祖是瞿父鼎。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八位,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

㈦ 誰知道「瞿」字的由來,姓瞿的人多麼,有多少

瞿(Qú)姓源出有三: 1、以人名為姓。商代有一大夫官,因受封於瞿上(今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東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孫後代遂以祖上名字為姓,形成瞿姓。 2、以地名為氏。據《宣和博古圖》記載,商代青銅器皿中有瞿父鼎。瞿父,是以封地名而命姓瞿的。 3、以地名命姓的還有春秋時孔子的弟子商瞿,字子木,跟隨孔子學習《易經》。商瞿是魯國人,因生於四川雙流縣,居於瞿上,故名商瞿,其舊居稱為商瞿里,後來在這里居住的人,分別以地名取商姓和瞿姓。 瞿姓始祖:瞿父鼎。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商代遺留下來的青銅器中,有一件瞿父鼎,見於《博古圖》,瞿父是瞿姓的祖宗,瞿姓都是以地名為姓氏的。另外,根據《通志·氏族略》是的記載,瞿氏是晉東海王越參軍瞿庄的後代,是博陵人。又有王僧儒譜說,河東的裴桃的兒子娶了蒼梧瞿寶的女兒。」還有,根據《風俗通》的記載,漢代有河南太守瞿茂,梁有鎮北將軍瞿延,而唐時有絳州刺史瞿稹,望族均出自高平,松陽。平江府與溫州平陽亦有瞿氏。望族居松陽郡,即現在的浙江省松陽縣西部。瞿氏後人尊瞿父鼎為瞿姓的始祖。

㈧ 瞿氏現在有多少人(全國)

瞿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約四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31%左右。

分布范圍

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界頭鋪鎮(又名金龍鎮)獅嶺村大屋組生活了百餘戶瞿姓人家。

湖南省岳陽汨羅市白水鎮鄧家坊村瞿家灣生活了約40多戶瞿姓人家。

湖南醴陵市南橋鎮20000餘人其中南橋村數量較大,端莊的瞿氏宗祠歷史悠久。

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西塞工業園梁山村瞿家灣生活了100多戶瞿姓人家。

重慶市忠縣雙桂鎮瞿家巷子生活了幾十戶瞿姓人家。

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瞿家灣鎮生活了數百戶瞿姓人家。

雲南省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玉溪市等地也有較多分布。其中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蓮池村委會麻線屯村小組生活了約30戶人家;保山市騰沖縣清水鄉駝峰村瞿家營村名小組約300戶人家。經遷徙發展遍布保山、騰沖、平山(德宏梁河)、盈江、隴川等地。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不乏瞿氏分布。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七都鎮,永嘉縣岩頭鎮下園村人口1000多人。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南部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倉前鎮賣鹽塘

湖南省沅陵縣明溪口鎮瞿家溪村、櫬木坪村(牛路坡組)約150戶人家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禎旺鄉應章村約100多戶人家

安徽省合肥市城東花沖、城西十里廟、長臨河鎮熊瞿村、廬陽區東瞿村、三十崗鄉瞿嘴村、長豐縣崗集鎮桃山村,肥西縣還有很多沒有統計,總計約3000戶

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周潭鎮瞿家村生活了有200多戶瞿姓人家。

安徽省金寨縣位於南溪鎮,古碑鎮,天堂寨鎮共有近100戶人家。

湖北省黃梅縣濯港鎮約200戶。

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銅灣鎮和村(瞿家灣)瞿氏共2000餘人,有瞿氏宗祠,郡望松陽。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五里鎮閔廟村有南小灣、檀樹灣、瞿老灣、高灣及鄰近村落瞿氏1000餘戶

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鎮經堂村1000餘人

貴州六盤水盤縣柏果有瞿氏100餘戶,盤縣紅果鎮花家莊村有300多戶,挪灣村有600多戶,舊鋪村200多戶,散居其它鄉鎮的約有300—400戶(未盡詳細統計,僅供參考)。

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大渭溪鄉張家坪村生活約60戶瞿氏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白虎山村有瞿氏100多戶人家

江蘇省贛榆縣瞿溝村

山東臨沂莒南縣瞿家山前

四川省蓬溪縣群力鄉瞿家溝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軍官蓮鄉官塘村瞿山80戶人家

湖北省浠水縣蔡橋村一組30多戶瞿姓人家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瞿家大園瞿姓上百戶(瞿家園也是清末狀元張謇祖居)

江蘇省鹽城亭湖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原南匯區下沙鎮及黃路鎮、惠南鎮)

雲南省保山、德宏等滇西地區有瞿姓人口2萬多人。

福建省古田縣大橋鎮潮洋村有1000多人

福州連江馬鼻鎮村前村有好幾千,瞿氏祭祖活動現場十分熱鬧

㈨ 全國姓瞿的有多少人

瞿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約四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31%左右

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西塞工業園梁山村瞿家灣生活了100多戶瞿姓人家。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瞿家灣鎮生活了數百戶瞿姓人家。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蓮池村委會麻線屯村小組生活了約30戶人家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周潭鎮瞿家村生活了有200多戶瞿姓人家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七都鎮,永嘉縣岩頭鎮下園村人口1000多人。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南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倉前鎮賣鹽塘湖南省沅陵縣明溪口鎮瞿家溪村、櫬木坪村(牛路坡組)約150戶人家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禎旺鄉應章村 約100多戶人家安徽省金寨縣位於南溪鎮,古碑鎮,天堂寨鎮共有近100戶人家。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銅灣鎮和村(瞿家灣)瞿氏共2000餘人,有瞿氏宗祠,郡望松陽。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閔廟村有南小灣、談書灣、瞿老灣、高灣及鄰近村落瞿氏100餘戶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鎮經堂村1000餘人貴州六盤水盤縣柏果有瞿氏100餘戶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大渭溪鄉張家坪村生活約60戶瞿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