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援鄂多少人
擴展閱讀
廣州地鐵怎麼不坍塌啊 2025-09-26 18:13:04
天津人管伯伯的姨叫什麼 2025-09-26 17:27:22

福州援鄂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7-22 18:03:27

❶ 抗擊疫情中90後佔比抗擊疫情中青年人的佔比

抗擊疫情中90後佔比
抗擊疫情中有多少90後百分數?抗擊疫情中90後大約佔了60%左右的人數.
你好!疫情沖擊下,此次100多支援鄂醫療隊中大部分是年輕的80後,90後甚至還有00後,他們始終沖在抗疫一線,承擔著他們的責任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30後 0.53億;40後 0.94億 ;50後 1.60億;60後 2.17億;70後 2.24億 ;80後 2.19億 ;90後 1.88億 ;00後 1.47億 ;10後 1.48億.

新冠疫情中90後佔比
抗擊疫情中有多少90後百分數?抗擊疫情中90後大約佔了60%左右的人數.
30後 0.53億;40後 0.94億 ;50後 1.60億;60後 2.17億;70後 2.24億 ;80後 2.19億 ;90後 1.88億 ;00後 1.47億 ;10後 1.48億.
你好!疫情沖擊下,此次100多支援鄂醫療隊中大部分是年輕的80後,90後甚至還有00後,他們始終沖在抗疫一線,承擔著他們的責任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抗擊疫情中青年人的佔比
你好!疫情沖擊下,此次100多支援鄂醫療隊中大部分是年輕的80後,90後甚至還有00後,他們始終沖在抗疫一線,承擔著他們的責任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據青年學生染艾調查 艾滋病患者男女比例為11:1,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傳播為主,主要是男性同性性轉播.
抗擊疫情中有多少90後百分數?抗擊疫情中90後大約佔了60%左右的人數.
新冠疫情90後00後佔比
抗擊疫情中有多少90後百分數?抗擊疫情中90後大約佔了60%左右的人數.
30後 0.53億;40後 0.94億 ;50後 1.60億;60後 2.17億;70後 2.24億 ;80後 2.19億 ;90後 1.88億 ;00後 1.47億 ;10後 1.48億.
你好!疫情沖擊下,此次100多支援鄂醫療隊中大部分是年輕的80後,90後甚至還有00後,他們始終沖在抗疫一線,承擔著他們的責任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抗擊疫情的90後代表
你好,個人認為在這次疫情當中,90後的表現是相當的不錯,不怕吃苦,勇於奉獻,是值得稱贊的.
抗擊疫情中有多少90後百分數?抗擊疫情中90後大約佔了60%左右的人數.
你好!疫情沖擊下,此次100多支援鄂醫療隊中大部分是年輕的80後,90後甚至還有00後,他們始終沖在抗疫一線,承擔著他們的責任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❷ 浙江援鄂第一批多少人

應該是140人吧,具體數據需要看看官網,但是真不知道你想要這個數據幹嘛

❸ 福州召開護士節表彰大會,會上頒發了哪些獎項

“國際護士節”在福州市舉行,並在福州市第二醫院舉辦了第109屆國際護士節慶賀主題活動。在現場,還舉行了“一朵朵獻天使之”授花主題活動,向福州市臨床醫學一線醫護人員值此誠摯的祝福和尊敬。自新冠肺炎暴發至今,眾多護理人員逆行而上,奮發有為,投入到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實踐活動了敬佑生命,大愛無邊的職業操守,她們便是“新時期最美麗的人”。福州市護理學會嘉獎了18位援鄂“最美護士長”,在其中包含福州市第一醫院朱瑞、郭錦、福州市第二醫院沈層層、林傑、林;福州市第四醫院林榕、黃錚、林珊;福州市第六醫院何香雲、林珊;福州市第七醫院林航瑾、鄭增華、孔令楣、蘇秀雲;福州市第八醫院李錚、陳穎媛、福州兒童醫院庄燕娟、福州市中醫院鄭燕雲;當場為福州市第九屆醫護國家科技進步獎頒獎典禮。

福州市護理人員研究會相關責任人表明,我們要學習培訓、發揚治病救人的人道主義精神精神實質和為工作甘於奉獻的高尚品質,宣傳策劃展現新形勢下護理人員奮發圖強、追求進步的優良精神面貌,在全社會發展構建重視護理人員、關懷護理人員的良好環境,使眾多群眾進一步掌握新形勢下護理人員的必要性和獨特性,提高護理人員的崗位自豪感。

❹ 武昌起義各省響應順序

1911年10月10日 凌晨,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就義。晚,武昌起義爆發,經過一夜激戰,起義軍佔領武昌全城。1911年10月11日 湖北軍政府成立,舉清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是日晚,漢陽,漢口駐軍起義。1911年10月12日 清廷諭令蔭昌、薩鎮冰率水陸兩前赴鄂鎮壓起義。1911年10月12日 孫中山在美國獲悉武昌起義,「決意先從外交方面致力」,而後歸國。1911年10月14日 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對武昌起義的「剿撫事宜」。1911年10月18日 駐漢口各外國領事館宣告「嚴守中立」。到同月22日駛抵武漢江面的英、德、美等國軍艦達二十艘。1911年10月18日 民軍進攻漢口劉家廟。陽夏戰爭開始。
1911年10月22日 長沙起義,成立湖南軍政府,舉焦達峰、陳作新為正、副都督。
1911年10月22日 西安起義。27日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以張夙為大統續。
1911年10月23日 九江起義。次日成立九江軍政分府。
1911年10月25日 李沛基炸死新任廣州將軍鳳山。1911年10月27日 黃興、宋教仁等從上海乘輪抵武昌,黃旋赴漢口前線督戰。1911年10月28日 湘軍第1協王隆中部率領首批援鄂軍1700多人出師援鄂1911年10月28日 王部於11月4日開抵武昌。後另有甘興典等部湘軍援鄂。
1911年10月29日 太原起義,成立山西軍政府,舉閻錫山為都督。
1911年10月30日 昆明「重九」起義。11月3日成立雲南軍政府,舉蔡鍔為都督。
1911年10月30日 載豐以宣統帝名義下詔「罪己」,並開放黨禁,赦免黨人。
1911年10月31日 南昌起義。11月1日成立江西軍政府,舉吳介璋為都督。
1911年10月31日 湖南發生兵變,焦達峰、陳作新被殺,譚延繼任都督。1911年11月1日 清軍攻佔漢口,民軍退守漢陽、武昌。1911年11月1日 皇族內閣辭職。清廷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1911年11月3日 都督黎元洪任黃興為戰時總司令。黃興等隨即往漢陽設戰時總司令部。
1911年11月3日 貴陽起義。次日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以楊蓋誠為都督;另設樞密院,以張百麟為院長。
1911年11月3日 陳其美、李燮和等發動上海起義。6日成立滬軍都督府,舉陳其美為都督。
1911年11月3日 河南革命黨人數十人被捕遇害,計劃於次日發動的開封起義流產。
1911年11月4日 杭州起義。7日成立浙江軍政府,以湯壽潛為都督。
1911年11月5日 蘇州和平光復,成立江蘇都督府,巡撫程德全改稱都督。
1911年11月5日 吳祿貞在山西娘子關與閻錫山等會晤,議組燕晉聯軍,准備舉兵直搗北京。
1911年11月7日 廣西宣布獨立,改撫署為軍政府,以巡撫沈秉為都督。
1911年11月7日 吳祿貞被袁世凱派人暗殺於石家莊。
1911年11月7日 安徽宣布獨立,成立軍政府,推巡撫朱家寶為都督。
1911年11月8日 黎元洪都督電起義各省,請派代表到武昌會議組織臨時政府。
1911年11月9日 廣東獨立,推兩廣總督張鳴岐為都督;因張逃,復推胡漢民為都督。
1911年11月9日 福州起義。11改督署為福建都督府,推孫道仁為都督。
1911年11月9日 蘇、漸都督聯電滬督,倡議於上海設立臨時會議機關。滬督陳其美隨即於13日通電各省,請派代表赴滬籌組臨時政府。1911年11月11日 袁世凱派蔡廷斡、劉承恩等人武昌誘和。1911年11月11日 海容、海琛、海籌等艦自漢口前線下駛九江,宣告反正。
1911年11月12日 奉天國民保安會成立,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被舉為會長。
16、17日吉林、黑龍江國民保安會相繼成立。
1911年11月12日 鏡清、保民等十餘艦在鎮江起義。
1911年11月13日 袁世凱在北京就內閣總理職。
1911年11月13日 山東宣布獨立,以巡撫孫寶琦為都督。1911年11月13日 孫於同月24日宣布取消獨立。
浙江、江蘇、鎮江、福建、山東、湖南、上海七處代表在滬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1911年11月16日 黃興指揮民軍自漢陽反攻漢口,次日敗退漢陽。
1911年11月22日 重慶宣告獨立,成立蜀軍政府,以張培爵為都督。
1911年11月24日 江浙聯軍會攻南京。1911年11月26日 入川鄂軍在資州起義,殺端方,回師湖北。
1911年11月27日 成都和平獨立,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以咨詢局議長蒲殿俊為都督。
1911年11月27日 黎元洪電各省都督,告以漢陽失守,請速派兵來援。1911年11月28日 各省代表會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開第一次會議,議決臨時政府成立以前,由鄂軍政府代行中央軍政府職權。1911年12月1日 鄂軍政府與袁世凱簽訂停戰協議。1911年12月2日 江浙聯軍攻克南京。1911年12月2日 各省代表會正式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1911年12月3日 各省代表會議決臨時政府設於南京。1911年12月4日 留滬各省代表開共和聯合會大會,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並推大元帥組織臨時政府。1911年12月4日 各省代表會議決議和條款四條,以伍廷芳為代表與袁世凱議和。1911年12月5日 清廷授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袁次日派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議和。1911年12月7日 海軍開代表會,公舉程壁光為海軍總司令。海軍全部反正。
1911年12月12日 十四省代表齊集南京開會。1911年12月17日 各省代表會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1911年12月18日 「南北和談」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議事廳開始舉行。1911年12月20日 六國駐滬總領事照會南、北和談代錶速定和議。1911年12月25日 孫中山歸國抵上海。1911年12月25日 各省代表會在南京開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1年12月29日 南北議和代表在上海達成召開國民會議公決「國體」協議。1911年12月29日 袁世凱拒絕接受「南北和談」商訂的國民會議召集辦法。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袁世凱准唐紹儀辭職,並電告伍廷芳以後直接電商南北和談事宜。1912年 1月2日 直隸灤州新軍起義。1912年 1月2日 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

❺ 援鄂醫療隊人數有多少

總計45000人左右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現已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2020年2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關於修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稱保持不變。[8]2020年3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當地時間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根據評估,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

❻ 117位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交接儀式上哪些細節讓人直呼感動

最高禮儀“過水門”迎接烈士遺骸及遺物專機,特殊意義機身編號,以及老兵路邊等候及敬禮,交接儀式上的種種,都很讓人動容。也表達了祖國和人民,對於英烈們的崇高敬意,山河已無恙,英雄請安詳。

一.首次使用“過水門”儀式迎接烈士回家,運-20專機編號01緬懷致敬英雄。

9月28日,是第七批117位抗美援朝烈士遺骸回到祖國的日子,從2014年到2020年的這七年間里,已有716位英烈遺骸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與前幾次不同的是,此次交接儀式上,首次增添了民航界的最高禮儀“過水門”。

現場所自然呈現的氛圍,讓市民們都忍不住為之動容,一種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油然而生。終於,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英雄遺骸榮歸故里,銘記歷史,致敬先烈,感謝有你們。

❼ 福州一農民被提名中國好人,他都做了哪些好事

福州一農民被提名中國好人,在疫情期間他做了許多的好事。

這位老人在自己的家鄉裡面擁有屬於自己的農場。他在農場裡面種植著一些家禽,蔬菜,農作物和其他的一些植物,而且這些都是純天然的,是老人用自己辛苦的勞動打理出來的,才讓他們長得如此的茂盛,所以人們一般都願意買一些原生態的東西,所以這位老人其實也非常的辛苦,但同時也並不是特別的摳門,那麼的在乎錢財。

而且在這些醫護人員回家之後,他們共同去參觀了這位老人的農場,而且還留下了自己的簽名。當國家要評選中國好人的時候,村民們都義無反顧的給他投票。其實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是非常大的,而且重要的是人民的團結。正是這個小村莊里非常團結的老人和家屬,還有村民們,才成就了這位偉大的中國好人。

❽ 4.2萬馳援武漢人民中90後有多少人

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後。

在這場「戰疫」里,青年力量成為了生力軍、主力軍。公開報道顯示,在4.2萬多名援鄂醫護人員中,90後有1.2萬多人,佔比三成。

沖在一線的多是年輕人,這批30歲左右的醫護人員,都是各自醫院的骨幹,受過良好的醫學教育,也有豐富的診療、護理經驗。

在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護士以年輕女性居多。護士跟患者接觸、溝通更多,所承擔的工作重,女性的心思比較細膩,把患者當作親人一樣照顧。

青年學子的使命和擔當:

在這次救治工作之中,白衣天使逆風而上的精神是十分寶貴的。當初疫情嚴重的時候,全國派出了4萬多名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奔赴第一線,在那兒,每一個醫務人員都表現得非常積極勇敢。

這么多的醫務人員共同的努力救治,大大降低了我國的病死率。他們不畏艱辛,積極報名,挺身而出,逆風而上。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都要學習有這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❾ 百年辛亥革命的成功!到底是哪位革命烈士打響的第一槍!~~~~~~

說論武昌起義誰打響第一槍,還有考證的意義,熊秉坤、程正瀛、陳定國在當時的環境下,可能在不同地點打響了第一槍,都是可點評的。
如果說辛亥革命的成功!到底是哪位革命烈士打響的第一槍,那還要往前追溯到廣州起義。
附辛亥革命的大事記:

1911年 1月30日 振武學社更名文學社,舉蔣翊武為社長。
1911年 1月 同盟會在香港成立統籌部,負責籌劃和組織廣州起義。
1911年 4月8日 溫生才擊絲廣州將軍孚琦,溫被捕遇害。
1911年 4月27日 黃興等發動廣州(黃花崗)起義。
1911年 5月8日 清廷組成皇族內閣,以慶新王奕 為總理大臣。
1911年 5月9日 清廷頒布鐵路國有政策。
1911年 5月10日 文學社在武昌小朝街設立機關部。
1911年 5月11日 文學會和共進會在武昌召開第一次國體聯合會議。6月14日和9月14日又先後就兩國體聯合再三會議協商。
1911年 5月17日 四川保路同志威風成都正式成立。
1911年 7月31日 宋教仁、譚人鳳等在上海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
1911年 7月 漢口《大江報》發表《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葯也》、《亡中團者和平也》二短證。大江報館被查封,報社主筆詹大悲、何海鳴被捕。
1911年 8月13日 林冠慈、陳敬岳在廣州炸傷李准。
1911年 8月 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成都及附近各州縣發動罷市、罷課。
1911年 9月7日 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蒲殿俊、羅綸等,槍殺請願群眾,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成都血案」。
1911年 9月24日 文學社和共進會聯合大會在武昌召開,討論通過「起義計劃」。
1911年 10月9日 孫武等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調配炸葯,不慎引爆。蔣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機關部決定當夜起義。
1911年 10月10日 凌晨,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就義。晚,武昌起義爆發,經過一夜激戰,起義軍佔領武昌全城。
1911年 10月11日 湖北軍政府成立,舉清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是日晚,漢陽,漢口駐軍起義。
1911年 10月12日 清廷諭令蔭昌、薩鎮冰率水陸兩前赴鄂鎮壓起義。
1911年 10月12日 孫中山在美國獲悉武昌起義,「決意先從外交方面致力」,而後歸國。
1911年 10月14日 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對武昌起義的「剿撫事宜」。
1911年 10月18日 駐漢口各外國領事館宣告「嚴守中立」。到同月22日駛抵武漢江面的英、德、美等國軍艦達二十艘。
1911年 10月18日 民軍進攻漢口劉家廟。陽夏戰爭開始。
1911年 10月22日 長沙起義,成立湖南軍政府,舉焦達峰、陳作新為正、副都督。
1911年 10月22日 西安起義。27日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以張夙為大統續。
1911年 10月23日 九江起義。次日成立九江軍政分府。
1911年 10月25日 李沛基炸死新任廣州將軍鳳山。
1911年 10月27日 黃興、宋教仁等從上海乘輪抵武昌,黃旋赴漢口前線督戰。
1911年 10月28日 湘軍第1協王隆中部率領首批援鄂軍1700多人出師援鄂
1911年 10月28日 王部於11月4日開抵武昌。後另有甘興典等部湘軍援鄂。
1911年 10月29日 太原 鄒容和革命軍起義,成立山西軍政府,舉閻錫山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昆明「重九」起義。11月3日成立雲南軍政府,舉蔡鍔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載豐以宣統帝名義下詔「罪己」,並開放黨禁,赦免黨人。
1911年 10月31日 南昌起義。11月1日成立江西軍政府,舉吳介璋為都督。
1911年 10月31日 湖南發生兵變,焦達峰、陳作新被殺,譚延闓繼任都督。
1911年 11月1日 清軍攻佔漢口,民軍退守漢陽、武昌。
1911年 11月1日 皇族內閣辭職。清廷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1911年 11月3日 都督黎元洪任黃興為戰時總司令。黃興等隨即往漢陽設戰時總司令部。
1911年 11月3日 貴陽起義。次日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以楊蓋誠為都督;另設樞密院,以張百麟為院長。
1911年 11月3日 陳其美、李燮和等發動上海起義。6日成立滬軍都督府,舉陳其美為都督。
1911年 11月3日 河南革命黨人數十人被捕遇害,計劃於次日發動的開封起義流產。
1911年 11月4日 杭州起義。7日成立浙江軍政府,以湯壽潛為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蘇州和平光復,成立江蘇都督府,巡撫程德全改稱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吳祿貞在山西娘子關與閻錫山等會晤,議組燕晉聯軍,准備舉兵直搗北京。
1911年 11月7日 廣西宣布獨立,改撫署為軍政府,以巡撫沈秉為都督。
1911年 11月7日 吳祿貞被袁世凱派人暗殺於石家莊。
1911年 11月7日 安徽宣布獨立,成立軍政府,推巡撫朱家寶為都督。
1911年 11月8日 黎元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洪都督電起義各省,請派代表到武昌會議組織臨時政府。
1911年 11月9日 廣東獨立,推兩廣總督張鳴岐為都督;因張逃,復推胡漢民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福州起義。11改督署為福建都督府,推孫道仁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蘇、漸都督聯電滬督,倡議於上海設立臨時會議機關。滬督陳其美隨即於13日通電各省,請派代表赴滬籌組臨時政府。
1911年 11月11日 袁世凱派蔡廷斡、劉承恩等人武昌誘和。
1911年 11月11日 海容、海琛、海籌等艦自漢口前線下駛九江,宣告反正。
1911年 11月12日 奉天國民保安會成立,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被舉為會長。16、17日吉林、黑龍江國民保安會相繼成立。
1911年 11月12日 鏡清、保民等十餘艦在鎮江起義。
1911年 11月13日 袁世凱在北京就內閣總理職。
1911年 11月13日 山東宣布獨立,以巡撫孫寶琦為都督。
1911年 11月13日 孫於同月24日宣布取消獨立。浙江、江蘇、鎮江、福建、山東、湖南、上海七處代表在滬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
1911年 11月16日 黃興指揮民軍自漢陽反攻漢口,次日敗退漢陽。
1911年 11月22日 重慶宣告獨立,成立蜀軍政府,以張培爵為都督。
1911年 11月24日 江浙聯軍會攻南京。
1911年 11月26日 入川鄂軍在資州起義,殺端方,回師湖北。
1911年 11月27日 成都和平獨立,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以咨詢局議長蒲殿俊為都督。
1911年 11月27日 黎元洪電各省都督,告以漢陽失守,請速派兵來援。
1911年 11月28日 各 袁世凱省代表會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開第一次會議,議決臨時政府成立以前,由鄂軍政府代行中央軍政府職權。
1911年 12月1日 鄂軍政府與袁世凱簽訂停戰協議。
1911年 12月2日 江浙聯軍攻克南京。
1911年 12月2日 各省代表會正式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1911年 12月3日 各省代表會議決臨時政府設於南京。
1911年 12月4日 留滬各省代表開共和聯合會大會,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並推大元帥組織臨時政府。
1911年 12月4日 各省代表會議決議和條款四條,以伍廷芳為代表與袁世凱議和。
1911年 12月5日 清廷授袁世凱為議和全權大臣,袁次日派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議和。
1911年 12月7日 海軍開代表會,公舉程壁光為海軍總司令。海軍全部反正。
1911年 12月12日 十四省代表齊集南京開會。
1911年 12月17日 各省代表會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
1911年 12月18日 「南北和談」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議事廳開始舉行。
1911年 12月20日 六國駐滬總領事照會南、北和談代錶速定和議。
1911年 12月25日 孫中山歸國抵上海。
1911年 12月25日 各省代表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會在南京開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1年 12月29日 南北議和代表在上海達成召開國民會議公決「國體」協議。
1911年 12月29日 袁世凱拒絕接受「南北和談」商訂的國民會議召集辦法。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袁世凱准唐紹儀辭職,並電告伍廷芳以後直接電商南北和談事宜。
1912年 1月2日 直隸灤州新軍起義。
1912年 1月2日 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