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州的內河有哪些
我的家鄉—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這里四季如春,鮮花盛開,人傑地靈,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這是一座有著 2200 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又因九百年前遍植榕樹,市區榕樹綠蔭滿城,故又有「榕城」的美稱。市區三面環山,一面傍海,閩江、烏龍江穿城而過。福州山丘多,樹木覆蓋率高,幾乎周邊的每一座山嶺都是不錯的遊玩景點。福州還有豐富的水資源,不但可以游西湖、左海,不但可以欣賞閩江兩岸如畫的風景,還可以到黃岐、琅岐、平潭、長樂趕海觀潮。
福州還有很多的古建築、古寺廟、名人故居等古建築。福州名勝古跡有三坊七巷,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有楊橋巷、朗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現在這里尚存明清古建築268座。其中,面積在1000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三坊七巷被建築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福州城內內河縱橫交錯,豐盈的河水滋潤著這個城市,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因此稱之為「橋最多的美麗水城」。福州不僅內河眾多,而且閩江、烏龍江交匯而過,水質清澈、水量大,如今的閩江兩岸更是風景秀麗、景色怡人。福州還是國內三大溫泉區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福州溫泉甲天下」之美譽。福州的溫泉,水質純凈,無色無味,享受溫泉在福州絕非難事。城不在大,有水則靈,豐富的天然水源,給福州增添了天生麗質的嬌媚。
「海濱鄒魯」讓福州享有美譽。福州的自然山水賦予的靈氣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沈葆楨,「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文學大師謝冰心,科學家侯德榜、高士其、陳景潤等等。僅 20世紀下半葉,從福州盆地及周邊 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走出了 40多位兩院院士,福州籍院士人數位居全國榜首,這也驗證了一句話:「福州自古出狀元!」引得外人羨慕不已,巴不得沾沾這份才氣。
「福州三寶」、「榕城三絕」讓福州名揚海內。民間製作的脫胎漆器、紙傘、角梳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 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和 200多年歷史的脫胎漆器,與軟木畫被稱為「榕城三絕」;還有 金銀首飾、文房四寶、竹木傢具、木刻、瓷器等等,數百年來福州工藝品的精美絕倫傾倒了無數中外遊人。
「清曉的江頭,白霧茫茫;是江南的天氣,雨兒來了——我只知道蔚藍的海,卻原來還有碧綠的江,這是我的父母之鄉!」冰心先生筆下的父母之鄉,便是我的美麗故鄉——福州,我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讓我們祝福她永遠美麗,讓我們用勤勞的雙手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吧! 我的故鄉
❷ 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2019)
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市城市內河管理,保護和改善城市內河環境,發揮城市內河綜合功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福建省河道保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中心城區城市內河的規劃、建設、保護、利用及相關的管理活動。第三條城市內河的管理應當遵循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嚴格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負責相結合的制度。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市內河管理工作的領導,將城市內河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第五條城市內河管理實行河長制。本市各級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段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工作,指導協調和統籌解決相應河段出現的重大問題。第六條市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內河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本辦法。
城鄉規劃、園林綠化、水利、生態環境、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承擔城市內河的監督管理職責。
縣(區)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內河的管理工作。第七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市內河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市民維護城市內河生態環境意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破壞城市內河的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第八條城市內河實行名錄制度。
城市內河名錄由市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和調整,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城市內河名錄的內容包括城市內河名稱、起止點、河道長度、水域面積、主要功能、管理范圍等事項。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內河名錄設置城市內河界樁和河長公示牌。河長公示牌應當符合規范要求,並載明城市內河名稱、河(段)長、河長職責、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區段、管理范圍、禁止行為、舉報電話、河道專管員等事項。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損毀城市內河界樁和河長公示牌。第九條市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園林綠化、水利、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編制城市內河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
編制城市內河專項規劃應當滿足優化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景觀風貌、水環境生態綜合治理和排水防澇的需要,實現水清、河暢、安全、生態的目標。
經批準的城市內河專項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徵求有關部門、專家和公眾的意見,按照法定程序批准並公布。第十條城市內河疏浚清淤、生態補水和污水截流等綜合治理工程,以及在城市內河管理范圍內修建碼頭、跨河橋梁、管線設施、景觀照明設施、配套用房等工程,應當符合城市內河專項規劃,遵照生態環境、市容環境衛生、海綿城市建設、排水防澇等有關規定和技術標准。
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審核前,將工程建設方案報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審批手續。第十一條城市內河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滿足沿河駁岸退距要求;
(二)配置建設相應的截污管網設施;
(三)保留自然彎曲的河岸線、深潭、淺灘、泛洪漫灘、天然的砂石、水草、江心洲(島),優先採用自然護岸、植物護岸等生態護岸形式;
(四)保持水體流動,促進城市內河自凈能力和生態系統的恢復;
(五)不減少城市內河水域面積;
(六)保護和展示沿河歷史文化遺存;
(七)同步建設兩岸綠地、慢行交通系統和照明設施,並根據實際需要配建旅遊、休閑、健身等設施;
(八)其他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
城市內河綜合治理工程按照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基本建設程序組織實施。第十二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城市內河專項規劃實施前已批准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不符合城市內河專項規劃的,應當進行改建或者徵收,並依法予以補償。對未經批准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應當依法限期整改或者拆除。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城市內河管理范圍內的水面、陸地等。因城市內河治理等特殊需要臨時佔用的,應當經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臨時佔用城市內河的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編制相應的防汛防颱風應急預案,經科學論證後,報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並承擔施工范圍內城市內河的防汛防颱風安全責任。
臨時佔用期限不得超過兩年。建設單位應當在臨時佔用期限屆滿之日起十五日內恢復原狀。
❸ 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2013)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內河管理,保護和改善內河水環境,發揮內河的防洪排澇、生態、旅遊等綜合功能,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市區的內河管理。第三條內河管理應當按照統一規劃、綜合整治、嚴格保護、注重效益的原則,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負責相結合的制度。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內河管理工作的領導,並保障內河整治與管理所需資金。
內河整治與管理資金實行政府投資和其他渠道籌集相結合的辦法。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內河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市民維護內河生態環境意識,對保護和改善內河生態環境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享有良好的內河生態環境的權利,負有維護內河生態環境的義務,有權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勸阻和舉報。第七條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市區內河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本辦法。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編制內河專項規劃及年度計劃;
(二)制定內河整治與管理標准;
(三)確定內河管理范圍,劃分內河管理責任區段;
(四)組織實施內河疏浚、沿河截污、駁岸修砌、綠化建設、景觀改造等內河整治工程;
(五)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職責。
市內河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內河的日常管理。
區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負責轄區內河的管理。第八條市容、園林、水利、環境保護、交通、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等有關主管部門按照下列分工承擔內河管理職責:
(一)市容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內河環境衛生的日常管理,制定內河衛生保潔管理標准,實施內河生態補水調節;
(二)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內河綠化建設和養護的監督管理,對破壞綠化的行為進行查處;
(三)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內河防洪排澇和水利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
(四)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內河水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
(五)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通航內河營運船舶的監督管理。
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市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依法對內河管理范圍內的違法建設進行查處。第九條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園林、水利、環境保護、交通等主管部門編 制內河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第十條 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內河管理的要求,通過開閘放水、引水等方式實施內河生態補水,促進水體交換。第十一條內河管理范圍內的衛生保潔實行區段專人負責制。護河員按照內河衛生保潔管理標准配備。第十二條內河疏浚清淤、截彎取直、生態補水和污水截流等綜合整治工程,以及在內河管理范圍內修建碼頭、跨河橋梁等工程建設,應當符合內河專項規劃,以及防洪排澇、環境保護、市容環境衛生等有關規定和技術標准。
建設單位應當將工程建設方案報送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經依法批准後方可施工。
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竣工後十五日內拆除圍堰、清理河道、修復內河設施,並由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第十三條在內河管理范圍內,嚴格控制新建、改建、擴建與內河整治無關的工程項目。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結合城市建設和內河整治工程,依法拆除內河管理范圍內已有的妨礙防洪排澇或者內河景觀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第十四條在內河管理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堆放物料和搭建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設施。因內河整治等特殊需要臨時堆放、搭建的,應當經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在施工結束後五日內恢復原狀。第十五條在內河管理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填河斷水、爆破作業、攔河築堰、設置阻水抽水設施。第十六條在內河管理范圍內,禁止設置排污口。
內河新設雨水排放口的,應當經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第十七條內河船舶應當按照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泊、裝卸,不得向內河排放污水和油污。第十八條在內河管理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亂扔生活垃圾或者洗滌物品;
(二)懸掛、晾曬有礙景觀的物品;
(三)擅自放養動物、種植植物、打撈魚蟲;
(四)拋棄、掩埋動物屍體;
(五)炸魚、電魚、張網捕魚;
(六)傾倒渣土或者其他建築垃圾;
(七)排放污水、泥漿;
(八)擅自鋪設纜線、管道;
(九)損毀壩閘、明渠、隧洞、暗涵、泵站、護坡、碼頭、駁岸、護欄等內河設施;
(十)其他損壞內河設施、破壞內河生態環境的行為。
❹ 舞水河污染的治理
42條內河污染嚴重
福州市城區內原有42條污染嚴重的內河,自1996年開始的中華環保世紀行推動了省市政府對內河的整治,先後投入近6億元資金進行治理,其中從閩江引水搞活水體工程的實施大大改善了福州市內河的面貌。然而,市區內的近10條被老百姓稱為「龍須溝」的「斷頭河」、「盲腸河」每天接納的生活污水多達數萬噸,不僅是福州市消滅劣Ⅴ類地表水、實現「創模」的一大障礙,而且這些河的兩側都是人口密集的生活區,連年的投訴也成為市領導的一塊「心病」。
如何在加快建設傳統的污水處理廠的同時,尋找出一種與自然更協調、更經濟的內河治理方法?
福州市的決策者在廣泛調研考察後大膽選擇了由著名的加拿大生態學家約翰托德博士發明的璃因瑪遜生態工程水體再生技術,並將污染最嚴重、周邊人口密度最大、全長547米的白馬支河作為示範工程項目首先開展治理。工程於2002年6月正式拉開了序幕。
生態治理技術「一箭雙雕」
璃因瑪遜生態工程技術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工程學和生態學原理,按照河流的特徵,在滿足其納污排洪需要的前提下,利用生物鏈浮島凈化系統技術,在水面上種植經過嚴格篩選的多種當地植物,在水中放養或讓其自然生成各種動物和微生物,使河流不斷得到自凈,恢復其自然生態。該技術已經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美國時代周刊和國家地理雜志等多家媒體都進行了報道。約翰博士也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位發明家之一。去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璃因瑪遜技術引起了眾多與會專家學者的關注。清華大學錢易院士在致福州市環保局的一封信中寫到:你們採用璃因瑪遜技術對污染嚴重的「斷頭河」進行治理,我看是合適的。它既可以節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還可以創造一個綠色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對於處於城市居住區的河流,是十分適宜的一種處理系統。我期待福州市的成功經驗能對全國的水污染防治做出新的貢獻。
記者在福州白馬支河看到,生態浮島上栽培的植物有近40種,有沙草、蒙草、三白草,也有福州市常見的水竹、美人蕉、馬齒莧等。我們沿著水中的工作平台走去,天然濕地的氣息撲鼻而來,彷彿來到了野外的小溪邊。引導我們參觀的加拿大亞奇環保公司亞洲地區負責人劉女士告訴我們,547米的實驗河道形成的綠地面積達到2352平方米。除植物外,目前已經發現的動物包括魚類7種,各類昆蟲21種,青蛙等兩棲類4種。還有十幾種鳥類常來作客(微生物未統計),到了晚上,這里又重現了城市中消失多年的蟲鳴蛙叫,令人稱絕。僅僅半年,多樣性的生物鏈已經初步形成。如果在設計中再進行一些休閑觀光的補充,實際上就是建設在城市中的「濕地公園」。在治理效果上,劉女士向我們提供了一份資料:實驗河段每天排入的污水量約5000噸(包括周邊約1.6萬居民的生活污水和約40公頃面積的匯水),進水水質BOD每升在80~120毫克之間,經凈化後每升小於11毫克,昔日的惡臭已基本消失。令人振奮的是,這個相當於日處理5000噸污水的「生態型污水廠」總共的建設費用僅800餘萬元人民幣,調試期間噸水處理的運行費用約2角4分,大大低於傳統污水廠(包括管網)的建設和運行費用。整個「污水廠」不僅不佔一分地,而且還提供了休閑綠地和生態環境,其潛在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更是傳統的污水處理廠不可比擬的。福州白馬支河的治理成果也引起了國內許多地方的關注。目前已有不少參觀考察者慕名而來,大多數人在事實面前都贊不絕口。一些專家認為,這其中極有可能孕育著我國城市污水治理的一場革命。
白馬支河的生態治理效果堅定了福州市領導和有關部門探索經濟有效的污染防治路子的決心。市主要領導在視察後決定,再將市區最大的紅廟嶺垃圾處理場、污水廠下游的河道採用璃因瑪遜技術進行治理,以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對下游造成二次污染。
可以參考一下
❺ 福州市中心在哪個區
福州市中心在鼓樓區。
福州市鼓樓區是目前四個以「鼓樓」命名的區域之一,是福建省會福州的核心城區,自古以來就是省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35.43平方公里,下轄9街1鎮和69個社區。轄區雲集了80%以上的省市直部門。
福州市鼓樓區榮譽
鼓樓是國家級生態區和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榮登「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區)」候選名單。近年來,完成了465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88條傳統老街巷整治,打造了20條道路保潔「示範街」「精品街」,舊城更新項目被住建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示範獎」。
完成了21條內河整治,建成30個串珠公園、30多公里長濱河綠道,福山郊野公園、屏山公園、黎明湖公園等建成開放,福道獲「新加坡總統設計獎」「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以上內容參考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鼓樓概況
❻ 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內河管理,維護內河環境衛生,防治水質污染,發揮內河的防洪排澇、航運、景觀等綜合效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市區、近郊區閩江防洪大堤之內的河道及其設施。第三條內河屬國家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轉讓、出租或抵押。第四條內河整治應當統一規劃,統籌兼顧,講究效益;內河管理實行統一領導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是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對內河整治和管理進行統一領導、綜合協調、檢查監督。第六條市人民政府應將內河事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內河整治與管理的宣傳教育,增強市民維護內河環境衛生和防汛抗災意識。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享受良好的內河環境的權利,負有維護內河整潔衛生的義務,有權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勸阻和控告。第八條對城市內河整治和管理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內河管理職責與分工第九條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內河管理部門)的職責是:
(一)負責組織編制並實施內河綜合整治規劃;
(二)負責制定城市內河管理標准;
(三)負責組織內河及有關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四)指導、監督內河環境衛生日常管理和維護;
(五)確定和調整內河管理責任區段;
(六)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糾正和處理;
(七)負責內河管理的其他具體事項。第十條區人民政府及其城市管理委員會或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內河日常管理、維護和監督工作,組織護河員搞好責任區段內河環境衛生,組織內河疏浚。第十一條水利部門負責內河防洪排澇和水利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
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對企事業單位直接或間接向內河排污的監督管理。
交通管理部門負責通航內河船舶及航道設施管理。
規劃、建設、園林、市政、土地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城市內河行政主管部門保證本辦法的實施。第三章內河整治第十二條內河清淤拓寬、截彎取直和污染源治理、引水沖污、污水截流及處理等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必須服從城市總體規劃和市區內河綜合整治規劃,符合國家防洪排澇、航運、環境保護、市容環境衛生的規定和技術標准。第十三條內河疏浚實行專業隊伍與群眾義務勞動相結合的辦法,由市內河管理部門統一安排。
沿岸護坡、護岸、護欄等設施,由市內河管理部門負責建設和維護。
內河岸線,由園林部門按照規劃進行綠化建設。第十四條水利部門控制、使用水閘,在服從防洪的前提下,應當兼顧引潮稀釋河水,促進水體交換。
排污口應當按照市區內河綜合整治規劃,由設置單位限期負責整改。第十五條修建跨河、穿河、臨河的橋梁、碼頭、管道、纜線等建築物及設施,建設單位必須將工程建設方案報送市內河管理部門會同規劃、水利、環境保護等部門審查同意,涉及通航內河水域及其設施的應徵得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建設施工單位不得將建築渣土、泥漿、污水直接排入內河;工程竣工後十五日內應當拆除圍堰、清理河道、修復內河設施,並報市內河管理部門驗收。第十六條在內河管理范圍內,嚴格控制新建、改建、擴建與內河無關的永久性建設項目。特殊需要的,建設單位應提出方案,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內河管理部門及水利、交通等部門審查同意,報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方可動工。第十七條禁止未經化糞處理的糞便直接排入內河。
在內河新設排污口,建設單位須徵得市內河管理部門的同意後,向環境保護等部門辦理審批手續。第十八條在內河管理范圍內違章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按照「誰建設(設置)、誰清除」的原則,由市內河管理部門責令其限期拆除。
在內河管理范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它設施,妨礙防洪排澇、航運或有礙市容觀瞻的,由市、區人民政府結合城市建設和內河整治工程,逐步拆遷。第十九條內河整治和管理的資金,實行財政撥款和從內河有關收費中提取以及多渠道籌集相結合的辦法。
❼ 福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的決定(2000)
一、第二條修改為:「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市區閩江防洪大堤之內的河道及其設施的整治與管理。」二、第五條修改為:「福州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三、第九條第一款修改為:「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是:」四、第十條修改為:「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內河日常管理。」五、第十二條修改為:「內河清淤拓寬、截彎取直、內河引水和污染源治理、污水截流及處理等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必須服從城市總體規劃和市區內河綜合整治規劃,符合國家防洪排澇、航運、環境保護、市容環境衛生的規定和技術標准。」六、第十三條第三款修改為:「內河岸線,由園林部門按照規劃進行綠化建設並負責日常養護管理。」七、第十六條修改為:「在內河管理范圍內,嚴格控制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特殊需要的,建設單位應提出方案,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市容、水利、交通等部門審查同意,報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方可動工。」八、第二十條修改為:「在內河管理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亂扔果皮核、煙蒂、紙屑等廢棄物;
(二)不得傾倒或排放垃圾、渣土、糞便、污水、污物、油污、工業廢棄物,不得拋棄、掩埋動物屍體;
(三)不得挖土、圈養魚禽、種植農作物;
(四)不得損毀壩閘、明渠、隧洞、暗涵、泵站、駁岸、護岸、護欄、護河樹木草皮等內河設施;
(五)不得漂洗有毒、有害、油污的物品;
(六)不得擅自填河斷水、爆破作業、攔河築堰、設置阻水壅水設施。」九、第二十一條修改為:「在內河管理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堆放物料和搭建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設施。因建設等特殊需要臨時堆放、搭建的,須經市市容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涉及航運、防洪排澇的,還須徵得市交通、水利管理部門同意。」十、第二十四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並按以下規定處罰:
(一)亂扔果皮核、煙蒂、紙屑等廢棄物的,處以10-50元罰款;
(二)亂倒垃圾、渣土、糞便、污水、污物以及拋棄、掩埋動物屍體的,處以50-500元罰款。」十一、第二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責令其改正。有下列第(一)、(二)、(三)項行為之一的,處以1000-3000元罰款;有下列第(四)、(五)、(六)、(七)項行為之一的,處以5000-10000元罰款,造成河床淤積的,承擔清淤費用,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
(一)挖河取土、圈養魚禽、種植農作物的;
(二)直接將糞便排入內河的;
(三)未按指定地點停泊、裝卸的;
(四)擅自爆破作業的;
(五)建築渣土、工業廢棄物、泥漿、油污、污水直接排入內河的;
(六)工程竣工後,未按時清理河道或修復內河設施的;
(七)損毀壩閘、明渠、隧洞、暗涵、泵站、駁岸、護岸、護欄、護河樹木草皮等內河設施的。」十二、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其限期拆除,並處以5000-50000元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賠償損失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十三、第二十八條第一款修改為:「本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市容、水利、交通、環保等部門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權決定。」十四、第三十條第一款修改為:「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復議或提請訴訟。」十五、第三十三條修改為:「本辦法所稱內河管理范圍指內河水體、河床、灘地、壩閘、明渠、隧洞、暗涵、泵站、護坡、堆場、碼頭、駁岸及岸線。
岸線是指新西河、白馬河、安泰河、五四河、樹兜河、瓊東河、晉安河、東西河、茶亭河、打鐵港、達道河、瀛州河、化工河、龍津浦、鳳坂河、港頭河、浦東河、磨洋河、三捷河、躍進河等主要內河河岸兩側各10米以內范圍;其他內河河岸兩側5米以內范圍。
光明港內河岸線按控制性規劃確定。」十六、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❽ 福州有幾條內河
福州內河
(一)閩 江
閩江系福建省第一大河。發源於武夷山脈東側建寧縣均口鄉台田村嚴峰山西南坡,流經三明、南平兩市和寧德地區古田縣後,由水口鎮入福州市境,流經閩清縣、閩侯縣,在侯官附近因受南台島之阻,分為南、北兩港,南港稱烏龍江;北港稱閩江,亦稱台江或白龍江。北港繞過南台島北側,穿過福州市區至馬尾港區,一般河寬300~600米,從淮安至羅星塔長28.5公里,河槽相對窄深,為航運通道。南港繞南台島南側,在江口處接納大樟溪,江面寬闊,達3000~4000米,至峽兜縮小為500米,南港自淮安至羅星塔長40.2公里,河槽寬淺,為泄洪貯沙河段。南、北港於馬尾港域匯合後折向東北進入通海河段,經青洲、閩安峽谷(河寬由1700米縮小為600米)至亭江長約12公里。在亭江附近受琅岐島之阻,閩江復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稱梅花水道)繞過琅岐島南側,經浮岐、潭頭至梅花入東海,長18公里,河道寬淺;北支為閩江入海主汊,繞過琅岐島的北側經英嶼、長安至琯頭長門口,稱長門水道,寬約1500米,深9~10米,長門峽谷寬僅380米,深達34米;出長門口後又被粗蘆、川石、壺江諸島分成烏豬水道、熨斗水道、壺江水道和川石水道分別入海,其中川石水道為主航道。
閩江中上遊河床比降大,進入本區後比降逐漸減少。南平至水口水電站98.4公里,平均坡降為5‰,江面寬約400米;水口水電站到白沙長39公里,平均坡降為1‰,河道逐漸開闊,水面寬約600~700米;白沙以下進入平原地帶,平均坡降只有0.86‰,江面寬達2000~3000米。閩江下游為感潮河段,隨著河床泥沙的淤積,潮區界也在不斷變化。據地方誌記載,宋淳熙十年(1183年)漲潮流上溯到下濮電站壩址下5公里的大箬附近;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大潮時潮流仍可達竹岐附近。由於三角洲平原汊道逐漸淤廢和三角洲向海伸展,導致河口區進潮量減少和徑流作用相對增強,潮汐和潮流影響的上界也隨之不斷下移。現在枯水期大潮時潮區界在侯官附近(距口門68公里),潮流界可達觀音亭;平水期潮流界在魁岐—馬江之間;洪水期小潮進潮區界在江南橋附近,潮流界在馬尾一帶;當竹岐站洪峰流量為13000立方米秒時,羅星塔斷面無漲潮流。由於閩江下游段河床坡坡降低,流速轉緩,加以有潮水頂托作用,一旦上游來水量增加,洪水下泄不暢,水位增加,便很容易釀成洪澇災害。
閩江徑流十分豐富。竹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54500平方公里,1934~1989年平均徑流量547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842億立方米(1937年),最小年徑流量268億立方米。大樟溪永泰站控制流域面積4032平方公里,1956~1986年均年徑流量54.6億立方米;另外閩江口未控區面積2460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約為11億立方米。因此,閩江口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629億立方米。
閩江徑流年內分配不均,一月最小,平均流量為619立方米秒,而後逐月增大,6月最大,達4706立方米秒,7月開始逐月下降。汛期4~9月徑流量占年來水量的74.4%,其中5月佔17%,6月佔22%。枯水期10月至次年2月徑流量占年來水量的17.5%,其中1月僅佔3%。
閩江的含沙量和輸沙量與全國各大河流比較是比較小的。根據竹岐站1951~1989年觀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14kg/m3,最大年(1962年)為0.26kg/m3,最小年(1957年)為0.069kg/m3。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為715萬噸,最大年懸移質輸沙量為2000萬噸(1962年),最小年為272萬噸(1971年)。長系列月輸沙率11月最小,為11.5kg/s,而後逐月增加,6月最大達1009kg/s。懸移質輸沙集中在汛期4~9月間,輸沙量為639萬噸,佔平均年輸沙量的89.4%,其中5月佔23.9%,6月佔36.6%,枯水期10月至次年2月,懸移質輸沙量僅30萬噸,佔平均年輸沙量的4.2%。懸沙中值粒徑為0.07mm。至於推移質輸沙量,至今尚無實測資料。
閩江水質污染比較嚴重。區內閩江每年接納中上游(主要是上游)廢水約4億多噸,其中工業廢水佔90.7%;加上福州市排入閩江2億噸廢水(其中工業水佔37.98%),閩江水質已受到嚴重污染,不少河段石油、有機物和某些重金屬超標,已難以達到地面水三類水標准。閩江流域佔有全省一半面積,工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45%,農業產值佔全省農業總產值的36%,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閩江水質繼續惡化,後果不堪設想。為此,政府決心閩江流域水環境整治,提出近、中遠期整目標,要求一年有重大突破,三年大見成效,五年基本完成。同時,福州也正在開辟第二水源(引鰲江水)。
福州市境內閩江的主要支流有大樟溪和梅溪,此外還有安仁溪、大目溪、尚干陶江、新店溪和營前溪等。閩江水力資源豐富,已在閩清縣下濮建成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的水口水電站。閩江有航運之利,電站興建前,自福州至南平,可通60噸級輪船;電站建成形成水庫後,航運條件大為改善,已可通行500噸級船舶。台江至馬尾港可通行千噸級輪船,馬尾港至閩江口可通行萬噸級輪船。
(二)大樟溪
閩江下游最大支流。發源於德化縣戴雲山脈,源頭稱國寶溪、瀘溪,德化縣南埕以下始稱大樟溪。流經德化、永泰、閩侯3縣,於江口注入閩江南港(烏龍江),全長234公里,流域面積4843平方公里。
永泰縣多山,全市地勢最高,山地中又分布著洑口、嵩口、梧桐、赤錫、富泉、城關、台口、葛嶺、塘前等盆地,大樟溪在永泰縣境內121公里,流經山地和盆地,形成了典型的串珠狀河谷,峽谷與盆谷相間排列。大樟溪是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大,比降在4‰以上,峽谷地段坡降更大,可達1%甚至1%以上。大樟溪支流眾多,縱橫交錯,集水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洑口溪、下漈溪、梧桐溪、富泉溪和清涼溪;集水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6條。這些支流的河床比降都很大,有的達到10%以上,如七洑溪、芭蕉溪和漁溪等。
大樟溪處於閩中多雨地帶,徑流十分豐富。根據永泰站1951~1980年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徑流量為40.3億立方米,1975年最大,達62.68億立方米;1967年最小,為23.51億立方米,年際變化不大,為1∶2.7。但年內變幅較大,6月徑流最大,月均流量為332.4立方米/秒,12月最小,為29.3立方米秒,相差10.34倍。汛期(4~9月)徑流量為32.64億立方米,占年均徑流總量的81%;其餘月份佔20%,為枯水期。
大樟溪流域內森林植被良好,河床多為不透水的火成岩,流域內土壤侵蝕較輕,故含沙量較少,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14kg/m3,年輸沙量42萬噸,其中97%輸沙量集中在4~9月的雨季。
大樟溪水量豐沛,河床比降大,蘊藏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可利用水能達38.86萬千瓦;塘前至新岐河段可通航30噸級船隻。
(三)梅 溪
閩江支流之一,閩清縣最長的河流。因繞縣城地段遍植梅樹,故縣城稱梅城,溪稱梅溪。發源於南部省璜鄉蓮花山,向北流經省璜、塔庄、坂東、白中、白樟、梅溪、梅城等7個鄉鎮的56個村,沿途納嶺寨溪、濂溪、文定溪、金砂溪、下瀘溪、曇溪等支流,繞縣城出溪口匯入閩江,全長78.6公里,流域面積956平方公里。
梅溪流經山地、丘陵和盆地,形成了串珠狀河谷,峽谷與盆谷相間排列。峽谷河段以沖刷作用為主,盆谷地段以堆積作用為主,坂東平原是梅溪流域最大的河谷平原。坂東昔稱六都,故為「大大六都洋,小小閩清縣(指城關)」之說。梅溪兩條較大支流芝溪和金砂溪均分布在梅溪左側。芝溪發源於後佳,長40公里,流域面積229.4平方公里;金砂溪發源於閩清與尤溪縣交界處的寶坑山,長37.6公里,流域面積180.4平方公里。
梅溪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1億立方米,最大年份(1975年)為13億立方米,最小年份(1982年)為3.69億立方米,相差2.5倍。
梅溪幹流下游和芝溪下游段水質較差,特別是潭口至溪口的7公里長的河段,兩岸工廠林立,人煙稠密,年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達665.83萬噸,其中66.5%廢水未經處理,有機污染嚴重。
(四)起步溪
羅溪縣最長的河流。發源於羅源縣北部飛仙岩山,由西向東流經洪洋、起步、鳳山注入羅源灣,全長28.6公里,流域面積222.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護國溪和南門溪。上游流經山地、丘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儲藏量達2.67萬千瓦;下游流經起步河谷平原和城關,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羅源縣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
(五)鰲 江
連江縣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古田縣東北部鷲峰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流經羅源縣西部進入連江縣,經小滄、潘渡、鰲江、鳳城、浦口、東岱等鄉鎮,於百勝注入東海,全長137公里,流域面積2665.3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牛溪和財溪,均位於鰲江左側,其流向基本與幹流平行,次一級支流流向北東,構成格狀水系。
鰲江為山地性河流,小滄以上的峽谷為主,江面窄,坡降大,水流急;小滄以下,流經貴安、潘渡等盆地,形成串珠狀河谷,峽谷與盆谷相間排列。
鰲江徑流較豐富,年均流量60.5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27.67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較豐富,可利用水能8.3萬千瓦,已建成山仔水電站。水質優良,山仔水庫將成為福州市第二飲用水水源。下游便於灌溉和航運,是連江縣糧食和經濟作物主要產區。潘渡一帶山青水秀,又有貴安溫泉,宜於發展旅遊業。
(六)三 溪
閩江口以南獨流入海的水系,長樂市東部主要河流。發源於福清市北部大山□,向北流經江田丘陵區,一支流入文武砂水庫注入東海;另一支流入長樂濱海平原的南洋水網。三溪在水網以上長12.4公里,流域面積41.4平方公里。在上游三溪村潘寺嶺建有三溪水庫,總庫容107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866.7公頃。
(七)龍 江
福州市東部獨流入海的水系,福清市最大的河流。發源於莆田縣大洋鄉瑞雲山,自西向東流經東張、宏路、融城,於海口注入福清灣,有太城溪、可路溪、太北溪等支流,全長62公里(福清市境內35.51公里),其中天寶陂至海口長19.75公里,屬感潮河段,流域面積538平方公里。天寶陂系唐玄宗天寶年間所建,為攔水工程。1958年上游建東張水庫,總庫容1.99億立方米,為福清市工農業和人民生活主要水源。下游水質受海潮影響鹹淡交流,多為航運之用,但不宜灌溉。由於氣候地形因素,降水量在年際及年內分布不均。汛期在4~9月份,佔全年降水量75%,年均徑流量約4億立方米,豐枯年相差量為4.8~3.2億立方米。洪水主要由台風暴雨造成,最大日降水量達450毫米。
太城溪,又稱石塍溪,是龍江最大支流;發源於五子岩西麓,向南流經鏡洋、宏路注入龍江,長18公里,流域面積81.1平方公里。
❾ 福州市區內河有幾條
42條
福州市還是國家批准率先進一步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先後設立了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保稅... ...福州現有各類園林37座,市區內河42條,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一幅清秀迷人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