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溫泉水的的溫度有多少度
在20度以上,由於各地所處的氣候、緯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溫泉的溫度下限很難統一。
溫泉的浴用方法分類,浴用法通常稱為礦泉浴,礦泉浴在治療某些慢性病和養生保健方面,簡單易行,舒適實用,有其獨到的作用,往往優於某些葯物治療。
浴用法是礦泉療法中最常見的形式,根據礦泉的性質及疾病與患者體質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浴法。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方法有浸浴、淋浴、運動浴,機械水浴等。
(1)福州溫泉多少度擴展閱讀
冬季泡溫泉五不宜
1、溫度不宜太高。一般最佳的溫泉溫度在40℃~45℃。水溫過高易造成器官供血不足,同時人體會流失很多水分,造成缺氧、頭暈等,還有燙傷皮膚的風險;水溫如果低於40℃,則可能受涼感冒。
2、時間不宜太長。長時間泡在溫度比體溫高的水中,會蒸發大量汗液,時間久了,如果沒及時補充水分,會出現口乾、胸悶等不適感,甚至虛脫。
3、嬰幼兒不宜。泡溫泉會大量出汗,增加耗氧量和身體負擔,因此0~3歲的孩子不適合。
4、身上有創口不宜。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感染三病房主任王福祥教授表示,淋球菌、梅毒螺旋體等性病病原體離開了體液的環境很難存活。
5、特殊人群不宜。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老年病科主任田曉彥教授提醒,患心腦血管疾病、肺氣腫、貧血和皮膚過敏的老年人不宜泡溫泉。
Ⅱ 溫泉標准溫度是多少
世界各國有溫泉的地方都會設立溫泉的標志。不過,最直接的辦法可由水溫來辨別溫泉。
0℃:這叫冰水,不叫溫泉。
10℃:這叫冷水,也不是溫泉。
20℃:這叫一般水,不過對於怕燙的美帝及歐洲國家的人來說,已經是溫泉了。
30℃:這個溫度對中國人來說,正好是可以洗澡的水溫。
40℃:對於皮厚的日本人來講,凡是水溫低於40℃通通叫冷水。
50℃:在北海道,若是沒有這個溫度就沒有資格叫溫泉。
60℃:對於有風濕痛的歐巴桑而言,這是治療風濕痛的最佳水溫。
70℃:如果有人想邊泡溫泉邊煮茶葉蛋來吃,這個水溫剛剛好。
80℃:對於愛吃水餃或是吃湯圓的人而言,這種水溫正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90℃:這個水溫正好可以滿足一邊泡溫泉一邊吃火鍋的娛樂享受,當然有人想順便吃關東煮,也是不錯的點子。
100℃:因為青江菜沒有超過100℃的水溫會燙不熟,因此如果有人想邊洗邊川燙青江菜來吃,最好別泡水溫低於 100℃以下的溫泉。
110℃:如同燙青江菜一樣,想吃涮涮鍋的話沒有這個水溫的話,同樣肉片也會涮不熟。不過,小編提醒你,如果你的皮不夠厚或者你不是無敵鐵金鋼,想涮肉還是在池邊涮就行了,否則邊泡邊涮的後果如何,沒有人能保證。 資料來源:雲南省溫泉協會官方網站 http://www.yspa.org.cn/xiuxian/wenhua/2010/0204/4051.html
Ⅲ 溫泉是指水溫多少以上的
25以上,會更舒服一些,最舒適的是
30度左右,如鄭州的江南春溫泉是
38-42攝氏度,花都溫泉是35-40攝氏度,其實略高,略高容易產生頭暈、目眩、惡心
嘔吐等症狀,剛吃過飯不要去溫泉。
鄭州溫泉電話
0371-63881116
Ⅳ 溫泉是多少度的水
出水達到39度的叫熱泉,以下的叫冷泉,這個標准基本合理,但不能保證每個地方都一樣,因為國家沒有正式的標准,借日本或者國外的溫泉法來參考的。
一般溫泉40-43度,你所說的保持在多少度要看你的設計和使用情況了,有的溫泉加料了,有的是純水,溫度都不一樣,不過每次泡個10分鍾左右上來休息下這個事很有必要的。你喜歡高溫就高溫,喜歡低溫就低溫,先由低溫開始泡,從高溫開始毛孔張開太快,你感覺像針扎。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溫泉的溫度是多少度
溫泉溫度40度左右適合養生。
Ⅵ 溫泉水溫度一般是多少
溫泉水溫一般在20攝氏度以上,是泉水的一種,由於各地所處的氣候、緯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溫泉的溫度下限很難統一。溫泉水中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適當泡溫泉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
溫泉水溫一般在20攝氏度以上,是泉水的一種,由於各地所處的氣候、緯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溫泉的溫度下限很難統一。溫泉水中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適當泡溫泉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
Ⅶ 閩侯湯院溫泉怎麼樣
湯院溫泉地處福州市閩侯縣白沙鎮湯院村,別稱「聖湯」。距福州55公里,南面即為閩江勝景,倚山傍水。溫泉水溫攝氏58度,日自流量207.4噸,溫泉屬硫磺泉,熱量132卡/秒,總礦化度250毫克/升,溫泉水清澈,含氯、鐵、鋅、硫、磺等20多種微量元素,可起到保護皮膚、增進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健身祛病等廣泛的理療功能。
湯院溫泉開發利用歷史悠久。唐朝名僧師復曾卜居於此,原為雪峰護院,現名為湯泉院,湯院山上仍存有6處摩崖石刻。現建有兩個湯池僅供當地泡澡用,尚未綜合性開發利用。
白沙湯院溫泉以湯泉寺院而得名。這里舊時為福州地區晉京必經之官路,「南北冠蓋必憩此」。《閩侯縣志》載:「在二十四都雙髻山下,有二石池,一溫一冷,名聖湯。」湯池始建於唐代。現有湯池兩口,呈圓形,用花崗岩石砌築,池徑約4米,寬1米多。水溫高者80℃以上。溫泉湯院不但以其眾多名人名宦題詠、題刻為他處所罕見,山中所出的假山石也很有名。
更多關於閩侯湯院溫泉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11ea0161573133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Ⅷ 福州閩侯雙龍溫泉價格和路線
雙龍溫泉在閩侯縣龍泉村湯嶺下的龍泉山莊,自唐代被發現以來,就辟為天然露天浴池。雙龍溫泉為碳酸氫鈉泉,面積100多畝,溫泉水溫達38-70度,分為園林式天然溫泉池和大型溫泉游泳池兩種。水源充沛,水質優良,其中的偏硅酸、硫、氟、氡等元素含量,都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佳標准,是優質的醫療保健溫泉,能舒筋活血,對治皮膚病和風濕痛有奇效。由於毗鄰閩侯地球村和兔耳山,這里青山環抱、綠水長流、環境清幽。 地點:閩侯縣龍泉村,距福州32公里,從福州市區開車40分鍾,每天福州西客站每隔15分鍾就有一班往永泰方向的車,車票約7元/人。價格:門票20元/人
Ⅸ 泡溫泉最佳溫度
冬季天氣乾燥,泡溫泉可以治療皮膚干癢,有保濕作用。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對於神經痛、風濕、皮膚病等也有療養作用。那麼,溫泉溫度是越高越好嗎?下面我來告訴您健康泡溫泉必知的注意事項。
泡溫泉最佳溫度(1)
所謂溫泉是一個統稱。
在醫學范圍中,溫泉是礦泉水的一種,集“熱、礦、水”三位一體,與一般地下水(泉水)不同,溫泉不僅含有某些特殊元素,還含有一些氣體。
溫泉有三大理療作用:
1.補充礦物質。
溫泉是一種天然的鹽類溶液,大部分化學物質都處於離子狀態。
所以泡溫泉時,礦物質可透過人體的皮膚進入機體。
這是溫泉獨有的作用。
2.加速血液循環。
溫泉中的氡與空氣中的氡不同,含氡比較多的溫泉能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加速血液循環,起到輔助醫療作用。
臨床醫學實踐表明,最適宜的溫泉水溫為35℃至42℃,不僅使人體感覺舒適,也有利於保存水中的有利成分。
36℃以上的接近體表溫度的溫泉更適合理療。
3.通過靜壓進行按摩。
泡溫泉感覺舒適,並對浮腫和關節腫脹有很好的理療作用,是因為溫泉所持有的按摩作用。
在溫泉水中含有氣體(比如氮氣),由於地下壓力比較大,氣體無法釋放,一旦到達地表,這些肉眼可能看不到的氮氣就會溢出,沖擊人體的皮膚和血管。
泡溫泉有三忌:
一忌過燙和過酸。
泡溫泉前應了解溫泉的溫度和酸度,當溫度超過機體的承受能力,或PH值在3以下時,就不能泡。
二忌浸泡時間過長。
每次泡溫泉最好不超過20分鍾,一天2-4次即可。
三忌飯前飯後立即浸泡。
一般於飯後1小時才宜浸泡。
身體不適(如過度疲勞等)或患有某些疾病(如低血壓或血壓高時)也不宜泡溫泉。
泡溫泉最佳溫度(2)
泡溫泉的時間一般為一次20分鍾左右,最好不要超過30分鍾。
●泡前——選溫度,看酸鹼。
泡溫泉前,問問服務人員溫泉的泉質、酸鹼值是多少,酸度或鹼度過高的溫泉最好加自來水進行稀釋。
●有失眠、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腦溢血後遺症的人應選擇37℃-38℃微溫的溫泉;而有風濕病、腸胃病、神經痛等的人應選擇43℃-45℃的高溫的溫泉;皮膚有傷口或黴菌感染等問題,最好不要去泡溫泉。
泡前進行身體清潔時,不需使勁搓洗,免得皮脂膜被搓掉,讓泉水刺激皮膚。
●泡時——不超時,敷面膜。
泡溫泉的'時間一般為一次20分鍾左右,最好不要超過30分鍾。
在熱氣裊裊的溫泉池裡,臉上的毛孔中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從而損傷皮膚,最好泡時敷上面膜,或用冷毛巾抹臉。
●泡後——別開車,要保暖。
泡溫泉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在身心得到全面放鬆的同時,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
所以,駕車的人泡溫泉後一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才可開車。
●而泡後馬上按摩就等於血液同時經過兩次加速,加大了心臟的血量攝入,可能出現身體缺血或暫時性的休克。
泡溫泉後還需注意保暖,要拭乾全身,尤其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四肢的皮膚皺褶處,隨即在臉部和全身抹上乳液來保濕,鎖住皮膚的水分。
你的肌膚適合泡溫泉嗎
泡溫泉能將身體中的水分及有毒物質排出,乾燥性皮膚及過敏性皮膚,有傷口的人要特別注意,應避免強酸性溫泉,泡溫泉時間也不宜過久,泡浴後擦上乳液保護皮膚。
最好以30分鍾為標准,且每日最多以不超過三次為限,泡溫泉時間可視個人需要及泉溫而有所不同,“泡湯”才能充分發揮療效。
泉溫越高越好嗎
這是錯誤的,溫泉溫度在35-43℃,為一般人較能接受,泉溫太高,反而會使皮膚乾燥或晚上興奮得睡不著,對身體虛弱的人可能造成神經衰弱、虛脫等症狀。
過熱的溫泉對男性精子質量與活動力都會有影響,因此對於正值育齡的男性最好不要泡太久或是泡在過熱的泉水裡。
溫泉泡多久才算健康
有人認為浸溫泉的時間及次數愈多愈好,這也是錯誤的。
其實浸溫泉的時間拉長,次數愈多,會使肌膚的水分油脂加速流失,一般最好以30分鍾為標准,且每日最多以不超過三次為限,浸溫泉時間可視個人需要及泉溫而有所不同,“泡湯”才能充分發揮療效。
溫泉的益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溫度作用:池水溫度在37℃-40℃時,對人體有鎮靜作用,對於神經衰弱、失眠、精神病及高血壓、心臟病、腦溢血後遺症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
池水溫度在40℃-43℃時,稱高溫浴,此時對人體具有興奮刺激的作用,對心臟、血管有較好作用,對減輕疼痛、治療神經痛、風濕病、腸胃病均有療效。
同時,還可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作用。
壓力和浮力的作用:入浴溫泉時,水對人體產生了壓力,胸腔和腹腔受到壓迫,影響到循環器官和呼吸機能,有利尿和治療浮腫的作用。
水對人體產生的浮力作用,使人的體重減輕。
在地下不能行走的人,在水中活動比較方便,泡溫泉對半身不遂、運動麻痹和風濕病患者進行運動訓練,對恢復健康有很大作用。
泡溫泉貴在長期堅持
溫泉水富含多種元素,浴之,可溫經通絡、暢達氣血、祛寒舒筋,對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療效。
滾燙的溫泉水可舒筋活絡,消除疲勞,減輕壓力。
浸泡半小時,等於長跑兩公里。
泡溫泉為減肥的最佳捷徑,熱水能去油膩,溫泉也能去掉身體的脂肪。
常泡溫泉可使皮膚白皙、光滑,富有彈性。
泡溫泉六步曲
第一步,探試池溫。
先用手或腳探測泉水溫度是否合適,千萬不要一下子跳進溫泉泳池中。
第二步,腳先入池坐在池邊,伸出雙腳慢慢浸泡,然後用手不停地將溫泉水潑淋全身,最後不時讓全身浸入到泉水中。
第三步,先暖後熱。
溫泉區內設不同溫度的泳池,從低溫度到高溫度泉浸泡要循序漸進,逐步適應泉水溫度。
第四步,掌握時間,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復浸泡,每次為20至30分鍾,如果感覺口乾,胸悶,就上池邊歇一歇,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再喝一些餾水以補充水分。
有些人喜歡讓全身泡得通紅,但要注意是否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的現象。
第五步,按摩配合,適當的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保健的功效,對一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第六步,注意沖身,盡量少用洗發水或沐浴液,用清水沖身則可。
溫馨提示小七條
(1)浸泡前飲一杯溫開水或碧泉茶(約200毫升),盡可能排盡大小便。
(2)飯後勿立即泡溫泉,隔一小時左右浸泡為宜,否則會妨礙食物消化。
(3)飢餓勿泡溫泉,否則容易疲勞和發生低血糖、頭暈、心慌、甚至虛脫。
(4)浸泡至全身出汗為好,但勿大汗淋漓。
若泡得全身通紅,應注意是否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現象,若然,應停止浸泡。
(5)冬季浸泡後離池時,注意保暖防感冒。
(6)有冬泳習慣者,可先在溫泉水中游泳10分鍾左右,再到冷泉中游泳3分鍾左右,反復交替進行,最後在溫泉中浸泡,讓全身中小血管舒張、收縮,是很好的“血管操”,可防治血管硬化病和微循環障礙等病症。
(7)浸泡後應適當飲淡鹽水或溫開水、碧泉茶。
浸泡過程中,盡情享受,舒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