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通化紅燒肉在飯店多錢一盤
通化紅燒肉35元
材料
五花肉300g,鵪鶉蛋10個,姜1塊,蔥1截,八角2個,香葉2片,紅燒醬油2大勺,糖1小勺
做法
1.鍋燒熱,加少許油,油熱後放入五花肉
2.煸炒至五花肉變色,加入紅燒醬油
3.翻炒均勻,加入糖;炒至糖融化,且均勻包裹肉塊
4.將炒好的五花肉倒入燉鍋,加水沒過肉
5.大火燒開,放入蔥、姜、八角和香葉,轉小火燉半小時
6.放入鵪鶉蛋,繼續燉10分鍾左右,大火收汁即可
B. 味極鮮是紅燒醬油嗎
味極鮮不是紅燒醬油,紅燒醬油屬於老抽的一種,加入了焦糖色、顏色很深,呈棕褐色有光澤的適合上色,味極鮮可以直接就著吃適合涼拌調味味道很鮮,味極鮮顏色淺,味道鮮,紅燒醬油顏色深,適合做紅燒肉,燉大菜,燉魚,好上色,味道濃香。
醬油的介紹
醬油是我們日常烹飪時經常會用到的調味品,記得小的時候,家裡的醬油都是老媽自己做的,吃著特別香,後來老媽越來越忙,便沒有時間做了,有時做菜時才發現沒有醬油了,便會給我兩毛錢打發我去村裡的小賣部打醬油,那時的醬油不是成品一瓶瓶賣的,都是散裝的,一大桶一大桶的,提著自家的醬油瓶子去裝,2毛錢能裝一瓶子。
那時所謂的醬油便只是醬油,只有這一種,不像現在,超市調味區擺放的醬油琳琅滿目,什麼生抽、老抽、味極鮮,價位從幾塊到上百,品牌更是幾十種,讓你看了一臉懵,不常做菜的人看了都不知道應該買哪一個。
C. 廚邦 醬油價格,多少錢
看你要多大瓶的咯,一般五六塊一瓶的也有十幾塊的咯。。。
D. 哪一個牌子的醬油做紅燒味道最好
海天,李錦記,加加JIAJIA,淘大,廚邦-岐江橋,金獅,味事達這些都不錯呀,都是超市賣得多的牌子的,還都是上榜買購中國10大品牌網上的醬油十大品牌排行榜的牌子,我敢肯定也都是你所熟悉的牌子,我家買的多的是海天和加加JIAJIA這兩個牌子的,我覺得它們都很不錯,味道都很不錯,你可以考慮下。買的時候要注意:醬油的顏色不是越深越好,醬油不是越鮮越好,價格越高並不代表醬油等級越高,專家認為,優質醬油澄清、無沉澱、無浮膜、色澤呈紅褐色,比較粘稠,細聞有醬香味和酯香味。在醬油的外包裝上必須標明質量等級和氨基酸含量。
E. 無限極的李錦記醬油多少錢一瓶
李錦記醬油有好幾種,我上次買了一瓶大的生抽好像是18元
F. 醬油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醬油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1.龜甲萬
該品牌成立於1630年,是一個源於日本的品牌,它的產品在日本以及美國是非常暢銷的,色澤濃郁,口感純正,上色效果也是很不錯的,色香味一應俱全。
2.海天
該品牌成立於1995年,它也是2021陳醋品牌排行榜之一,海天經過多年的穩固發展,在該行業也是打造了半邊天,有非常多的醬油系列,比如草菇老抽、金標生抽等。
3.李錦記
該品牌成立於1988年,也是2021蚝油品牌排行榜之一,也是該行業比較有名堂的品牌,醬油的系列也是非常多,比如蒸魚豉油、味極鮮、精選生抽等,口感也很濃郁。
4.古龍
該品牌成立於1997年,隸屬於廈門古龍食品有限公司,採用傳統的釀造工藝,打造了很多不錯品質的產品,也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信賴,口感也很純正。
5.山字牌
該品牌成立於1645年,它也是一個源於日本的品牌,口感香醇,比較暢銷的系列有壽司醬油、山田醬油等,價格也適中,但是它在我國目前沒有售賣渠道。
6.欣和
該品牌成立於1992年,也是2021米醋品牌排行榜之一,通過精心釀造的產品獲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比較受歡迎的醬油系列有紅燒醬油、特級醬油等。
7.千禾
該品牌成立於1996年,也是2021香醋品牌排行榜之一,在醬油的諸多品牌中,千禾也是享有著不錯的知名度的,產品色彩亮麗口感香醇,售價大概在15左右。
8.廚邦
該品牌成立於1989年,也是2021料酒品牌排行榜之一,它家的醬油在市面上還是很常見的,比較熱銷的系列有廚邦醬油、淡鹽醬油、純釀醬油等,上色效果佳。
9.致美齋
該品牌成立於1608年,是一個非常有歷史的一個品牌,憑借優質的產品以及獨特的釀造工藝馳名海外,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性價比很高。
10.金蘭
該品牌成立於1960年,隸屬於金蘭醬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等地該品牌是非常的受歡迎的,是大部分家庭的首選醬油品牌,口感醇香,價格也很實惠。
G. 紅燒母子醬油母子醬油有區別嗎
紅燒母子醬油,母子醬油是有區別的,兩者的醬油成分是不同的,就像生抽和老抽的區別,一個比較清淡一點,一個比較重一點,所以兩者用來紅燒的話都需要加一些。
H. 投資一個醬油、醋廠子大概要多少資金
投資一個醬油廠需要20萬的資金。
賣醬油的利潤空間是非常大的,因為醬油的配料都是大同小異的,從廠家出來的價格都是一樣的,根據每個城市的消費水平不一樣,定的價格也就不一樣,這個視情況而定的。開辦一家醬油廠一般需要20萬元左右,這個要根據投資者的所要代理的醬油品牌為主,
品牌不一樣,價格自然也就不一樣。醬油一個調味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眾多賢內助掌勺的必需品,好的調味品可以准出一桌好的飯菜,而飯菜又聯系大家的感情,醬油不僅製作出的美味,還可以給消費者帶去健康和睦的家庭氛圍,投資者開辦一家醬油廠,有著非常豐厚,合理的利潤空間。
(8)福州紅燒醬油多少錢擴展閱讀
我國醬油行業在90年代以前,由於釀造工藝不完善,主要以本地的醬油廠生產的其他散裝醬油為主;90年代時,淘大黃豆醬油進入內地市場,很快就代替了當地的散裝醬油;90年代後期以海天為代表的廣式醬油進入內陸市場,逐漸在全國打開市場,目前使用頻次逐漸高於老抽。
而近幾年功能性醬油如兒童醬油、紅燒醬油、鮮味醬油等由於能滿足消費者差異性需求逐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其中鮮味醬油由於含鹽量低,鮮味十足,能提升菜餚的風味,成為生抽和老抽的升級產品,目前正迅速的發展。
I. 一瓶醬油的成本是多小
專家稱:「高檔醬油」靠「添」要高價
我們每天做菜都離不開醬油,過去,家家用的都是從糧油店裡買的1元一袋的醬油。醬油只有一種,炒菜也放,拌冷盤也放,吃餃子也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醬油的種類多了起來,還分起了功能。那麼,該如何區別這些打著不同「招牌」的醬油,選到適合自己用的醬油呢?
主打「功能牌」
種類五花八門
記者走訪了哈市部分商場超市發現,市場上的醬油種類繁多,從1.50元的袋裝到十幾元的瓶裝。醬油從功能上細分的品種更是琳琅滿目。在哈市南崗區某超市,僅醬油一種調味品就占據了超市的一整節櫃台,有海鮮醬油、紅燒醬油、涼拌醬油、餃子醬油、濃汁醬油、頭鮮醬油、火鍋醬油、蒸魚醬油、湯醬油、天然加鐵紅醇醬油、宴會醬油、有機醬油、鮮味生抽、珍鮮生抽、野生菌生抽、黃豆老抽等20餘種。
一對來購買醬油的老夫妻在櫃台前徘徊了10餘分鍾,但是還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該買哪種好。最後,在老伴兒的催促下,老大娘隨手拿起了一瓶醬油放在購物車內,嘴裡還嘟囔著:「隨便選一瓶吧,也看不出來到底有什麼不同。」和這對老夫妻相同的市民還有很多,面對琳琅滿目的功能醬油,市民們一頭霧水。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廚房一共擺放了三四種醬油,做紅燒肉的時候放紅燒醬油,做涼拌菜的時候放涼拌醬油,但是具體這些醬油有什麼區別,她也不知道。
價格參差不齊加「料」就敢賣高價
除了種類琳琅滿目外,醬油價格也參差不齊。拿瓶裝醬油為例,記者看到超市櫃台上有一種700毫升桶裝黃豆醬油價格為1.80元,平均每升2.57元;而另一種瓶裝160毫升的有機醬油價格為8.48元,平均每升53元。兩者相差了20倍,這相差的20倍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在道里區某倉買店,記者隨手拿起了一瓶某品牌容量為500毫升的老抽醬油,市場售價為4.50元。而該品牌同樣容量的海鮮醬油,市場售價為7.50元。為了弄清楚兩者的不同,記者對比了一下兩者的成分,老抽醬油的成分有水、黃豆、小麥粉、食用鹽、白砂糖,而海鮮醬油的成分只多了干貝。附近小區的居民趙女士納悶地說:「就多了一樣干貝,一瓶醬油就貴了3元,難道說這海鮮醬油里放了3元的干貝嗎?」「醬油這些調味品是吃到嘴裡的東西,我們都想買放心的、性價比高的產品。可讓我們納悶的是,那些價格高的醬油真的值嗎?」趙女士問。
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瓶普通醬油的價格為2.00元,在市場上的價格為3.00元,廠家和經銷商有1.00的利潤。在添加了一些高檔配料後,配料的成本不會太高,但由於有了所謂的高級配料「噱頭」後,市場上的價格就可以大幅提升,廠家和經銷商的利潤自然也高了很多。這么一算,許多廠家寧可放棄低檔品種而去激烈角逐於高檔醬油市場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瓶醬油里最多有8種添加劑
你吃的醬油里都有啥?面對記者的詢問,大部分市民都搖了搖頭。記者在醬油商標上看到,除了水、黃豆、小麥粉(或麵粉或麥麩)、白砂糖、食用鹽,大部分醬油里還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安賽蜜、谷氨酸鈉、尼泊金脂、焦糖色、呈味核苷酸、肌苷酸二鈉等一些以化學名稱出現的食品添加劑。為此,記者詢問了相關人士得知,「苯甲酸鈉」、「尼泊金脂」或「山梨酸鉀」是防腐劑,「焦糖色」是一種色素,「谷氨酸鈉」是增味劑,「呈味核苷酸二鈉」是增鮮劑、「安賽蜜」是甜味劑……
記者隨機采訪了七八顧客,所有市民都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當聽說「苯甲酸鈉」是防腐劑時,幾名市民目瞪口呆。今年52歲的楊女士說:「我們這些上了歲數的人就圖個身體健康,調味品是入口的,我希望買到不含添加劑或者添加劑少一些的東西。醬油上面的成分說得是很詳細,但是我都看不懂。商家可以加入食品添加劑,可總得給我們消費者選擇的權利,讓我們知道醬油裡面到底都有哪些添加劑,加了多少,都是什麼用途吧?」
功能醬油多是噱頭
哈爾濱正陽河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營銷公司的副總經理徐志國告訴記者,從工藝上,醬油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釀造醬油是以大豆、小麥或麩皮為原料,經微生物天然發酵製成的;「配製」醬油,是用50%以上的釀造醬油經添加水解植物蛋白液製成。釀制醬油又可分為生抽和老抽,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經過特別工藝製成的濃色醬油。釀制醬油在過濾過程通常要經過三次過濾,第一次過濾出來的醬油是一級,第二次過濾出來的醬油是二級,第三次過濾出來的醬油是三級,等級越小,醬油質量越好。在南方,人們叫一級生抽醬油就叫做頭抽,二級生抽醬油叫做二抽。從營養成分上看,醬油里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就越好。根據國家強制性標准規定,每100毫升醬油中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
針對醬油產品紛紛打出「功能牌」,徐志國稱,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調味品細化成了必然的趨勢。比方說,涼拌醬油對微生物的指標要求比烹調醬油嚴格,用於佐餐涼拌的醬油每毫升檢出的菌落總數不能大於3萬個,而對烹調炒菜所用的醬油的菌落總數是沒有強制性標准要求。因此,市民們做涼拌菜時常選擇涼拌醬油。但是,部分廠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產品功能和概念上進行「包裝」。在醬油里添加了一些所謂的「高級」材料或增鮮劑,價格就提高了好幾倍。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現的調味品種類也豐富了起來。比較過去只能在糧油店裡、毛驢拉的小車上買到1元一袋的醬油、醋,現在市民的選擇可太多了。
醬油就能分為20多種,有海鮮生抽、紅燒醬油、涼拌醬油、餃子醬油、草菇老抽等;醋分為陳醋、香醋、麩醋、米醋等;連鹽和味素也都推出了不少新種類。不僅如此,同類調味品的不同品種價格也相差甚遠,一些號稱「高檔」的調味品的價格往往比普通的同類產品貴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這些「高檔調味品」都有些什麼成分?真具備各種「保健功能」嗎?為什麼價格差距如此之大?
為此,市場版將連續推出「揭秘調味品」專欄,請專家和業內人士幫我們分析這些調味品精美的包裝里裝的到底是什麼「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