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附加稅稅率是多少
法律分析:一、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稅率:
1、城建稅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稅額為計稅依據,市區7%、縣城和鎮5%、其他地區1%。
2、教育費附加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為基礎按照3%繳納。
二、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稅的計稅依據:
1、根據《城市維護建設稅法》的規定,城市維護建設稅以納稅人依法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稅額為計稅依據。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稅依據應當按照規定扣除期末留抵退稅退還的增值稅稅額。城建稅依據納稅人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稅額為計稅依據。
2、根據《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的規定,教育費附加的徵收管理,按照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的有關規定辦理。教育費附加,以各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的稅額為計征依據,教育費附加率為3%,分別與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同時繳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第三條 城市維護建設稅,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稅額為計稅依據,分別與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同時繳納。
第四條 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如下: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B. 福州教育費附加費是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率的百分之幾
教育費附加都是3%
C. 三個附加稅的稅率分別是多少
附加稅是按照一定比例加征的稅收,一般包括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
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教育費附加率為3%,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稅額的2%。
法律依據:《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
第四條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如下:
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
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
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
第三條教育費附加,以各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的稅額為計征依據,教育費附加率為3%,分別與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同時繳納。
除國務院另有規定者外,任何地區、部門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教育費附加率。
《財政部關於統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二、統一地方教育附加徵收標准。地方教育附加徵收標准統一為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稅額的2%。已經財政部審批且徵收標准低於2%的省份,應將地方教育附加的徵收標准調整為2%,調整徵收標準的方案由省級人民政府於2010年12月31日前報財政部審批。
D. 福州市二手房交易稅費
福州二手房交易稅費規定有:3-5%的契稅;20%的個人所得稅;1‰的印花稅;個人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按照5%的徵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2年以上(含2年)的免徵增值稅;5.55%的營業稅、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稅;6元/平方米的房屋交易手續費以及80元的房屋產權登記費。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契稅暫行條例》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E. 福州二手房交易稅費有哪些規定
福州二手房交易稅費規定有:3-5%的契稅;20%的個人所得稅;1‰的印花稅;個人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按照5%的徵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2年以上(含2年)的免徵增值稅;5.55%的營業稅、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稅;6元/平方米的房屋交易手續費以及80元的房屋產權登記費。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契稅暫行條例》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F. 附加稅的稅率分別是多少
附加稅的稅率具體如下:
1、城市建設維護稅的稅率,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縣屬鎮的,稅率為1%。應納稅額=實際繳納的「二稅」稅額之和乘適用稅率;
2、教育費附加的稅率,教育費附加徵收率為增值稅稅額與消費稅稅額的3%;
3、地方教育費附加的稅率,地方教育費附加徵收率為增值稅稅額與消費稅稅額的2%。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
第十五條
增值稅稅率:
(一) 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外,稅率為6%;
(二)提供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稅率為11%;
(三)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17%;
(四)境內單位和個人發生的跨境應稅行為,稅率為零。具體范圍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另行規定。
G. 附加稅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附加稅比例是按照一定比例(應納稅所得額的3%)加征的稅收(即為此種附加稅)。增值稅附加稅的計提標准:
1.增值稅附加稅分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外資企業是不用交附加稅的,內資企業得交。 從2010年12月起,外資企業也需要繳納附加稅
2.內資企業的增值稅要交附加稅,附加稅就是市區按增值稅的百分之七計算城建稅(縣鎮按百分之五計算城建稅);按百分之三計算教育費附加;按照百分之二計算地方教育費附加。
3.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的差額,銷項稅按照17%交稅。小規模企業,按照3%交增值稅。
增值稅的附加費具體稅種:附加稅費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為計稅依據計算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按區域設定不同的稅率,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教育費附加稅率為3%,地方教育附加稅率為2%。
拓展資料:
附加稅的運用:
1.附加稅曾被廣泛使用。美國對超過一定數額的收入常採用附加稅的形式進行累進課征。1960年,美國的聯邦所得稅對全部凈收入課征30%,同時對應稅收入總額在2500美元以上的,加征22%的附加稅。中國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黨政府後期,各級地方政府在各種正稅上層層加征,附加稅名目繁多,僅田賦附加一項即有百餘種,其數額常常超過正稅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成為勞動人民在正稅負擔之外的又一沉重負擔。
2.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附加稅進行了嚴格的清理和整頓,其數量大大減少。國家先後徵收過的有工商營業稅附加、工商統一稅附加、農業稅附加、城市房地產稅附加、工商所得稅附加等。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規定,農業稅以常年產量為計稅依據,同時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為了辦理地方公益事業,可徵收一般不超過納稅人應納農業稅額15%的地方附加。農業稅即為正稅,隨其徵收的地方附加,則為附加稅。中國對附加稅收入不納人國家預算管理,而是作為預算外收入由地方政府負責徵收管理,其收入歸地方財政支配,用於城市維護和農村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