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上詐騙要多少金額才能立案
網路詐騙金額達到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才能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1)福州武平商會捐殘金額多少擴展閱讀
(1)借貸為名,騙錢為實。有的騙子利用人們貪圖便宜的心理,以高貸集資為誘餌,使廣大農民朋友上當受騙。
(2)以次充好,惡意行騙。一些騙子利用廣大農民朋友「識貨」經驗少又苛求價廉物美的特點,上門推銷各種產品使廣大農民朋友上當受騙。更有一些到家裡、辦公室推銷的人,一發現室內無人,就會順手牽羊、溜之大吉。
(3)騙取信任,尋機作案。詐騙分子常利用一切機會與廣大農民朋友拉好關系、套近乎,或發現出相見恨晚而故作熱情,或表現得非常慷慨並朋友相稱,騙取信任後常尋機作案。
(4)利用網路行騙。利用網路貸款、網路交易、網路拍賣、網路購物詐騙;利用取款機行騙,利用高科技控制網路,竊取密碼;網路招聘詐騙,招聘過程中交納報名費;網路交友詐騙,通過網路開展一些親密的接觸,最後騙財騙色。
⑵ 詐騙多少金額可以立案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可以立案,各地在這個區間可以在這個幅度內有不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⑶ 跑分多少金額可以判刑
對於跑分的行為構成詐騙罪,所以詐騙罪的立案標准或者入罪標准一般是三千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至1萬元以上、3萬元至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銀行卡跑分如涉嫌詐騙罪,需要根據涉案的金額等情況,一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達到以上數額,又具有以下情節的,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⑷ 詐騙多少金額可以立案標准
詐騙罪的立案標准各省市不同,在三千元至於一萬元以上。如果達不到詐騙罪立案標準的,像你說的這種情況一樣,可以按治安案件處理。
法律依據: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⑸ 詐騙多少金額可以刑事立案
詐騙3000元以上就可以刑事立案。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從嚴懲處:
1、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2、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3、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4、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嚴重後果的。
法定最高刑為財物被騙,受害人要及時報警,由公安機關受理審查確定案件性質。如果構成詐騙罪的立案追訴標準的,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為五年,不構成犯罪的,治安案件 追訴期限為六個月,受害人可在六個月內報警,由公安機關對違法行為人予以治安處罰。
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行為人因詐騙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對法院認定的犯罪金額承擔刑事退賠義務,這個金額即使一時沒有賠償,但也不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救濟方式是通過向法院執行局申請強制執行來獲得賠償。法院沒有認定的部分,如有相關證據,可以通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尋求救濟。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⑹ 跑分多少金額可以判刑
銀行卡跑分如涉嫌詐騙罪;一般金額達到三千左右就會被立案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達到以上數額,又具有以下情節的,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已達到「數額較大」的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
⑺ 詐騙罪多少金額可以立案
網路是把雙刃劍,在加速了信息傳播的同事,許多詐騙案也通過網路產生,那麼在網上被騙多少錢可以立案呢?一般來說,被騙數額達到2000元至5000元,就達到詐騙罪的立案標准,各個地方根據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果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會被處以5到15日的拘留,可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⑻ 詐騙多少金額可以判刑
你好,詐騙多少金額可以判刑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詐騙罪的立案標準的問題,詐騙達到一定金額即可立案,准確的金額各個地區不同,但不少於三千元、不多於一萬元。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可以看出,構成詐騙罪要求「數額較大」,因此,能否立案關鍵看涉案金額是否達到「數額較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數額較大」作出解釋: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具體的金額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來確定的,也就是說,根據地區的不同,詐騙三千元到一萬元以上就構成犯罪。更直觀的來講,就是更發達的地區立案金額要求也會更高,但是所有的地區詐騙罪的立案金額都在三千元到一萬元以內。
即使某個詐騙行為不構成詐騙罪,該行為也可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進行處罰。詐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⑼ 詐騙多少金額可以判刑
一、詐騙多少金額判刑
1、詐騙公私財物數額達到較大,或者有嚴重情節的,就會構成詐騙罪,可以追究刑事責任,依據實際案情對犯罪分子判刑。
2、詐騙罪數額認定標准:
(1)、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屬於詐騙罪數額較大;
(2)、騙公私財物價值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屬於詐騙罪數額巨大;
(3)、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詐騙罪數額特別巨大。
3、詐騙罪從嚴懲處的情形:
(1)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2)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3)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4)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4、法律依據:《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
二、詐騙免於刑事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兩高《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
依據《詐騙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達到較大,或者有嚴重情節的,就會構成詐騙罪,可以追究刑事責任,依據實際案情對犯罪分子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