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州永泰網紅景點
福州永泰網紅景點
福州永泰網紅景點有 一、天門山峽谷生態旅遊景區,二、東海仙境,三、琅岐島。 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
一、天門山峽谷生態旅遊景區
天門山峽谷生態旅遊景區位於福建省永泰縣葛嶺鎮溪洋村,是福州兩家獲評國家水利風景區之一,天門山峽谷生態旅遊景區佔地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28米,距福州56公里,離永泰16公里,交通便捷,永泰天門山因山有一巨石屹立形狀如門而得名,天門山屬於青雲山山脈,丹霞地貌,幾條大溪貫穿山谷,水流清澈,兩岸怪石嶙峋,風景如畫,有大大小小眾多瀑布。
二、東海仙境
東海仙境,位於平潭王爺山南麓,在此處,有一直徑近50米,深40多米的天然海蝕豎井喚作「仙人井」,井壁陡直,井底有三小洞與海洋相通。「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間裂開之大峽谷,喚作仙人谷。
三、琅岐島
琅岐島,素稱閩江口的明珠,位於福州市馬尾區琅岐鎮。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相當於香港本島面積,為福建省第四大島,中國第二十一大島,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全島森林覆蓋率達20%。灘塗面積3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公里。琅岐島為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田園風光。

Ⅱ 琅岐島里一共有多少人口~~~幾個鄉~~景區有哪些~~~
琅岐鎮現轄5個管理區,2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7萬人。
島上琅山十景有:白雲觀日、雲龍潮音、雙龜把口、五虎守門、天竺聽泉、蘆洲宿雁、金雞報曉、白猴鎮江、大橋卧波、朴林探幽。其中白雲觀日最勝。
傳說福州地區觀日出的除了琅岐白雲山外,還有福州鼓山的屴峰和連江縣的雲居山。但鼓山離海太遠,迷迷茫茫;雲居山太矮,視野有限,唯白雲山,得天獨厚。
白雲山,高300米,在白雲寺過50米的地方新建「觀日台」。台高8米,長20米,寬5米,全用方整的白色花崗石砌壘而成。台上的欄桿成「馬鞍形」,如古代的城垛。台下正面隸書橫匾:「觀日台」。匾下兩扇大門,如古城門。兩翼有石階而上,如曲徑迴廊,兩旁也有欄桿,稱「梯台」。「梯台」經「副台」到「主台」。登台臨海,閩江口數百里山川盡收眼底。琅岐觀日、自古馳名。
琅岐簡介:
福州市琅岐經濟區琅岐鎮位於閩江入海口,東經119『33』,北緯26』4』,為閩江口沖積平原。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五大島,島三面環江,東臨大海,土地平坦肥沃,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周邊無工業廢水、廢氣污染,是一塊無公害的凈土,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9.3℃,無霜期360天,雨量充沛,年降雨1600毫米。
1991年10月,琅岐鄉改為琅岐鎮,轄9個管理區,3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
1993年福建省政府批准琅岐島為高優農業示範區。
1994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決定把琅岐島建設成為:現代化的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園風光特色的旅遊休閑度假區。
1996年1月,福州市行政區劃調整,琅岐鎮劃歸福州開發區(馬尾區)管轄。
1997年,國家農業部、外經貿部和國台辦聯合批准琅岐島為海峽兩岸(福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琅岐示範區。
1999年12月,福建省政府批准成立福州市琅岐經濟區,同意福州市琅岐經濟區管委會作為福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規格為正處級。
2000年7月19日,福州市琅岐經濟區正式掛牌成立,下轄琅岐鎮和旅遊度假區。
Ⅲ 廣州有一個白雲山,深圳也有一個白雲山嗎
深圳沒有白雲山,深圳八大山
深圳七娘山
七娘山位於龍崗區大鵬半島,是深圳市內山脈中僅次於梧桐山的第二高峰。它有七個山峰,主峰海拔高度867米。
傳說有七個仙女下凡到山上遊玩而得名。在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曾在山北雞公禿村辦兵工廠,並在山下種過糧食。
深圳鳳凰山風景區
避暑勝地。位於城北30多公里處.山勢嵯峨挺拔,主峰風鳥髻海拔 1497。8米,素有「潮汕屋脊」之稱,也是粵東第一高峰。這里既有巨石岩洞,又有瀑布溪流;既有蒼松翠竹,又有奇花異草,自然風光絢麗多姿。山上氣候涼爽,氣象萬千,瞬息萬變。在諸多景區中,天池最稱迷人。
深圳梧桐山
這里是"深圳河"的發祥地,梧桐山山高林密,主峰山泉匯入天池,池內深不可測,積萬年草木之精華,葯用價值極高。天池水順谷而下形成了壯觀瀑布群,春雨時一瀉百米,聲如洪鍾,激起千層浪,散出萬束霧花,異常美麗。天池水注入龍潭底有一小洞,內藏珍貴的金尾娃娃魚和山龜。龍潭水流至龍珠山匯集八條谷渠水而成深圳河,風水先生稱此地為:"九龍戲珠"的風水寶地。梧桐山上有一塊試劍石和磨劍石,此蘇州虎丘的試劍石大20倍有餘。其下一片情人樹,由九棵古樹古藤盤纏而成,樹下一把仙人椅。瀑布、奇石、古樹、翠竹、奇景、絕景,令人嘆為觀止。
深圳園山
園山風景游覽區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橫崗至鹽田港的公路東側,是大鵬灣旅遊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整個游覽區佔地面積1000公頃,景區西南面的梧桐山和梅花尖的巍峨壯觀的山峰山脈成了游覽區天姿國色的屏障,這里群山環抱,綠樹掩映,飛泉躍宕,鳥語花香,夏暖冬涼,是人們避暑游覽的好地方。
筆架山
這是一座離市中心最近的山,由於山體與周圍的現代建築距離過近,因而登山的感覺有點像爬樓梯。每年深秋時節,不少人家老少出動,爬次山的感覺如同吃次團圓飯。
蓮花山
公園到蓮花山公園放風箏,已成為龍脈在線的一大時尚。另外,傍晚到蓮花山頂觀落日,夕陽余暉別有一番情調。
大小南山
南山,山不在高卻鬱郁蔥蔥,更難得的是海天一色、山城合一。在大南山山頂東望蛇口花園式建築,西瞰鯉魚門海灘,由山脊而下可順路參觀有名的龜山別墅。
杜鵑山
深圳最有名的旅遊點集中在華僑城,但是很少有人發現,華僑城醫院後面有一座杜鵑山。當你站在杜鵑山近觀遠眺時,藍藍的海灣與處處公園融為一體,景色重疊、層次分明,絕對不枉此行。
Ⅳ 白雲山位於哪個省﹖
▪廣州白雲山風景區
▪駐馬店驛城區板橋鎮白雲山
▪浙江麗水市白雲山
▪河北邢台白雲山
▪北京懷柔白雲山
▪河南洛陽白雲山
▪浙江衢州白雲山
▪浙江台州白雲山
▪陝西榆林佳縣白雲山
▪四川省蓬安縣白雲山風景區
▪甘肅康縣白雲山
▪世界地質公園福安白雲山
▪廣西梧州白雲山
▪福建閩清白雲山
▪貴州長順白雲山
▪遼寧海城白雲山
▪遼寧省普蘭店市白雲山
▪遼陽市遼陽縣白雲山
▪四川資中白雲山
▪江西泰和白雲山
▪廣東汕尾市白雲山
▪琅岐島白雲山
▪陝西白雲山
▪金沙縣岩孔鎮白雲山
▪寧夏固原白雲山
白雲山有好多,不知道你問的是哪個!
Ⅳ 閩江口琅岐島,有什麼特色(好玩的)。10人左右,准備玩2天。
琅岐島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如:宋兵部尚書王祖道、宋參政林存、明禮部尚書陳文肅、戶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馬董廷欽、工部員外郎董養河、清兵備道陳燮、民國海軍少將任光宇。從宋代到清代,琅岐曾出進士、舉人40多名。民革福建主委劉通、中共閩東特委常委、軍事部長江濤等均是琅岐島精英。
琅岐島上現有古剎四座(白雲寺、天竺寺、天安寺、南山寺),有古廟宇、古宗祠、古炮台、名人古墓葬10餘處。基督教堂2座,基督教活動點3處,摩崖石刻10餘處,宋、明古井10餘口,古湖一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文物保護點一個。
島上琅山十景有:白雲觀日、雲龍潮音、雙龜把口、五虎守門、天竺聽泉、蘆洲宿雁、金雞報曉、白猴鎮江、大橋卧波、朴林探幽。其中白雲觀日最勝。
Ⅵ 福州有哪些山地、平原、、森林、江河湖和海洋資源
福州市地處戴雲山脈的東翼,倚山面海,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閩江橫貫其中,下游為福州盆地,盆地內部是沖積海積平原,城區處在盆心,北部和東部為山地和丘陵,南部是平原。福州地處中低緯度,又瀕太平洋,屬於亞熱帶海洋 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9.6℃,1月平均氣溫10.5℃,7月平均氣溫28.6℃,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雨日130-170日,年相對濕度77%。
福州市素有「福海寶地」之美譽,枕山、襟江、面海、環境優越、資源豐富。
水資源充沛,總量635.2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閩江、鰲江、龍江、三溪、起步溪、大樟溪、梅溪。
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福州海岸線長1137千米,約佔全省1/3,直線長135千米。可供開發的海港資源主要有20多處,其中,可建萬噸泊位的有10多處。主要港口有羅源灣、黃岐港、定海港、涫頭港、馬尾港、籌東港、梅花港、松下港、海口港等,其中羅源灣是福建六大深水港灣之一,可建多個5萬-10萬噸級泊位,馬尾港是福建省最大的港口。福州沿海大小島嶼有415個,島岸線長583千米,淺海面積達1116.07多平方千米,灘塗面積達641.96平方千米,沿海灘塗是漁業養殖基地,主要種養殖品種有海帶、紫菜、貝類。近海有全國聞名的閩東、閩中漁場,盛產大黃魚、帶魚、馬鮫魚、鯧魚、海鰻、真鯛、石斑魚等上萬個品種。 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1位,水產業已成為福州的支柱產業。福州海洋新能源蘊藏量大,可利用能源主要有風能和潮汐能,可開發潮汐能裝機容量256萬千瓦。平潭縣是全國海洋新能源開發應用試驗基地,風能和潮汐能開發利用前景很大。
森林資源:福州市林地面積779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65%,現有森林總面積947萬畝,林木總蓄積量16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8%,綠化程度達88.6%。
礦產資源:福州市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地下礦產資源有30多種,其中葉臘石、明礬石、花崗石、高嶺土、硅砂蘊藏量較大,部分非金屬礦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Ⅶ 福建的山(轉載)
文/潯廬公子
1、武夷山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武夷山通常指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稱福建第一名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崖墓群)、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
2016年8月3日,國家旅遊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嚴重警告武夷山風景區。
2、太姥山
太姥(mǔ)山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四十五公里,約在東經120度與北緯27度的附近。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
相傳堯時老母種蘭於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後又改稱「太姥」。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盪為「昆仲」。
據陸羽《茶經》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考證,此「東」為「南」之誤,「南三百里」即太姥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一一太姥山,位於閩浙邊界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內,北鄰浙江溫州118公里,南距福建福州200公里,雄峙於東海之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以 「山海大觀」稱奇。傳說東海諸仙常年聚會於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譽。它北望浙江雁盪、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勢,閩人稱武夷、太姥為雙絕,浙人視雁盪、太姥為昆仲, 構成閩越三大名山。
太姥山岩石為粗粒花崗岩,屬燕山晚期,地質史白堊紀的產物,距今約九千萬至一億年。地貌為小型式峰林為主的地貌類型,是國內唯一的花崗岩丘陵的地形上發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區,也是國內晶洞花崗岩帶上唯一的峰林地貌。
3、清源山
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東北岸,位於東經118°30'~118°37',北緯24°54'~25°0'之間,與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因為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雲稱「齊雲山」。位於城市北郊又稱「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稱「三台山」。
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眾多的海外遊客。
自古以來,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彌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賜恩岩等為勝。
4、青雲山
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永泰縣嶺路鄉與莆田市涵江區交界處,是國家級AAAA重點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是集峽谷、森林、瀑布、古火山口、高山牧場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旅遊景點有九天瀑布、青龍瀑布、雲天石廊、桫欏神谷、白馬峽谷五大景區及單獨管理的天池草甸景區(中國雲頂)。2003年8月13日,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獲得4A級風景名勝區榮譽。
5、青芝山
青芝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琯頭鎮。 群巒峻峭,岩洞千姿百態,無山不洞,無洞不奇,故名「百洞山」。山上產「靈芝」色青,山寺也因之得名青芝寺。青芝百洞山,位於閩江口北岸,覆釜山南支,南與琅岐島隔江相望,北距連江縣城十二公里,西至福州四十五公里,屬省級風景區。
6、蓮花山
蓮花山古稱金冠山,位於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後埔村境內,方圓12平方公里,主峰738米。山體屬戴雲山東延余脈。蓮花山自然與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石蛋地貌資源、森林資源、陸生野生動物資源。
7、冠豸山
連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有武夷山之氣勢,太姥山之豁達,兔耳嶺之地行。寓含剛正廉明之意,舊稱「東田山」、「蓮峰山」。
位於福建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山體於縣戚之東1.5公里處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麗質於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景區」,1994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與武夷同屬丹霞地貌,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8、貓兒山
福建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福建三明泰寧縣境內,瀕臨金湖十里平湖景區,是大金湖旅遊線上一顆璀璨明珠,公園面積2560公頃,主要景區有金貓山景區,鶴鳴山景區,黃家湖景區,平湖景區。
9、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福建省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55公里,因白雲常繞而得名。白雲山後峰西坡有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後毀,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產午時蓮。
白雲山氣候獨特,除千變萬化的雲海奇觀時常可見外,在仙頂峰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山中氣溫低於外界6-8度,是旅遊避暑的好去處。
2010年10月3日23時,由屏南白水洋、鴛鴦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雲山共同組建的寧德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獲得「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10、天竺山
天竺山是天竺山森林公園被稱為「廈門後花園」的天竺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廈門市海滄區東孚街道洪塘村天竺山路1號,距廈門市區僅36公里,總規劃面積37.05平方公里。景區以同處在150米等高線的東、西兩大山門為主軸分成兩個部分:150米等高線以上的山地為森林公園部分,面積26.51平方公里,2006年05月01日正式開園,現已建成天竺湖、兩二湖、皓月湖、百竹園、攬月路、好望角、鴛鴦溪谷等景點,景區內原有真寂寺和龍門寺遺址等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