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州有海嗎
福州是有海的。在福州轄5區和八縣市,其中福州的馬尾區和附近的浪歧經濟區,也就是浪歧島,還有平潭島(縣)都是非常好的看海地點。
去浪歧島從福州北站出發的話,可以到華威車站對面的車站坐直達琅岐的車,大概2個小時;從南站出發,可以到仁德公交站坐36路和40路車,40路一天就三班車,很難等到,36路車很多,坐到終點站(東岐碼頭)下車,跟著人群去做輪渡,下輪渡後就是琅岐了。路上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1)福州東西長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一、浪歧島:
福州琅岐島素稱閩江口的明珠,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全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5平方公里(平原36.5平方公里,山地18.5平方公里),全島森林覆蓋率達20%。
灘塗面積3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公里。島東西長15.3公里,南北寬8.1公里,相當於香港本島面積,為福建省第四大島,中國第二十一大島。琅岐島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田園風光。
二、平潭島:
海壇島,亦稱平潭島,是中國第六大島 、福建省第一大島,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位於福建省平潭縣境內,是平潭縣主島,距福州128公里,東面與台灣省新竹港相距僅68海里,是中國大陸距台灣最近處,島嶼南北長29公里,東西寬19公里,面積為267.13平方公里,占平潭縣總面積的72%,以形似壇、兀峙海中得名。島上時常「東來嵐氣彌漫」,簡稱「嵐」,別稱「東嵐」,舊稱「海山」。
海壇島名勝古跡有三十六腳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殼丘頭遺址,有龍鳳頭度假村和壇南灣海濱浴場。
至2013年底,海壇島總人口4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1.20‰,人口密度1065人/平方公里。
網路平潭島
『貳』 福州在西安的東面還是西面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東臨太平洋,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東瀕東海,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南接莆田,居於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
綜合經緯度信息,可以判斷福州位於西安的東南方向。
『叄』 福州到平潭多少公里
全程約126.3公里。
『肆』 福州龍祥島是兩江四岸范圍嗎
不是。龍祥島位於福州市閩侯縣東南部,螺洲大橋通過島內。距大陸最近點約1公里,屬閩侯縣祥謙鎮。1984年取位於烏龍江中、祥謙鄉所轄意而命名。東西長10公里,最寬達10公里,面積約4.5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9米。岸線長20.4公里。有祿家、江中兩個行政村,人口6154人,除漢族外,有_民近3000人(主要集中在江中村)。農、漁、副三業並舉。渡船通福州市區、螺洲、義序、閩侯縣里尾、渡頭、塔礁、尚乾等,乘坐186路快線、149路公交至龍祥島站可到達。
『伍』 福州市區面積
截至2019年,福州市市區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
福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部的閩江口,東經118°08'~120°31',北緯25°15'~26°29'之間。與台灣省隔海相望。
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總人口570多萬,其中城區人口116萬。
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線總長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興建1─20萬噸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100多個,福清灣、羅源灣、興化灣久負盛名,
是全國少有的深水港灣,東部沿海的海壇島面積251.4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島,全國第五大島,島上的三十六腳湖,湖面積達2.1平方公里。
(5)福州東西長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
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截至2019年,福州共有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積1219.3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9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9.5%。
截至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766萬人,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
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
年相對濕度約77%。常出現熱島效應,又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
『陸』 福州屬於哪裡
福州屬於福建省。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隸屬於福建省,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市,南接莆田市,東瀕東海,居於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
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
(6)福州東西長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57萬人,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25位。
參考資料:網路-福州
『柒』 福建省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最大各多少公里
北南最長為530千米,西東最寬為480千米。
福建,簡稱「閩」,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相望。
福建省現9個地級市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和1個平潭綜合實驗區。
『捌』 福州最好玩的地方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林寺大殿、林則徐墓
省級風景區:鼓山、青芝山、青雲山、十八重溪
其他風景區:平潭島、於山、烏山、石竹山、西禪寺、方廣岩、雪峰山、西
湖
公園、福州孔廟、林則徐紀念館、中法馬江海戰紀念館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森林公園中國九大森林公園之一。原名福州樹木園,是集科研與游覽的綜合
性
公園。位於福州北郊新店鎮赤橋村。1960年2月建,面積859.33公頃。三面環山,
一面臨水,東以福飛路為界,西至湖頂與葉洋村接壤,南至八一水庫北岸堤壩,
北
至嶺頭鄉與筆架山毗鄰。呈長方形,最高處的筆架山海拔643米。以搜集、展覽福
建樹種為主,引進南方的木棉樹,北方的鑽天楊,熱帶的南洋杉,亞熱帶的樟樹
,
溫帶的油松和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水杉等2500多種國內外珍貴樹種。分森林區
、
苗圃、溫室、專類園、休息區等5個部分。休息區內有1株胸圍8米多、覆蓋面積
1330多平方米的古榕樹,相傳是北宋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編戶植榕時種下的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林寺大殿在福州市北部屏山(又名越山、越王山)南麓,今福建省人民政
府
院外。北宋乾德二年,吳越國王錢氏占據福州,其臣下鮑修讓為郡守,選此地建
寺
,初名「越山吉祥禪院」。明正統九年(1441),賜額改稱華林寺。寺內原有御
書
刻石、大雄寶殿、環峰亭、絕學寮、勝會亭等,現只存一座大殿。我國長江以南
多
雨潮濕,古代木構建築很難保留下來,華林寺大殿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
之
一。1982年,評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殿高15.5米,面積574平方米。為單檐歇山頂木構建築,技術精湛,造型構
件精美,團窠雕飾繁多,地方氣息濃郁,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大殿為八架
櫞
屋,斗拱和梁架交融在一起,柱子以上幾乎全由斗拱支撐整個屋頂,梁的作用反
而
比斗拱小;二是大殿用材為一等材。宋《營造法式》規定,九間或十一間大殿方
能
用一等材,華林寺大殿僅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卻用一等材,是古建築中的特例
;
三是大殿中的十八根木柱皆為梭柱,檐柱比例肥短,柱高尚不足柱徑的八倍,而
且
沿用更古老建築中的柱式,中徑大,底徑和上徑小的兩頭卷殺的做法。此種形式
曾
在南北朝盛行,隋唐之後在國內極為少見;四是殿內的平梁、四櫞等主要梁狀構
件
的斷面呈圓形或月梁形,頂面隆起,形成巨大的雲形駝峰。其建造手法在中國唐
宋
木構建築中獨具一格,對日本鐮倉時期(十二世紀末)的「大佛樣」、「天竺樣
」
建築有很大影響。內設福州市古建築博物館。
8路、20路公共汽車經過華林寺。
林則徐墓在福州市郊馬鞍村金獅山麓,面對五鳳山,是林則徐於道光六年(
1826年)為父母營造的,後來他夫婦和他弟弟夫婦也附葬於此,共計六壙。全國
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少穆,又字元撫,侯官縣(今福州市)人,以
嚴
禁鴉片、堅決抵抗英軍侵略聞名於世。其墓為三合土結構,縱深24.8米,寬13.2
米
,有雙重屏牆,四層墓埕。墓前有三合土獅子一對,橫屏上書「五鳳來朝」,左
右
為兩座青石碑,一是御賜祭文,一是御賜碑文。正中的供案桌上立長方形石碑牌
,
上鐫楷書56字,寫法屬傳統形式,讀時先中行,繼右行,隨之左行,再回讀右而
後
左,余此類推。碑牌上所列官銜都是林則徐的,按當時「父以子貴」的規例,做
父
親的死後也可以享用。
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重修,1981年又擴展墓園,前砌護坡,後植松竹。
有公路經過。
省級風景區: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8公里處。北接鼓嶺,南臨閩江,西連福州平原,東界大
磨溪。南北長6公里,東西長4公里,面積約24平方公里。因山巔巨石形如鼓,風
雨
沖擊,聲似鼓鳴,故名。一般高度海拔700-800米,最高大頂峰海拔919.1米。在
大頂峰西南側海拔450米左右的山間盆地中,保存有1000多年歷史的湧泉寺。該寺
建築規模宏偉,布局精巧,蒼松翠柏掩映,層巒疊障環抱,有「進山不見寺,入
寺
不見山」之妙,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華。鼓山風景區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
西
南北四路,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25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
南
有羅漢台、香爐峰等52景;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45景。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
經
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
、
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青芝山自然風景區。位於連江縣管頭鎮西側,又名百洞山,相傳因過去山上
盛
產青色靈芝,又因山勢奇偉,岩洞眾多而得名。海拔150米。由青芝、閩海觀日、
青峰、龜山4個景區組成的青芝百洞山風景區,總面積11.37平方公里。山上岩秀
石
奇,樹深林幽,有一湖、二室、二台、四泉、五峰、十洞、三十九石、四十四岩
等
108個景點。
明萬曆四十年(1612)工部左侍郎董應舉在山中建青芝寺,1931年毀於火災
,
1934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重建。青芝山是歷代名人墨客聚會之所,至今還保存明
代
以來摩崖石刻72處,還有林森公館「嘯余廬」和他的藏骨塔。
青雲山位於永泰縣嶺路鄉境內,面積47平方公里。由火山岩地貌形成的火山
口
、深峽谷、溪流、瀑布、奇峰、怪石、岩洞等景觀組成,尤以古人山口最為典型
。
主要景點有青龍瀑布、雲大石廊、玉女岩、紅軍洞。雲山天池等。景區內地帶性
常
綠闊葉林植被茂密,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已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16種,
植
物7種;雲山天池(古火山口)周圍的高山草甸、田園風光富有野趣,具有相當的
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
十八重溪在距福州約20公里的閩侯縣南通鄉境內,發源於縣南古崖山尾東麓
,
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積約62平方公里,其間水平長度500米以上的溪流
有24條,取名「十八」,形容其多。&127;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內水系發達,幹流長約10.8公里,河寬5至40米,水深&127;0.5至3米。溪
流
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常綠闊葉林、次生灌木林,有娃娃魚、桫欏樹等國家一類保護
動
植物,林中常有彌猴成群出沒。全區散布著由火山岩構成的峰、岩、崖、谷、洞
、
石,山水交融,天然渾朴,有西溪瀑布、烏龍戲珠、大帽山、文筆峰、寶塔峰、
三
仙洞等景點&127;100多處。遊客一般從三、四重溪開始游覽。
四重溪又稱風光岩,附近的皇冠峰肅穆挺拔,峰下有一高8米的獨峰斜立,
象
探身招呼客人的侍者,人稱「侍者峰」。
五重溪又稱黃坑口,主要景點有石人、石馬、石風帆等。石風帆是在幹流河
道
中殘留的一塊巨石,高出水面5.2米。
六重溪、七重溪有鴛鴦洞、流紋岩、三層岩等景點。
八重溪的龍潭、知音瀑布等都很出名。龍潭水面約100&127;平方米,水深10
余
米,潭中山峰倒影,風景秀美。知音瀑布是當地大小12個瀑布的代表,瀑高40多
米
,寬10多米,豐水時甚為壯觀。
八重溪與九重溪間為寬40米的溪流所隔,有竹筏過渡。十三重溪以下人跡罕
至
。
景區東北部的大帽山,又名古靈山,海拔786.3米。&127;晴日登頂,可一覽
十
八重溪山水秀色。此外,寶塔峰俊秀凌空,玉女石、猴洞、傾缸瀑布、天柱瀑布
等
也各有特色。
作為福州盆地內獨特的季節河,十八重溪的許多地方春夏流水潺潺,是理想
的
垂釣游泳場所;秋冬時則水落石出,成為遊人來往的寬敞通道。
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節河、成群的野生彌猴為該景區的三大特色。
公路可達第五重溪,景區內建有石風帆山莊、知音山莊、多友山城等賓館別
墅
。
其他:
平潭島為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島上時常「東來嵐氣彌漫」,別稱
「
東嵐」。1992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旅遊經濟開發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距福州
128公里。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
平潭北、東、南面的長江澳、海壇灣、壇南灣三大海濱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清
澈
湛藍,符合海濱旅遊沙灘的規定要求,而且面積大,相互連接,背後有蔥郁的防
護
林帶,海上有島嶼岩礁,組合條件好,灣向性好。壇南灣和海壇灣沙灘長度約有
40公里,以每個遊客平均擁有3平方米海濱沙灘計算,可容納遊客120萬人以上,
是
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島上海蝕崖、海
蝕
洞、海蝕穴、海蝕平台、海蝕階地等星羅棋布,形態各異,或如雙龍抱珠」海豚
戲
水,跳躍騰空;或如利鱷刺天,銳不可擋;或如海龜登陸,搖曳徐行…形神兼備
、
栩栩如生,令遊客嘆為觀止。如:「半洋石帆」已認定是「天下奇觀」、唯我獨
有
;譽稱「東海仙境」的海蝕造型系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
及
金光燦爛、神奇莫測的「金觀音」,雄奇壯麗,神秘誘人;高出海面15米為八閩
第
一大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腳湖,風光旖旎,百態千姿;體積超過樂山佛四倍的
巨
型石人——海壇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崗岩球狀風
化
造型;素有「石獸世界」之稱的南寨石林群,巨岩交錯,千姿百態,奇洞錯列,
佳
境迭出。
西湖公園,福州歷史最悠久的公園。位於城區西北側。晉太康三年(282)郡
守
嚴高開鑿西湖,唐末被辟為游覽區。五代時,閩王王審知修築羅城及南北夾城,
在
湖旁取土,使西湖湖面擴展至20公頃,五代後梁開平三年(909),其子王延鈞稱
帝,在湖濱築水晶宮,建亭台樓榭,成為御 花園。1914年辟為公園,陸地面積3
.
62公頃。歷代多有疏浚,1952年後曾幾經修建,1985年福州市人民政府發動全市
軍
民參加疏浚西湖的勞動,經全面整治後,西湖公園陸 地面積14.14公頃,水面30
.
3公頃。湖中有開化、謝坪、窯角三嶼,以柳堤及玉帶、飛虹、步雲3橋接連。有
開
化寺、桂齋以及古堞斜陽、湖天競渡、荷亭晚唱等20處景點勝跡。
西禪寺,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禪寺,位於福州市西郊怡山之麓
,
始建於唐咸通八年(867年)。盛產荔枝為該寺的特色。
石竹山,位於福清市城西東張水庫之畔。因山石嵯峨,竹松蒼翠而得名。最高
峰海拔534米,景區面積2平方公里,山峰嶙峋、峻峭,奇崖幽洞甚多,有紫磨、
獅
子、象王、狀元、龍女諸峰,鶴影、雙鯉、棋盤、伏虎、羅漢等奇石和紫雲、通
天
、桃源等岩洞。勝景有一線天、二塔、三岩、四泉、五仙、七峰、十二石之稱。
狀
元峰半山腰的石竹寺,由九仙閣、玉皇殿、伽藍殿、文昌閣、土地廟、觀音堂、
石
佛宮等組成,建於唐大中元年(874),建築精美。
方廣岩,位於永泰縣葛嶺山腰,離縣城17公里,距福州40共多公里。方
廣
岩被譽為「廣寒洞天」,俗稱「一片瓦」。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
)
始建佛亭,後擴建為寺,至今遊客絡繹不絕。相傳吳承恩曾據此描寫饔渭腔中
的
花果山、水簾洞、山島等。
龍瑞寺千佛陶塔造於宋元豐五年(1082)。東座名「庄亞劫千佛寶塔」,西
座
名「賢劫千佛寶塔」。陶質,仿樓閣式,八角、九層,通高 8.3米。 東塔有佛像
1092尊,西塔有佛像1122尊。 每塔須彌座兩層,底 層角柱雕8尊袒胸露臂的托塔
力士,上層束腰飾有獅子、麒麟等動物浮雕,整座塔身施釉,呈棕褐色。每層八
面
,每面均雕有佛像,塔檐上雕瓦當、 滴水。每翹角下掛一個鈴鐸,上塑一尊鎮塔
武士或僧人。
於山、烏山、雪峰山、福州孔廟、林則徐紀念館、中法馬江海戰紀念館
龍瑞寺千佛陶塔造於宋元豐五年(1082)。東座名「庄亞劫千佛寶塔」,西
座
名「賢劫千佛寶塔」。陶質,仿樓閣式,八角、九層,通高 8.3米。 東塔有佛像
1092尊,西塔有佛像1122尊。 每塔須彌座兩層,底 層角柱雕8尊袒胸露臂的托塔
力士,上層束腰飾有獅子、麒麟等動物浮雕,整座塔身施釉,呈棕褐色。每層八
面
,每面均雕有佛像,塔檐上雕瓦當、 滴水。每翹角下掛一個鈴鐸,上塑一尊鎮塔
武士或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