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長春和福州哪個醫療水平高
擴展閱讀
雲台山到北京多少公里 2025-07-14 20:52:19
北京跑酷在哪裡 2025-07-14 20:23:30

長春和福州哪個醫療水平高

發布時間: 2023-03-06 17:47:59

Ⅰ 福州和長春哪個發達各方面

當然是長春 長春至少有重工業 福州有什麼?要啥沒啥的小省會城市 發展成那逼樣還靠賣地 就是名字挺好聽

Ⅱ 福州和大連哪個更發達

福州海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大連環渤海城市群,海西是獨立城市群(廣義海峽城市群),福州也是獨立的海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大連是渤海城市群兩翼,大連北翼比山東半島南翼落後很多。大連在食物漣京津唐和南北兩翼最落後一極,福州有京台鐵路構想,大連也有渤海半島鐵路構想,大連超不過京津塘地方。福州有趕超台北構想,大中國看來經濟中心向南轉移,特別向東南沿海地區還有長江流域,所以福州定位不會比台北底。大連濱海城副省級單列和福建廈門一樣,靠海改革開放初期密集政策港口對外優勢,帶來早期代工紅利大發展。加上早期東北產業成熟資源豐富共和國長子,國企眾多。環境先天開發很優美。福州省會城市,受到省內政策優先廈門政治級別高地位打壓,加上台灣政治不穩定,在沿海開放城市中顯的比較落後,福州省會不可避免省級資源豐富,和中國省會城市一樣,受台海問題影響和廈門政治地位影響,福州也成省會裡面民營企業佔比最高省會城市,不管歷史原因,還是改革開放發展中大連都比福州發展環境好。先不說數據gbp總量多少,先來區位優勢比較,鐵路大連是半島尾端,先不說未來去山東半島鐵路,那是以後的事。福州有合肥、溫福、昌福、福廈、福平等還有福台和廣州龍岩規劃就不說了,是東南米字唯一城市。大連除通向東北遼寧幾條鐵路地形決定不可能米子形鐵路,鐵路福州好。港口對比福州南北眾多深水港輻射三明、南平、寧德、莆田。縱深江西受長江流域受上海寧波影響輻射有限。福州在閩江口還有河口港補充可以忽略。大連腹地副射營口和丹東不如福州。縱深東北受營口港距離近影響大部分貨物營口阻截大部份貨源流向營口,受到單列特權大連還是會得到大多國際航線,就像福州和廈門關系,大連勝在東北貨源唯一出口和單列特權。鐵路、港口對比看下飛機吞吐量,大連受單列特權影響國際樞杻機場,國際航線比福州多。福州是海絲核心區,國際門戶機場,福州國際樞杻在上升,福州發展比較晚,前面講過大連腹地輻射人口都不如福州,縱深客流又受沈陽、長春、哈爾濱層層截流到大連能多少?福州縱深南昌機場定位沒有福州高還是可以分流,環福州比環大連也發達更不是大連能比的,放大看大連是東北亞中心,福州是海峽經濟區中心,大連感覺宣傳商貿很發達,坐國外航線韓日兩三個小時,福州要五六個小時,國際航線時空距離的優勢有限,文化、商貿、血脈、才是最大聯系杻帶。福州商人,福州華僑,東南亞,美日歐都比大連強大很多,加上對台的台灣人流,台灣對大陸貢獻比韓國都強大這就是文化血脈親情,對人流影響力。受東北經濟造假影響,我懷疑機場吞吐量這數據說服力。說下環境大連美譽度沒的說,雖然宣傳很華麗,對我來說福州空氣、綠化、河流、森林覆蓋率、還有濱海比大連好太多了,福州濱海才開始開發中,大連濱海開發成熟海景裝扮這個城市,特別亮麗耀眼,讓我想起另一個城市廈門,和大連一樣受到改變開放紅利,在產業轉型中迷失自我,大連和廈門受地理邊緣化和腹地中心位置潛力影響力。中國還是深圳和青島特區在轉型中沒有麻煩。相對比較成功。

說完這些講一下兩個城市實力,說下教育福州百強大學兩所大連一所,其它300強福州有六七所我就不講了,教育福州強。醫療三甲兩個城市差不多,福州有兩個中醫科大學,醫療水平還是福州強。金融福州是發展中城市,大連老牌城市金融成熟,福州金融發展比較快受興業銀行國家十強銀行銀行影響,民營銀行,和海峽銀行等福州發展比較快,金存款大連高,還是看好福州。商業福州三產為主社銷比大連高,福州泰禾集團,永輝超市,新華都,還有很多餐飲之都小企業服務業發展後勁足,大連也有萬達,大連是工業城市二產發達,發達國家二產都在轉型,大連這樣明星城市不應該,二產比重偏大,福州是三產為主城市,大連須要轉型,福州須要補充短板。商業福州發達。

Ⅲ 長春和福州哪個比較強

其實兩個城市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長春強在GDP的絕對值要大於福州。福州強在經濟發展潛力以及地理位置上。

長春2014年GDP 5382億,增長率6.6%。福州 福州2014年 GDP5169.16億,名義增10.4%。

基本長春和福州的GDP在同一級別上。但是,福州的GDP增長速度要快於長春。所以增長潛力要大於長春。考慮到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還是福州稍微強那麼一點點。

Ⅳ 中國教育實力城市排行榜

中國主要城市高等教育實力大排行

說明:本排行榜所列高等院校均不包括不是國家統一考試招生、沒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的高等學歷能力的民辦、私立院校

一.高等學校數量排行榜(單位:所)

北京 73
上海 57
武漢 44
廣州 38
天津 37
西安 37
南京 33
重慶 33
杭州 31
長沙 29
長春 25
鄭州 24
南昌 23
合肥 22
沈陽 21
哈爾濱 20
成都 20
濟南 19
太原 19
蘭州 18
昆明 18
大連 18
石家莊 16
福州 13
南寧 12
烏魯木齊11
呼和浩特11
西寧 10
青島 06
海口 06
銀川 05
深圳 05
拉薩 02
廈門 02

二.本科高等學校數量排行榜(單位:所)

北京 55
上海 24
南京 22
武漢 21
西安 19
天津 18
沈陽 18
廣州 17
重慶 16
長春 14
哈爾濱 12
杭州 12
濟南 12
成都 12
大連 11
蘭州 10
昆明 10
太原 8
合肥 8
南昌 8
鄭州 8
長沙 8
福州 7
石家莊 7
烏魯木齊 6
呼和浩特 6
南昌 6
青島 4
西寧 4
海口 3
銀川 3
廈門 2
拉薩 2
深圳 1

三.國家1985公布的重點大學數量排行榜(單位:所)

北京 21
上海 8
南京 7
武漢 7
西安 4
廣州 4
重慶 4
成都 4
長春 3
天津 2
哈爾濱 2
沈陽 2
長沙 2
合肥 2
杭州 1
蘭州 1
廈門 1
濟南 1
大連 1
南昌 1
烏魯木齊 1

四.國家「211工程」高等學校數量排行榜(原99所,整合後共91所,刨除軍事系統3所共88所):

北京: 18所
上海: 8所
南京: 8所
西安: 5所
天津: 4所
廣州: 4所
武漢: 4所
成都: 4所
哈爾濱: 3所
長沙: 3所
大連: 2所
沈陽: 2所
長春: 2所
合肥: 2所
濟南: 1所
延邊: 1所
太原: 1所
無錫: 1所
蘇州: 1所
徐州: 1所
杭州: 1所
福州: 1所
廈門: 1所
南昌: 1所
青島: 1所
鄭州: 1所
南寧: 1所
重慶: 1所
雅安: 1所
昆明: 1所
蘭州; 1所
呼和浩特:1所
烏魯木齊:1所

五.國家「985」工程高等學校數量排行榜(國內最頂尖的大學,以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為建設目標的高校共34所)

北京: 6所
上海: 3所
天津: 2所
南京: 2所
西安: 2所
廣州: 2所
武漢: 2所
成都: 2所
長沙: 2所
杭州: 1所
合肥: 1所
哈爾濱:1所
長春: 1所
沈陽: 1所
大連: 1所
濟南: 1所
青島: 1所
重慶: 1所
廈門: 1所
蘭州: 1所

綜上五大排行榜綜合考慮,中國主要城市的高等教育實力可分為以下幾大陣營:

第一陣營:北京——惟我獨尊

北京的高等教育實力在所有中國城市中極為突出,其他任何一個國內城市能難以望其項背,無論高校的數量還是質量都是毫無疑問的中國老大,且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城市,堪稱一枝獨秀,事實上,憑著73所普通高校、55所本科高校、20餘所國家重點大學、6所國家頂尖大學的驕人數字,北京不但是國內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就是在全世界范圍內,也是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第二陣營:上海、天津、廣州、西安、武漢、南京——六大巨頭

這六大城市擁有數量眾多的高等院校,都達數十所,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國內叫得響的一流大學,都擁有兩三所國家頂尖大學,高教實力都非常雄厚。

第三陣營:成都、重慶、哈爾濱、長春、沈陽、長沙、杭州——七小明珠

擁有數量比較多的高等院校,擁有幾所實力非常雄厚的國家重點大學,其中包括一兩所國家頂尖大學。

第四陣營:其他省會城市或經濟發達城市——小有成就

有幾所本科大學,其中有一兩所國內叫得響的重點大學,有些城市甚至擁有一所國家頂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