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漢和福州那個發達
你如果說經濟的話,那福州會比武漢發達一點點!
武漢(Wǔhàn)全市常住人口897萬人。為華中地區最大都市,是全國七大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武漢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武漢淡水資源十分豐富。亞洲第一大河長江及支流漢水在城中交匯。此外武漢城內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屬於長江水系的淡水湖(如果算上郊區就有一百多個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其中武漢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湖岸線全長110多公里,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水域面積的6倍。在武漢城區面積中,水域面積佔了約四分之一。
福州市別稱榕城,拼音:fú zhōu,英文簡稱Fuzhou。
因城內有屏山、烏山、於山三山鼎立,別稱「三山」;又由於自宋代以來,人們在城內外廣植榕樹,綠蔭滿城,又稱「榕城」;此外又有「合沙」、「東越」、「左海」等別號。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7′。東瀕東海,與台灣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別與寧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市人民政府駐地鼓樓區烏山路。現轄五區、六縣、兩個縣級市和一個經濟區,即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5個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6個縣,福清、長樂2個市和琅岐經濟區。全市土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至2007年底建成區范圍面積182.36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年全市常住總人口約683萬人,其中市區常住總人口271萬人。全市戶籍總人口約635.95萬人,其中市區戶籍總人口約186.68萬人。全市設34個街道辦事處、105個鎮,48個鄉(含2個民族鄉和馬祖鄉),2795個村(居)委會、社區居委會。
福州歷史悠久,夏代屬揚州地域,殷商為七閩之地,戰國時歸越國,秦時為閩中郡,漢高祖封閩越王,唐玄宗是設福州都督府,為福州命名之始。福州宗教文化豐富,有「佛國」之稱,重點佛教寺院有6座(湧泉寺、西禪寺、林陽寺、地藏寺、萬福寺、雪峰寺),為全國城市之最。
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優越,有榕城、溫泉城之雅稱,還有「江南勝地」之美譽。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9度左右,最佳的旅遊季節為每年的四至十一月。
名山有鼓山、旗山、青雲山。名墓有王審知墓、李綱墓、林則徐墓。名園有西湖、南公園、煙台山等。名塔有白塔、烏塔、羅星塔、瑞雲塔、三峰塔。名橋有萬壽橋、回龍橋、龍江橋。名居有林翰尚書故居、鄭振鐸故居、陳紹寬故居、林覺民故居、薩鎮冰故居。。
2. 武漢長沙福州廈門哪個更發達
武漢我待在最長,這個城市的發展得益於地理位置的優勢,長江及其最大支流在此交界,是華中地區最大城市,最大的工商業城市,經濟中心城市,也是全國可排前四的高等教育中心,有華中科大,武大,武漢理工,中國地大,中南財經政法眾多名校,全國的鐵路中心城市(有加強之勢,有武漢鐵路局,鐵道部動車檢修中心,是未來京武廣港高鐵的調度中心,未來必將超越鄭州在中國鐵路中心的地位),現有發往北京,廣州,上海,南昌,合肥,南京,長沙,鄭州,襄陽的高鐵動車,即將開通的線路可直達重慶,成都,宜昌。年內可開通往全國六向的動車,這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市區分漢口,武昌,漢陽三部分,武昌是湖北省政府,文化,教育中心,也曾是歷朝歷代的政治軍事中心;漢口是武漢市政府駐地,老牌工商業城市,發展歷史雖只有幾百年,但近代中國曾輝煌一時,有「東方芝加哥」之稱;漢陽是老工業城市,是中國近代重工業發展的縮影。在武漢的特大國企眾多,有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武昌造船廠,武漢重型機床廠,武漢郵科院等,有華工激光,凱迪電力,九州通的一些民企。氣候方面,夏天高溫悶熱,冬天潮濕陰冷,市內湖泊較多,導致市內交通不便利,正在在修建一系列地鐵工程,12年開始,到15年,陸續有地鐵開通。近年城市正大拆大建,若干幾年城市環境會有質的提高,整個城市國企職工多,民營企業相當不是太突出。民眾,政府的開放意識有待提高。
長沙,去過兩次,竟然還是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近年得益於湖南衛視的大力宣傳,大家廣為關注,增添人氣不少,經濟也有眾多亮點,中科重工,三一重工近年發展良好,不過個人感覺整個城市宣傳過度,沒有想像中的好。城市略顯小氣。街頭到處懸掛著緝拿要犯的小傳單,作奸作惡的不少啊~~~交通一直是長沙的短板,滬昆、京廣兩大鐵路干線交匯在株洲,使長沙錯失成為鐵路樞紐地位,正在努力建設長株潭城市圈,不過這些基本都是幌子,其實是長沙想集三城之力利於長沙。
廈門,應該算經濟特區中的成功案例,東南沿海的經濟中心城市,環境一流,不過廈門島內面積狹小,城市建設略顯擁擠。有中國最美,不遜於中山大學的大學廈門大學,求學,工作都是個好地方。有沿海高速鐵路福廈段已經通車,龍廈客專今年開通,廈深鐵路也將在2013年開通,廈門也將接入中國高鐵網系統。
福州,在沿海省會中,福州市的確算是悲劇一個,省內最好的大學在廈門,經濟總量最大,歷史文化中心城市是泉州,但這妨礙福州繼續做他的省會。在網上看過城市的圖片,很不錯!
3. 福州與武漢哪個繁華
福州。
1、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史稱閩都,福建省轄地級市、省會、Ⅰ型大城市。
2、福州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4. 福州武漢鄭州哪個更發達
武漢吧,你看武漢的電話區號是三位的,其他兩個都是四位的。還有,武漢重鎮……
我現在在鄭州,最差……
5. 福州和武漢,哪個要好一些
看著這個題目倍感親切,因為我是地道的福州籍貫武漢人。因此評價起來應該是客觀、不偏不倚了。 一、從兩個城市的GDP分析 看起來福州人應該不願意了,武漢是千萬人口的城市,福州人口七百萬,從人口規模上看,兩個城市沒有可比性,但是比較人均GDP,兩個城市差異不大,武漢稍高一點。 二、科技、教育方面 武漢是科技教育的大城市,科研機構及高校在國內都是名列前茅,這方面要強於福州。特別是武漢的高校在校生高達一百二十萬,據說在亞洲乃至世界都是最高的。 三、城市規模 武漢分為三鎮,漢口、漢陽、武昌。武漢的城市面積有八千多平方公里,在國內是屬於最大之一了(很多城市的面積算起來比武漢大,都是真正的城市面積比武漢小不少)。福州城市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 四、地理位置 福州位於我國的東南部,是沿海城市,海陸空交通發達、便捷。武漢地處內陸華中地區,因有長江,水陸空交通同樣發達、便捷。這方面兩市差不太大。 五、生活方面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府,福建的山水決定了福州的生活資源非常豐富,山珍海味非常著名。武漢的水產還行,但與福州比較那是小巫見大巫了。另外福州的茶葉世界著名,而武漢的的確確沒有什麼特色的東西。 六、氣候 福州一年四季,過去是冬暖夏涼,近幾年福州溫度明顯增高了不少,但福州因為有海風,因此夏季並不是特別難受。而武漢的氣候可以說某些方面還是比較惡劣的,比如說現在夏季,梅雨季節暴雨連連,出梅以後又是火辣辣的天氣,而且晚間的溫度和白天幾乎沒有差別。冬季溫度相對福州要低不少,可以用寒冷說明。 七、宜居 從氣候、生活資源等方面分析,福州應該是更適合居住的地方了。 兩個城市的特點都很鮮明,武漢人大氣、豪爽,屬於南方的北方人;福州人溫柔、細膩,屬於可以好好生活的一類。所以兩個城市,要創業,因為城市規模大,在武漢機會更多一些;要生活,福州的優勢明顯。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通過幾年的兩地奔波,發現兩個城市的人還都互相欣賞,這點讓人很是欣慰。 以上是一己之見,因為時間關系,比較的比較粗糙,不夠全面。但自我感覺有武漢人的豪爽,福州人的細膩,總體還是比較客觀。不對之處多加批評。
6. 福州和武漢哪個大
福州。福州比喚兆隱武漢的總面積大,福州市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武漢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福州大約是1.4個武漢佔地面積大小,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是福建省省猜臘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和廳林城市。
7. 武漢和福州,哪個要強一些
當然是武漢了,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又發達
8. 福州 武漢 經濟誰發達
不用說了 絕對是福州發達!
9. 武漢長沙福州廈門哪個更發達
廈門在以上的四個城市比,可能算得上是最好的,福建的經濟排在全國第十,比湖南、湖北省前,廈門是福建GDP排在首位的,泉州第二、福州排在第三。加上廈門城市比較小,人口少,所以GDP相對比四個城市好點,但不會高太多。廈門也是全國高鐵網系統成員之一,海陸空都很發達,廈門是連續五年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和花園城市,是非常適合人文居住的一個海濱城市。這里的天很藍,市民文明,這已經被國家作為教科書教材一樣在全國推廣,還有廈門的治安環境也較好,基本上沒出過什麼大事,還有廈門人經商是閩商精神的代表作--愛拼才會贏一直影響著全福建人。你說在這樣的環境下與人工作、與人學習相處不是我們現代人對生活所追求的嗎?我不是說廈門的好,我也不是廈門人,但我在廈門呆過,在廈門呆過的人都會自豪的說。但別的城市也很好,因為樓主在問的是四個城市大概比較下,我在上面四個城市都呆過。
10. 福建省福州長樂市與湖北省武漢市相比誰更發達
肯定武漢要發達。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
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擁有53條境外直達航線,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
長樂現在只是福州市的一個區,
長樂區是福州市申請福建省 長樂市撤市設區成立後的 市轄區名字。按照2006年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市政府關於撤銷長樂市、閩侯縣設立福州市長樂區、閩侯區的議案》,行政區劃調整後的長樂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