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濱海新城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濱海新區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形成五大獨特優勢。不是發展不起來。
一是港口優勢。天津港是世界第四大綜合性港口,是京津冀的海上門戶,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輻射面積超過全國總面積的一半,是濱海新區發展的核心戰略資源。
二是區位優勢。濱海新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帶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匯點,地處東北亞中心,是亞歐大陸橋東部起點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新支點。內陸腹地廣闊,能夠服務和輻射京津冀以及中西部地區的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總面積近500萬平方公里。
三是產業優勢。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200家,超百億級的企業集團近40個,建成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8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形成汽車和機械裝備製造、石油化工2個兩千億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生物醫葯1個400億級產業集群。
四是人才優勢。成立信創、生物製造等8個產業人才聯盟,駐區兩院院士、特貼專家、突出貢獻專家等高層次人才1123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192家。悠久的製造業發展歷史和產業發展集群形成了大量的熟練產業工人。
五是政策優勢。2008年3月,濱海新區獲批成為全國第二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4年12月,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2016年1月,獲批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9年10月,國家出台支持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是新區在新時代承擔新使命的歷史性開啟。政策疊加優勢顯著,成為推動新區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濱海新城格局:
濱海新城正加快形成「天上兩朵雲、地上兩條路、中間一個超算」(數字福建的政務雲和商務雲,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福建省超算中心)格局。
著眼於打造產業創新高地,濱海新城將成為按「數字中國」示範區目標打造的智慧新城,依託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建設國家東南大數據中心,重點發展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健康醫療產業、互聯網產業、海洋產業,促進大數據與物聯網、雲計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融合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濱海新區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形成五大獨特優勢
❷ 長樂的濱海新城未來居住環境怎麼樣想在濱海新城投資一套房子用來給父母養老。
應該是不錯的,下面未來交通很方便。現在已經有兩條軌道交通在建,醫院也有復旦大學的華山醫院🏥。距離福州開車也近,更重要的是現在價格便宜。未來漲價是妥妥的……
❸ 福州濱海新城和三江口哪個好
無法比較。對於福州困扒而言,無論是濱海新城還是三江口,都有足握猛夠的留白地段,供給城市拓張並承載好的規劃。所以,城市的汪皮昌中心,並非一成不變的。
❹ 羅源灣濱海新城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福州
樓盤名稱:福州羅源灣濱海新城
公交線路:高速:寧德約20分鍾、福州約40分鍾、長樂機場約45分鍾
動車:寧德約9分鍾、福州約27分鍾
其他交通方式:7路公交車(羅源鳳南車站-羅源灣濱海新城)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3745333.3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1:0.8
周邊配套:小區內部 30萬平米一站式購物中心、海洋世界、海上搏鬥旅遊項目、超五星級酒店、高端商務寫字樓、中小學校、300畝大型城市中央公園、風情商業街、海上高爾夫、濱海商業街、海上遊艇餐廳、海上釣魚台、海上音樂噴泉、海上豪華遊艇碼頭、十三個文化休閑廣場等。
教育配套x09六所幼兒園、三所中小學校x09x09
醫院配套x09項目周邊配置高標准醫院x09x09
生活配套x09大型城市中央公園、購物中心、酒店等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❺ 福建漳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有何重大意義
沒有什麼重大意義,只是正常的例行調整。要知道咱們國家可是發展中國家,很多地區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的,隨著縣域、市域、區域發展速度的增加或減少,很多之前的設施和區域劃分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城市發展,所以才會做出一些調整,這並不代表什麼,只能說當地對城市發展進行了重新規劃而已。
之所以這么做的意義,是為了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加快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只有合村並鎮、合鎮建城,然後再集中建設基建設施,才能讓老百姓更好的生活下去。
而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的人口也逐漸在向城鎮過度,早些年城鄉人口比例是5億:8億,而現在是農村常住人口變成了5億左右,城市常住人口變成了8億以上,雖然其中有2.8農民工,但這些農民工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定居在城市了,所以這種行政區域的再劃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❻ 2022年福州市濱海新城建成區面積
根據規劃,濱海新城位於長樂沿海地區,首石山、董奉山、南陽山三山環抱,面積188平方公里,北含國際航空港,南接松下港,面向東海,規劃人口130萬人,其中核心區面積86平方公里。
❼ 羅源灣濱海新城怎麼樣
【算一算你家裝修要花多少錢】
買房是人生中是一件大事,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是買房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購房知識。那麼,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羅源灣濱海新城怎麼樣,以及買房如何挑選戶型。
一、羅源灣濱海新城怎麼樣
羅源灣濱海新城是一個不錯的樓盤。它位於羅源灣開發區松岐路1號,均價為5500/平方米,戶型有一室、二室、三室,面積為76-81_,總戶數為35000戶,產權年限為70年,建有城市中央公園、濱水廣場、城市幼兒園、中小學校、醫院、圖書館等社區綜合設施。
二、買房如何挑選戶型
1、門的開向要合理
室內門的開啟方向要設計合理,開啟方向不可以對使用空間有影響。對入猛銷戶門的開啟方向要特別注意,如果是往外面開的,要避免和鄰居的門碰撞在一起,還有入戶門不可以正對客廳,也不能正對卧室。
2、功能配置要合理
戶型選擇時,戶型面積大小、幾個房間、每個功能區分纖讓設計,要考慮到家裡人數,以及經濟能力。在這個條件下,戶型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是最完美的。
3、注意卧室私密性
房間們不能正對著客廳,因為卧室是休息場所,所以要讓卧室保持私密性。另外,還需要注意前後樓間距大小和靠近的戶型,避免被鄰居偷窺,失去了私密性。
4、重視採光、通風效果
房子的採光和朝向都很重要毀知局,朝向的話一般選擇朝南方向為最佳。室內通風效果要好,這樣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利。除了採光通風外,房子的視野同樣也很重要,要選擇合適的樓層。
文章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羅源灣濱海新城怎麼樣,以及買房如何挑選戶型的相關內容。買房不僅僅只關注戶型這一個方面,大家一定要綜合考慮自身的因素,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房子。
【輸入面積,免費獲取裝修報價】
❽ 福州市規劃「一核心、兩新城、三組團、三軸線」各部分所承載的功能是什麼
1. 規劃期限:本規劃期限為2011-202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遠期:2016-2020年;遠景:2020年以後。
2. 城市發展目標:福州市發展目標為「開放文明、和諧幸福、濱江濱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把福州建成為「經濟繁榮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適的宜居城市,環境優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諧的文化名城」。
3. 城市規劃區:福州市城市規劃區包括福州市區、長樂市、連江縣和閩侯縣南部11個街道鄉鎮(白沙鎮、甘蔗街道、荊溪鎮、鴻尾鄉、竹岐鄉、上街鎮、南嶼鎮、南通鎮、祥謙鎮、尚干鎮、青口鎮),以及永泰縣葛嶺鎮、塘前鄉,羅源縣松山鎮、碧里鄉。規劃區面積4792平方公里。
4. 市域人口規模預測:福州市域總人口:2010年711.5萬人,規劃2015年為800萬人,2020年為890萬人。:福州市域城鎮人口:2010年440.8萬人,規劃2015年為552萬人,2020年為668萬人。
5. 城鎮化水平預測:福州市城鎮化水平:2010年為61.95%,規劃2015年為69%,2020年為75%。
6. 市域空間結構:規劃福州市域形成「一區兩翼、雙軸多極」的空間結構。一區:福州中心發展區。兩翼:南翼發展區和北翼發展區。「南翼」即福清和平潭,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港口資源條件,發展港口工業及其它臨海重工業,建設成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產業基地。「北翼」即羅源和連江部分地區,應該依託台商投資區擴區的優勢、重點發展以能源工業為主的臨港工業基地。雙軸即沿海發展軸和沿江發展軸。多極:福州市其它經濟增長極,「多極」包括永泰縣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區(主要指永泰、閩清、閩侯)的中心鎮,永泰縣城承擔一定區域內服務中心和經濟增長極功能。中心鎮重點承擔鎮域及其相鄰地區服務中心和產業集聚區功能。
7. 市域產業布局:市域形成羅源灣能源原材料產業基地、馬尾—長安電子信息、先進製造業基地、海西福州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青口汽車產業基地、長樂空港動漫和IT產業基地、長樂汽配紡織產業基地、松下港糧油食品加工產業基地、福清光電等先進製造業產業基地、江陰灣臨港產業基地共九大產業基地。
8. 城市性質:福建省省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9. 城市職能:省會、先進製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務商貿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遊會展中心。
10. 城市人口規模: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2015年為346萬人,2020年為410萬人。
11. 城市用地規模:福州中心城區建設用地規模:2015年為300平方公里,2020年為378平方公里。
12.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構建「一核心、兩新城、三組團、三軸線」的城市空間結構。一核心:鼓樓、台江、晉安區。兩新城:南台島、馬尾新城。三組團:包括荊溪組團、上街南嶼南通組團、青口組團。三軸線:包括傳統城市服務軸、城市東擴發展軸、城市南進發展軸。傳統城市服務軸:指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島的南北向傳統軸線,承擔商業服務、行政辦公、文化體育等綜合服務功能。未來跨越閩江延伸至烏龍江沿岸。城市東擴發展軸:指承接傳統城市服務軸向東部濱海延伸的區域發展軸,串聯中心區、三江口片區以及長樂城區、濱海新城,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區域服務產業軸。城市南進發展軸:指承接傳統城市服務軸向南部延伸的發展軸,串聯中心區、上街南嶼南通組團,以科技研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主的區域科技發展軸。
13. 空間管制區劃:根據資源環境、工程地質和城市安全條件,結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將中心城區范圍內的用地劃定為禁建區、限建區、已建區和適建區,並加強對四區的空間管制和建設引導。
14. 工業用地布局規劃:規劃中心城區內集中形成七個產業集聚區。即晉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馬尾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青口汽車產業集聚區、亭江先進製造業集聚區、荊溪先進製造業集聚區、上街南嶼南通科技研發產業集聚區、福州西部創意創新產業集聚區。
15. 物流用地規劃:規劃中心城區內集中形成四個物流中心,即馬尾港口物流中心、杜塢物流中心、青口物流中心、南通物流中心。
16. 住房保障與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用地按照核心區、新城(南台島新城、馬尾新城)及組團(荊溪、上街南嶼南通、青口組團)、軌道沿線地區以及其他地區等四個地區進行布局,分別採取差異化的規劃對策。核心區:以存量改造更新為主、增量開發建設為輔,適當疏解鼓樓、台江舊城區居住人口。對舊居住區和城中村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和改造,配建適量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新城及組團:在滿足產業所需的居住功能的基礎上,提升生活配套水平,承擔周邊區域的居住需求,增加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供給。軌道沿線地區:採取高密度開發,鼓勵居住與其它適宜功能混合布局。優先提供面向中低階層的普通商品住房。其他地區:承擔本地區就業崗位的居住職能,緊湊布局,集約利用土地。
17. 城市公共服務中心:市級中心,以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南北軸線和閩江兩岸東西軸線為核心,結合老城歷史風貌的保護,保持和發揚傳統特色,形成與商務、旅遊、休閑相結合的輻射全省的商貿服務中心。新城中心:南台島新城中心位於南台島南側,利用義序機場搬遷建設契機,培育行政辦公、商業商務、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職能,優化核心區與南台島傳統城市服務軸的服務能級,成為中心城區向南跨越閩江發展的重要培育中心;馬尾新城中心,位於閩江沿岸,承擔福州服務沿江功能。整合空間資源,優化城市環境,塑造新城形象,打造高品質的濱江商務辦公、文化旅遊等公共服務中心。組團中心:荊溪組團中心位於荊溪鎮區,提高服務能力,優化城市環境;上街南嶼南通組團中心:位於浦上大橋南、灣邊大橋以北,結合大學城、科技產業集中區建設,重點建設現代商業設施,完善教育、醫療等公益性服務設施,同時吸引企業總部或區域性分支機構入駐,配套建設商業、文化、體育休閑設施,構築烏龍江南岸核心服務地區;青口組團中心:位於青口、祥謙鎮區,提高服務能力,優化城市環境。
18. 綠地系統結構:按照「兩江潤城、碧山環城、水鏈織城、青峰綴城」的規劃理念,構築「一環八楔、兩帶一網、十一山多園」的綠化體系,形成以點帶線,以線連面,「點—線—面」結合的綠化系統。「一環八楔」:中心城區周邊青山為屏障,構成福州中心城區外圍的綠色生態環。八楔是從周邊的綠色生態環沿金牛山、蓮花山、金雞山、鼓山、清涼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延伸的八條綠化廊道,形成楔狀綠地,滲透入中心城區內部作為城市新城之間的綠帶。「兩帶一網」:以閩江、烏龍江兩岸濱江綠帶形成貫穿中心城區的兩條重要的綠化廊道。同時,結合中心城區內豐富的河網水系,形成沿白馬河、晉安河、鳳坂河、光明港、大樟溪等河流構建的濱水綠化網路。「十一山多園」:中心城區內的烏山、於山、屏山、高蓋山、金雞山等作為城市主要的山林公園,以西湖公園、溫泉公園、金山公園等三十一個主要城市綜合性公園構成城市公園綠地主體,形成山園相連。
19.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以「山城合抱、派江吻海」的大山水、大園林空間格局為依託,以「城為中心,江為紐帶,山為背景」,整合利用現存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一城八鎮(村)、一江一湖、百河潤邑、群翠繞城」的名城空間格局。從整體上保護歷史城區「一路串兩廂」的用地形態和「三山鼎立、二塔對峙、樣樓獨秀、一線貫串、內水縈繞、襟江帶湖」的城市空間格局特色。對歷史文化街區3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9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閩清坂東鎮、長樂潭頭鎮二劉村以及閩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和林浦、螺州、陽岐、南嶼、青口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村)進行保護。
20. 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按照構建區域快速運輸通道、強化交通樞紐銜接的思路建設沿海快速鐵路、沿海鐵路貨運專線,改造外福鐵路,預留平潭至台灣通道、沿海鐵路貨運線通道;規劃瀋海高速公路復線(福州至永泰段、羅源至連江段)、京台高速公路(閩清至閩侯段、長樂至平潭段)、福清江陰至機場高速公路、東繞城高速公路及江陰、羅源灣、松下等港區疏港高速公路,預留京台高速公路平潭至台灣通道;實施長樂機場擴建工程,啟動義序機場搬遷前期工作。規劃期末形成以港口為龍頭、機場為門戶、鐵路與公路運輸為骨幹、內河航運為輔助的綜合運輸體系。中心城區強化「中心城區—東部新城—長樂」快速通道,構建「兩環十射」進出城快速通道。加強跨閩江及烏龍江通道規劃,期末跨江通道將達到29座(含高速),核心區跨閩江平均間距控制在900m左右。規劃福泉連接線向東南跨越閩江(烏龍江),加強中心城區與長樂通道控制與預留。建設1號線、2號線、4號線三條線路,期末軌道線網總規模達到80公里以上。建立公交補貼長效機制,保障常規公交設施用地,期末居民全日出行中公共交通(含軌道)出行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
21.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加強水源涵養與保護,加強對重要生態保護區的保護,強化水土流失控制,劃定建設限制分區、生態功能區劃、環境功能區劃,加強對環境污染的防治規劃,將福州市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2. 近期建設目標:到2015年,以「富民強市、和諧宜居」為發展目標,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力爭用3~5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總量、質量和城市建設水平、管理水平居全省第一,比全省提前三年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努力建設經濟實力雄厚、體制機制靈活、生活品質優越、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郁的省會中心城市。近期人口和用地規模:至2015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規模為346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
23. 遠景展望目標: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主要指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使福州市成為結構布局合理、生態環境良好、城市景觀優美、各項城市設施完善的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有較強經濟競爭力的現代化大都市。遠景人口規模:至2030年,中心城區城鎮人口規模為550萬人。遠景用地布局結構:形成「一主、三軸、多新城(組團)」的布局結構。 「一主」是城市核心區,即閩江北岸地區。「三軸」是指福州城市發展的三條主要的發展軸線,分別是城市傳統服務軸、城市「東進」發展軸和城市「南拓」發展軸。「多新城(組團)」包括馬尾新城、南台島新城、長樂城區、濱海新城以及中心城區的荊溪、上街南嶼南通、青口等其他組團。各新城組團之間由河流、山體以及綠廊自然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