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工業區主要集中在哪裡
福州工業區主要集中在哪福州金山工業園區,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福州金山工業園區
金山工業投資區按照「三級聯辦,十家投入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的開發原則,通過多年的艱苦創業,已日趨呈示出廠房林立,人豐物埠的新興區域。一、二期共10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絕大部分已提供給外商租賃使用。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分區
1、洪山科技園
園區坐落在福建省省會福州市的中心城區——鼓樓區,通訊發達、交通便捷、投資環境良好,是全國唯一以鄉鎮一級為投資主體的高科技園區。
在洪山園周圍分布著福州大學、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福建火炬高新技術創業園、福建留學人員創業園、福建省中心檢驗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20多家,是福建省科研機構最為密集的地區,是洪山園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依託力量。
2、倉山科技園
園區地處福州市倉山區會展片區,位於二環快速路鼓山大橋連接線西北側,與福州新區核心區和福州自貿區倉山片均直接接壤,是倉山區為福州新區核心區和福州自貿區倉山片提供強厚產業支撐的重點區域,園區內布局建設有中國·福州互聯網+產業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州金山工業園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⑵ 福州五區的介紹、和現狀。再說明各個區的未來發展規劃。
福州鼓樓「十二五」發展暨201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後的五年是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推動鼓樓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區委《關於制定福州市鼓樓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我區「十二五」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省、市關於貫徹國務院支持海西建設《意見》、推動跨越發展的各項戰略部署,堅持「先行先試、加快轉變、民生優先、黨建科學」,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跨越發展為主線,圍繞「富民強區、和諧宜居」的發展定位,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著力加強自主創新,著力建設生態文明,著力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深化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走在前列,打造宜居宜業魅力鼓樓,建設海峽西岸首善之區。
在綜合分析未來五年全國及省、市的發展趨勢和鼓樓區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我區提出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步增長,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服務業增加值保持15%以上增幅,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宜居。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繼續下降,城區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省、市前列。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創造更多就業、創業機會,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人民群眾幸福指數逐步提升。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事業全面發展,各項指標居省、市前列。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建成一批重大民生項目,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社會和諧穩定。「十二五」發展的主要目標突出體現了加快轉變,奮力趕超東部發達城區水平的要求;全面體現了跨越發展,有機銜接小康建設奮斗目標的要求;這一目標是積極、穩妥、實事求是的,經過全區人民共同努力可以實現的。
時代賦予重託,為實現「十二五」發展的預期目標,區政府的各項工作要堅持「五個突出」,即突出跨越發展。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好」字優先,能快則快,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產業支撐,進一步發揮優勢、提速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努力為海西建設作出省會核心城區應有的貢獻。突出先行先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闊思路、與時俱進,爭取在兩岸合作、城市管理、社會事業等領域,先行先試,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體制機制,成為省、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示範窗口」。突出加快轉變。突出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以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升區域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突出民生優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目標任務,加大推進力度。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確保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突出可持續發展。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增強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宜居城區建設質量和水平。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重大。根據「十二五」發展目標和任務,今年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財政總收入增長13.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4.5%;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出口總額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總量與2010年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確保市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優化結構,加快轉變,不斷增強經濟綜合實力
創新引領,推動支柱產業提速發展。以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大力實施「213」工程,建設和完善「一極四區、三軸、兩組團」的產業功能布局,全面提升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質量,構建更高起點、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優化提升服務業。一是強化政策資金保障。修訂完善《鼓樓區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辦法》,充分利用服務業試點工作在政策支撐、資金扶持、項目引進、體制創新等方面的優先權和自由度,降低准入門檻,進一步放開經營領域,對國家鼓勵類服務業用水、用電實行與工業同價等優惠政策;大幅增加服務業引導資金,落實「品牌獎勵」、「人才引進」、「上市企業獎勵」等各項政策資金,鼓勵樓宇業主參與招商引企,健全完善企業服務機制,支持軟體信息、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等重點行業及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優化升級。二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秉承「向樓宇要效益」的理念,注重載體建設,積極推進海西商務大廈、恆宇國際大廈等高檔次、智能化寫字樓建設,引導存量樓宇優化整合,有效增加容量、提高品質,推進中央商務區向北、向西延伸和拓展,不斷增強核心商務區的集聚力和輻射力。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強、國內100強、上市公司、閩商企業和台資企業等在我區設立區域性、專業性總部,帶動中介、法律、會計、評估、設計、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在我區聚集,形成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力爭全年對接樓宇20萬平方米,引資50億元以上,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三是持續提升傳統服務業。支持外來和本土品牌百貨、連鎖超市及國家鼓勵類重點服務業企業發展壯大;推進國棉廠、楊橋新村二期、陸庄、烏山西路福大片等城市綜合體建設;結合地鐵1號線建設,拓展地下空間,啟動南街商貿改造提升工程,拓展五四路商圈,整合仙塔街、津泰路等商貿業態,吸引更多境內外大百貨、國際知名品牌入駐鼓樓,推動王府井百貨正式開業;進一步繁榮環西湖、環省體中心等特色街區,扶持聚春園、安泰樓等老字型大小企業發展。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擴大高端品牌的輻射效應,引導和鼓勵一批重點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名牌和商標。整合現有社區商業資源,提高社區商業的經營檔次和服務水平。四是大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加快推進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和中國溫泉博物館項目,抓好以「芍園壹號」為節點的白馬路文化創意大道建設。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打響以三坊七巷、都市溫泉、文化創意為代表的閩都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努力實現商旅互動發展。大力培育文化娛樂、家庭服務、醫療照護、教育培訓等新興熱點產業。
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一是持續做大福州軟體園。整合資源,集約用地,加快推進軟體園五期和動漫產業基地二期施工,建設一批布局錯落有致、體量大小結合的產業樓,打造「海峽軟體新城」。積極推進軟體服務外包,著力提升動漫產業集群,注重引進一批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國內外知名軟體、信息服務及動漫產業企業,鼓勵企業做強做大,做好中金在線、嘉園環保等重點企業上市服務工作。2011年園區力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08億元,比增23%,完成動漫製作發行許可量5000分鍾。二是加快提升福州高新區洪山園。進一步盤活園區舊廠房和閑置工業用地,啟動洪山園總部集中區規劃建設,動建西郊商辦等一批商務樓宇,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服務功能體系,以更多優質載體和高端商務環境吸引高新企業總部入駐。充分利用周邊高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優勢,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平台建設。鼓勵企業加強項目研發和自主創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構建集研發、設計、運營、結算等功能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集中區。2011年園區力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20億元,比增20%。三是加快培養和引進各類高素質人才。健全完善人才信息庫,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人才資源信息,建立人才引進、交流機制,促進人才資源合理配置;加大公開選拔、招聘力度,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人才服務水平,著力協調解決高層次人才家屬落戶、子女就學等問題。
項目帶動,力促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提升產業層次,壯大經濟總量,增強發展後勁。一是強化項目規劃。健全完善重大項目儲備管理制度,堅持「規劃一批、建設一批、招商一批、竣工開業一批」,促進一批科學發展、惠及長遠的重大項目不斷生成。通過在主次幹道、沿街新建商業樓和高端寫字樓,在較大的地塊打造城市綜合體和總部集中區等方式,吸引更多國際金融企業、閩商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區域總部前來鼓樓投資興業。尋求空間突破,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地下空間資源。二是強化項目運作。繼續實施「五大戰役」,大幹「十二五」開局之年,環環相扣推進項目設計、環評、審批等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建設資金的支持,鼓勵資質好、實力強的大企業參與我區項目建設。持續發揚敢闖敢拼、不畏艱難的精神,扎實推進我區2011年安排的「五大戰役」項目,確保每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投產。抓好列入省、市、區「十二五」規劃及重要節點開、竣工項目的順利實施。大力鼓勵民間資金捐建公益事業,參與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等建設。三是強化招商選資。充分利用「5?18」、「6?18」、「9?8」等招商平台,做好符合我區產業發展項目的招商工作,同時積極組織人員走出去招商,力爭引進迪卡儂、台灣聯強等一批體量大、品牌響、稅源多、效益好的外資項目落地。
(二)規劃先行,注重細節,持續提升城區的形象和品位
堅持高標准規劃、高品味設計、高檔次建設,進一步美化城區環境,提升城市建設檔次。 一是加大舊屋區改造力度。千方百計破解征地拆遷等項目建設「瓶頸」,有序推進福大片(二期)、華大村下後營、古樂路沿線、白馬河沿線等項目拆遷,優化整合土地資源,改善用地結構,完善用地功能。續建鳳湖二A、灰爐村、公正二村、打鐵橋、明望新村等13片約104萬平方米安置房,建成五鳳家園、鳳湖新城三區、公正新苑等總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安置房;同時掛牌動建山頭角、國棉廠、楊橋新村(一期)、東牙巷等地塊安置房。二是進一步完善市政設施。配合市裡改造拓寬斗池路、銅盤路、江厝路等市政道路,實施八角樓、火巷裡等20條小街巷改造工程,努力構建縱橫貫通、干支相連、集疏成網的道路系統;不斷強化城區交通秩序綜合管理,加強停車場建設,新建若干立體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大力推進公共便民自行車服務系統建設,倡導綠色出行,著力緩解核心城區主要節點交通擁堵和停車難狀況。三是打好內河整治攻堅戰。以「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為目標,積極配合福州市開展白馬河、瓊東河等內河整治,抓好安泰河、華林河、樹兜河等9條轄區內河的截污治污、拆遷疏浚、駁岸綠化和一河兩帶整治工作,精心打造富有品位、特色鮮明的城區生態景觀河道。四是加強城區景觀建設。堅持從城市美學角度把握景觀改造、店招店牌整治和亮化工程的整體規劃,從細節入手、精心設計、合理搭配,進一步提升核心城區的時尚品味。重點實施福飛路、五四路、道山路等重點路段、節點的景觀改造;突出抓好福新路、津泰路等主次幹道店招店牌整治工作,運用新工藝、新材料,高起點設計店招店牌,進一步提高質量和美感;強化維護、巡查,實施改造鼓樓夜景燈光提升工程,為改善城區面貌增光添彩,多方位打造靚麗鼓樓。五是提高園林綠化水平。堅持顯山露水增綠,推進「四綠」工程建設,進一步拆違建綠、拆牆透綠、能綠則綠,繼續提升改造烏山歷史風貌區、左海公園、溫泉公園等公園景區,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提高城區綠化、花化、香化、彩化、美化水平。
(三)強化管理,完善設施,進一步增強城區的服務功能
一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數字網格化管理系統,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實效;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動建上浦垃圾轉運站和蛇山環衛停車場,啟動環衛公寓建設,提升環衛機械化水平,改革垃圾收運模式,加大市容「六亂」整治力度,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積極倡導文明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升改造一批公廁,完善公廁布局;有計劃地分批清理違法建設。二是推進新一輪文明城區創建。進一步發揮省會核心城區在福州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中的帶動和表率作用,健全文明創建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市容環境、食品安全、餐飲衛生、交通秩序、文化市場等重點領域的整治,提高創建工作實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扎實開展以「愛國、守法、誠信、明禮」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發展志願者服務,繼續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提高城區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質。三是全面加強環境保護。落實飲用水源保護長效管理機制,確保飲用水質100%達標;從源頭上加強對娛樂業、中小餐館等雜訊、油煙污染整治,有效防範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深化工業園區環境整治,抓好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循環經濟,配合做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復查迎檢工作,提升城區環境質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共築生態鼓樓。四是抓好物聯網鼓樓示範區建設。重點推廣智能交通服務、智能居家養老、旅遊景區自助導覽、社會治安防控等項目建設,提升城區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型城區。五是強化社區服務和經合社管理。加大投入,加強社區會址建設,力促一批社區辦公場所達200平方米,著力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深入開展「五在社區」活動,豐富社區服務內涵,加強整合社區信息資源,提升社區信息化水平,完善流動人口一證式、一站式服務管理模式,推進治安防範、綠化衛生等工作,深化無物業管理小區整治,繼續實施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和諧社區建設。積極探索經合社管理新模式,規范經合社資產管理,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四)統籌兼顧,民生優先,全面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增強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多辦惠民利民實事,多為群眾排憂解難,確保公共財政支出向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傾斜。一是深入實施「教育強區」戰略。以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建成中山小學、鼓五小、湖濱新城小學、洪山小學等學校綜合樓,扎實推進茶園山小學、法海小學、梅峰小學、西峰小學、開智小學及教工幼兒園等征地、建設,努力推動達明小學、模範小學等預留地拆遷工作,進一步落實校安工程建設任務,再加固改造一批教學樓,著力縮小各校辦學條件差距。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完善教師績效考評機制,提高師德師風水平,加強師生心理素質教育,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強化公辦幼兒園建設,扶持一批民辦幼兒園,實現「一街鎮至少一個以上公辦園」目標。完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推動社區學院的選址和建設工作。二是大力發展文體事業。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活躍群眾文化、發展現代文化,加強鼓屏路至八一七北路歷史文化中軸線建設,系統推進三坊七巷、朱紫坊、烏山、西湖等歷史文化街區和名勝古跡的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建設福州名城名人館、胡也頻紀念館、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等場館,提升鼓樓文化館,振興「老字型大小」,鼓勵傳承民間文化和傳統技藝,彰顯閩都文化底蘊。加強基層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改進提升「激情廣場」等群眾性品牌,鼓勵現代文藝精品創作,精心組織紀念建黨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文藝活動。協調發展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運動,扶持老年人體育事業發展,積極配合做好申辦第八屆城運會工作,更好地滿足群眾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文體事業走在省、市前列。三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充分利用轄區省、市醫療資源,堅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公益性,落實工作經費和人員編制,推動區婦幼保健所建設;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完善「六位一體」的功能,不斷提高診療水平,進一步健全社區衛生 「15分鍾」服務圈。繼續做好葯品零差率銷售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試點工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全民衛生觀念、健康觀念。四是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覆蓋面,提高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逐步增加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收入,對無力參保的區屬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發放老年生活保障金;進一步健全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新建16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民營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擴大低保戶、邊緣戶等低收入家庭的救助范圍,落實社會救助保障標准與物價掛鉤的聯動機制,協助弱勢群體申請保障性住房;鞏固提升「福樂家園」的建設和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社會福利、慈善、老齡事業,做好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工作。五是大力促進充分就業。健全完善區、街鎮、社區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就業援助制度,加大對自主創業的政策扶持,拓展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區試點范圍,多渠道開辟公益性崗位,拓展就業機會,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六是強化人口、計生工作。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驗收及數據分析開發等工作。加強社會撫養費徵收和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完善利益導向和幫扶機制,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大打擊「兩非」力度,保持出生人口正常性別比,進一步推動早教事業發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七是著力加強市場建設。進一步規范便民早市,新建一批社區便利商店,同時加強物價監管和監測,嚴厲打擊惡性炒作、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增強市場調控能力,確保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穩定。
(五)先行先試,互通共融,努力推動對台交流朝縱深拓展
以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契機,加強與台灣在金融、高新技術、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合作與對接。一是健全完善招商機制。加強與富邦金控、寶來證券等台灣金融機構的溝通交流,爭取更多台灣期貨、銀行、證券等機構來鼓樓設立分支機構。重點針對電子信息、金融業、新能源等產業建立上島常態招商機制,藉助台灣行業力量,形成以台引台的招商機制。二是主動承接閩商「回歸」。引導閩商及海內外鄉親回鄉投資創業,切實保護各類投資商在轄區經營的合法權益;積極鼓勵有資質民營企業赴台辦展經商、設立分支機構。三是積極推進園區合作。充分發揮海峽兩岸高新產業合作「橋頭堡」的優勢,創新兩岸高新技術產業合作發展模式,福州軟體園、福州高新區洪山園加強與台灣科學工業園及科技園區的交流合作,主動承接IT產業轉移,吸引台灣IT業、動漫創意產業、高科技企業總部入駐,推動閩台產業合作進一步深入。四是深化兩岸社會事業領域合作和民間交流。搭建閩台區域多層次交流合作平台,聘請台灣專業人才擔任高新園區管理人員,進一步拓展兩岸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
(六)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全力維護鼓樓安定穩定大局
扎實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確保社會安定穩定。一是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推進「平安先行」系列創建工作,藉助物聯網技術,提升完善網上警務室建設,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重點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及周邊地區的安定穩定,集中整治治安突出問題,提升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健全完善社區監管矯正機制,依法推進社區矯正和青少年事務社工工作。二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大力治理餐桌污染、保障食品葯品安全,依法從嚴從重懲處危害公眾安全、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公共消防、建築施工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排查治理重大安全隱患,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夯實基層安全生產工作基礎,健全完善安全監管機制,有效遏制各類事故發生。落實70個避災場所,確保災害時人民的生命安全。四是及時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持續開展區委書記、區長大接訪活動,完善區領導掛鉤和包案制度,主動變上訪為下訪,努力將舊城改造等重點領域的社會矛盾和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依法依規快速處置重大突發群體性事件,保障省會核心城區和諧穩定。
⑶ 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創建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
記者29日從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以下簡稱“福州自貿片區”)獲悉,為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福州自貿片區擬選取有條件有需求的開發區(含相關經濟功能區),創建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以產業飢侍發展為目標,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福州自貿片區選定的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包括:福州新區直管區,重點包括國際航空城、元洪投資區等區域;海絲核心區金融中心、福州軟體園、海絲中央法務區福州片區;福州台商投資區(羅源片區);福興經濟開發區;福州金山工業園區;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台江片區;福建將樂經濟開發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片區。據介紹,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將積極開展制度創新,復制推廣八閩辦稅碼、稅企互動平台直連快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網辦”等自貿創新舉措,進一步形成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增添發展新動能。
同時,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將培育發展重點產業,包括:加快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建設,打造臨空現代產業集群,打造閩台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培育聯創區特色產業。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還將設立重點產業扶持基金,對重點產業平台建設給予相應支持,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將與福州自貿片區共享招商資源,打造開放平台,提升服務能力。例如在招商方面,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將用好福州自貿片區的招商資源和政策優消肢謹勢,參與福州自貿片區相關招商推介活動,整合各方有效資源,形成較為完善的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按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吸引更多“獨角獸”項目及產業鏈延伸配套項目在福州自貿片區、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生成和落地發展。
據介紹,自2015年掛牌以來,福州自貿片區圍繞“為國家開放試制度、為政府治理立標桿、為區域發展築高地”的戰略使命,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累計推出19批267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02項,復制推廣到全國25項、全拿基省110項,有效發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⑷ 福州五區八縣經濟排名
①、根據福州五區八縣經濟排名我們可以得出,鼓樓區經濟排名第一。
②、初步核算,2020年福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020.02億元,同比增長5.1%,較前三季度(3.1%)、上半年(1.1%)、第一季度(-3.8%)分別提升2.0、4.0、8.9個百分點。較前三季度(0.7個百分點)、上半年(0.6個百分點)提升幅度明顯;高於全國(2.3%)2.8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60.70億元,增長4.0%,位列全省九地市第1位。第二產業增加值3840.77億元,增長6.2%,位列第2位;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3%;建築業增加值1328.23億元,增長8.8%,位列第1位。第三產業增加值5618.55億元,增長4.4%。
③、根據福州市歷年GDP對比表:可以得出福州的GDP在不斷的增加。 從2015年到2020年福州GDP不斷增加。 它的增速在不斷縮小。
拓展資料:
①、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
②、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中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③、福州五區八縣,是指福州下轄的6個區、6個縣、1個縣級市,包括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區6個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6個縣,以及縣級市福清市,2017年原長樂市撤市設區,故簡稱五區八縣。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
⑸ 福州最好的區排行
2022年福州最好三運凱個區排行如下:
1、鼓樓區:2022年鼓樓區GDP為2362.19億元,相比2021年增量了246.87億元。
2、福清區:2022年毀猛福清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4.42億元,相比2021年增量了190.38億元。
3、長樂區:2022年長樂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8.08億元,相比2021年增量了74.18億纖悄橋元。
⑹ 在福州,晉安與倉山,哪個區的經濟更發達
倉山吧 以前倉山是市中心
倉山區整體發展潛力比晉安區大,晉安區工業比倉山區多,特別是拆遷一下都發達,各種廣場入住。
⑺ 福州發展最好的區
發展最好的區是鼓樓區。鼓樓區是以古代的老城區為中心的,是福州城的中心,在2021年鼓樓區的GDP就達到了2362.19億元,領跑福州市各區縣,也是GDP唯一在2千億級別的區縣。福州市是福建省省會,全省最改褲大城市之一,擁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一直是福建省主要的政薯滾治文核手簡化中心,也是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交通運輸的中心。
⑻ 福州的哪個區域(板塊)的房子性價比比較高
從房價排序上看市中心,江濱板塊,西區其次,這三個是前三甲剩下的就基本上是同一檔次了。要論性價比,從性價比上看肯定是福州金山街道板塊(從建新鎮劃出盧濱、後曹、潘邊、石邊、新頤、上雁、葛嶼、閩江、劉宅9個村,從倉山鎮劃出燎原村,從上渡街道辦事處劃出橫江居委會,設立金山街道。金山街道辦事處四至范圍為:東至閩江北港,西至閩江南港,南至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金山街道板塊金山板塊是福州市政府重點發展的區域,也是倉山區政府駐地(金山街道)風景秀麗!在閩江和烏龍江之間!區域內有南江濱公園,金山公園,烏龍江濕地公園,金山文體中心,倉山區青少年文化中心也在該區域.(中庚城邊上還要建個63畝的綠地廣場)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趨於完善!有金山小學,教育學院三附小,教育學院四附小三所市屬小學!等兩所高標準的中學省立醫院金山分院在建(規格三甲)特易購,紅星國際,萬達廣場,已建成或即將建成!(另外金山腹地原金山綠軸地塊還要建佔地480畝的城市綜合體,倉山區已經推出招商,用地預審意見書也已經批復。詳見倉山區政府網2011年招商項目)。另外金山的位置!相對比較優越!北邊是金山工業區,橘園洲工業區南邊是浦上工業區,西邊過了橋遍是大學城及高新技術產業園!離福州市政府不過15分鍾車程(自行車)。
無論從教育還是衛生醫療公共設施商業配套這四個配套上講金山街道板塊堪稱完善!城南,東區板塊,西區板塊,馬尾板塊,五四北板塊是無法比擬的!當從教育資源上看上述幾個板塊當中有一所是市屬小學嗎?公共休閑?商業?衛生醫療是否可以與之比擬!
希望對你(大家)有所幫助!
注一:這里講的金山區域是指金山大道,浦上大道,洪灣路,閩江大道之間的金山街道區域,並不包括金山大道以北的建新鎮區域和浦上大道以南的建新鎮區域!因為這兩個區域只是廣義上勉強算是金山!順便補充一下,陽光新界的房子不好那裡離火葬場太近了步行五分鍾就到火葬場了!也均然能賣到12000,匪夷所思!美名其曰奧體中心板塊其實說白了就是火葬場板塊!因為福州奧體中心就在火葬場就隔著一條街啊!
注二:東區板塊,西區板塊(鼓樓二環以外的區域),馬尾板塊,北區板塊,教育,衛生醫療,公共休閑,商業等配套設施都有待完善,至少在可預見的5年以內都不及金山!@
⑼ 福州買房哪裡潛力最大
福州買房以下地區潛力最大:
一、鼓樓
鼓樓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各項生活配套都已趨近完善,再加上三坊七巷、烏山風景區、西湖公園等景觀資源的加持,居住氛圍相當優越,自然是諸多改善型群體的選擇之一。
二、東二環
除了早已發展成熟的市中心區域,近幾年迅速發展崛起的晉安區東二環板塊,也是一舉打響了名號,成為不少改善群體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該板塊盡管教育資源尚有不足,但是有泰禾廣場、省兒童醫院、晉安湖CBD、地鐵4號線等諸多重磅配套的加持,區位優勢相當突出,改善盤因此也是層出不窮。
三、金山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倉山區的金山板塊,作為福州早期西進發展的新區,也是除市中心以外最早發展成型的居住板塊,擁有倉山萬達廣場、地鐵2號線、省立醫院南院、金山公園等區域配套,再加上教育水平也在日益提升,因而同樣受到改善群體的關注。
四、三江口板塊
三江口板塊位於福州倉山區東南端,閩江、馬江、烏龍江三江交匯於前。被政府重點打造成為美麗福州的示範區、美好生活的樣板區。這一區域重點發展文化與生態產業,引進了眾多高端商貿、文化創意、濱水游樂等項目。
五、快安板塊
快安板塊占據了閩江稀缺的江景資源,對於打造宜居生活圈十分有競爭力。快安板塊的另一個優勢是與主城的距離優勢,板塊距離東江濱生活圈、金融街CBD、東二環、三江口CBD等基本在10公里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