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州景區有哪些景點
鼓山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歷來是福州的佛教勝地,在大頂峰西南側海拔450米左右的山間盆地中,保存有1000多年歷史的湧泉寺。該寺建築規模宏偉,布局精巧,有「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之妙,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華。寺旁有以陶燒造的寶塔千佛陶塔,在國內十分罕見。鼓山東有薈萃了自宋以來摩崖石刻200多段、靈源洞、喝水岩、水雲亭、石門等20多景;南有龍閣、蘭花圃、羅漢台、松濤樓等50多景;北有浴鳳池、白雲洞、海音洞等40多景;此外,山中還有堪稱福州碑林的摩崖題刻180餘處。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繁華的八一七路邊,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
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青雲山
青雲山景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嶺路鄉境內,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雲而得名。景區面積4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山高林茂,雲霧飄渺,岩奇洞怪泉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珍稀植物——桫欏和羚羊、獼猴等。主要旅遊景點有雲天石廊、火煙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場、天池和狀元洞紅軍洞等。
福州作為我國著名旅遊城市,美景可謂數不勝數,像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壽山石文化等都是極具地方色彩的獨特文化。
㈡ 福州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福州景點前五名有:三坊七巷、福建博物院、福州鼓山風景區、於山風景區、石竹山 。
1、三坊七巷 。
福州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居民3678戶,人口14000餘人。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
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由於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保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築。
在這居民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青瓦,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5、石竹山 。
位於福清宏路鎮西25公里處,因「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而得名。山上有勝景石竹寺、獅子岩等128處,現為福建省十大風景區之一。石竹山素有雅勝鼓山之譽,為福建省道教名山。山間有紫雲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龍窩、鶴影石、鴛鴦石、棋盤少、龜蛇石、蟠桃石、洞天等奇岩怪石、天然石景。
石竹山風光以石竹寺為中心,石竹山的石竹寺又名九仙閣,相傳在漢武帝劉乇時,在福州市於山-的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後人建築九仙閣,以資紀念。九仙閣始建於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宋、明重修,1979年又重修。
該寺建於狀元峰下半山腰的懸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懸空,遠望如空中樓閣,天宮仙苑。寺後群峰嵯峨,四周綠竹聳立,紅牆碧瓦,典雅清幽。寺始建於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靈寶觀」。
宋乾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時,因周圍多奇石幽竹,遂改名「石竹寺」。現寺院內建有九仙閣、玉皇閣(天君殿)、土地廳、觀音大士殿、紫雲樓、玉皇行宮、大悲殿等。
㈢ 福州的詩人有哪些
福州,嶺後街,雲應境,著名詩人陳運和的出生地.
冰心(1900年至1999年)原名卸完穎,福建長樂,1900年10月,出生於福州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
林徽因
趙玉林
游作忠 別名郭卓,室名詠梅閣。1956年出生,福建閩清縣人。中國著名詩人、書法家。
呂德安 福建福州馬尾人,第三代詩人。著有詩集《南方以北》《頑石》等,現居福州(時而旅居紐約),多年來一直從事詩歌和繪畫創作。
曾宏 1960年生於福建福州,1997年獲劉麗安詩歌獎,結集有《旅程總集》等數本詩集。
余禺 本名宋瑜,1955年生於廈門,祖籍閩東,現就職於《台港文學選刊》雜志社,著有詩集《過渡的星光》。
伊路 八十年代初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多次獲福建省省優秀文學獎。已出版詩集《青春邊緣》《行程》《看見》。國家一級舞台美術設計師。系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舞台美術學會會員。
謝宜興 1965年生於福建霞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多次獲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藝獎、省優秀文學獎及文學報刊徵文獎項。作品入選諸多詩歌類大型選本及各種年度選本。著有詩集《留在村莊的名字》《銀花》《呼吸》(合集)《夢游》。與劉偉雄共同主辦《丑石》詩報。
郭志傑 曾福建省優秀文學作品獎。現供職於《福建文學》雜志社。
張文質 1963年生於福建閩侯,著有詩集《引向黑暗之門》、教育隨筆集《唇舌的教授》、教育人文隨筆集《片面之辭》等。
哈雷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期刊協會常務理事,出版《都市彩色風》《陽游標志》《平常心》《創造魅力50法》《白色情緒》等著作。
林登豪 1953年生於福建福清,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州市倉山區作協主席。著有詩集《通過地平線》、散文詩集《邊緣空間濃似酒》、攝影配詩集《擁抱瞬間》。
程劍平 1963年生,祖籍福建莆田,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一場沒有落下的雨》《超度語言》,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居福州。
俞昌雄 1972年生於福建泉州,19歲開始在省級刊物發表作品,有散文、小說、詩歌散見於國內外百餘種報刊雜志,現居福州。
樓蘭 原名劉志峰,上世紀70年代生於福建晉江,現供職於《福建文學》雜志社,200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我是你的距離》《愛情深處》《無人之境》等。
荊溪 本名林曉鋒,1973年生於福建閩侯。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福建省作協會員,福建省詩歌朗誦協會副秘書長。出版詩集《理解一滴水》。
三米深 原名林雯震,1982年生於福建福州,作品入選《80後詩歌檔案》等多種選本,曾獲第三屆《上海文學》新人獎、首屆全國青春文學大賽詩歌獎,參加第八屆全國散文詩筆會。曾主編《零詩報》。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陳讓 1982年生於福建福州,曾主編民刊《逸》,現供職於福建省文學院。
宋醉發 1962年生,現居福州。著有詩集《月下》《掛斷望月的情緒》等。2003年至今拍攝中國詩人肖像系列。2008年攝影、主編、出版了大型影像詩集《中國詩歌的臉》。
顧北 1965年生於福建閩侯。福建省作協會員、世界閩籍攝影家研究會創會會員,近年來在多種詩歌期刊和重要民刊發表作品。現居福州。
魯亢 生於20世紀60年代,福建福州人,著有詩集《接近》《雨天:靜居和放逐》等,現供職於福州某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