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經濟支柱有哪些
福州有六大支柱產業:水產業、電子信息業、機械工業、輕紡工業、房地產與建築建材業、旅遊業
1、水產業,要按照規模化、標准化要求大力發展加工業,在抓好大眾化的魚、蝦、蟹、貝、魷、藻等大宗水產品精深加工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高營養、低脂肪、無公害、環保型的「藍色食品」,擴大鮑魚、南美白對蝦等名優新品種養殖規模,大力推廣大型抗風浪深水養殖。
2、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發展軟體產品、計算機及網路系列產品、數字通信、信息應用系統產品、顯示管及配件和家用電器等產品。發展壯大中華映管、冠捷電子、福日、實達電腦、新大陸、三協精機、永德信等骨幹企業集團,進一步鞏固和拓展福州、福清、馬尾三個省級電子產業基地,重點建設福日液晶顯示系列產品、集成電路晶元,中華映管五期彩管,冠捷顯示器、LCD擴建、新大陸電子類信息產品生產基地、永德信CD-R光碟等項目。
3、機械工業,重點發展汽車製造及配件生產,並通過汽車工業帶動傳統機械製造業的發展。以東南汽車為龍頭,加快青口汽車城的規劃和建設,重點發展輕型車、汽車玻璃、汽車發動機及其配件等,壯大東南汽車及其配套廠、福耀玻璃等骨幹企業集團,形成汽車產業鏈。東南汽車主機廠要進一步擴大規模,開發新車型,增強市場競爭力,力爭兩年內形成15萬輛生產能力;配套廠要進一步拓展配套空間,提高產品在福州以外的國際、國內市場的份額。重點推進東南汽車二期、華擎發動機、戴�克輕型客車、東南汽車配套廠、福耀浮法玻璃等項目的建設。
4、輕紡工業,重點發展食品業、皮革製品業和紡織業。食品工業:發揮市場優勢、資源優勢和基礎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和加工深度,形成食品產業群,大力開發水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提升糧油加工技術,開發針對不同群體需要的添加各種營養、無機鹽類、維生素類的特種營養食品,重點建設青島啤酒技改、康宏公司大豆油生產線、閩清森尼食品技改、統一方便麵等項目。皮革製品業:以運動鞋為重點,發展壯大清祿、三豐、順大等重點企業(集團)。紡織業:重點發展化纖、化纖織造、印染、棉紡、針織服裝等行業,重點發展差別化纖維、復合超細纖維、功能化纖維、新型纖維等模擬織造、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發展壯大和順化纖、經緯集團、嘉達紡織、福華紡織等企業(集團),重點建設和順氨綸、高檔面料擴產、永豐針紡技改等項目,加快長樂紡織城的建設。
5、旅遊業,要大力拓展旅遊市場,繁榮假日經濟。在鞏固發展台、港澳、東南亞和日本、韓國市場的同時,努力開拓歐美、北美市場,構建結構合理的境外客源體系。在發展探親尋祖、商務洽談和宗教旅遊的基礎上,憑借福州的資源、區位和文化優勢積極開發自然觀光、休閑渡假、文化修學以及大力發展購物旅遊、商務旅遊和會議旅遊等新的旅遊產品。以歷史文化名城和「海、江、山」三大特色為依託,充分發展福州市旅遊資源優勢,建設福州城區都市風光和突出東部沿海風光、西部田園山野、南部水上娛樂、北部山地游覽線,形成名勝古跡、森林公園、海島避暑、城區會展、深山壑谷巒峰急流、名人故居紀念館(堂)、溫泉健身、市區公園、宗教朝聖、城市名建築等旅遊精品線;提升專題旅遊品質,提高旅遊風景區、渡假區的接待水平。名勝古跡要著重開發平潭海壇風景區、鼓山風景區,以及新興的永泰青雲山、閩侯十八重溪、琅岐島海濱旅遊渡假區的生態旅遊;加大開發、利用、拓展福州森林公園、福清靈石山森林公園、閩侯旗山生態旅遊景區、閩侯大穆溪、晉安區壽山漂流等項目的力度;公園開發,要重點開發西湖、左海、溫泉、屏山、金牛山、南公園、閩江公園等,拓寬城區旅遊休閑空間。
6、高新技術產業,以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材料和先進環保技術的開發及其產業化為重點,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體。一是重點建設一批高技術產業化項目。電子信息技術要大力發展高性能計算機及外部設備。組織實施軟體產業、信息網路、信息安全、光電子和電子元器件等專項工程,建設異構數據共享平台軟體、寬頻接入技術及設備、開放式智能控制系統、網路加密認證系統等產業化項目。生物工程技術要圍繞醫葯、農業、輕工食品等,重點組織實施生物醫葯、現代中葯、微生物發酵、農業快繁技術、優質高產兩系雜交稻良種等產業化項目。新材料技術要建設非線性晶體、新型陶瓷材料、建築新材料及光纖、光纜加工製造等產業化項目。先進環保技術要重點發展廢棄物處理技術、污水處理技術、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建設LFW系列智能型垃圾焚燒設備、煙氣循環硫化床脫硫裝置、紫外光水消毒技術及設備、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器、光催化空氣凈化器等產業化項目。
B. 福州長樂以哪些產業發展為主
在剛剛制訂出來的「十五」計劃中,福州市明確提出:今後五年將大力發展以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福清融僑開發區為主的電子信息工業基地。2005年,規模以上電子工業增加值計劃增長至135億元,年均增長16%;以閩侯東南汽車為主的汽車製造業及配件生產工業基地,包括汽車工業在內的機械工業增加值計劃增長至100億元,年均增長25.6%;以長樂兩港工業區為主的紡織工業,增加值計劃增長至170億元;以閩清陶瓷為主的新型建材業,將從2000年的46億元增加至76億元;以連江、平潭和福清為主的海洋水產生產基地,預期「十五」期間水產品深加工品的比重每年增長10%以上,至2005年水產品加工產值達85億元;以羅源為主的食用菌和花卉生產基地,建設集生產、銷售、科研和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卉市場;以永泰和平潭為主的山海旅遊特色產業基地,力爭實現2005年國際旅遊創匯2.5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達50億元。同時,在優先抓好縣級大城關建設的基礎上,集中抓緊福清龍田鎮等12個縣域次中心鎮和長樂金峰鎮等18個特色鎮建設,使之成為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無論是擴展中心城市,還是發展縣域特色經濟,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從整體上做大福州經濟。為此,福州市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區域內部產業分工與協作,統籌推進,著力構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縣域三個層次的梯度發展格局。圍繞壯大六大產業基地規模,各縣域經濟主動對接中心城區的產業轉移和輻射,重點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經濟。通過舊城改造、新區開發、興辦工業園區、建設專業市場、完善基礎設施等建設,提高縣域城關人口增長,加速產業的集聚,使之成為集中工業、商貿、科技和人才優勢和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環福州中心城市的縣域經濟,並由此形成良性互動的經濟大循環。
C. 福州長樂那一家紡織廠效益好
福州搭嫌長樂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效益好。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脊返司注冊成立於2006年2月,注冊資本金4.2912億元,位於海峽西岸核心區福州(長樂)臨空經濟區,是福建長源紡織集團旗下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各種高檔紡織品用紗為主業的現代化大型民營紡織企業。經過十幾年砥礪奮進,跨越式發展成為福建省民營企業製造業50強(第21名)。公司引進國知野手際先進的紡紗裝備,建成融合自動化、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於一體的紡紗生產線,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和中國短纖混紡紗特色產品生產基地。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2019年全國非棉紗(含混紡紗)產品營業收入排名名列前茅,長源紡織堅持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的高質量發展方向,與國際知名品牌一道入選亞洲品牌500強。
D. 福州的紡織業主要集中在哪裡
福建泉州等沿海一帶開始出現一些小型服裝加工廠,此時的作坊式小廠就像一個個「星星之火」,在經過了狂風暴雨的洗禮後,通過「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慢慢向上延伸發展,最終開創了紡織行業的新天地。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終於在2013年,長樂市紡織企業當年實現產值1140億元,這也是福建首個實現千億產值的產業集群。
不僅長樂市,同一時期,泉州晉江也一步步發展壯大。紡織服裝業作為晉江市第一大產業,2016年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實現總產值1105億元。更令人意外的是,晉江是中國擁有馳名商標最多的縣級市,涌現出包括九牧王、七匹狼、勁霸、柒牌、利郎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馳名品牌,成為男裝市場的主導力量。
E. 福州是的特色經濟是什麼
福州形成福清百億電子城、馬尾百億電子城、閩侯百億汽車城、長樂百億紡織城等特色產業帶。
福州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