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有哪些可以很便宜吃到海鮮的沿海城市
廣東、廣西、福建能吃到便宜的海鮮。
海鮮,又稱海產食物,包括魚類、蝦類、蟹類、貝類等品類。
蝦的吃法
1,蒜蓉粉絲蒸蝦
材料:綠豆粉絲,海蝦,蒜蓉,香蔥碎,生抽,鹽,砂糖,白鬍椒粉。
做法:鮮蝦洗凈,切去須腳,把背部打開取出蝦線,並在蝦身上輕剁幾下,綠豆粉絲提前用涼水泡發30分鍾,用截成兩段,鋪在盤底,開背蝦平鋪在粉絲表面。
鍋內放2大匙油,4分熱時放入蒜蓉炒出香味,放入所有調味料燒開即為蒜蓉汁,將燒好的調味料用湯匙澆蓋在蝦的開背處,及粉絲上,鍋內燒開水(上汽)將蝦盤放入,加鍋蓋中火蒸4分鍾左右,取出蝦盤灑上蔥花,鍋內再燒熱一大匙油,乘熱淋在香蔥的表面就可以開吃了。
2,油燜大蝦
材料:大蝦,蔥,番茄醬,白糖,料酒,鹽,耗油,蒜末,香菜。
做法:蝦先去蝦線,沿蝦背切開,挑出來即可,鍋中倒入植物油,量略多,燒8成熱,然後將蝦倒進油鍋煎至蝦變色,蝦取出,然後留底油,放入蒜末,番茄醬,白糖翻炒出香味,然後將蝦倒進鍋中,淋料酒,耗油,食鹽適量,放入蔥段,蓋鍋蓋悶2分鍾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3,椒鹽蝦
材料:新鮮蝦,紅辣椒,料酒,鹽,蔥,蒜米,姜,椒鹽粉。
做法:先把蝦放入清水洗凈,再從蝦背的第二節處刮開,不要太深,然後抽出泥線,放入碗內加入鹽和料酒拌勻腌制一下,姜,辣椒,蔥洗凈切碎,大蒜去皮切小片。
鍋內倒入適量玉米油,加熱至7成熱時倒入腌制過的蝦炸制,待蝦炸至變色彎曲時撈起,待一會後再次倒入鍋內復炸一次,將蝦炸至黃色時撈起瀝干油,鍋內留少許油,加熱倒入香料爆出香味,倒入炸制過的蝦翻炒,倒入炸制過的蝦翻炒,翻炒一會後加入椒鹽粉拌勻,試下味,最後倒入香蔥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4,白灼蝦
材料:蝦,鹽,蔥,香菜,蒜米,生抽,姜三片切絲。
做法:剪去蝦須,蝦腳和頭部尖。側邊掰開頭(不用掰斷),扯掉泥包和蝦線(連一起),洗凈待用,鍋里放水,鹽,料酒,姜絲,香蔥段,少許油。燒開,水開後,倒入蝦,趟2-3分鍾即可撈起。調蘸醬。蒜粒切碎,香菜切碎,放入小碟。加少許白糖,香油,炒香生抽,倒入碟中拌勻就可以開吃。
㈡ 馬尾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群以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為中心,包括中坡炮台、昭忠祠、英國領事分館、輪機車間、繪事院等多所船政遺址;展現了近代中國科學技術、新式教育、工業製造、國防建設、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東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豐碩成果;折射出立志進取、積極作為、虛心好學的傳統文化神韻,形成獨特的船政文化。它是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發源地,被譽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先後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及國防教育基地。
馬尾地處福建閩江下游出海口,與台灣僅一水之隔,自古是福州母城的水上門戶,近代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1985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早在1866年左宗棠、沈葆楨在這里創辦福建船政,這是近代中國創辦的第一家專業機器造船廠,由此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培養和造就了嚴復、詹天佑、薩鎮冰、鄧世昌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將士。同時,福建船政開風氣之先河,大膽提出「冷眼向洋看世界」,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傳播中西文化、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被稱為中國近代歷史的「活化石」。
船政文化所涵蓋的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福建船政建築分別於1996年、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弘揚船政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加強閩台文化交流、促進旅遊經濟發展,自1998年,馬尾先後投資上億元,建造了船政文化博物館,修復船政遺址,開辟船政文化旅遊線路。2005年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群被中宣部評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0年,國家國防教育辦在全國選擇9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作為國家國防教育主題公園試點建設單位,船政文化遺址群是我省唯一入選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