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南鼎山是哪裡
擴展閱讀
廣州哪裡坐輕軌 2025-08-15 18:20:08
深圳龍華25畝地值多少錢 2025-08-15 18:19:22
廣州什麼姓氏第一大姓 2025-08-15 17:39:57

福州南鼎山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5-08-15 16:30:15

1. 漳浦旅遊景區的旅遊景點一覽表

漳浦威惠廟為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神系的祖廟,唐高宗總章二年( 686 年),歸德將軍陳政奉旨以嶺南行軍總管率河南光州三千六百兵入閩,平定「蠻獠嘯亂」,陳政死後,陳元光代父統兵,開屯築堡,墾荒興農,鼓勵經商,興辦學校,大力推廣中原的文化和農業生產技術,經過二十年征戰,平定了閩南,為保證長治久安,於垂拱二年( 686 年)疏請在泉潮之間建立了漳州府和漳浦縣,陳光元自任剌吏,他所率領的五十八姓將士從此也定居在閩南,唐景龍二年( 708 年),陳光元戰死,開元四年,皺治遷到今漳浦縣城,同時詔立廟奉祀。後來歷代有多次加封,由於陳元光開拓漳州的卓著功績,以及他所帶來的五十八姓,後裔傳遍閩台地區。開漳聖王也成了閩台地區重要的民俗神崇拜。
漳浦威惠廟位於漳浦縣城西側,周邊丘陵地高低起伏,樹木繁茂,植被豐厚。廟前近處是鹿水環繞,遠初是梁山九十九峰,盡得山水之勝。廟宇自唐代始建後,歷代多次重建或擴建, 1991 年以來,台胞又多次捐獻巨資,重建了三座大殿和兩座牌坊,其布局恢宏,規模浩大,宇棟巍峨,與景區內部分建成的或在建的景點互相輝映,已成為 324 國道線漳浦路段旁的一道風景線。
威惠園林公園規劃面積 100 畝,規劃項目包括,廟宇配套建築,威惠園林酒店,元光公園,民俗村,觀光果園等。 抽象畫廊游覽區位於漳浦縣六鰲半島東部的嶗岈山。其東面正臨台灣海峽,西面越過二公里寬的半島即為舊鎮海灣,南、北面為連綿九公里長的黃金沙灘和茂密的防風林帶,四周環境空闊,盡得海天之勝。
嶗岈山的地質地貌為花崗岩風化海蝕景觀,特殊的地質條件使這里的岩石在海浪風沙萬千年的作用下,在淺色的基面上形成棕紅色的紋理,通過景區四通八達的溝壑,呈現出奇異的圖形,說不清是動物世界,飛禽走獸、是神話人物,歷史故事、還是天外來客,古墓麗影、總是迎面是畫,移步即景,變幻莫測,撲朔迷離,多半宛如現代派的抽象畫作品;而裸露在山坡上的岩石,則在海浪風沙的雕琢下,形成了各種奇異的形態,有如綿羊、海龜、蜥蜴、乳燕、更多的則或似有所指而卻難以名狀,景區東側是斑駁的礁石,在浪花中若隱若現,九公里平緩而優質的沙灘,在無邊的大海中起起伏伏。
嶗岈山以奇特的地質地貌和優美的海濱風光,被中科院等考察國家風景區的有關專家譽為「抽象畫廊」,周邊的沙灘也被認為是「真正的黃金海岸」,是「旅遊資源的精品」。具有極大的旅遊開發前景。
景區臨近省道漳雲線,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 15 公里,海上距廈門島僅 30 公里。交通極為便捷。
景區規劃面積 5000 畝,景區以嶗岈山為中心,在大面積的綠化帶和大海之間展開,形成以海蝕地貌游覽區、海濱浴游樂區和度假村三大項目。規劃了遊艇碼頭、浴場、畫畫軒、望海亭、觀濤廊以及管理處、賓館、海味館等休閑旅遊的服務項目,形成了以海蝕地貌、觀光旅遊和濱海浴場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旅遊區。 古森林遺址位於漳浦縣赤湖鎮前湖灣的海灘上,遠古時期,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後來在距今 8000 多年前的一場地質災難中,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覆蓋了厚厚的黃砂。直到 1999 年、一場台風海嘯,沖開了海岸的一角,才露出了這個古老的故事。在前湖灣的沙灘下,蘊藏著一片遠古的森林遺址,擠滿了海灘,僅可以辨別的就有十幾個樹種,直徑最大的達到 2 米以上,令人嘆為觀止,真正領略到宇宙洪荒,滄海桑田的含義。
於是,這片海灘迎來了無數聞訊前來尋幽探奇的遊人和各界專家,而多半人都在參觀考察之餘,把目光停留在周邊的黃沙白浪之間,為這條十公里長的黃金海岸所陶醉。
前湖灣為南北走向,北端為突出於海面的上的燈火安,南面直接將軍澳,沿著海灣是寬達一公里的防風林帶,組成了一道綠色的長城,山石峻峭綠樹蕭森,遍布石棚石洞的蓮花山就矗立在防風林帶之間。前湖灣海岸呈弓形向大陸緩緩內收。沙灘寬闊平緩,砂質細勻綿軟,沙灘和海浪之間,是一堆堆造型各異的礁石。使海岸呈現出豐富而有彈性的線條,使沙灘和海浪充滿了人性的魅力。
前湖灣古森林遺址景區是一個多元的濱海旅遊區,可供開發的旅遊項目豐富,景區距省道漳雲線華裔 2 公里,距高速公路趙家堡互通口僅 12 公里,海上距廈門島僅 30 公里。交通極為便捷。
景區規劃面積 5000 畝,以古森林遺址為中心,在大面積的綠化帶和大海之間展開,包括了燈火安以及多個島嶼礁石,規劃了古森林博物館、海洋俱樂部、遊艇碼頭、浴場、燈火安度假村以及管理處、賓館、酒吧等休閑旅遊的服務項目,形成了以古森林遺址、海濱浴場游樂區和度假村三大項目的度假旅遊區。 下蔡灣位於漳浦縣東南部下蔡林場,舊鎮灣和浮頭灣之間,與六鰲半島隔海相望。海岸呈東北到西南走向,南面延續到古雷半島末端,形成了一條長達二十公里月牙形的黃金海岸。款款地摟著大海。
下蔡灣沙灘極為平坦。緩緩地延伸到二百多米的海域之中;沙質晶瑩潔白。細勻綿軟,讓每一個遊人都留下歡樂的腳印;吹拂的海風起起落落、潮聲如歌如訴,令人聯想到那些溫馨的耳語。
海灣周圍幾十公里內沒有任何的工業污染源,只有濕地松和木麻黃匯成的防風林帶,為沙灘築起了一道寬闊的綠色屏障,也為這片海灘提供了一個個避暑納涼,林間小酌的好去處。
下蔡灣距省道漳雲線 3 公里,距高速公路杜潯互通口僅 7 公里,交通極為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海灣環境優美,沙灘品質優良,規劃面積 5000 畝,作為濱海度假,海上娛樂、濱海浴場的旅遊區,規劃建設項目包括濱海度假村,海洋俱樂部,遊船碼頭以及綜合服務區等。 漳浦縣城東南35公里湖西鄉碩高山西北麓。南宋亡時,宋宗室起若和與黃侍臣等廣東崖山逃至漳浦,避難隱居。明萬曆年間,其第十世孫趙范在這里建堡,以後趙范 之子趙義又加以擴建。「完璧樓」於萬曆二十八年(1601年)冬,城堡於萬曆三十二年 (1604年)夏,先後動工,歷20年方次第完成。城堡仿北宋京城汴京式樣建造。整個建 築群由兩部份組成,初建的舊樓,舊堡為主體部分。樓為三四合式四方樓,高20米,占 地484多平方米,每層16間,東48間,樓門鐫刻「完璧樓」三字,取「完璧歸趙」之意。 樓外環以石基土堡,三合土堡牆高6米,寬2米多,上有垛口。設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東門題刻「東方鉅障」,西門題「碩高居勝」,南門題「丹鼎鍾祥」,唯北門沒有題額。 天井中築一條地道通東門外。「完璧樓」及其環衛土堡俗稱「內城」。另一部分是趙義建的五座進府第,每座30間,共150間,俗稱「官廳」。每座第5進為2層樓,系內眷住。現仍保存完好。
官廳前面廣場有魚池水閣,池上築有精緻的「汴派橋」。此外還有 進士坊、修竹花園、輯卿小院、聚佛寶塔。石刻有「墨池」、「悟石」、「讀書處」、 「雲巢」等。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築群。周圍約一公里半,面積約半平 方公里。我國著名古建築、文物考古專家單士元、羅哲文、鄭孝燮等來此參觀考察時, 不勝贊美,並留言「遺址豐富,建築尚存,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遺址,其布局立意, 處處猶以汴京之舊,使我們重溫宋史,更覺有勝文獻之記載。」
趙家堡是世界上唯一的滅國王族建居的城堡,是過內距今為止稀世罕見的明朝仿宋古城堡,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開發、修復趙家堡對發掘和宏揚民族文化,保護文化遺產,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漳浦旅遊經濟發展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 趙家堡地處湖西畲族鄉,與詒安城、藍延珍府第相臨,趙家堡開發後,再將此二城加以修繕,可開發為「五里三城游覽區」,其規模可觀,獨具特色。既可讓遊客領略宋朝古建築風貌,又可使遊客了解畲族鄉風土人情。
· 趙家堡距漳浦縣城 37KM ,漳詔高速公路在湖西鄉設有互通口,互通口名稱為「趙家堡」距趙家城村僅 1.5 公里。交通便捷,交通條件的改善,必將吸引更多的歷史研究學家和旅遊觀賞的客人慕名前來。
· 趙家堡北距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20 公里,南距天福石雕公園 18 公里。趙家堡的修復與開發,將成為過內旅遊區的又一知名品牌。同時,漳浦是台胞和港澳僑胞的祖籍地之一,隨著香港回歸和海峽兩岸「三通」將大大豐富境外客源市場。 烏石媽祖旅遊區位於漳浦縣千年港口古鎮舊鎮東面三公里的烏石山麓,省道漳雲線邊,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二公里。
明嘉靖年間,漳浦烏石人林士章一舉高中探花 , 衣錦還鄉時,因赴考前曾得到媽祖的神示,為此專程繞道湄洲島上香答謝,並迎回媽祖的金身,建廟奉祀,世稱烏石媽祖後來林士章官至南禮部尚書,族中林姓亦科甲鼎盛,代無間斷,烏石媽祖也在閩台地區產生廣泛的影響, 1992 年,台胞林瑤棋、林瑞國等相繼捐獻巨資,在烏石龍山山麓,明代十八個進士讀書登科的紫薇書院前,建造了烏石天後宮。
烏石天後宮以正殿、後殿和兩廂組成,宇棟巍峨,氣勢恢弘,與近邊的紫薇寺互為輝映。龍山上林木青翠,山石奇異,遍布歷代登臨者的通幽石階,古書院的石室石棚和達官聞人的題刻碑石。而周邊是舊鎮港的黃沙碧波,海雲山高高矗立,浯江水蜿蜒東去,海雲家廟、雲岳錦綉坊,秀才村、海雲岩等名勝古跡、更是鱗次櫛比。烏石還是著名佳果烏葉荔枝的原產地,天後宮前,目光所及,便是百年荔枝林的海洋,是一個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豐富的區城。
旅遊區以媽祖朝聖旅遊和歷史文化為主題,包括了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烏葉荔枝為代表的觀光農業。規劃面積 4000 畝,分成媽祖文化區,迎賓會客區,果園觀光區,岩石游覽區,形成了一個融傳統民族文化、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和休閑農業為一體的旅遊區。 海月岩位於漳浦縣南部的沙西鎮,梁山山脈南麓,是閩南地區著名的古剎。
梁山自古就有「閩中之望」之稱,九十九峰巍峨高險,山中樹木豐茂,岩崖峻峭,遍布天然的石棚和石洞,岩寺背靠梁山老人峰,俯瞰漳江入海口和東山灣,盡攬江山形勝。
岩寺建於南宋,歷明清兩次擴建,主體以海月岩、梁石神祠和澹雲室等三座石屋建築組成,其中海月岩以一深寬約 20 米的大石為頂,形成一處佔地約 70 平方米的石窟,正殿主祀釋迦牟尼,每逢八月中秋,月光可映射佛像胸前,蔚為奇觀,故有「海氣凝雲,雲氣結成羅漢相;月光映水,水光反照菩提心「之譽。海月岩周圍古木蕭森,泉水豐沛,奇石崢嶸,有落伽景、大山岩、卓石橋、別有天、無住境等內外 20 景,並依景銹石,保存有六十處明代的摩崖石刻,其中尤與高浮雕觀音立象和明廣西學政劉庭蕙的草書功德泉詩,已經梵文六字真言等石刻最負盛名。海月岩作為南方類形石窟的典型形式,且以悠久的歷史淵源。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而成為閩南地區久負盛名的佛教寺廟和旅遊景點。
海月岩地理位置優越,漳詔高速公路和省道漳雲線穿越景區,距高速公路杜潯互通口僅 8 公里,通往景區的盤山公路也已建成,交通極為便捷。 漳浦赤土森林白鷺公園位於漳浦縣中部的赤土鄉,丹 龜 山南麓,北距高速公路趙家堡互通口 10 公里,南距省道漳雲線 6 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
白鷺森林公園包括了眉力水庫以及眉力野生動物保護區。眉力水庫修建於 1959 年,擁有水域面積 2500 畝,總庫容 350 萬立方米,水域廣闊,水面清徹如鏡,波光盪漾,庫岸彎彎曲曲,遠處丹鼎山巍峨高矗,近處是景色優美的小丘陵地環繞,林木蒼翠,植被繁茂,遍布果林蕉園,庫區西側的荷庵,是 1994 年建立的野生動物保護小區,在數百畝油杉林中,常年棲息著數千隻白鷺,此外還有翠鳥、畫眉、伯勞、八哥、斑鳩、錦 椎 等鳥類,蔚為奇觀。
眉力一帶歷史悠久,眉力庫區就是一個大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還有唐光化年間始建的荷庵,宋代的赤土窯、梅塢庵、明弘治年間著名的鎮守監太監鄧原重修的福壽院等,近年來在荷庵的遺址上重建的聖能寺,矗立在油杉林中,盡得山水之勝。 位於漳浦縣南部的梁山,橫空出世,橫斷福建南部海天,自古就有「閩中之望」的美譽,有蓮花、齊帝、晉亭等九十久峰之勝,其中盤陀嶺景區奇峰林立,有鬼石尖、雀目峰、雞籠石山等海拔 500 至 900 米的山峰最為著名。其鐙均以三二顆巨石、凌空而起,陡峭如壁,高不可攀,且構成各種奇異的造型。山間或巨石累累,多石棚洞穴,其間流水潺潺,或林木茂密。拒《福建通志》記載:梁山盛產奇異的山花野果,直到宋代,還有成群的野象出沒,是一塊保持了大量原始地質地貌和生態的凈土。
三十年前建成的梁山、水晶場二座中型和小一水庫,鑲嵌在山麓之間,六公里長川流不息的溝渠盤繞山間,穿越了整個盤陀嶺景區。
梁山的歷史文化積淀也極為豐厚:漢代在盤陀嶺上建立過蒲葵關,晉代葛洪在這里修仙煉道。南朝齊武帝曾避禍於山中,唐代在盤陀嶺上建立驛樓,韓愈、李德裕、蘇東坡等達官名宦都曾經經過盤陀嶺,被發配到更遠的南邊。還有傳說為南宋小皇帝開鑿的古井,文天祥抗元的戰場,宋代為捕殺野象修建的無象庵。元大德間太監奉旨到水晶場采辦水晶的碑刻,明代倭寇盤踞的營寨,梁山水庫下還保存了明清和民國間官府和百姓祈雨的遺址和石刻群,構成了跨越二千多年的、豐富而多層面的人文景觀。 東羅岩又稱白雲庵,位於漳浦縣城東北面五公里的東羅山,為漳浦縣城東北面的屏障,山體陡峭, 植被豐厚,林果茂密,山間裸露的巨形花崗岩石, 構成了許多洞穴和石棚,特別是山頂的數塊巨石,疊成多處大型石棚,有的可容納樹百人之眾,稱旭日廳,並有通天洞,雷霹石,一線天等奇景,每天清晨 曦光射入石廳中,霞光萬道,滿室生輝,從山腳上看去,巨石與紅日溶噗一體,蔚為奇觀,而登上山頂 漳浦縣城乃至海岸線,景觀盡收眼底,因而在明代就以「東羅旭日」,列為漳浦縣八景之一。
明代鄉民為抗倭 防匪,於山頂上依山形地貌,建造了一座石寨,稱衛雲寨。如今寨牆依舊,成為東羅岩上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元代名僧如海來到這里,首先在對旭日廳這一天然奇景略加構築,稱白雲岩,明嘉靖 庚 申年( 1560 )又重建岩寺於山麓之間,稱白雲閹,為土木結構,懸山頂,二進三開間,白雲岩自此成為漳浦縣城一帶主要的佛廟,香火成盛不衰。佛廟周圍曲徑幽處,又有卧相洞,曙光洞等勝跡, 僧 如海墓塔,烏目蛇井等古跡,又有明代摩崖石碑多處,其中明代八個文士題詠的詩碑最為著名。岩寺周圍又有明代中期種植距今閱 500 年的金鍾荔枝樹,珍稀果樹古仙人果,古玉蘭樹等名木。
東羅岩為漳浦縣城近郊的名勝區,地理位置優越,距國到 324 線僅 4 公里,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 15 公里,通往山間的旅遊公路也已修通,交通十分便捷,旅遊開發有廣闊的前景。東羅岩休閑渡假旅遊區規劃面積 6000 畝,規劃根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分東羅旭日區,白雲岩風景區,療養區,生態農業觀光區等,設置了綜合服務,渡假,娛樂等設施,作為漳浦縣城近郊一處以朝聖旅遊,自然觀光,休閑療養為主題的景區。 楊美水庫位於漳浦縣北部的玳瑁山南麓,跨越馬坪鎮和赤嶺畲族鄉,水庫於 1971 年攔截佛壇溪上游的溪道建造起來的。總集雨面積 359.8 平方公里, 正常水面 4500 畝,庫容量 530 萬立方米,水庫上下河道通暢,水量充沛,方圓十幾公里內沒有任何工業污染源,庫區水域寬闊,水質優良,清澈,庫岸曲折多姿,周邊青山環抱,山石頭峻美,造型奇異,植被蒼翠,滿布龍眼,荔枝等名優果園。
楊美一帶歷史悠久,又是畲族在閩南的主要聚集地,文物古跡遺存豐富,畲族的文化風情保存濃郁 有宋石佛寺,南宋摩崖石刻,石椅種玉堂等名勝古跡。水庫的建造時,淹沒了十二個村莊,不少古建築都保存在水面下透過清澈的水面,斷牆禿 D 都依稀可見。
楊美雖處在青山綠水之間,但高速公路跨越庫區,距高速公路趙家堡互通口僅 12 公里,水庫東區沿省道漳雲線距廈門僅 40 公里,交通極為便捷。 丹山,又名丹鼎山,龜 山,是兀立於福建省漳浦縣中部的名山,面臨大海,山頭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如夢如幻,山中林泉深邃,遍布珍稀草木,懸崖壁立,奇石崢嶸,形成了大量的天然石棚石洞。形成了絕崖天書,石匱藏寶,仙人撫琴,望君台,南天門,雷霹石,摘星台等奇景。
晉代著名的道士葛洪變隱居於山中。修仙煉道,終成正果,石丹爐, 登仙處,長壽泉,洪論道處, 抱朴石室等遺址至今依稀可尋,自古就是道家歸隱的著名洞天。始建於明代的葛仙觀,仙祖廟等建廟觀至今香火不絕。山麓間的八卦堡,以奇異的布局和獨特的建築風貌,飲譽海內外。月亮潭,東平水庫,清澈如畫,如同鑲嵌在山間的二顆明珠,讓遊人流連忘返。
1976 年 7 月 7 日,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中將的座機失事於此,英靈長眠山間,青松肅穆,長階通幽,更為丹鼎山披上一天豪氣,無邊遐思。
丹鼎山下,錦江樓,霞陵城,瑞安樓,寨子堡埭厝城等明清古城古堡,是閩西南土樓和東南沿海城堡建築的代表作,也是丹鼎山風景旅遊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丹鼎山景區位於趙家堡,烏石天後宮,抽象畫廊,火山地質公園等旅遊景點密集區中部,南大門即為省道漳雲線,距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僅 7 公里,離大海也斤 4 公里之距。地理區位優越,具有極大的開發前景。
丹鼎山風景旅遊區總規劃面積 5000 畝,以東平水庫和丹鼎山二大自然區域,形成了葛仙廟景區,八卦堡景區,皮定均陵園景區和土樓城堡旅遊區,生態農業觀光園,榕樹盆景觀賞區,以及休閑娛樂城等配套設施。形成了以丹鼎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主題的旅遊區。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是全國第一批區獲得國家級地質地貌的火山公園,也是我國濱海火山景觀規模最大、保持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濱海地質地貌公園。它位於福建閩南「漳州市所轄下的漳浦縣與龍海市交界處」為閩南金三角的南側。該景區西北面距漳州市區40多公里,福州220多公里、泉州120多公里;東北端距廈門50公里;西南端距廣東汕頭120多公里、廣州280公里。景區地處在我國東南沿海人口密集,經濟發地帶的中間地段,是海陸空立體交通最發達,最便捷的地區。
漳浦--林進嶼濱海火山景區北起龍海市交界處琦沙灣,經香山半島,江口灣,皇後乳,煙樓山,後蔡灣至整尾嶼半島,景區海岸線全長18公里,在景區的海域內有二座神奇的火山島--林進嶼--南碇島,經國內外專家確認為世界極為罕見、保持得較為完美的、珍貴的古火山地質地貌資源景觀。
林進嶼景區濱海火山地貌,既有極高的科研、科教值,也具有較高的旅遊觀賞價值。景區內的火山地貌屬於新生代中新世紀2861萬年前及1541萬年前、1320萬年前100餘萬年前均為陸地間斷性多次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產物。
其間較為突出壯觀罕見的可分為:柱狀節理玄武岩景觀、不同規模古火山噴口群景觀、海蝕各種火山熔岩型景觀、熔岩發狀石林景觀、完全裸露巨大火山頸景觀、海蝕熔岩平台景觀、玄武岩球狀海蝕畫廊景觀、玄武岩熔岩錐群景觀、柱狀玄武岩浪蝕崖景觀、海蝕埋藏型熔岩景觀、海蝕熔岩洞等大規模成片的自然景觀。
除了這些神奇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火山自然地貌以外,還有令人驚呀可與夏威夷相媲美的優質沙灘,專家鑒定這是國家特級沙灘。
這里沙灘從沙質、水質、沙灘平緩度、空氣指數周邊環景均達到優良指標。這是一個保持著原始待開發的特大型的天然浴場,是中國南方的「北戴河」。
進嶼景區屬於亞熱帶海洋氣候,四季如春,常年平均氣溫在21懾氏度。是旅遊度假最佳選擇點。這里不但有世界罕有看不完火山地貌的自然景觀,還可品賞到極其豐富的各類海鮮。 在古雷半島東側,距海岸2-8公里的南海上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它們是沙洲島、紅嶼島、菜嶼島、橫嶼、安井、外認鷹等十幾個島嶼,這就是菜嶼列島。在沒落的明王朝末其,荷蘭侵略者占據了它,並以其頭目「禮氏」的名字命名,稱之為「禮氏列島」。直到解放後才得以正名。當你乘船進入列島海域,不能不驚漢,這不就是海上仙山、人間蓬萊,這里就是菜嶼列島。
沙舟島是這里最大的島嶼,因島上西南面有大片的潔白細沙而得名,東北面則是造型各異的石景群。最難得的是一條十幾米長開態逼真的「大鯊魚」,欲與雄鷹抗爭躍上平台,頭、腮、鰭、尾,扭歪的身軀、蹦跳的神態,猶如「沙魚精」現了原形怎麼看,它也不是大雕的對手。
紅嶼島是菜嶼列島的第二大島。成語說「危如累蛋」,這里「危蛋累累」,也被專家稱為「我國最大的風動石公園」,島南制高點是竊蛋龍風動石,這些「中華龍蛋」明明是自己生的,卻被污為「偷盜」,這么多龍蛋聚在一起,難怪刺眼和招惹是非,污陷加添導,連名字也洗不清,這就是「竊蛋龍風動石」,譽稱「中華風動第一石」,它長22米,寬8米,高6米,重達三千噸。唯有颶風才能撼得動,要用人手推動,恐怕難為。這么一個大龍蛋,誰能馱得起,唯有「神龜」,神龜馱蛋,欲游南海,可是能走得動嗎?已經歷了九九八十一萬年,竟然沒有挪動一步。
海浪海風長年累月地捍弄著這里的崖石,這里到處是崖壁、洞穴,怪石嶙峋,石蛋、石林、石筍,各種各樣的數不勝數。這里還有海島所特有的野生動物植物,成群的海鷗在島上繁衍生息,海生植物附滿的礁盤附近,小海蟹、小貝貽隨處可見,各種五顏六色的小石卵、珍貴的小貝殼正是家庭的盆景、小魚缸中的最佳飾物。 位於六鰲鎮西側的青山山腰,山兀起於海灘中,四周極其空闊。六鰲城始建於元代,設立巡檢司,明洪武二十年再擴建,設立千戶所。六鰲城城牆全部採用長條石砌築,牆厚2-3米,依山勢地形起伏,築於天然岩石上。全城平面略呈長三角形,周長1815米,於南、西南、北三面建城門,上建城樓,北城門為主城門、深10米、面寬4米,門外建瓮城、立石坊,一座關帝廟。
城中即為青山,山中多為巨石密林,建有觀察台、兵營。現存有殘石碑刻座數件,巨石上有三處摩岩石刻,其中「嵯峨一片石,獨對海中天,大地東南去,群山不敢前」最有名。城牆內外遍植榕樹,榕樹根攀城牆岩石,把山腰覆蓋在綠蔭里,遠望不見城牆。北影彩色故事片《陰陽界》、《歡樂英雄》就用這座美麗的古城為主要外景。漳浦六鰲城獨特的景觀而享譽海內外,成為一處著名觀光旅遊勝地。 漳浦西湖公園,位於縣城內,東臨麥市街、西通金鹿路、南臨龍湖路、北接青年路,佔地面積230畝(包括已建的青少年宮和兒童樂園),其中陸地140畝,湖面90畝,周長1953米。公園是以水系為主要景觀的文化休憩綜合性公園,具有中國古代園林造園藝術,各景區配景亭、榭、曲廊、小橋等建築小品。西湖公園西隅開辟西湖小區,是一處商貿、娛樂、居住、旅遊休閑的好場所。沿湖綠樹蔥蔥,湖中小島與湖光雲影相映成趣,泛舟湖上,眺望梁岳群峰,令人心曠神怡。
漳浦漳浦西湖歷史悠久,始建於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這里南臨鹿水,遠處是蜿蜒數十里的梁岳群峰,遠山近水相映,風景如畫,「湖澤儲英」是漳浦十景之一。1995年,為把歷史名勝建成現代名園,據此一隅湖面,依湖造園,聘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彭一剛教授親自設計,並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北師大啟功教授為西湖公園橫匾賜筆。 從漳浦馬口至盤陀嶺,沿324線國道兩側縱深300米的百里花卉走廊,是閩南萬畝花卉基地的黃金地段。也是國家批准 的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的八個園區之一--長橋農業園藝科技合作園區。園區以省級花卉企業閩南花卉有限公司為龍頭,擁有1200多家以花卉為主的高優農業,初步成了集花果生產、良種引進、科研推廣、市場貿易、精深加工、休閑觀光為一體的海峽兩岸 現代農業科技合作區,是海峽西岸 的一道多彩多姿的風景旅遊線。到這里游覽爭奇斗艷的花簇世界,讓您賞心悅目;在這里觀賞琳琅滿目的珍奇品種,使您感嘆不已。在這百里花卉走廊,有幾處大型的花卉基地讓您目不暇接。
德全高優農業地處花卉大世界,國道324線348公里處,用地2000畝,是集台灣高優水果花卉品種的引進種植 、貯運、科研推廣及銷售為一體的高優農業開發企業。該企業從台灣引進利植150多個高優花果系列品種,是「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的重點企業。
清苑茶莊座落於國道324線360公里處,是漳浦長橋農業園藝科技合作園區內的台資企業。茶莊用地50畝,主要從事茶葉、木製茶具的生產銷售,並培育高雅的中外名蘭。公司內建築別致、風格獨特。十二生肖、十八羅漢、四十二佛手等石雕妙趣橫生。周圍山青水秀、茶香千里、鳥語花香,被世人公認為旅遊聖地 。

2. 寧德36景點你值得一游

導語:山嶺起伏,地表深切,海岸線漫長曲折、港灣眾多、海島棋布,海域遼闊,自然景觀奇特。描繪的就是寧德,2007年一條以閩東為主的“閩東北親水游”路線,被評選為中國十佳旅遊路線之一。旅遊路線設計專家嘆道“東南沿海最後一塊凈土!”

1、霞浦灘塗:世界攝影愛好者基地。霞浦的美是屬於膠片或是繪畫的,因為那種光與影、點線面的構圖、赤橙彩練當空舞的畫面,和那個如夢似幻、雲譎波詭、色彩斑斕的世界,任何語言都顯得貧瘠。

2、太姥山:國家5A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位於福建省福鼎市正南,距市區45公里。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盪為“昆仲”。

3、屏南白水洋:國家5A級風景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又名仙耙溪,位於福建屏南,是福建的八大景區之一。

白水洋因其奇特的地質地貌現象而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白水洋地質公園還擁有全球唯一的鴛鴦獼猴自然保護區。

4、福安白雲山: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最大的石臼。白雲山位於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55公里,因白雲常繞而得名。白雲山後峰西坡有始建於明正德四年的“冷水寺”,寺前有“天池”,盛產午時蓮。該蓮十分奇異,每日午時伸出水面開花,花開時噼啪有聲,花呈白色。白雲山氣候獨特,除千變萬化的雲海奇觀時常可見外,在仙頂峰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以白雲山為中心,四周有鯉魚溪、八仙過海、九龍洞、鎖泉寺、太後公廳、五顯大帝宮等景點。景區中常有獼猴出沒,“九龍洞”處瀑布穿潭入石。

5、大嵛山島:中國十大美麗海島之一。嵛山又名俞山、盂山,亦名窯山、鷂山。俞、盂均為方言諧音,又因昔時嵛山古木參天,島上漁民兼營燒炭副業,天湖山下多古炭窯,故別稱窯山。

6、楊家溪:位於福建太姥山西側,素有“海國桃源”“閩東小武夷”之稱。以川景幽美稱著,是太姥山“山、海、川“三大主景區之一。

楊家溪景區約35平方公里,由九鯉溪景區、龍亭瀑布景區、錢大王村區、青龍寺區、楊家溪村景區、下坪洋村區、半嶺亭區、渡頭村區和雉溪龜山村區等九個小區構成,現更新辟位於通津古橋至環石潭2公里長流域之間的“原野生態休閑區”,擁有野宿、垂釣、游泳、燒烤、美食等獨具特色、雅俗共享的游樂、休閑、憩息功能區20多個;鄰近福鼎嵛山島景區和霞浦三沙留雲洞景區、赤岸日本空海登陸址景區以及高羅、大京、下滸海濱沙灘,構成規模甚大的風景區范圍。

7、廊橋:我國木拱廊橋集中在閩浙邊界,主要分布在福建壽寧、屏南和浙江泰順、慶元、景寧等地。目前全國保存下來的木拱廊橋有一百多座,在福建寧德境內有五十四座,其中壽寧縣有十九座保存完整、最具特色木拱廊橋,為“中國之最”。木拱廊橋,俗稱厝橋、木拱廊屋橋,以梁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橋,形似彩虹,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品類,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就是木拱廊橋的典型代表。《中國科學技術史》稱廊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唯中國有之”,對福建的廊橋評價為“閩中橋梁甲天下”。前人“曲岸斜陽雙羽泛,平橋流水數家分”“十里煙霞迷處士,一潭素影斗嬋娟”的題詠,是對廊橋最好寫照。

8、下滸沙灘:瀕臨浩瀚的太平洋是天然的海濱浴場,位於霞浦南面,數千米的半月形沙灘,潔白如玉,光潔似珠,細膩旖旎。

9、高羅海濱度假村:位於霞浦縣東南,面臨浩瀚的太平洋。這里擁有寬闊平緩的沙灘,浪緩波漪、沙質潔凈,海水清澈湛藍,是極難得的天然海濱浴場。這里灘島相喚,風光神奇誘人,海面上星羅棋布的大小島嶼風光秀麗、美不勝收,構成一幅幅天然的海景畫卷。度假村座落於海灘林蔭之中,更具天然質朴的格調。遊客心情享受天然海水浴、日光浴,清晨觀看日出,夜晚聆聽濤聲,白天林中呂茗,亦可在沙灘開展排球、足球、放風箏等有益壽身心健康的活動;抑或乘快艇在海上自由飛馳、上島探險、觀礁、垂釣、拾貝、摸螺,更富情趣和刺激。

10、三都澳:位於寧德市東南面30公里處,又稱三沙灣,是寧德、福安、霞浦、羅源四市縣壤環的海漕,被稱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和“五邑咽喉”。三都澳島嶼連綴、水深波平,50萬噸巨輪可以隨時進港作業,是一個天然良港。郭沫若先生曾題詩贊道:“良港三都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潮”;著名科學家錢偉長也曾寫過“群山抱三都,風達六級浪不興;荷葉守澳口,水深百米港盡良”的詞句。

三都澳景色優美,海岸周圍有許多形態奇特的礁石,遊人在那裡可以見到“金龜伏珠”、“鯤鵬展翅”、“烈馬回首”、“古猿人”、“螺殼岩”等幾十個自然景觀。

11、鴛鴦溪: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屏南縣東北部,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鴛鴦鳥保護區。 鴛鴦溪長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靜而清凈,是鴛鴦棲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數百上千隻鴛鴦從北方飛來越冬,使這一帶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發現鴛鴦,故屏南有“鴛鴦之鄉”之美譽。

12、牛郎崗海濱旅遊度假區:位於福鼎市秦嶼鎮東南方,依山面海,與嵛山島隔海相望。這里氣候冬暖夏涼,素以“碧海金沙好消夏”而吸引各地遊客慕名而至。牛郎崗海濱沙灘平坦、明凈,環山綠樹成蔭,周圍礁石造型各異,有鴛鴦礁、織女洞、海上一線天等自然景觀。

13、支提山:位於寧德市城西北50公里,南距福州市127公里。“支提”為梵文“聚集福德”之意,《華嚴經》載有“不到支提枉為僧”之言,故天下地雲游僧侶,多上山去朝拜。唐天寶六年,冊封天下名山時,將霍童山列為三十六洞天之一。而處於支提山西的支提寺,是整個霍童山的中心,也是觀賞支提山勝景的中心。

14、鯉魚溪:位於周寧縣城西五公里處的浦源村中。鯉魚溪源於紫雲山麓,匯數十條山澗清泉奔流而下,峰迴水轉,至浦源村口水勢頓減,五彎六曲穿村緩流而過。溪流貫村而去,長一華里,寬數米。溪中悠然遨遊著七、八千尾彩色斑斕的大鯉魚,“聞人聲而至見人形而聚”,“竟相覓食 彩鱗翻飛”,溫順如馴,誠如“神魚”。婀娜之姿,活潑可愛。水深及膝,清可見底,鯉魚滿溪,故而得名“鯉魚溪”。

15、九龍漈瀑布:位於周寧縣七步鄉東南。由九級大小瀑布組成,傳說古時有九龍聚州,形成9個龍潭,因而得名。九瀑各展奇姿,各具特色。總落差300多米,被譽為“福建第一”、“中國少有”。

第一級瀑布最為壯觀,潭穴鑲嵌瀑間,人稱“龍眼”。瀑瀑相接,人稱“四疊瀑”。瀑間遍布怪石其形態各異、神奇逼真。九級瀑布下為一長潭,遊人泛舟其間,觀賞四周山景,情趣橫生。

16、屏南縣:所屬福建省寧德市轄區,位於閩東北交界處,南接古田縣,西與建甌市相鄰,東接寧德市,周寧縣,東北與政和縣相鄰,境內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屬福州十邑之一。屏南平均海撥830米,列全省之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溫差大,具有明顯的高山氣候特點,適合反季節香菇、蔬菜、花卉等作物生長。屏南這里是鴛鴦的故鄉,屏山毓秀,汾水鍾靈,奇山秀水孕育出綠色景區,境內名聞遐邇的鴛鴦溪是我國風景名勝區的後起之秀。

17、翠郊古民居:又稱翠郊大厝、洋里民居、吳氏老房子,位於距福鼎市區20公里的白嶺鎮翠郊。

翠郊古民居建於清乾隆10年,距今約250年。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房屋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既有皇家宮殿建築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細琢。古厝內代表江南建築風格的木雕飾品精美絕倫,所有的梁、柱、窗、門皆飾以木雕圖案,或人物、或花卉、或祥禽、或瑞獸,栩栩如生。

翠郊古民居是迄今為止在江南地區所發現的單體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堪稱江南古民居之傑作。

18、九鯉溪瀑景區:是太姥山“山、海、川、島”四大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溪流長25公里,以田園風光見長,生態環境優美,成為閩東書畫院的寫生創作中心。盪滌都市塵埃,回歸夢幻田園,乘筏漂流溪上,清涼逍遙。

九鯉溪瀑景區位於太姥山嶽景區西南側,面積25平方公里,主溪流長25公里,匯集13條支流。溪流兩岸,青山重回,綠樹蔥蘢,怪石林立,碧如澄沏,水淺處,卵石游魚,歷歷可數,舟行其間,如游畫中。其中九鯉村至湖裡一段,有急流淺灘數處,乘坐形制古樸的竹筏,順流而下,跌宕飄忽,驚而不險,頗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淺灘和緩流,可開展各種體育運動。乘筏游溪,恍若灕江、九曲,兩岸景色,目不暇接。惟肖惟妙山石景觀,把遊人帶入一個又一個神話世界。此時,若遇樵夫牧童獨歌盤唱,或撐筏人引吭高歌,山歌曲曲,在溪谷回盪,在水面低昂,真是妙不可言。

19、後壠大峽谷:有被專家譽為“閩東的西雙版納”的大峽谷。峽谷全長25.6公里,最寬處達一百多米,最窄處也有幾十米,兩岸山峰臨溪拔起,險象橫生,景色迷人。整個峽谷終年漫山滴翠,春天山花爛漫,萬紫千紅,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動植物樂園。這里曾是閩東通往閩北的交通要道,沿岸尚有保存完好的古廊橋、古道、古亭、古寨、古民居。

20、九龍井景區: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省級風景名勝區“東獅山景區組團”的重要成員,也是泛太姥旅遊圈、閩東親水游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她集形態各異的龍井群、冰臼奇觀、瀑布、青竹走廊、原生態山谷等景觀於一體,由九龍井生態景區、金溪漂流景區、石山洋生態觀光區三部分組成。主體景區九龍井是由金豬井、蝙蝠井、長河井、葫蘆井、海象井、龍門井、連心井、觀音井、蓮花井等九個冰臼井串聯而成。青山滴翠,綠水泛花,九井相連,白練為帶、空谷清幽,動靜結合,盡情展現嫵媚和神奇。隨著“閩東親水游”入選中國十大完美旅遊線路,柘榮九龍井景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愈發提升,八方遊客紛至踏來,流連忘返。

21、小白鷺海濱度假村:位於福建東北沿海沙埕港以南,是以“漁文化民俗游”及“海濱沙灘休閑度假”為主體的海濱休閑度假區,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姥山的“山、海、川、島”四大旅遊休閑基地之一。

海灣內的沙灘,灘寬沙軟,坡緩浪靜,是優質海灘浴場,兩岸草木蔥郁、奇石峭壁。登山眺海,煙波浩盪,仙境飄渺;憑海觀山,奇峰怪石,綺麗多姿;品嘗鮮活海味,更是朵頤生香。

小白鷺海濱度假村緊緊圍繞豐富的海洋旅遊資源和濃厚的漁文化內涵,努力打造濃郁的漁區風情和儉朴的漁民生活氣息,全方位展示漁區的生活氛圍。度假村不僅有海濱浴場、旅遊賓館、漁村酒店、沙灘酒吧、山莊木屋、海濱別墅、獨柱草亭、綠色廣場、停車場,還有三柱蹦極、旋轉太空氣球、休閑漁船、摩托艇、遊艇、水上三輪車、沙灘摩托車、水上蹦床等海上娛樂項目,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的旅遊要素,具備了海濱旅遊的五大要點——海洋、沙灘、空氣、陽光、綠色。小白鷺海濱度假村交通便捷,路網通暢。距溫州機場120公里,接溫福鐵路和瀋海高速公路太姥山站僅17公里,陸路、水路遊客驅車或乘船均可直達。

22、三都澳斗姆風景區:坐落於福建寧德斗帽島,薈萃三都澳美景,島上奇石遍布,有名揚海內的中國沿海一大奇觀——螺殼螺殼位於斗帽島東部海濱,是一個附著於傾斜度達60多度石壁上的獨立象形岩石,因為酷似螺殼而得名螺殼岩,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像、最奇特的空心象形螺殼石。此外,還有“斗姆迷宮”、“斗姆石城”、“犀牛望月”,“福、祿、壽、喜、財”人生五願景等景點,個個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23、翠屏湖:位於古田縣城東郊,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這里四周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四季如春;湖面煙波浩淼,空氣清新,水質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島湖”之美譽 。翠屏湖屬亞熱帶氣候,水域面積達 37.1 平方公里,蓄水量為 6.41 億立方米,水質碧澄(達到國家二級標准)。

三十六個大小島嶼,隔水相峙,沿湖有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海內外公認的 順天聖母陳靖姑祖廟臨水宮。湖畔有千年古剎、中國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圓瑛法師修煉地極樂寺。湖中有群鷺翔棲被譽為愛情之島的白鷺島。還有湖心島上歐美風格的別墅,是人們度假、療養的好去處。

仙爺廟、彌勒寺、天皇寺、極樂噴泉、深藏在山腹中迷宮般的地下發電廠等景點,風格各異,特色顯著,每年引來眾多的台灣和東南亞國家地區的客人來此朝聖、旅遊和觀光。

24、漈頭村: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135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代文物眾多,一大批古民居各具特色。屏南農耕文化博物館正面設立在相鄰的六幢古民居內,帶給人的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的視覺沖擊。小溪里鯉魚、鯉魚溪畔的古民居、古民居里的居民、小溪畔一直跟著你步行前進的小狗以及溪畔的小貓小雞、古民居前小溪畔的石板路上嬉戲著的學齡前的兒童、小溪流水清澈、小溪里蹲著洗菜的居民,加上緩緩吹過的清涼的風,都會勾起我們無窮的回憶。

來到小鯉魚村裡的農耕博物館,由當地居民自發設立的博物館雖然規模不大,但是裡面有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館藏物件是在其他看不到的,一進博物館的門,就會有一位熱情的解說員隨著你的步伐徐徐跟你道說和解釋,據我了解目前館內也只有兩位自願者式的解說員且這種解說完全是免費的,博物館目前還在不斷完善和積累之中,館內還設立有農耕農作的體驗區,若帶上一家人到此走走,都會有不小的收獲。

25、犀溪:位於福建寧德市壽寧縣的犀溪鄉,和浙江的泰順相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民風淳樸,風景怡人。作為集浙南鄉村靈秀於一身的犀溪,絕對能讓遠行的你得到所要尋找的美好和寧靜。犀溪名字的由來,據說就是因為在其西浦村的河灘上發現有印有犀牛腳印的溪石,現在傳說中的犀牛腳印早已無處尋覓,而讓遠方來客陶醉的景色,就在西浦村上流的河灘處。

25、楊梅州犀溪漂流:位於犀溪溪頭六公里處,是暑假旅遊的好去處。漂流行程5公里,落差170米,漂流全程兩個多小時,漂流道具為皮筏艇。漂流所經漂床經過專家精心設計,在漂流中的`皮艇有時騰空有時潛水,時而又要經過上百米長的隧道,漂流線路被安排得精彩刺激。

犀溪漂流既有漂流的狂野飛馳,又有休閑自得的自然氧吧,當你在體驗動感刺激的遊玩項目之餘,還可欣賞目不暇接的自然風光,享受天然氧吧的負離子新鮮空氣,擁抱和親吻大自然,盡情地放縱心情,享受自由和輕松,讓人“盡拋塵世事,回返自然中”。

26、外滸沙灘:獨處東沖半島,一千多一長,二百餘米寬,似一匹遺落人間的天上錦緞。沙如金粉,坡度平緩,有如秋色著地的運動場。有詩雲:“此地黃沙細如塵,輕車駛過了無痕。”據說外滸灘沙細凈純美,蓋因對面馬刺島彌集粗砂,潮漲汐落,淘盡粗陋之故。夏日,或展臂輕波,或沖浪搏擊,游弋於碧海藍天,感恩與上蒼造化,令人身心俱融榮辱皆忘;或赤足灘頭,或靜卧沙毯,任海風拂面,聽漁歌悠揚,則如置身詩畫之中。穿灘揀拾貝殼,波瀾不驚橫生童趣;臨水堆砌沙器,幡悟指間即存哲理。在這里,陽光、海浪、沙灘,俱是擋不住的誘惑。

27、赤岸村:位於霞浦縣城,在古代曾為重要的海港,因其海岸山石呈赤紅色而得名。該村傳說出過“十八學士”而遐爾聞名。唐貞元二十年,日本高僧空海乘船來我國求法,途遇台風,於是在赤岸登陸。空海等人在當地拜高僧惠果為師,學真言宗,並習中國書法、詩文、繪畫、雕刻等傳統藝術。這里是唐金卅剌使林嵩和宋資政殿學士、參知政事王伯大的出生地,至今還保留有赤岸城堡遺址、王右軍遺址和近年修復的當地名人唐金卅剌使林嵩讀書的“桂枝亭”、宋資政殿學士參知政事王伯大的“留耕堂”、宋直龍圖閣學士、太府司農卿林是的“是然井”等歷史古跡18處。同時還有“多佛塔”、“赤岸橋碑記”及石翁件、石獸等文物。

28、龍溪宮: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半月里村,始建清雍正八年,背靠彌勒山,面向玉兔山、東依燕鼎山,建築面積508平方米,硬山頂抬梁、穿斗木結構,由斗、升、翹、昂、拱組合。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戲台、眾廳、神廳、神龕等。其戲台藻井以五層方斗逐級裝嵌,形成遠觀四方,近視八角的藻井。其工藝繁瑣細致,達到一斗三出跳,獨具畲族建築特色。宮中供奉有畲民信仰的神像,最為稱奇的是這里山區村民也崇奉海神媽祖。龍溪宮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雷氏宗詞和雷氏三古宅為附屬保護單位)。

29、霞浦縣松港街道北岐村:海邊風光如畫,影友如織。霞浦灘塗風光旖旎,2012年被《數碼攝影》雜志列為“中國最值得拍攝的80個絕美之地”之一,並成為22大攝影勝地之一被重點推薦,每年前來拍攝灘塗風光的國內外影友多達20多萬人次。

每當北岐紫菜生產的繁忙季節,灘塗上萬根竹竿插成一塊塊方形的網框,由遠及近,綿延數十里,蔚為大觀。清晨六點左右,一輪火球從海面上噴薄而出,瞬間,大海像鍍上了一層金色霞衣,上百米的山道上,攝影師們屏住了呼吸,“咔嚓、咔嚓”聲響成一片,紫菜在絲網上掛著一條條色帶,紅的,黑的,紫的,宛如一幅沒有經過修飾的水墨畫,被收入一個個鏡頭,被曝光在一張張彩色膠片上。

30、瑞雲寺:為太姥山六大游覽區之一,歷代迭有修葺。寺院布局結構為園林式,打破了中軸線對稱常規。有大雄寶殿、法堂、鍾鼓樓、梅亭、葫蘆閣、賞花樓、觀魚台、半月湖、荷花池等,布局精巧。院中長廊相接,長達五十餘米,遊人在院內有空靈、深幽之感。建築物的斗拱、梁棟精雕細刻,有人物、飛禽、走獸、花卉等,造形生動,花窗圖案結構精美,體現出南方建築精巧的藝術風格。寺中尚存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的石斛一個,《重修雛山瑞雲寺碑記》等。

寺有感觸樹一株,入手一觸,所有樹葉都會顫動,蔚為奇觀。寺後有銀杏、千年蘇鐵等名貴樹木。周圍有平崗松濤、壽塔眠雲、葫蘆沽酒、鍾樓嘯月、梅亭放鶴、花開掏泉、月湖垂釣、層巒煙雲等十六景。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日畲族歌會(牛歇節歌會),有成千上萬的人雲聚於此進行盤歌、跳舞等活動。

31、沙江鎮: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古時海邊海灘多沙能隨潮水融合,取名沙洽。東吾洋內江有竹江島屹立中流,海水風景優美,山色鮮明,水光瀲灧,故稱沙江。建國後,1950年劃為第六區;1958年公社化時第六區分為沙江、溪南現個公社;1960年8月改為沙江區;1966年8月撤區,復為公社管委會;1968年4月改稱革委會;1980年12月撤革委會復為管委會;1984年8月改為沙江鎮。

32、古龍寺:位於寧德市崇儒鄉岩前村丘山自然村的古龍岩山巔,海拔七百餘米,古龍寺(3張)地勢險要。民國十五年間(1926)僧常霖開山創建,土木結構面積20餘平方米,初取山名,曰:“古龍寺”俗稱“古龍岩寺”。1958年大躍進期間,寺被拆毀,1980年,釋青錢重新修建,稱為“古龍寺”。1998年,釋世恭大師著手重建古龍寺。重建後的古龍寺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觀音閣”“彌勒殿”“齋堂”“寮舍”“禪房”等建築。

33、仙山牧場:位於屏南縣城西北70公里處,是個江南難得的草原旅遊勝地,面積3萬多畝。在這里既可領略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北國草原情調,又可欣賞到江南牧場所特有的四季如春的山光水色。

牧場每畝平均分布有10至20棵高大的黃山松。草場里流淌著二十多條終年不涸的小溪。山溪素有“花溪”之美稱,沿岸的小灌木多為杜鵑,紅黃白紫各呈異彩,屬國家二類保護的珍稀植物。草場間尚有豺狗、野山羊、鹿、穿山甲、山雞、野免等鳥獸出沒。現放養的牧牛有250頭,多為進口牛,體態肥碩高大,大的逾千斤,草場上野生草莓比比皆是,可供遊客採食。

34、福瑤列島:大嵛山、小嵛山、鴛鴦島、銀嶼、鳥嶼等11個島嶼和九個礁石組成,總面積24.5平方公里。古稱福瑤列島,意即“福地、美玉”。大嵛山島直徑5公里,面積21.22平方公里,最高處紅紀洞山海拔541.3米,為閩東第一大島。

景區介紹:福瑤列島景區,距太姥山3.56海里,由大嵛山、小嵛山、鴛鴦島、銀嶼、鳥嶼、觀音礁等11個島嶼和9個礁石組成,總面積24.5平方公里。

35、溪塔葡萄溝:福安溪塔村美在溪山秀麗,美在畲族風情,美在滿溪滿澗的葡萄,被譽為“南國葡萄溝”。

溪塔村地處峽谷,風光幽美。山中古木參天敝日,村旁溪澗交匯南流。讓人尤為稱奇的是,山溪谷澗的葡萄架上爬滿青青的刺葡萄藤,覆蓋水上,連綿數里,形成南國獨有、美不勝收的葡萄溝景觀。

溪塔村民皆藍姓,熱情純朴,先祖自明萬曆年間遷入,是閩東藍姓畲族的主要發源地,稱為”溪塔藍”。村中遺存的民居、古亭、廊橋、奇石以及至今保護完美的風情習俗,無不凸顯畲家神奇的風采。每逢“三月三”等畲族傳統節日,這里人如潮,歌如海,烏飯飄香,畲歌盤答,金舞銀飾,蔚為奇觀。

溪塔畲村葡萄溝景區是現代都市人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絕好去處,也是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發展旅遊的理想福地。

36、柏柱洋:位於福安市溪柄鎮東南方,距市區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經之路。四周群山環抱,峰巒綿延,中間一馬平川,良田萬頃。境內有一奇石,形如白柱,因“白”字為民間忌字,故改為柏柱洋。柏柱洋共有10個村落和眾多的寺廟,是當年閩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閩東蘇維埃政府、閩東特委曾設立在此,至今保留著“閩東蘇維埃政府”、“中央閩東特委”、“閩東婦聯會”、“共青團閩東特委”等舊址。鄭虎臣宗祠在洋頭村,這里風景秀麗,前有雙髻奇峰,後有飛山丹鳳,金魚錦鯉居其左,風羿獅峰居其右。鄭虎臣,福安柏柱洋人,南宋會嵇尉,於漳州木棉庵誅殺奸臣宰相賈以道,而名傳千古,是福安三賢人之一。祠堂正門樓上四個大字“精忠報國”,正殿中央供有清康熙皇帝聖旨,祠堂柱上掛有文天祥等名人的題聯。

柏柱洋古寺廟主要有寶林寺、景福寺、橋頭寺、自然寺、獅峰寺、棲雲寺。

獅峰寺是福安八大寺之一,建於唐景福元年(892年),雖經滄桑,仍保持唐代的建築風格。大雄寶殿拱斗式疊建,二十四根方形大石柱挺立殿中,迴廊曲徑,飛檐畫棟,工藝精湛。相傳明朝正德皇帝到此游覽時題有對聯,並賜“獅峰廣化禪林”匾額。